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2组均给予奥沙拉嗪治疗,对照组给予0.5%甲硝唑注射液+锡类散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方煎剂+锡类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复发率、电子肠镜下黏膜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的病变组织炎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的电子肠镜黏膜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复发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IL-8及TNF-α浓度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相关症状,提高观察组黏膜修复疗效,减轻病变组织炎症反应,患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到42例CHF患者血清TNF、IL—6和IL—6R水平,以30例正常人作比较,分析不同病情的CHF患者间血清TNF、IL—6和IL—6R水平的变化及CHF患者血清IL—6水平与IL—6R之间的关系。结果:CHF患者血清TNF、IL—6和IL—6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不同心衰程度的CHF患者间血清TNF、IL—6和IL—6R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F分别为290.36、134.15和109.86、均P<O.01),并随心衰的加重而增高(P<O.O02--O.O01)。CHF患者血清TNF水平与IL—6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O.786,t=8.041,P<0.001),IL—6水平与IL—6R亦成正相关(r=O.744,t=7.045,P<O.O01)。结论:TNF、IL—6和IL—6R可能参与CHF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IL-6水平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IL-6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7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CRP,ELISA法检测IL-6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且患者CRP和IL-6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各组患者在入院当天IL-6和CRP水平有所升高,并在入院1 d后继续升高,IL-6于3 d达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CRP在1 d达高峰,随即开始下降;患者IL-6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556,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IL-6和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IL-6在急性颅脑损伤中可能通过促进肝脏合成CRP,在一定程度上对神经系统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度法定量动态检测80例不同类型的ACS患者[ACS组,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血清的CRP水平,同期检测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血清的CRP水平做对照,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AMI、UAP、SAP患者的CRP水平分别为(21.92±4.27)、(12.35±9.51)、(7.11±1.39)mg/L,以AMI组最高,SAP组最低,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病早期CRP水平的高低同ACS关系密切。CRP对冠心病的发生或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危险度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周围血C反应蛋白(CPR)水平的变化及中西结合治疗对UC的治疗效果.方法 54例UC患者随机分甲组(26例)和乙组(28例),甲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加白头翁汤保留灌肠,乙组单用美沙拉嗪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周围血CPR的水平变化,另选正常体检者25例作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甲、乙两组的周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32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治疗组),取常规西药治疗的3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治疗对照组)作为对比观察,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中粘附分子P-选择素(P-sel)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结果: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治疗对照组(P<0.05或0.01),临床疗效也优于治疗对照组(H c=5.7902,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的P-sel、ICAM-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sel下降较明显,与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ICAM-1水平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有显著疗效,可能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能调节免疫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抑制炎症细胞聚集,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NO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一氯化氯(NO)与肝硬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和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8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另设32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蛆.结果:肝硬化备圾患者的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瞳着肝功能越差其值升高越明亚(P〈0.01);有腹水姐的TNF-α、IL-6和NO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腹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硬化时TNF-α、IL-6过度分泌和NO合成增加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有助于评估肝硬化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析它们之间含量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血清SAP组和对照组的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别为(57.13±5.03)(、68.41±6.14)、(36.13±3.87)ng/L和(53.05±5.12)、(64.71±6.01)、(35.5±3.02)ng/L,均明显高于MAP组[(5.69±1.61)、(27.91±3.13)、(7.71±1.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IL-15、IL-18在MAP和SAP组中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5、0.91,均P<0.01。结论血清IL-15、IL-18和TNF-α等细胞因子均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显示这3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及治疗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血浆的巨噬细胞集落因子 (M- C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 ACS患者和健康成人各 30例 ,采用 ELISA法检测 ACS患者发病后第 1、2、3、7、1 4天血浆中的 M- 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 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 ,同时检测 30例健康成人的 M- CSF、CRP和 TNF-α作为对照。结果 :ACS患者发病后第 1、2天血清M- CSF、CRP和 TNF- α的水平均较对照组高 (P<0 .0 1 ) ;但 ACS患者血清 CRP和 TNF- α的水平只在发病初期 (1~ 3d)增高 ,而 M- CSF在整个急性炎症过程中均显著增高 (P<0 .0 1 )。结论 :M- CSF是反映炎症过程的敏感指标 ,检测 M- CSF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 ACS急性炎症过程是否结束 ,对 AC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核因子NF-κB的表达及血清C反应蛋白和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治疗组(治疗组)。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动物模型,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测量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IKKα,IκB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大鼠的mPAP和RVHI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及血清C反应蛋白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降低MCT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的肺动脉压、改善肺血管重构,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肺组织核因子NF-κB的表达及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含量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模式组的差别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对506例HBSA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LHBS、HBV-DNA以及506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不同时期前的S1抗原和HBV-M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检测在大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大肠癌、30例大肠良性病变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ICAM-1水平,并比较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转移、无转移sICAM-1水平变化。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人(P<0.01);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sICAM-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有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高于无转移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sICAM-1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大肠癌新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过氧化脂质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DCM患者共118例,按NYHA标准分组,心功能Ⅱ级组4l例、Ⅲ级组37例、Ⅳ级组40例;健康人对照组48例。两组同步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血浆丙二醛(MDA)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其中,红细胞C3b受体检测采用红细胞酵母菌混合花环法,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红细胞SOD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法,并作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DCM心功能Ⅳ级患者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较心功能Ⅲ级、Ⅱ级患者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显著意义(P<0.0l,<0.05)。相关分析表明.RBC—C3bRR与MDA呈高度负相关、与SOD呈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 0.72。结论:DCM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及LPO增加,并随心功能的减弱而加重,这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一种敏感的非创伤性指标来监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方法:30例经肾穿刺活检证实为系膜增殖性肾炎的PNS患者按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分为两组:A组16例、肾小管间质活动指数(IAI<3);B组:14例、IAI≥3、并测定(包括正常人40例作对照组)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β2—做球蛋白(β2—MG)含量。结果;尿RBP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中以B组的升高更为显著。虽然B组的尿β2—MG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与对照组(P<0.01),但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结论:RBP可早期、敏感地反映PNS患者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害程度,且较β2—MG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与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入院时细胞因子、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水平的差异,为两者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SFTS患者34例(A组)、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9例(B组)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入院时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结果:①A组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B组(P<0.05),且2组PLT均低于正常范围;B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A组(P<0.05).②B组PCT、CRP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A组PCT仅个别病例升高;B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均升高,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YM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ROC曲线分析显示,SFTS患者WBC、NEUT、PCT、CRP、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结论:在SFTS与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初期,患者血液中PCT、CRP、WBC、NEUT、PLT、NLR、RDW、FIB水平存在差异,且WBC、NEUT、PCT、CRP、NLR对两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IL-2,IL-12、IL-8水平与乙型肝炎病变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12、IL-18的水平,观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肝炎发展的关系。结果:慢性及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2水平出现显著性下调(P〈0.01),而急性、慢性及重型肝炎患者的IL-12、IL-1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结论:血中细胞因子水平是判断乙肝患者免疫状态及进行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IgG4型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入组SLE患者124例,并以67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70例正常人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G4型抗核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血肌酐、总胆固醇、血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血尿酸和24 h尿蛋白等)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用抗核抗体谱测定试剂盒(免疫印迹法)检测何种抗原产生IgG4型抗体.结果 SLE、RA患者的血清IgG4型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5%、56.7%,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的18.6%(P<0.01).SLE患者血清中IgG4型抗核抗体水平与血清C3、血清白蛋白及血清总IgG4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0.55、0.42、0.52,均P<0.05);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47,P<0.05).抗原特异性IgG4型抗体以组蛋白、核小体、dsDNA、Ro-52、SS-A、Sm和nRNP为主,而在15种自身抗原中,在IgG型抗核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中,普遍存在IgG4亚型抗体.结论 在抗核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中普遍存在广谱、自身方应性的IgG4亚型抗体;IgG4型抗核抗体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保护作用,有望为SLE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各种现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IV-C)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法(RIA)测定11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IV-C)水平及肝功能指标(ALT、A/G、Bil)。结果:各种肝病时LN、HA、IV-C三者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共值在肝经时达最高峰,同时将共三者检测结果与肝功能指标(ALT、A/G、Bil)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100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脑心通胶囊,疗程均为1a.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及MMP-9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4.0% vs 36.0%,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和MMP-9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患者可有效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炎症因子和MMP-9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