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荔城区积极推动农机合作社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培育上规模的"五有"社、示范社.发挥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引擎作用,提升农机合作社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促进农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北流市不断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全市合作社在数量、规模、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合作社逐渐成为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机行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解决“三农”问题,与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农机部门要积极参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农机工作要围绕“三农”进行,把农机工作贯穿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实现农民增收上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农机工作要加强三个体系建设:1.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基础在于机械化。要提高对农机部门在“三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强化组织建设,把农机部门纳入政府部门的管理系列,“要提高上级…  相似文献   

4.
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和农村"三农"问题,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导向。该政策的实施,鼓励和扶持了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推动了四川省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提升了四川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促进了四川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推动了四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笔者通过调研四川省各地市州农机主管部门、农机服务  相似文献   

5.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社会化服务旨在通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途径消除传统农机使用的非经济性,并从根本上解决农机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新型农机服务机构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农村市场化的组织创新,并逐渐从农业组织创新"切换"到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当前,应推动农机服务组织与机制创新,构建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凤凰县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如何塑造金凤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立 《湖南农机》2005,(5):10-11
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农业机械的资源整合,实现市场化配置、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它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支持发展的主要对象.发展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对加速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将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就凤凰县农机作业眼务组织如何塑造金凤凰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机部门应牢牢把握住这个机遇,强化农机在大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社会化服务为主线,以节本增效为核心,突出"兴机富民",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优势产区、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着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完善法律、法规,抓好示范,保障安全,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农业机械化体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此,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组织特点,指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关键,并针对农机服务产业化问题,论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从而也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2011年农机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情系三农、服务三农、造福三农"的工作理念,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认真履行职责,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强化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方式,开拓服务领域,深化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是新时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宁夏石嘴山市按照"农机化促进产业化、合作组织推动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培育,规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把解决好农业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统筹协调,促进工业、信息、城镇、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10年聚焦"三农"。新型城镇化将推动农民市民化,从而加速农村土地连片生产、农业生产方式转向集约化,这将对农机行业产生显著影响。过去10年,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刺激下,农机行业连续两位数增长,2012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3100亿元,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而我省到2012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350  相似文献   

12.
贫困地区农机服务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是农业机械化,而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为此,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机服务产业化面临的5大问题.同时,提出了调整农机产品结构,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健全农机服务市场体系;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经营机制,大力开拓农机服务市场;解决好农业机械下田难的问题,为农机下田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优化发展的政策环境等加快贫困地区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6项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农机合作社是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近年来,湖南省涟源市不断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全市合作社在数量、规模、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特别是近两年"千社工程"项目的实施,强劲地推动了涟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象山县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以"四化"(工业化、产业化、城市化、科技化)促"三农",把农业的主攻方向转向以水产养殖、果蔬、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效益型、环保型复合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紫菜、杨梅、柑桔、梭子蟹、大黄鱼、出口蔬菜、浙东白鹅等七大主导产业逐渐撑起现代农业大县的框架.象山县农机局按照做强大农机、发展大农业、服务大产业的思路,以项目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把农机服务渗透到七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各个领域,推动农业不断向多元化、集成化、标准化和效益化转变.  相似文献   

15.
《农机科技推广》2012,(8):54-56,66
本文围绕农机产品征免税的焦点,选取日常工作中的热点,对农机产品相关涉税政策进行梳理和解读,以求抛砖引玉,引起政策部门的共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家税收政策,确保惠民生促发展措施的贯彻落实。一、农机税收政策基本情况中央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为了支持农业生产,现行增值税政策对农机生产企业实行13%的低税率,对农机批发零售企业免征增值税,充分体现了国家税收政策对农机工业的支持,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农机化工作是"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乡镇街道农机化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把转变工作思路、统筹科学发展、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农机化工作的第一目标;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增强农机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能力、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乡镇街道农机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纪志勇 《湖南农机》2012,(11):28-29
产业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实践,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利益的增长都要求农机服务要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而这也是农村发展的必然之路。为此,本文对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探究,以促使对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推动。  相似文献   

18.
黄为安 《南方农机》2017,(13):20-21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国家对"三农"投资力度增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其中,农机推广工作在农机化服务"三农"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推广农业技术的核心,为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将针对新形势下的农机推广工作展开相关的研究,以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改善农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艰苦的生产环境,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机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和刚闭幕的全国人大、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都把“三农”问题摆在经济工作中的显著位置,明确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作为与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机事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机部门要积极参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一、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农机工作要贯穿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实现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1.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三农”问题,已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倍受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