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肝内胆和细胞癌的CT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13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部分病例加做CT延迟扫描,1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均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3例CT表面低密度,伴肝内胆管扩张6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4例;增强扫描呈线样强化5例,网络样强化4例,结节状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充盈型肝海绵状血管瘤(ffHCH)的动态增强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共15个ffHCH病灶的强CT资料,观察病灶部位、大小、三期动态(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模式,以及是否伴有动脉-门静脉分流(APS)、假包膜征及肝包膜回缩征等表现。结果ffHCH病灶好发于肝右叶近包膜下区域;直径(2.42±0.64)cm;动脉期病灶完全强化呈高密度,病灶平均CT值明显高于同期正常肝实质(P〈0.05);门静脉期病灶呈高或等密度,病灶平均CT值仍明显高于肝实质(P〈0.05);延迟期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但其强化程度与肝实质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灶可见APS,发生率33.33%;无假包膜征及肝包膜回缩征。结论ffHCH三期增强CT表现在病灶位置、大小、增强方式和伴发APS等方面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肝动脉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梁立华,陈义雄,吴义忠,刁胜林,周国英,夏宁,刘培光(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湛江524001)肝海绵状血管瘤以往主要依靠手术治疗[1],随着介入放射治疗的开展,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肯定[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jioma of liver,CHL)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ER^+)与肥大细胞(Mastcell.M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HL20例标本中ER的表达及MC数量.并统计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间质中的ER^+细胞与MC的形态特征相似;间质中的ER^+细胞与MC在数量上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54。(P〈0.01)。结论:MC可能是雌激素在CHL的重要靶点.对调控CHL的增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32P-D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用^32P胶体加地塞米松(^32P-D)瘤体内注射治疗。结果:^32P—D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面积小于5cm^2,5~10cm^2,大于10cm^2.痊愈率分别为100%、94%、80%。结论:^32P-D胶瘤笨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特征,及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提高CT对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5例患者CT平扫与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图像资料。结果:25例患者26个肝内胆管细胞癌病灶中,平扫显示或可疑显示病灶21个,仅发现肝叶萎陷2个,仅显示胆管局部扩张3个;肿块密度平扫多为稍低密度和等密度,多位于肝左叶,增强扫描肿块动脉期和门脉期出现轻度环形边缘强化,延迟期肿瘤中心部分明显强化。结论:平扫与多期增强螺旋CT扫描能全面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简称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发现率为0.4%~7.3%。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本文就治疗的20例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33岁,平均46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特征,以提高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0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对其CT征象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俐周围型肺癌共有102个病灶,其中右肺叶病灶69个,右上肺叶病灶36个。病灶的主要特征性CT征象:(1)分叶征:89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87.3%;(2)毛刺征:71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69.6%;(3)胸膜凹陷或(和)胸膜牵拉征.63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61.8%。次要特征性CT征象:血管支气管集束征、空洞征、棘突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支征)以及空泡征等。增强扫描瘤体均有强化。结论:CT影像检查发现肺内结节或肿块,并有包括2个以上主要征象在内多个CT征象应考虑诊断周围型肺癌、若合并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且无钙化).要考虑肺癌向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肝豆状核变性(hepatuleniculardegeneration,简称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国内用CT及MRI诊断本病的脑部病变已有报道[1~3],为进一步积累经验,作者把所遇的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8~40岁。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锥体外系症状体征,K-F环均为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清铜蓝蛋白降低,血清铜氧化酶降低(<0.1个光密度单位)。B超示:肝大,肝实质回声增强。其中1例经青霉胺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3例有家族史。CT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病人进行鼻窦与头部CT横断扫描和(或)冠状扫描。结果:9例全部累及鼻腔,其中8例侵及筛窦,3例侵及上颌窦,4例侵及眼眶和颅内脑组织。其CT主要表现为鼻腔上部软组织肿块影,易侵及筛窦、上颌窦甚至眼眶和颅内脑组织,同时伴有侵及部位的骨质破坏。结论:CT对典型的嗅神经母细胞瘤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对肿瘤的分期也有很大的价值;但对表现不典型者需与其它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超声造影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增强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增强CT(MRI)证实的58例患者60个肝局灶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研究病灶的造影增强模式,并判断病变的良性、恶性。结果(1)恶性病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9个呈"快进快出";转移性肝癌14个,动脉期多呈周边环状或厚圈状"快进",之后均廓褪为低或极低回声。(2)良性病灶:19个肝血管瘤多为典型"慢进慢出";9个局灶性增生结节多为快进慢出型,早期可见增强的中央血管及放射状血管,其余9个肝脏良性病灶多表现为"慢出"型。结论肝内良、恶性病灶具有不同的增强模式和特征,超声造影对肝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很好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CT扫描研究肝细胞癌边缘血管和肿瘤发生转移的关系,以探讨预测肝癌发生转移潜在可能性。方法:1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全部进行CT常规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对肿瘤及其周组织血管计数,并将CT表现与病理结果以及患者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肿瘤边缘重度强化组发生转移的机会明显高于轻中度强化组;(2)肿瘤边缘出现血管者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血管者;(3)肿瘤边缘强化程度与镜下血管计数呈正相关。结论:可以从肝细胞癌边缘血管、增强程度来判断肿瘤是否发生潜在转移。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与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影像学表现预测肝细胞癌(HCC)发生转移潜在可能性。方法21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术前全部进行CT常规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对肿瘤及瘤周组织进行评价、分级;CT表现与病理结果以及患者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肿瘤直径大于3cm者发生转移的机会明显高于3cm以下者;(2)重度增强发生转移的可能性明显高于轻中废增强;(3)出现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和病灶周围肿瘤血管者发生转移的机会明显高于无上述表现者。结论:本文结果提示,可从HCC肿瘤大小、增强程度和一些增强CT表现来判断肿瘤是否发生潜在转移。  相似文献   

14.
肾透明细胞癌CT与病理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征象与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6-09-2010-09月4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病例术前CT征象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对照分析.结果 CT平扫8例病灶为高密度,17例为低密度,19例为混杂密度.CT强化皮质期43例肿瘤实体强化幅度超过正常肾实...  相似文献   

15.
肝转移瘤的CT诊断(附1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泽斌  杨雷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4,12(3):212-214,T287
分析了12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肝转移瘤的CT表现,结果表明:肝转移瘤以小而多发之圆形成类圆形为特征,平扫表现为低密度有118例,等密度与高密度各2例,病灶有囊变、坏死36例;增强扫描无强化73例,周边有轻度强化49例,表现有"牛眼征"4例。本文并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药物性(头孢曲松钠)结石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头孢曲松钠)诱发胆囊、肾脏结石的影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由使用头孢曲松钠诱发胆囊、肾脏药源性结石的B超、CT资料。结果:胆囊、肾脏药源性结石B超表现为强回声光斑和光团堆积,随体位改变形态也改变,CT表现为结石密度较低,CT值约70Hu左右,停药后结石可自行排除体外而消失。结论:头孢曲松钠诱发胆囊、肾脏结石有其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用药史可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Since the liver is a central organ for lipid and lipoprotein synthesis and catabolism, hepatic receptors for specific apolipoproteins on plasma lipoproteins would be expected to modulate lipid and lipoprotein metabolism. The role of hepatic receptors for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and apolipoprotein E-containing lipoproteins was evaluated in patients with complementary disorders in lipoprotein metabolism: abetalipoproteinemia and 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addition, hepatic membranes from a patient with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portacaval shunt surgery. The results establish that the human liver has receptors for apolipoproteins B and E. Furthermore, in the human, hepatic receptors for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and apolipoprotein E are genetically distinct and can undergo independent control.  相似文献   

18.
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喹乙醇诱导的鲤鱼肝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采用200 mg/kg饲料的喹乙醇拌料连续饲喂实验鱼,分别于染毒后的第7、14、20、25和30 d剖杀4尾鱼取肝脏用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其细胞凋亡。结果:在组织切片中观察到了含棕色或棕黑色颗粒的凋亡细胞。结论:喹乙醇可诱导鲤鱼肝脏细胞凋亡。且检出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一个相对恒定很低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