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有人提议,凡进入珠三角就业的外省农民工必须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逐步把低素质劳动力边缘化.对此,何兰生撰文说,抬高农民工的准入门槛,曾经有所谓的"素质"说,现在又冒出了"学历"说.但不管用什么样的辞藻和概念来装饰,其骨子里还是对农民的根深蒂固的歧视,是"二元社会"意识的自然流露.眼看着"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如今进城了,一些城里人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失去了基础,于是,经常不经意间就说出一些没"素质"、既不合法也不合情理的话来.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受歧视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受歧视问题日益突出.分割的二元结构、城市观念的排斥、农民素质不高成为农民工受歧视的主要原因.解决农民工受歧视问题,必须加快相关制度配套改革,引导城市改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民贡献,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巨大、素质不高的现状以及在农民工培训上存在积极性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培训要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农民工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打造知名"劳务品牌"促进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甘肃“三农”问题必须转移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经济”的发展明显促进了农民增收。由于目前甘肃农民工的素质不符合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转移难度增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证明,加强教育培训,打造知名“劳务品牌”,是提高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加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有条件的地区还要放眼世界,瞄准国际劳务市场,引导农民工“走出去”,积极促进国际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5.
一般地说。城市中的农民工属干较低素质的劳动力.但农民工中却存在一部分素质较高的群体,这些素质较高的“精英”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如何使农民工中的高素质者发挥最大潜能,为我市仕会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我市2007年人口变动(农民工)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市农民工“精英”群体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安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现状 安阳市通过实施“阳光工程”提高农民素质。打通了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渠道,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有效提高了培训农民工的就业程度。据统计,98%的人对农民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满意的,90%的人认为参加培训的农民都能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农民工掌握了至少一项职业技能,不但就业容易、稳定,还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必然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才能实现。在城镇化进程以及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农民工就业问题尤显突出,而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培训水平提高。因此,本文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动力机制出发,进一步阐述如何有效提高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的路径,以实际解决农民工的就业水平与市民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围绕如何准确找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切入点这个问题,提出了优化收入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匡正消费观念,鼓励生产性投资行为;加强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走农民工产业化道路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制约因素(一)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科技素质偏低虽然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各地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唤起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热情,但是,粮价下跌,农资上涨,导致农民增收“两头受挤”.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推动“三农”发展,是实现我国农村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我国“三农”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素质问题,尤其是农民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弱,综合素质不高。高等农业学校作为为“三农”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有责任培养大批高素质农村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而在改革的浪潮中。城镇化催生出一个新的概念“农民工”自农民工诞生以来,许多学者从理性角度,寻求经济学理论对农民工同题做了深入的分析。而本文只是从一个感性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农民工。  相似文献   

12.
对青年农民工“问题化”倾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青年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而他们的“农民身份”认同却不如第一代那么明确,有的甚至没有“农民”身份意识。他们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渴望和城里人一样生活。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却使青年农民工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青年农民工问题。分析青年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文章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杭州农业科技》2006,(1):17-17
由杭州市农科院信息中心承担的“农民素质状况调查及农民培训对策研究”项目通过杭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该项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市农民素质和农民培训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目前杭州市农民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也处在比较低的层次。在广泛调研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如果说农村有很大的创新、发展.其主要之一就是农民工的流动。二十多年来。近一亿农民“洗脚上岸”.走向二产、三产.走进城市.走出国门。减轻了农村的压力.增加了城市的活力.带来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农民工现象是继土地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当我们看到近年来农民工在流动方式、目的、收入等方面出现一些好的发展态势的同时.还应该看到仍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农民工素质低、外出打工难、体制不健全、政策起点低等。这些问题不但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更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本文根据实际调查的情况.蓬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诱致性、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农民工现象.指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途径、基础、动力、重点和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江艳  叶滢 《农业考古》2006,(6):359-362
在江西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农民进城务工在为城市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经济状况.但是,在农民进城务工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较低、缺乏一技之长、返乡率高、农民工自身合法权益屡遭侵害等.而在现代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是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实现其在城镇稳定就业的主要途径.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法着重分析江西农民工受教育现状的情况,探讨农民工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农民工的教育问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民素质(主要指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等)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素质问题,解决好农民素质问题,是新形势下建立解决“三农”问题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来重视和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的巨大变革、城市的纷繁变迁、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造就并吸引着1.2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于是,农民工这支庞大的劳务大军涌进了城市,他们经历着从农村到城市情感上的嬗变。然而,“城里人”“农村人”这种世代因袭的观念上、情感上的隔膜并没有完全从人们的头脑中消除;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低下、权力缺失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一、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现状所谓农民工,就是农民工人,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从身份上说他们是农民,从职业上说他们又是工人。他们是属于边缘状态的“边缘人”。这个称谓,形象地刻画出进城打工…  相似文献   

18.
哲豹 《新农村》2008,(6):34-34
刚刚喜得宝宝的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镇三山村农民刘文静,近日领到了政府发给的700元补助金。刘文静高兴地说,“现在生孩子要花费不少钱,政府的补助,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记者从浙江省卫生厅了解到,农民和农民工享受生育医疗保险,这在浙江省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第3季度以来,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对农民工就业造成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2000万失业农民工返乡,今年共有2500万农民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是“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议案、提案因之而展开。  相似文献   

20.
《油气储运》2009,(4):31-31
自2007午第3季度以来,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彩响,部分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对农民工就业造成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2000万失业农民工返乡,今年共有2500万农民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是“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议案、提案因之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