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薯蓣科,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中含有蛋白质1.4%,并含有多种维生索和胆碱等.营养价值较高。山药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块根10℃以上开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28℃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山药栽培。现将山药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1 紫山药的起源紫山药(Dioscorea alata L.)为薯蓣科薯蓣属参薯种草本蔓生性食用植物,又名大薯、参薯、脚板薯、紫莳药、紫淮山[1].原产亚洲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诸省的温暖地带,如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台湾等地,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另外非洲也有大面积栽培;而在北方地区种植较少.实际上它是野山药和褐苞薯蓣共同进化而来的一个栽培种,属于山药的近缘植物,不过其性状、品质都和山药十分接近,民间一般都把它当作山药来栽培,也选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紫山药是一种喜温类植物,主要在我国南方种植,因其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引种试验表明,紫山药在北方地区,起垄栽培比凹沟栽培产量增加20%左右。紫山药(Dioscorea alata L.),又名大薯、参薯、脚板薯、紫莳药、紫淮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属草本蔓性植物,为薯蓣科薯蓣属参薯种中的一个紫色类  相似文献   

4.
<正>山药又称薯蓣,为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产品器官为块茎。即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是出口换汇的传统产品。河南省山药栽培面积较大,由于常年病虫危害,致使山药产量下降,品质变劣,降低了其使用价值。为了摸清本省山药的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及其对山药产量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于2010年开  相似文献   

5.
1性状及特征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无架双胞山药是从普通山药中产生的一个变异种,藤蔓粗短,可在地面上攀缘生长,一般不需搭架栽培。一株山药苗可长两根山药,故称双胞山药,双胞率达50%左右。成品山药长圆柱形,皮红褐色,表面生须根,肉白色。叶为单叶互生,至中部以上叶对生,三角状,有长叶柄。  相似文献   

6.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中能形成地下肉质块茎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产品器官为块茎,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面就栽培过程中主要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药又名薯蓣。薯蓣科,薯蓣属,草本蔓生攀缘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食用部分是肥大的块茎。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可炒食,  相似文献   

8.
山药的药用     
顾智章  陈瑛 《蔬菜》1998,(6):30-30
山药又名薯蓣、淮山药,为中国古老蔬菜,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培。山药以肥大块茎供食用,耐贮藏,便运输,营养丰富,可烹调菜肴、作粉、配制滋补食品。山药为高糖、无脂肪食品,除含淀粉、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外,还含纤维素、胆碱、皂甙...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薯蓣、褐苞薯蓣、参薯和山薯这4种广泛栽培的山药种质资源在种质鉴别、化学成分及繁育技术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山药品种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药(Dioscorea batatas Decne),为薯蓣科蔬菜植物,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目前在我国南北方各地均有栽种。但在国外栽种不多,美国仅依此作为观赏植物而行栽培。山药的营养价值较高,据测定,山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维生素B_1  相似文献   

11.
保健蔬菜紫莳药的优质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莳药属薯蓣科,是山药中的一个地方品种,在我乡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肉色紫中带红,故又称紫山药。紫莳药块茎肥大,营养丰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一种菜药兼用的滋补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12.
山药(Dioscoreaopposita Thunb)又名薯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中明确记载山药属于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的块根.山药种植历史悠久,且药食兼用,《本草纲目》中描述山药为"白而且佳,愈疾而补"的一种药材,具有药用价值;杜甫有名句"充肠多薯蓣"的记载,说明山药自古食用.山药是山东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山药连茬高效简化栽培224300江苏省射阳县农业局薛国翠,姜德明,徐益新,杨洪瑞山药又名薯蓣,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其块茎肉质柔滑、风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可菜药兼用、滋补食疗、加工出口;加之可食部分又生长在地下,无污染源,故倍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山药...  相似文献   

14.
山药属薯蓣科,主要产品为地下块茎,营养丰富,可药食兼用。在我国一年栽培一茬,生育期160-220天。适宜条件下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生育期越长,产量越高,一般(亩)产3000千克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0千克以上。我县种植的主要山药品种有水山药、毛山药、日本白山药,是本地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实施山药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既是人们对环境、健康要求的必然,也是农民增加效益、致富奔小康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山药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药,又名薯蓣、大薯、淮山、怀山药、山芋等,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属多年生缠绕本草植物。在我国除少数地区(热带)外,几乎各地都有栽培,有山地,平地生和野生等。在我国,食用山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说,有两个国家发生战争,强国赢了弱国。弱国军队逃进一座大山,强国几次强攻未果,便将山包围,坐等对方粮绝投降。谁知,一年后的某天,弱国军队从山中杀出,将强国打败。原来,山中长着一种植物,地下的根茎可以食用。于是,人吃根,  相似文献   

16.
冯清豪 《中国蔬菜》2009,1(7):47-48
日本佛手山药,属薯蓣科蔓生草本植物,是山药中的变种佛掌薯的1个品种,因其地下块茎末端形态酷似佛手,故名佛手山药。该品种风味独特,栽培较易,产量较高,每667m2产量3000~4000kg,产值5000~6000元,经济效益可观,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菏泽市牡丹区1996年从日本引进,现已迅速  相似文献   

17.
山药贮藏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冬梅 《蔬菜》2006,(11):40-41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原产于亚洲、西非和南非等地区。在我国南方、西北、西南等地区种植普遍[1]。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品种有怀山药、方山药、土山药[2]。山药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粘质多糖等,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3]。此外山药还含有尿囊素、  相似文献   

18.
山药又名薯蓣、大薯,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取其地下块茎为食,质地柔滑,营养丰富,可药、菜兼用,具有补气、补脾胃及补肾固精等功效。适用于气虚衰弱,食欲减退,肢体疲乏,慢性咳嗽多痰,遗精,小便频数,消渴及妇女白带等症。山药食法多样,  相似文献   

19.
淮山,又名山药、大薯、薯蓣等,为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以地下膨大肉质块茎为食用器官,是一种菜药兼用的滋补保健佳菜,可烹制成多种佳肴名菜,也可加工制成淮山粉、淮山精、淮山酒、淮山膏以及系列饮料;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块茎富含果胶、皂甙、多巴胺、山药素Ⅰ等,可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冠心病和脂肪肝的发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每667 m2种植株数,淮山"双排扣"方式在3000株以上,常规槽式栽培在1500株左右,单行常规栽培在2500~2800株.淮山"双排扣"方式通过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土地和自然环境资源,有效实现增产增收,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种植户收入,利于淮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药(薯蓣)在吉林省虽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但由于栽培管理不当,产量较低,栽培面积有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我市蔬菜办公室于1977年,从集安县引入了细长毛山药,经过十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了在长白山区种植细长毛山药的高产经验;最高亩产可达1.480公斤,最高单株块茎重可达1.55公斤,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选择地块:细长毛山药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要选排灌条件好,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以使块茎生长顺直、整齐、表面光滑、根痕小,横茎粗、产量高而且有利于加工和贮藏;如果栽植在沙砾土或粘重土壤中,则块茎小、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