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GAP认证要求,研究开发了基于DET开发平台的三七GAP栽培技术决策子系统,可利用人机对话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提供给用户在其所选择的区域或地块种植三七的优化栽培方案,并能在管理过程进行病虫害诊断并给出防治措施。介绍了三七GAP栽培技术决策子系统的结构、系统内容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屏边三七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2%左右透光率荫棚下,采用Ci-310PS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屏边三七 (Panax. stipuleanatus)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显示:屏边三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在5月份呈现单峰型曲线;9月份呈近似的双峰型曲线。5月份三七的光合净光合速率在13∶00达到最高值2.73μmol/(m2·s);9月份净光合速率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左右,13∶00左右呈现不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相同,二者间的相关系数在5月份和9月份分别为0.445和0.909,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屏边三七与二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方差分析显示,二者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方面的差异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省境内分布的三七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进行考察,共采集到包括屏边三七、竹节参、狭叶竹节参、疙瘩七和珠子参在内的野生种质资源138份。部分三七野生近缘种已濒临灭绝,开展对这些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系统研究是防止种质流失和保护资源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文山三七规范化种植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研了云南文山三七种植的发展历史,文山三七规范化种植(GAP)研究和基地建设的现状和三七规范化种植存在的问题。应对三七GAP基地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保护和利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政策制订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三七圆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田间分离的三七圆斑病病原菌——槭菌刺孢,在室内进行最适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该病菌最易利用的碳源是木糖,最易利用的氮源是牛肉膏。其菌丝生长范围为1~28 ℃,最适温度20 ℃。菌丝在pH为3~11均可生长,以pH 6为最适。  相似文献   

6.
 根结线虫病是近年来三七生产上的一个主要病害,并有扩展蔓延的趋势,给三七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报道了云南三七主产区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状况,描述了该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并根据雌虫 、雄虫、二龄幼虫的典型的形态特征和测量值,将危害云南三七的根结线虫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相似文献   

7.
改良剂对降低三七中重金属残留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不同改良剂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了解其对降低三七中重金属残留量形成的影响。选择土壤背景值中铅、镉、砷、汞等4种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地块,分别采用石灰、碳酸氢铵、有机肥、粉煤灰等4种改良剂进行土壤处理。通过测定供试三七块根中铅、镉、砷、汞的残留量,探索4种改良剂对降低三七中重金属残留的作用。检测结果表明,几种改良剂处理三七栽培土壤后,三七块根样品中铅、镉、砷、汞等4种重金属残留量均低于空白对照。对使用石灰等3种改良剂及增施有机肥对降低三七块根中铅、汞残留量具有明显作用;增施有机肥对降低三七块根中镉残留量具有一定作用,而粉煤灰则具有明显作用;使用粉煤灰、石灰及碳酸氢铵对降低三七块根中砷残留量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七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 Whetz)是影响三七生产尤其是GAP规范化生产的重要病害,建立三七黑斑病抗性人工鉴定方法是开展三七抗病育种必备环节。分别以室内离体叶片和田间在体叶片进行不同接种方法的试验,明确了通过针刺叶片接种浓度为1.0×107个/mL的三七黑斑病孢子悬浮液是诱导发病有效途径。室内离体接种和田间接种对比,同一植株室内离体叶片接种与田间接种的相关系数0.9548**,达到极显著水平。对个体基因型还有变异的三七栽培群体进行人工抗性鉴定的初步研究发现,不同个体三七对黑斑病接种的发病程度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黑斑病抗病性与三七个体遗传特性有关。测定田间接种发病程度不同的三七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发现三七对黑斑病的抗性与三七植株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于基因型筛选的三七总皂苷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提取三七总皂苷的影响因素,筛选出超声波提取三七总皂苷的最佳条件,并建立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三七总皂苷的方法。方法学实验表明,本法稳定性好,具有可重复性,除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稍低外,实验结果与HPLC结果呈现一致性趋势。因此本方法可用于快速检测三七质量及筛选优质三七个体,为三七的系统育种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10.
 甘蔗是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蓟马类是甘蔗的重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甘蔗未展开的心叶内危害,影响甘蔗产量。本研究调查云南省陇川、元江等17个甘蔗种植县、市,共采集成虫标本1142头。经鉴定,得出害虫种类9种,即蔗腹齿蓟马(又称甘蔗蓟马)(Fulmekiola serratus)、竹直鬃蓟马(Stenchaetothrips bumbusae)、黄蓟马(Thrips flavus)、褐蓟马(Thrips fusca)、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禾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玉米黄呆蓟马(Anaphothrips obscurus)和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天敌1种,即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蔗腹齿蓟马(F. serratus)是所有甘蔗种植区的绝对优势种,在所调查甘蔗种植区均有,占所采集鉴定蓟马总数的80.21%。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光照处理对一年生三七叶组织结构、相对含水量、蒸腾速率、光合指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一年生三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持续的强光照射会导致三七叶片失水皱缩和气孔关闭,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蒸腾速率下降,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也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三七植株对光极为敏感,连续光照通过改变三七叶片的水分供需状况而影响叶组织的形态结构、蒸腾速率和相应的光合指标,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应进行适度的遮荫,才能保证三七植株的正常生长。研究为三七光合特性的系统研究和生产中三七的有效光照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红梨系列品种35,95-2,32为试材,对其生长发育中生理生化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红梨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在生长发育期间生长特点呈单S形曲线,即在开始生长时速度较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减慢,最后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保山、楚雄以及玉溪等地的感病番木瓜叶片表现为花叶或褪绿,叶片畸形,果实表面布满不规则线纹、环纹及环斑等症状。对感病番木瓜材料进行了电镜观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800nm左右的病毒粒子;设计PRSV特异性引物对感病番木瓜材料进行RT-PCR检测,获得的扩增产物和引物设计大小相符;利用双生病毒特异性引物没有检测到双生病毒。确定引起云南番木瓜花叶病的病原为番木瓜环斑病毒。  相似文献   

14.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新型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在工程投资控制方面缺乏可行的方法,由于工程建设投资涉及因素多,管理部门在决策时困难较大,通过建立基本模式,测算单位面积投资,建立全省统一工程建设标准下的投资标准,为管理层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黄花蒿为材料,在瑞丽进行黄花蒿田间试验,研究了冬春抑期栽培黄花蒿主要物候期和生长发育情况、植株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青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花蒿冬春抑期栽培比正季栽培生育期偏短29d;黄花蒿干品产量为1140kg/hm 2,青蒿素含量为0.607%,在瑞丽黄花蒿冬春抑期栽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冬春抑期于未进入雨季的5月中旬收获,很容易利用日晒干燥,且一年两季种植黄花蒿,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而减少原料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6.
云南软米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米是云南省特有的优质米资源,但目前对云南软米的研究甚少。因此,开展云南软米资源研究很有必要,就近年来对软米资源的分布、主要农艺性状、品质特征、分类指标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5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加快云南软米资源研究的建议及育种方向的探索。旨在为加快软米育种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标准和指导投资估算,本研究在对基准区(北京)项目划分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工程建设标准,通过分析基准区与各省(市、区)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获得修正系数和全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估算指标。该成果为解决全国各地由于不同建设标准而出现过大的投资差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分光光度法在体外研究了pH对三七块根花色苷呈色和降解的效应,结果表明: 该花色苷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和降解速率均具独特的pH依赖性。在pH 2.0,该花色苷呈现最强烈的红色。随着pH从0增加到13.0,该花色苷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λ vis max)依次出现红移、蓝移,然后消失,在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A λvis max)呈现为一条单峰曲线,唯一的峰在pH 2.0处。当原始pH值被恢复到20后,如果原始pH值≤60,花色苷的红色均被恢复得更浓烈,λ vis max不同程度地趋向532nm,Aλvis max增加;如果原始pH值≥7.0,花色苷的红色根本不能被恢复,λ vis max几乎不变,Aλvis max仍然维持低水平。在15℃,黑暗中,该花色苷在pH 0~6.0条件下均随时间而降解,在pH 2.0时的降解速度最慢,当pH ≤ 3.0时,该花色苷在总体上降解缓慢;此外,该花色苷的降解过程几乎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本文可为三七块根颜色呈现的机理探索及其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1~2004年,从云南各地161种寄主上采集的321份样品中,初步鉴定出花卉寄生线虫21个属。其中,螺旋属(Helicotylenchus Steiner, 1945),根结属(Meloidogune Goeldi,1892),真滑刃属(Aphelenchus Bastian, 1865),盘旋属(Rotylenchus Filipjev, 1936),拟鞘线虫属(Hemicriconemoides Chitwood &; Berchfield, 1957),短体属(Pratylenchus Filipjev, 1936),丝尾垫刃属(Filenchus Andrassy, 1954),矮化属(Tylenchorhynchus Cobb, 1913),盾状线虫属(Scutellonema Andrassy, 1958)和小环线虫属(Criconemella De Grisse &; Loof, 1965)寄主范围较宽,分布较广泛,是云南花卉的重要寄生线虫。  相似文献   

20.
云南花卉短体线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从云南26种花卉标本中,初步鉴定出3种短体线虫: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e)、穿刺短体线虫(P. penetrans),它们均为云南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