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前能寄生于蝇类的寄生蜂有70余种,国内已报道10余种,我们在蝇蛹寄生蜂调查中,发现三种鞘翅目昆虫寄生于蝇蛹体内。 1987年6月,从山西运城酒厂酒糟中采回一批家蝇蛹,其中羽化出一只个体很小的褐色鞘翅目昆虫,经中国科学院动物所鉴定为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ns(Stephens)。  相似文献   

2.
我们实验室人工饲育的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uart)蛹一度发现大量死亡,蛹内成蝇不能羽化,经观察这些蝇蛹体内有寄生蜂寄生,寄生率达80%以上,这是引致蝇蛹大批死亡的直接原因。上述蝇蛹的寄生蜂标本,经送请赵修复教授鉴定,认为是俑小蜂科(Spalangiidae)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蝇蛹俑小蜂的种群生命表及其不同日龄的寄生力和不同土壤类型及深度化蛹对橘小实蝇寄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蝇蛹俑小蜂雌、雄虫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分别为20.25和18.72 d,雌、雄成虫的寿命分别为9.84和9.09 d,单雌平均产卵量为20.38粒,世代净增殖率(R0)、世代平均历期(T)、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23.460、17.722、0.178和1.195;(2)蝇蛹俑小蜂2日龄后随日龄的增加自身寄生率逐渐下降,最大寄生率达33.42%;(3)蝇蛹俑小蜂随寄主化蛹土壤深度的增加,寄生的数量随之减少;蝇蛹俑小蜂在寄主为0.3 cm细沙土深度和无土覆盖(0 cm)壤土中的寄生率最大,分别为36.27%和34.13%;(4)不同土壤类型及深度显著影响蝇蛹俑小蜂寄生后橘小实蝇的羽化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橘小实蝇羽化率递增。通过该研究为田间利用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1982年5月30日,在山西医学院内腐败的兔、狗尸体附近采得一些蝇蛹,单个置于玻瓶中,结果有6个瓶内羽化出寄生蜂51头,其中最多的一瓶有蜂16头。出蜂孔位于蛹背面第3~4节处,孔径约1毫米,呈不规则圆形,边缘不整齐。经鉴定,蝇蛹为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Meigen)。寄生蜂为一种原蚜茧蜂Archaphidus sp.。原蚜茧蜂一般寄生于蚜虫,尚未见寄生于蝇蛹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82年6月从牛粪中采到一批三龄蝇幼虫带回实验室人工饲养,幼虫全部化蛹后到第10天没有羽化出一头成蝇,解剖蝇蛹后发现内为寄生蜂胚胎,故继续培养4天,待寄生蜂羽化后连同蝇蛹壳一起收集。共有蝇蛹47头,其中38头有寄生蜂羽化孔。9头无羽化孔,解剖后4头为未羽化出来的成蝇,5头为已死亡的寄生蜂。蝇蛹壳上的寄生  相似文献   

6.
东方实蝇蛹俑小蜂的大量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东方实蝇蛹俑小蜂的大量养殖方法,包括寄生蜂与寄主蝇蛹的养殖设备以及计数方法;并且提出养殖中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家蝇作为繁育寄主,再以橘小实蝇作为转换寄主,分别研究以家蝇和橘小实蝇为寄主的蝇蛹俑小蜂的发育和体内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2种寄主饲养的蝇蛹俑小蜂在形态、发育和营养物质含量上均有不同的分化。2种寄主饲养的寄生蜂从卵发育至成虫均为17~21 d,其中卵期和预蛹期均为1 d,但橘小实蝇为寄主饲养的寄生蜂幼虫期(8.3 d)比家蝇长(6.6 d),而蛹期和成虫寿命则是家蝇为寄主饲养的寄生蜂时间较长,分别为9.8和12.5 d,以橘小实蝇为寄主的雌、雄蜂头壳宽度(1.0和1.4 mm)均显著小于以家蝇为寄主的雌(1.6 mm)、雄蜂(1.7 mm)。2种寄主饲养的寄生蜂的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以橘小实蝇为寄主的寄生蜂体内可溶性蛋白、总糖的含量均高于以家蝇为寄主饲养的寄生蜂,分别为138.81 μg/g、1.15%,差异显著。因此可明确蝇蛹俑小蜂在寄生橘小实蝇的过程中,会作出相适应的改变以提高生存能力和寄生率。  相似文献   

8.
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周期(L∶D)14 h∶10 h条件下,研究了蝇蛹金小蜂对桔小实蝇蛹的寄生功能反应及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寄主密度、寄主日龄均影响寄生蜂的寄生效能。蝇蛹金小蜂对桔小实蝇2日龄(N2)、4日龄(N4)蛹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其方程分别为Na=0.4494N2/(1+0.0294N2)、Na=0.5586N4/(1+0.0253N4)。24h内单头雌成蜂最多可寄生2日龄、4日龄蝇蛹数量分别为15.29、22.08头。自身密度对蝇蛹金小蜂寄生产生一定的干扰效应,其干扰效应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a=0.0719P-0.2526),表明蝇蛹金小蜂雌蜂的发现域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雌蜂个体间干扰效应降低了寄生效能。  相似文献   

9.
寄生蜂的滞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蜂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至为重要,调控其发育对提高产品贮存期、延长控害时间、适时防治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列举并分析了127种寄生蜂的滞育特点,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出:(1)温度与光周期是影响滞育状态的关键因子,寄主及营养状态会影响滞育;(2)滞育敏感虫态多为滞育虫态的前一个发育时段;(3)部分种类存在母代效应,其子代抗逆性与适应力更强;(4)通过滞育延长寄生蜂产品的货架期是可行的,滞育贮存期最长可达16个月;(5)滞育后生物学研究表明,滞育解除后当代及子代的生防性能提升,但也付出种群死亡率增高的代价。在此基础上对寄生蜂滞育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畜禽饲养场蝇蛹寄生性天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等于1993年9月间在北京、兰州和上海3地5个畜禽饲养场就蝇蛹寄生蜂的自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蝇蛹2000余头,其中家蝇占66%,厩螯蝇占30%,其它蝇类占4%。蛹寄生率分别为家蝇16.4%,厩螯蝇8.8%,平均15.4%。除寄生蜂羽化以外的蝇蛹自然死亡率平均为47%,是蝇蛹的另一个重要自然死亡因子。羽化寄生性天敌208头,分属7个种,其中蝇蛹俑小蜂占25%,脊胸俑小蜂占22.6%,Trichopriasp.占43.8%(本种全部采自上海)。其它有金小蜂科的Muscidifuraxraptor和Spalangiaobscura,环腹瘿蜂科1种和鞘翅目隐翅虫科的Aleocharasp.等。世界性种脊胸俑小蜂为首次证实在我国的分布记载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整理鉴定82年收集的蝇蛹寄生蜂标本时,发现从伏蝇Phormia regina Meigen蛹和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 Meigen蛹羽化出的小蜂中有潜蝇茧蜂Opiinae sp。据文献记载,潜蝇茧蜂可以寄生于蝇类,但寄主只是Opiniinae,寄生于伏蝇蛹和丝光绿蝇蛹的报告尚未见到。  相似文献   

12.
堆蜡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ell)[=Nipaecoccus viridis (Newstead)]是柑橘等果树和园林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本文调查了福建省堆蜡粉蚧的寄生蜂资源;整理了世界上寄生堆蜡粉蚧的寄生蜂种类,包括初寄生蜂的跳小蜂科Encyrtidae 8属25种,一次重寄生蜂的跳小蜂科4属13种和蚜小蜂科Aphelinidae 1属1种,二次重寄生蜂的姬小蜂科Eulophidae 1属1种和棒小蜂科Signiphoridae 1属1种。分析了寄生蜂的种群及其与蚧寄主的食物链关系,首次明确堆蜡粉蚧的一次和二次重寄生蜂。同时,厘清了我国已知分布的堆蜡粉蚧寄生蜂8种,提出分种检索表,记述了主要寄生蜂种类的形态特征,并附形态特征照片,其中含1中国新记录种,麦长索跳小蜂Anagyrus mirzai Agarwal et Alam。  相似文献   

13.
西方蜜蜂icarapin蛋白是一种常见的人畜过敏原,在寄生蜂类群中也有其同源物存在。为探究寄生蜂中类icarapin蛋白的潜在致敏性,本文克隆并表达了蝶蛹金小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中类icarapin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两种金小蜂类icarapin蛋白编码基因开放阅读框分别为645 bp和714 bp,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均具有潜在的致敏性。经Ni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类icarapin蛋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鼠致敏模型,初步探究了其潜在致敏性。结果表明,注射2种寄生蜂和西方蜜蜂重组icarapin蛋白的小鼠血清中组胺和免疫球蛋白IgE浓度均高于注射PBS的阴性对照组,表明这2种金小蜂类icarapin蛋白有潜在的致敏风险。本研究为寄生蜂源活性蛋白在应用前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卫生害虫生物防治实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盛 《昆虫天敌》1996,18(1):45-48
本文综述了我国城市重要卫生害虫如蚊、蝇、蜚蠊等的生物防治实验研究现状。蚊虫成虫期的生物防治主要为自然界中的捕食者如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等动物。幼虫期除了水生动物外,苏云金杆菌B.t.H-14和球形芽孢杆菌以及大链壶菌,已在实验室或现场试验证明,对多种蚊幼虫均有毒杀效果。防治蝇类的寄生蜂主要有蝇蛹俑小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斯氏线虫亦可寄生于大头金蝇幼虫。在蜚蠊死亡若虫中已分离出无芽孢杆菌和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5.
首次系统地调查了浙江省杨梅主要产区果蝇及其寄生性天敌种群资源,明确了为害杨梅的果蝇主要类群及其寄生性天敌优势种类。采用形态学鉴定与COI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分析发现我省杨梅果蝇种类主要有6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翅果蝇D.suzukii、拟果蝇D.simulans、高桥氏果蝇D.takahashii、伊米果蝇D.immigrans和黑果蝇D.virile;浙江省杨梅果蝇寄生蜂有9种,分属于4个科,它们分别是茧蜂科Braconidae的开臂反颚茧蜂属Asobara、环腹瘿蜂科Figitidae的丽匙胸瘿蜂属Ganaspis和小环腹瘿蜂属Leptopilina、锤角细蜂科Diapriidae的毛锤角细蜂属Trichopria和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的蝇蛹金小蜂属Pachycrepoideus。同时,不同年份杨梅果园果蝇种群数量变动较大,其中2018年各地区斑翅果蝇比例明显高于2019年。大部分地区(杭州除外)开臂反颚茧蜂属Asobara寄生蜂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寄生蜂,为浙江省果蝇优势寄生蜂。本文最后就各类寄生蜂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防潜力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杨梅果园及其他果园果蝇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温度26℃、RH70%、光周期L∶D=14h∶10h的条件下,研究了蝇蛹俑小蜂Spalangia endius Walker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蛹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桔小实蝇蛹的密度变化对蝇蛹俑小蜂的寄生作用有很大影响,用功能反应HollingⅡ模型模拟,其模拟方程为Na=0.4473N0/(1+0.0142N0)。桔小实蝇蛹密度越高,被寄生的蛹量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蛹密度大于30头时,被寄生的蛹量增幅急剧变小而接近极限水平。通过该方程可明确单头雌成蜂在24h内最多寄生31.55头桔小实蝇蛹,其寄生1头蛹所需时间为0.76h;此外蝇蛹俑小蜂雌成蜂的自身密度对寄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其干扰作用通过Hassell-Varley模型拟合,方程为α=0.0621P-0.3062,表明蝇蛹俑小蜂雌成蜂的发现域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寄生蜂雌成蜂个体间的相互干扰效应降低了寄生效能。温湿度对蝇蛹俑小蜂成虫平均寿命的影响研究表明26℃、RH60%~70%为蝇蛹俑小蜂成虫存活的最佳温湿度。  相似文献   

17.
银川平原麦蚜寄生蜂群落结构及其时间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银川平原麦蚜寄生蜂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表明,银川平原麦蚜寄生蜂群落包括初寄生蜂和重寄生蜂两个亚群落,共22种,隶属4总科,7科13属。其中初寄生蜂12种,重寄生蜂10种。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为优势种。并采用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S)、均匀度(E)及优势度(C)等指标对麦蚜寄生蜂的群落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前初寄生蜂的多样性指数较大,重寄生蜂的多样性则在5月中旬开始上升,总群落在6月上旬多样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8.
郭瑞  何孙强  王义平 《植物保护》2016,42(5):134-138
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对竹林害虫竹弯茎野螟[Crypsiptya coclesalis(Walker)]的寄生蜂及寄生率进行调查,共发现7种寄生蜂。其中3种是首次记录寄生在该种害虫的寄生蜂,即:日本棱角肿腿蜂(Goniozus japonicus Ashmead)、兰氏原绒茧蜂(Protapanteles lamborni Wilkinson)和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对不同寄生蜂的寄生率调查结果表明,兰氏原绒茧蜂的寄生率最高,为45.2%,对竹弯茎野螟具有较好控制作用。同时,本文首次报道寄生于竹弯茎野螟3种寄生蜂的主要鉴别特征及其寄生生物学,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录了迄今已知的苹果蠹蛾幼虫和蛹寄生蜂43种及其分布,其中包括在中国新疆新发现的5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鳞翅目:草螟科),我国三北地区农业生产重大害虫的天敌资源及其对寄主种群的控制作用,本文对我国草地螟的寄生蜂种类,及其对寄主虫态(龄期)的选择和寄生类型进行了总结。所得的主要结果为:我国已知的草地螟寄生蜂有26属36种。其中属于赤眼蜂科的4种、巨胸小蜂科的1种、茧蜂科的17种和姬蜂科的14种。在这些种类中,有卵期寄生蜂4种,幼虫寄生蜂32种。在幼虫寄生蜂中,有卵-幼虫寄生蜂3种,幼虫-蛹寄生蜂2种。另外,寄生蜂可寄生1~5龄幼虫,但从龄期较低的幼虫开始寄生的种类比从龄期较高开始寄生的多。再加上从1龄开始寄生的部分种类在寄主幼虫发育到5龄时已经成熟,因而可在3龄寄主发现的寄生蜂种类较多,多样性指数也较高。我国草地螟茧中的寄生蜂大多是从幼虫期开始寄生,是否存在从预蛹或蛹期开始寄生的种类尚待明确。最后,这些种类以初寄生、单寄生和内寄生蜂为主,而重寄生、多寄生和外寄生蜂较少,分别为2、4和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