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010年5~7月在山东威海乳山杜家岛基地,采用陆基围隔生态学实验方法和正交设计法,在不投饵模式下进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混养实验。刺参密度分别为15、20、25ind/m2,龙须菜初始密度分别为0、180、360g/m2,比较了不同处理下幼参和龙须菜的生长存活情况,并定期检测环境营养盐的变化。结果表明,刺参平均日增重率(Md-wg)、特定生长率(SGR)受刺参密度的影响显著,受龙须菜密度的影响不显著,受刺参与龙须菜之间交互效应影响不显著;刺参密度为15ind/m2、龙须菜密度为360g/m2时刺参平均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大;刺参密度为25ind/m2、龙须菜密度为360g/m2时龙须菜产量最高,刺参密度为25ind/m2、龙须菜密度为180g/m2时龙须菜特定生长率最高。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刺参密度为15ind/m2时底泥总氮、总磷含量降幅最大。实验结果显示,龙须菜和刺参混养可在一定条件下改善水质条件,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在本实验条件下刺参密度15ind/m2、龙须菜密度360g/m2的混养配比较合理,其生态互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环境的突然改变造成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应激性反应,极易造成大面积应激性疾病和病害发生,严重影响刺参养殖和产业发展。本文综述温度、盐度、pH值和光照4种环境因子和敌害生物对刺参生理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水温7.0~19.5℃和盐度28.7~30.9的养殖环境下,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混养在1 m3水体中,研究在一定养殖空间内刺参-海黍子适宜的养殖容量和密度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仿刺参平均湿重(25.2±1.21)g;养殖密度,A1~A3组:600 g/m3,B4~B6组:400 g/m3,C7~C9组:200 g/m3。海黍子养殖密度,A1、B4、C7组:0 g/m3,A2、B5、C8组:1 000 g/m3,A3、B6、C9组:2 000g/m3。结果显示:(1)A1、B4组仿刺参的平均日增重率(Mdwg)和特定生长率(SGR)最小;C8和C9组仿刺参的Mdwg和SGR最大;A2组海黍子的SGR最大;C9组海黍子SGR最小;(2)A1、B4组NH4+-N、NO2--N、NO3--N和PO43--P含量较高;A3、B6、C9组各营养因子含量较低。研究表明:海黍子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因子,其密度显著影响仿刺参的生长(P0.05)。本试验条件下,C8、C9组搭配比较合适,生态互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周进 《齐鲁渔业》2003,20(11):26-28
病毒性暴发病对虾类养殖的危害十分严重。其病原为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WSSV)或称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ypodermai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Baculovirus HHNBV)。在电镜下观察该病毒粒子,横切面为圆形,纵切面为杆状椭圆形,粒子外被双层囊膜结构,完整粒子为450nm×150nm,是一种具双股DNA核酸且无包涵体的杆状病毒。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养虾业已成为我国沿海养殖的支柱性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20%、0.40%、0.60%、0.80%、1.00%的低聚果糖,制作6组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约20 g的仿刺参14周,研究低聚果糖对仿刺参生长、体成分、机体生长免疫因子及肠道糖代谢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聚果糖添加量对仿刺参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仿刺参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仿刺参体壁基本成分不受低聚果糖添加量的影响(P>0.05),总糖含量随低聚果糖的升高而升高(P<0.05);体壁中甘氨酸、半胱氨酸及精氨酸含量随低聚果糖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在0.40%、0.50%、0.80%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组(P<0.05);体腔液中生长激素、补体C3、补体C4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均随低聚果糖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肠道丙酮酸激酶和己糖激酶活力均随低聚果糖的升高而升高(P<0.05)。以质量增加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曲线回归分析,仿刺参饲料中低聚果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55%。  相似文献   

6.
对刺参(Ap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越冬期室内正常池和发病池的水环境因子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池和发病池水环境中总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发病池明显高于正常池.并进行了水环境因子变化对刺参急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1.0±1.0)℃、pH 8.0±0.2条件下,氨氮(NH3-N)对刺参幼参(3 cm左右)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09 mg/L、3.29 mg/L和1.75 mg/L;水温为(13.0±0.5)℃,刺参幼参96 h能够耐受的pH范围为7~9,能耐受的盐度范围为16~42.  相似文献   

7.
<正>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主要分布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中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1-3],被列为我国海产"八珍"之一,有"海中人参"之美誉[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营养健康食品的关注,仿刺参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目前,仿刺参在辽宁、山东、河北和福建等沿海地区大量养殖,已成为海水养殖的新兴产业。据中  相似文献   

8.
以益生菌、水温、寡糖和配合饲料为因素,仿刺参幼参的特定生长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4种因子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获得各因子的最佳组合参数.试验结果显示,4种因子对幼参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影响因素为益生菌>水温>寡糖>配合饲料.最佳的因素搭配为益生菌5 mL/m3,水温24℃,壳寡糖+褐藻胶寡糖混合0.002 g/L,幼参B型配合饲料.各因素水平对仿刺参幼参特定生长率影响为益生菌5 mL/m3>15 mL/m3>10 mL/m3,水温24℃>17℃>10℃,壳寡糖+褐藻胶寡糖>褐藻胶寡糖>壳寡糖,幼参饲料B型>幼参饲料加强型>稚参饲料.  相似文献   

9.
以益生菌、水温、寡糖和配合饲料为因素,仿刺参幼参的特定生长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4种因子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获得各因子的最佳组合参数。试验结果显示,4种因子对幼参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影响因素为益生菌水温寡糖配合饲料。最佳的因素搭配为益生菌5mL/m3,水温24℃,壳寡糖+褐藻胶寡糖混合0.002g/L,幼参B型配合饲料。各因素水平对仿刺参幼参特定生长率影响为益生菌5 mL/m315 mL/m310 mL/m3,水温24℃17℃10℃,壳寡糖+褐藻胶寡糖褐藻胶寡糖壳寡糖,幼参饲料B型幼参饲料加强型稚参饲料。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参贝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研究了海湾扇贝在池塘中与刺参混养,对养殖环境的影响。通过参贝混养与海参单养池的比较研究表明:参贝混养池的水质指标:氨态氮、亚硝酸盐等明显低于海参单养池;扇贝的滤食作用改善了水的透明度,参贝混养池明显高于海参单养池。参贝混养池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优于单养池,海参喜食的底栖硅藻的生物量较多;浮游动物的种类较少,规格也较小。为池塘参贝生态养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将初始体质量(5.07±0.45)g的仿刺参幼参放养在池塘内竹制的4m×4m×1.5m网格中,将夹有初始平均体长(31.7±10)cm,体质量(2.32±1.2)g的鼠尾藻和菊花心江蓠的聚乙烯苗绳均匀地系在网格竹竿骨架上。仿刺参初始放养密度为11头/m2,鼠尾藻和菊花心江蓠的密度分别为187.5g/m2、375g/m2、562.5g/m2、750g/m2和250g/m2、500g/m2、750g/m2、1000g/m2,后轮养的菊花心江蓠按密度从小到大分别放置于原混养鼠尾藻密度为187.5g/m2、375g/m2、562.5g/m2、750g/m2网格内。每隔15d检测一次不同轮养系统中仿刺参和藻类的生长及水体中叶绿素a,底泥中总氮、总磷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120d的饲养结果表明,轮养大型藻的仿刺参特定生长率高于单养对照组的仿刺参,混养鼠尾藻562.5g/m2后,轮养菊花心江蓠750g/m2的模式下,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轮养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明显下降,大型藻净产量越高,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下降越明显;轮养组底泥中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含量均明显低于单养组(P0.05)。  相似文献   

12.
杜尚昆 《齐鲁渔业》2008,25(6):42-45
毛蚶(Scapharca suberenata)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浅海人工增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毛蚶作为浅海底播的优势品种之一,它的人工育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毛蚶育苗的影响,研究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温度、光照强度、盐度和营养盐对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藻体生长的影响以及 pH、干露、淡水浸泡对藻体成活的影响。海萝藻体分别培养在不同温度(10℃、14℃、18℃、22℃和26℃)、不同光照强度(2500 lx、4500 lx、6500 lx、8500 lx 和10500 lx)、不同盐度(15.5、18.0、20.5、23.0、25.5、28.0、30.5、33.0、35.5和38.0)和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营养盐[硝酸钠(NaNO3)10 mg·L -1、20 mg·L -1、40 mg·L -1、80 mg· L -1和相对应的磷酸氢二钾(K2 HPO4)1 mg·L -1、2 mg·L -1、4 mg·L -1、8 mg·L -1]21 d。结果表明,海萝藻体生长的最合适温度为10~14℃,光照强度为6500~10500 lx,盐度为18~38;不同营养盐质量浓度对藻体生长的影响不明显。海萝藻体在不同 pH(5.5~10.0)条件下培养10 d,结果显示藻体正常成活的 pH 范围为6.5~9.0。海萝藻体分别经不同时间的阴干、泡淡水、晒干,结果显示阴干24~48 h 或泡淡水24~48 h 以下藻体仍然能够正常成活;阴干3 h 后泡淡水3 h,藻体也能正常成活;在阳光下晒干超过2 h,藻体不能正常成活。  相似文献   

14.
张丽平  孙磊 《科学养鱼》2022,(12):62-63
<正>刺参适宜生长水温为5~17℃,最适水温为10~15℃,以表层泥沙中的硅藻、原生动物、海藻碎片、幼贝、腐殖质、细菌等为食。刺参对光线强度变化的反应较为灵敏,喜好弱光。在夜间或弱光条件下,刺参摄食和活动明显活跃,具有明显的日节律性。刺参处在变温的环境中,并对温度的变化敏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动允许更多具有不同适温范围的酶参与机体代谢,同时也加强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转化,以对温度的变化做出积极的适应。温度影响酶蛋白的稳定性,影响酶的反应速度。超出一定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丹东沿海受鸭绿江、大洋河等江河径流的影响,盐度偏低.每到雨季,上游水丰水库泄洪时,近岸海水盐度通常只有10左右,有时要持续一个月之久.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低盐度是制约丹东地区发展海参养殖的主要因素.海参属于狭盐性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只生存在盐度为26以上的海域中.丹东没有海参的自然分布,也曾一度被视为海参养殖的禁区.2003年起我们进行了低盐度海参养殖试验,获得了成功.在此期间,曾进行过刺参生存盐度下限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海参可在盐度为16的水域中生存一个月无死亡.那次试验受条件所限只进行了一个月的时间.试验盐度区间的选择也不尽合理.另外饵料是海参生长的物质基础,探讨低盐度对海参摄食的影响很有必要.为此我们进行了低盐度对刺参存活及摄食的影响试验,旨在为地处低盐度水域的地区发展海参养殖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将海水分为5个盐度,每个盐度设一组重复,分别为14‰(0A、0B)、16‰(1A、1B)、18‰(2A、2B)、20‰(3A、3B)、22‰(4A、4B),观察不同的盐度对刺参存活及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0组未摄食、21d死亡50%,31d全部死亡;1组17d后停止摄食,119d死亡50%,156d死亡90%;2组29d后停止摄食,105d开始死亡,125d死亡50%,156d死亡60%;3组基本未停食,后期偶尔间歇停食,121d开始死亡,156d死亡25%;4组基本未停食,后期偶尔间歇停食,没有死亡。  相似文献   

17.
氨对刺参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未离解氨对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从耳状幼体发育到稚参期间的毒性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并且对未离解氨对稚参的急性致毒试验,作了详细描述。并推导出未离解氨对刺参幼体的影响浓度和半致死浓度(LC_(50))。  相似文献   

18.
<正>北方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显著,会给参圈环境带来显著的变化,每一阶段的变化都会对刺参产生影响[1]。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气候变化,参圈在每个季节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春季刺参养殖管理对策1.1春季气候对刺参养殖的影响春季,气温渐渐回暖,参圈上的冰层会慢慢变薄,透光率逐渐提高。由于冰层造成的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9.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水产科学》2014,21(6):1127-1135

研究不同温度(1015202530℃, 光照强度80 μmol穖??, 盐度30)、光照强度(2060100200300 μmol穖??, 培养温度20℃, 培养液盐度30)和盐度(盐度1020304050, 培养温度20℃, 光照强度80 μmol穖??)对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放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环境因子对瓦氏马尾藻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放氧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中, 瓦氏马尾藻适宜生长条件为: 温度15~20℃, 最适温度为20℃; 光照强度20~60 μmol穖??; 盐度20~40, 最适盐度为30。最高特定生长率达5.80%穌?温度高于25℃或光照强度大于200 μmol?/SPAN>m??或盐度小于10或大于50藻体2两周后基本停止生长并出现发白、变软、腐烂现象温度10~20℃、光照强度20~60 μmol穖??、盐度20~40时较适宜瓦氏马尾藻光合色素的积累。温度20℃、光照强度100 μmol穖g??、盐度30时瓦氏马尾藻的光合放氧活性最高, 最高值达258.50 μmol?/SPAN>m??。与低光强相比高光强对瓦氏马尾藻光合放氧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为瓦氏马尾藻的栽培和藻场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环境因子对海草生长及光合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草是生活于热带和温带海域浅水中的单子叶植物,能完全生长于沉水环境,并进行水媒传粉,一般具有发达的根系和地下茎[1]。海草属沼生植物,在被子植物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约0.02%),约60种,属于5个科13个属,绝大多数属于眼子菜科和水鳖科[2]。海草一般分布于低潮带和潮下带浅水6m以内,个别种类可以分布至30~6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