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塘轮虫增殖技术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要点作一介绍。1.排水清塘。轮虫是依靠底泥中的休眠卵萌发的。据测定,在养鱼肥水池塘底泥中,平均1m2有轮虫休眠卵几百万至一千多万个,它们...  相似文献   

2.
潘力辉 《齐鲁渔业》2002,19(10):37-37
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1.排水清塘轮虫是依靠底泥中的休眠卵重新萌发的。据测定,在养鱼的肥水塘的底泥中,平均每平方米有轮虫休眠卵几百万至1000多万个,它们是翌年轮虫萌发的“种子”。排水能增加底泥中休眠卵的受热量,清塘可清除轮虫的敌害,更换新水本身对休眠卵是一个良性刺激。所以,在平均水温20~25℃时,每667 m2用生石灰100 kg左右排水清塘,经8~10  相似文献   

3.
<正> 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要点作一介绍。1 排水清塘 轮虫是依靠底泥中的休眠卵萌发  相似文献   

4.
张振俭 《科学养鱼》1997,(11):38-38
轮虫的体长仅100~500微米,与下塘鱼苗的口径相适应,故适口性好。它营养价值较高,轮虫粗蛋白含量高达58.2%,粗脂肪含量为14.2%;它可得性强,在水中的游动缓慢,分布均匀,易被鱼苗捕食。由于轮虫具有以上特点,因此,是下塘鱼苗最适口的天然饵料。下塘鱼苗的生长速度与池塘中轮虫的生物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生长速度随着轮虫生物量的增加而加快。鱼苗下塘时轮虫的生物量以每升水含一万个左右为宜,此时称为轮虫的高峰期。若在轮虫的高峰期将鱼苗适时下塘,并采取延续轮虫高峰期的措施,每亩放养10万尾左右的鱼苗,即使不喂豆浆…  相似文献   

5.
鱼苗放养前轮虫的培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虫是鱼苗的开口饵料。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发塘池培育轮虫的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冷冻对轮虫休眠卵上浮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冷冻对轮虫休眠卵在水中上浮率的影响,一次冷冻(24小时)可使各种轮虫休眠卵在水中的上浮率平均提高近50%,使晶囊轮虫休眠卵的上浮率提高90%左右。多次反复冷冻能使各种轮虫休眠卵的上浮率提高85%左右,冷冻时间在8~104小时间,延长冷冻时间不会影响轮虫休眠卵的上浮率,并分析了冷冻处理后的休眠卵在水中和糖盐高渗液中上浮率提高的机理,讨论了冷冻处理在轮虫休眠浮选,定量以及土池轮虫生产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低温条件下轮虫的敞池增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的14个池塘,在低温(<10℃)条件下采取“冻底”、“晒底”和“搅底”的措施,促使轮虫休眠卵萌发,增殖萼花臂尾轮虫等广温幅的轮虫,使其种群数量的高峰期与当地早繁鱼苗生产同步。试验池轮虫生物量变幅为25.72~73.20mg/L,平均45±13.53mg/L,持  相似文献   

8.
轮虫是一种体长不超过500微米的小型浮游动物。它广泛分布于池塘、水库和稻田等淡水水体中,是鱼苗最适口的天然饵料。鱼苗培养是养鱼的重要环节,用轮虫培育鱼苗,鱼苗生长发育快,因此,在养鱼池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问题新途径。笔者通过实践摸索,掌握了一套轮虫增殖方法,用来培育鱼苗,效果较为理想。下面介绍如下: 1.生石灰排水清塘。清塘可以清除轮虫敌害,排水能增加底泥中冬卵的受热量,更新水质本身对冬卵是一个良性刺激。所以在平均水温22℃左右时,每亩用生石灰120公  相似文献   

9.
在鱼类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和质量。近几年来,北方地区都在冬季进行牙鲆鱼孵化生产,由于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都在工厂(大棚)进行轮虫培育,一些单位由于没能掌握好轮虫培育中的技术关键,常出现败池现象,导致鱼苗缺少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0.
53、如何防治轮虫病?答:轮虫本是鱼苗的一种优质天然饵料,然而,它也对鱼苗至夏花培育阶段构成威协,一旦轮虫寄生鱼苗机体就会带来危害,造成鱼苗死亡,此病主要由于施用有机肥料过量后,轮虫生长旺盛所致。当鱼苗被轮虫寄生后,焦躁不安,四处游窜,无法摄食,造成鱼苗体质消瘦,出现死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发塘过程中,普遍采用泼洒豆浆或蛋黄的方法作为水花下塘之后的开口料。这种方法只有很少一部分豆浆或蛋黄被鱼类援食,大部分沉入水底。沉入水底的豆浆或蛋黄腐烂变质,败坏水质,消耗掉大量溶氧,造成水体缺氧,病菌滋生,成本也较高。在鱼池中存在的大量轮虫,可作为开口料。轮虫无论在适口性、营养价值、易得世上都优于豆浆或蛋黄。在普通鱼池底泥中含有丰富的铃虫休眠卵,如果采用适宜的方法使其萌发、繁殖、就可为鱼苗提供足够的开口料。不但充分利用水体的自然生产力,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一、发槽时以轮虫为开口料的池糟的…  相似文献   

12.
“轮虫”这节教材,在《淡水生物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在鱼类养殖生产中,鱼苗下塘开花前,常进行清塘除野,施放肥料、培育水质,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其中尤其是轮虫务期达到增殖高峰,让鱼苗下塘时有个丰富而又适口的饵料环境,以利于鱼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在鱼类的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我国北方地区的牙鲆育苗在冬季进行。由于冬天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都要在塑料大棚中培育轮虫。轮虫培育中的技术关键若掌握不好,常出现败池现象,导致鱼苗缺少开口饵料,直接影响育苗产量,造成生产亏损。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际生产经验,就海水轮虫工厂化培育中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 1 清塘消毒 用生石灰等药物清塘,以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7d施基肥,用发酵后的鸡粪3000~4500kg/hm~2。一般施肥后5~7d,轮虫到达高峰期。2 掌握好下塘时间 鱼苗下塘时的适口饵料—轮虫,对鱼苗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因此,轮虫繁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鱼苗下塔后就能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适口天然饵料,必须先将鱼苗培育他的水质培育肥。这种方法以前称为肥水下塘。比不施肥的清水下塘效果好的多。由于水质肥、饵料生物多、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要做到鱼苗在轮虫高峰期下塘,首先要了解鱼苗池中浮游生物的变化规律。当水温20-25℃,用生石灰清塘后水中浮游生物的出现顺序见下表:从上表可见,鱼苗下塘应选择在清塘后的7-10天,此时鱼苗下塘正值轮虫高峰期。但生产上无法根据清塘日期来要求鱼苗何时下塘,而且天然轮虫数不多,不够鱼苗吃。因此,人为施肥创造铃虫繁殖高峰期才能为…  相似文献   

16.
生产实践中,饵料生物的培养与鱼苗适时下塘的有机结合,即鱼苗在轮虫高峰期适时下塘,是鱼苗培育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谈谈如何人为制造轮虫繁殖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轮虫数量的多少是鱼苗生产中确定鱼苗下塘时间的重要依据,是显示鱼苗池水质好坏的标准,一般要用显微镜、计数板计算轮虫的数量,但绝大部分生产单位特别是广大的养鱼专业户没有这些设备,给养鱼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现介绍一种轮虫数量的简易  相似文献   

18.
鱼苗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鱼苗下塘时的适口饵料。塘中天然饵料——轮虫高峰期,则  相似文献   

19.
轮虫、棱角类、桡足类,是鱼苗鱼种现成的活饵料,因其含有大量维生素、酶、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以及蛋白含量高、氨基酸配比极为合理,是任何商品饲料所不能比拟的。但其缺点显而易见,即天然产量不稳定性,需要时不能大量供给,甚至市场全无。北京市水产研究所近年来在大连水产学院教授的指导下和市小汤山渔场等单位的协助下,根据轮虫、枝角类等生理生态特性,刺激其休眠卵的大量萌发,在此基础上选用人工饵料、药物处理等技术,培养出大量系  相似文献   

20.
轮虫,对于刚下塘的鱼苗,具有适口性好、易得、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利用轮虫培育鱼苗,生产成本低、效益好,鱼苗生长速度快,规格一致。因而,这一技术有着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而轮虫育苗的关键在于做到轮虫高峰期鱼苗下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