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广东甘薯品种资源杂交不亲和群的鉴定及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1-1986年6年期间利用广东省丰富的甘薯品种资源及其有利于自然开花的气候条件,测定出313个品种的杂交不亲和群的群别,其中属B群品种资源的最多。按不同群别品种数目多少排列,其顺序是B群>A群>D群>C群>A#-1-2群>美国红群>铁线藤群。同时测出7群外品种6个,半亲和群品种17个,分属B、D、美国红群,而其中有7个属多群性半亲和品种。对甘薯杂交育种亲本组配中确定群别因素和提高杂交结实率,以及对不亲和性的研究,提供大量基础资料。经研究分析指出:⒈在广州利用天然开花条件开展测群工作,宜于10-11月下旬的上半旬;⒉可以应用地方性的农家品种资源群别鉴定资料及其地理分布状况,推断甘薯的传播途径,为农业考古提供科学依据;⒊通过杂交不亲和性鉴定可以作为整理甘薯品种资源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异群花柱诱导克服同群杂交花粉萌发的障碍以用诱导本方液处理花柱,成功地诱导出甘薯同群杂交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探索出3种克服甘薯同群杂交不亲和的方法,经测定,均能发现同群杂交花粉萌发,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块根中具有高含量的淀粉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甘薯育种中,杂交育种为其主要育种途径,但因甘薯种内及种间存在较高程度杂交不亲和性,对甘薯育种亲本的选择及种质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限制。为了克服甘薯杂交不亲和性,国内外学者针对不亲和性机理及克服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甘薯种内不孕群的划分、甘薯种内和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生理及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甘薯杂交不亲和性克服试剂的筛选、体细胞杂交对甘薯种内及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等。主要从以上各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以期为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及相关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合育种技术在杂交水稻恢复系选育上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正> 利用抗虫品种是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抗虫品种得到迅速的发展,对许多作物的主要虫害都已培育出抗虫品种或鉴定出抗源。如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晚籼浙丽一号,还兼抗白背飞虱、黑尾叶蝉和稻瘟病,1984年统计,已在全国推广30万亩。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丙663和丙620能比常规稻减少虫量85%左右。抗食心虫大  相似文献   

6.
二倍体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是六倍体栽培种甘薯的祖先种之一。这种植物具有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Sporophytic Self-incompatibility,SSI),由单位点复等位基因决定,即S位点。综述了三浅裂野牵牛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进展,从SSI表现形式、已排除候选基因、S位点的分离与结构、候选S基因分析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三浅裂野牵牛自交不亲和的独特性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7.
二倍体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是六倍体栽培种甘薯的祖先种之一。这种植物具有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Sporophytic Self-incompatibility,SSI),由单位点复等位基因决定,即S位点。综述了三浅裂野牵牛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进展,从SSI表现形式、已排除候选基因、S位点的分离与结构、候选S基因分析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三浅裂野牵牛自交不亲和的独特性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分子标记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其在甘薯起源、进化、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以主块根膨大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如何进行甘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灰色系统理论在高淀粉甘薯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探讨甘薯主要性状对淀粉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甘薯主要性状与淀粉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烘干率>中薯率>鲜薯产量>成薯率>分枝数>蔓长>蔓粗>大薯率。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多抗性自交不亲和系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甘薯抗疮痂病的活性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栽培,研究抗疮痂病不同的两个甘薯品种金山1255(感病品种)和湘薯88—70(抗病品种)染病后活性氧代谢变化。研究表明,在甘薯疮痂病胁迫下,甘薯叶片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活性氧积累,且感病品种的积累量高于抗病品种。清除活性氧的酶系统,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以感病品种的变化幅度较大。但是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感病品种中大幅度上升。在感病过程中,保护性非酶物质抗坏血酸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谷胱甘肽含量在感病品种中呈下降趋势而在抗病品种中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叶片膜脂过氧化水平加剧,丙二醛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甘薯营养保健功能基础上,简述了甘薯的综合加工技术,并对未来的研究开发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整地、土壤消毒、薯苗处理、适时栽培、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清晰地反映挖掘铲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应力其内部结构的变化,采用ANSYS的有限元法,对挖掘铲进行了详细的有限元分析。经分析,在选用Q235A材料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甘薯收获机工作所需强度,结构设计可行且合理。采用平面铲,挖掘能力强且减少挖掘阻力;采用偏心振动装置,分离能力强且破皮率低。在甘薯收获方面,不仅能大大提高收获效率,还可以使收获的甘薯干净完整。  相似文献   

15.
甘薯的开发利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甘薯属抗旱耐瘠作物,其块根中富含淀粉、粘液蛋白、脱氢表雄酮、准女性激素、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物质,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文章综述了甘薯在保健食品、菜用、加工业、天然色素合成、观赏及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为进一步提高甘薯的研发与产业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甘薯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宁薯6号的鲜薯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3 132.4 kg,比对照增产28.81%;泉薯76的薯干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794.4 kg,比对照增产22.81%。  相似文献   

17.
小型甘薯收获机农艺配套措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9个甘薯品种采用LG-4U-1A型甘薯小型收获机进行机械化收获试验,结果表明:LG-4U-1A型小型甘薯收获机最佳行走路线宜采用隔行收获,最佳行走速度为600 m/h,明薯率高达97%,埋薯率和伤薯率大大降低;作业效率是人工的20倍,收获成本仅为人工的1/16;试验的8个甘薯品种均适宜机械化收获.福建砂壤土类型的土壤,畦带沟宽90~ 100 cm的种植模式均能适宜该型甘薯小型收获机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8.
介绍无公害鲜食型甘薯的感官、口感、安全卫生指标以及产地要求,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无病虫害健壮种薯,培育无病壮苗,适时定植稀栽,加强前中后期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7个甘薯品种与本地当家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金山679鲜薯产量高,食用品质比对照略优,可作为食用型品种推广种植;泉薯76鲜薯产量较高,出粉率高,可作为淀粉型品种推广种植;金山763鲜薯产量高,比对照增产幅度最大,丰产性好,可作为食饲兼用型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甘薯施用氮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施用N 9 kg处理产量最高,达4 095 kg,较对照增产55.65%,达极显著水平;该处理氮肥利用率为26.17%,氮肥偏生产力为209.23,产投比2.34,每667 m2增加纯收入97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