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农村用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电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电力已成为农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农村触电伤亡事故的屡屡发生 ,无数触电伤亡事故的教训 ,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 私拉乱接用电。在农村用电中 ,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用电图省事 ,不找电工安装接线 ,自己随意乱拉乱扯 ,违反供电部门用电先申请 ,安装修理找电工的规定。(2 ) 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安全用电常识 ,导致了农村触电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3.
郭蕾 《农村电气化》2002,(11):23-23
1 农村触电伤亡事故的一般规律(1) 夏秋季节触电事故多。构成这一规律的原因有季节气候特征和农村用电特点两个因素。夏季多雨潮湿 ,设备绝缘下降 ,又正值农村用电高峰期 ,用电量增加 ,临时电源电路增多 ,移动式电器使用率高 ,人体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增多 ,加上天气炎热人体出汗 ,身体电阻值下降 ,触电危险程度增加 ,同时夏季人们常常赤脚露臂 ,失去了人身衣物的绝缘屏护作用 ,因而形成夏秋季节触电事故多的特点。(2 ) 农村触电伤亡事故明显高于城市。农村安全用电意识淡薄 ,电力线路陈旧、老化、运行质量差 ,用电设备分散 ,移动设备多 ,…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农村用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电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电力已成为农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农村触电伤亡事故的屡屡发生,无数触电伤亡事故的教训,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数以万计的农村触电伤亡事故案例证明,造成触电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20种,应积极采取对策。1. 私拉乱接用电。在农村用电中,为数不少的农村居民用电图省事,不找电工安装接线,自己随意乱拉乱接线,违反供电部门用电先申请,安装…  相似文献   

5.
丁玉甫 《农村电工》2004,12(12):21-21
《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上电杆前应先检查登杆工具,如脚扣、踏板、安全带等,必须完整、牢靠。最近一次,笔者在上杆工作时,对登杆工具进行了检查,发现使用的脚扣牛皮小皮带有裂纹,用手一拽,竟然断裂。当时我就想,脚扣经常在野外使用,小皮带长时间被风刮、日晒和雨淋,其完好性难免会受到影响,这次如果不按照《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7.
陈欣贵 《农村电工》2003,11(3):37-37
电焊机造成人身触电死亡的事故偶有发生,但仍不能忽视电焊机的用电安全。为什么工作电压在30V左右(低于36V安全电压)的电焊机也能造成触电死亡呢?这里先要从电焊机的原理讲起:电焊机是特殊的降压变压器,把220V或380V电压降低到60~70V,为了保证陡降的外特性及交流电弧的稳定燃烧,它具有较大的感抗。在起弧焊接时,焊钳与工件之间的电压(工作电压)降至25~30V;当停止焊接时,空载电压随即复升至60~75V。人体触电时,致命的因素是通过人体的电流,而通过人体的电流是由人体的电阻和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决定…  相似文献   

8.
9.
《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D477-92)第108条规定:上杆前应先检查登杆工具如脚扣、踏板、安全带、梯子等是否完整、牢靠;第109条规定:在电杆上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和戴安全帽。 但在实际工作中,上杆前不检查登杆工具,不作载荷冲击试验,不戴安全帽的习惯性违章现象并不少见。 例1 何家村村电工黄存喜使用的脚扣已有好几年了,脚扣胶皮磨损严重,还断了一截,无法再用,于是  相似文献   

10.
赵琼  冯成华 《农电管理》2014,(11):32-33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现代生活、工作(生产)、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保障。但是,由于用电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用电知识缺乏、依法用电观念欠缺、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原因,触电伤亡事故仍然频发。笔者拟从触电事故的特征出发,从分析几起案例入手,探讨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提醒和告诫广大电力用户提高依法用电、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的意识,有效防止意外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辉 《农村电工》2001,(6):36-36
1 形成电气火灾的原因1.1 缺乏用电常识。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人们使用、接触电的机会不断增加。一般的用电常识得不到普及,对家用电器的安装使用似懂非懂,使用中存在火灾隐患。1.2 违章用电。用户用电不经电工安装,私拉乱接,使用挂钩线,用铜、铝线代替保险丝等;在用户增容时,原有线路不采取相应的对策,致使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使线路绝缘老化引起火灾。1.3 电器安装不符合要求。电器安装时绝缘损坏,导线穿墙时不使用穿墙管而直接从墙孔穿过,插座、开关安装在有腐蚀性气体或潮湿场所。尤其宾馆、商场等在装饰时,只考…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用电经验。各种安全工作规程以及有关保证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 ,都是这些丰富经验的总结。1 保证电气安全的组织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触电事故往往不给人任何预兆 ,并且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 ,对于触电事故要特别注意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常识 ,个个都作安全教育工作。力争供电系统无事故的运行 ,彻底消灭人身触电事故。(2 ) 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供电系统中的很多事故…  相似文献   

13.
王学光 《农村电工》2005,13(1):16-16
《农村电工》2004年第6期刊登了《关于对触电伤亡事故有关问题的思考》(以下简称《触文》),细细读后,对文中的诸多观点,笔者认为有失偏颇。在此笔者愿与《触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4.
安记心 《农村电工》2000,(11):22-2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91)3.2.5条和《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L477-92)第26条都明确规定:严禁约时停、送电;《农村安全用电规程》(DL493—92)6.2条规定:用电要申请,安装、修理找电工;《电力法》第74条规定:电力企业职工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事故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O9—91第17条规定:摘挂跌落熔断(保险)管时,必须使用绝缘棒,并有专人监护.第57条规定:验电要用合格的、相应电压等级的专用验电器.  相似文献   

16.
安记心  罗浩 《农村电工》2001,(11):24-24
1 规程要求: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91)第 12条规定: 巡线人员发现导线断落地面或悬吊空中, 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 8 m以内, 并迅速报告领导, 等候处理.《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L477-92)第 16条规定: 发现倒杆、断线, 应立即设法阻止行人, 不得靠近故障点 4 m以内, 并派人看守, 同时应尽快将故障点的电源切断.  相似文献   

17.
10kV及以下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电事故包括人身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其中人身事故又分为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和农村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事故统计分析就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大量的事故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从中找出事故发生的某些规律,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指明方向.事故统计分析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该项工作,能及时掌握准确的统计资料,如实反映安全状况和事故发展趋势,从而达到对事故进行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洋 《农村电工》1998,(11):12-12
1 缺相1.1 造成缺相运行的原因1.1.1 配变低压侧一相保险丝熔断.1.1.2 架空线路的一相导线因故断开.1.1.3 导线接头处接触不良或烧断.1.1.4 控制电器触头一相接触不良.1.1.5 外力作用造成一相断线等.1.2 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1 首先要分清发生事故的电力设施的归属 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谁的财产谁受益,谁的财产造成侵权(包括致人伤亡和财产损害)谁赔偿。据此,原电力部颁发的《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一条规定:“在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产权归属于谁,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的法律责任”。因此,属供电企业的电力设施(包括供电设施和用户设施,下同)致人伤亡,自然应当赔偿(但能证明供电企业无过错的除外);是用户的电力设施致人伤亡理所应当由用户承担责任并赔偿。好比交警队不承担交通事故的民事责…  相似文献   

20.
1事故经过2001年7月15日下午,电工王某接到村委会通知,说公路进行拓宽改造,让其拆除路边的电线杆。第二天王某乘天气凉爽之际前去工作,上到杆头剪断朝北的两根下户线,电杆随即倒地,王某随倒杆摔到地上,当场丧命。2事故原因2.1王某严重违犯《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第7.2.8、7.3.3条之规定,未检查杆根,未戴安全帽,未经供电所同意,私自登杆作业。2.2距王某所登电杆南20cm处有一未及时回填土的拆除通讯线杆杆坑。3事故责任3.1王某未按《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填杆坑,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3.3村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