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浅析干旱山区窖藏苗木雨季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窖藏苗木的技术要点和造林时间选择,探讨了用窖藏苗木造林的效果.结果表明,用窖藏苗木的方法造林可延长造林时间50 d左右;与未窖藏苗木相比,窖藏林造林成活率提高4%~6%,保存率提高3%~4%.  相似文献   

2.
3种造林树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3种主要造林树种,在采伐迹地、林冠下和生物防火林带3种不同类型栽植地上开展1~2年生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能显著地提高3树种的造林成效,在不同栽植地类型下3树种不同苗龄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裸根苗造林提高了27.6%~1421.8%,树高、地径、当年抽梢长及干物质积累量等生长性状较裸根苗造林提高了22.0%~86.7%。1年生容器苗可进行周年造林,在2月、5月和9月的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3.8%~98.0%、90.7%~96.3%和84.5%~89.4%,皆能达到造林合格率的要求,而1年生裸根苗在5月和9月的造林成活率仅分别为26%~53%和10.4%~34.4%,无法达到造林合格率的要求。经比较分析,3树种1年生容器苗的造林成本较裸根苗低10.3%~18.4%,2年生容器苗的造林成本较裸根苗低7.1%~14.4%。采用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生长优势明显,而且造林成本低,宜在绿化造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固体水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寻找促进干旱缺水地区植被恢复的新途径,在青海省大通县和四川省盐源县采用固体水处理、秸杆覆盖处理、对照组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固体水能够提供3个月以上的水分给苗木,使苗木在干旱期生长,使用固体水的造林成活率均在90%以上,其中山杏Amygdalus sibirica,白榆Ulmus pumila,青杨Populus cathaya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火炬树Rhus typhina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26.7%,24.2%,7.4%和61.1%;固体水的释水速度约为4~5 g*d-1,后期快于前期,正好为苗木进入旺盛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可以较明显地提高造林成功率.综合成本分析表明,固体水造林技术更适合在干旱缺水、造林成活率很低的地区应用和推广,其最终成本低于常规造林和覆盖造林的成本.图3表2参10  相似文献   

4.
节水抗旱移植袋在造林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榆林沙区樟子松、沙地柏等造林试验中,应用钰森节水抗旱移植袋和常规造林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节水抗旱植树袋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了15.0%~21.3%,保存率平均提高18.5%~20.5%,生长量平均提高3.7~6.9 cm,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了0.85%~1.81%.节水抗旱移植袋可以在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3种不同造林方式的研究, 结果表明, 板栗实生苗造林当年嫁接、种子直播造林翌年嫁接和实生苗造林翌年嫁接, 首次成苗率都在77. 00%以上。经过第2次少量补接可达到全苗。苗木生长良好, 生产上可根据情况分别采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造林对森林覆盖率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历次清查和全国历年造林面积统计公布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的造林贡献率:1950—1962年、1963—1976年、1977—1981年、1982—1988年、1989—1993年、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间造林贡献率分别为:15.0%、33.1%、19.3%、47.1%、46.0%、53.9%和46.9%;1950—1981年、1982—1993年和1994—2003年3个时段造林贡献率平均为24.9%、46.8%和50.1%;1950—2003年的54a间,造林至少增加森林覆盖率9.38个百分点,而其中被采伐和征占用等消耗达41.83%,保存面积占59.17%,54a造林贡献率平均为37.33%,但保存面积仅占造林总面积的22.1%。另一方面,我国森林采伐利用数量较大,1950—2003年森林采伐蓄积总量达130.57亿m3,按平均每公顷蓄积量85m3计算,折合森林覆盖率约16个百分点。即,建国初的森林全部被采伐过一次,有的地方甚至多次择伐。可见,人工造林在稳定和提高森林覆盖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1962—2003年,人工造林成林面积占期间森林面积增加值的78.43%。但经长期采伐利用,我国森林质量变低,林相状况变差,到2003年,森林的平均郁闭度仅为0.54,平均胸径仅为13.8cm,与1962年比,单位面积蓄积量由98.87m3/hm2下降到84.73m3/hm2,下降14.3%;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由46.84%下降到32.14%,下降31.4%。指出:随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生产生活对森林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稳定和扩大人工造林数量的同时,应提高造林质量,彻底解决重造轻育、忽视森林资源经营问题,并重视人工造林在碳汇交易、绿色GDP测算等各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在山地造林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地造林中,采用地膜覆盖可使林地土壤含水量提高2.6%、造林成活率提高22%、苗木保存率提高24.4%,造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探索适合立地条件差的山区造林绿化新机制、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造林用工和降低成本为目的,2016—2019年利用4年时间,建立了直播造林示范区32 hm~2;筛选出适合青石山区和砂石山区直播造林的树种各3个。研究集成了适合山区直播造林的技术规程,并成功推广0.27万hm~2,成活率达到85%以上,为山地区域直播造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春季播种、2年生南方红豆杉苗(S2-0),春季播种、3年生南方红豆杉苗(S3-0),春季播种、1 a后移栽、再培育2 a的3年生南方红豆杉苗(S1-2)为对象,在福建明溪研究分析不同苗龄型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效的差异。结果表明:与S2-0对比,S3-0苗高、地径、质量指数、单株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85.51%、50.00%、132.26%、210.88%。S3-0较S2-0造林成活率提高19.81%,造林后幼树树高、树高生长量、地径、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82.86%、61.86%、75.16%、104.76%。与S3-0相比,S1-2质量指数、根生物量、造林成活率、幼树地径、地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分别显著提高49.54%、16.53%、5.37%、6.37%、16.28%、13.78%。苗木根生物量、质量指数分别与造林成活率、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建议采用S1-2苗木进行南方红豆杉造林。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还草对泾河水系东川流域径流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泾河水系的东川流域为例,应用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SWIM(Soil and Water Integrated Model)模型模拟比较了退耕还林和还草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覆盖度草地与森林的产水能力相当,占流域面积10%的高覆盖度草地造林后,流域年径流深仅减少0.01mm(针叶林)和0.08mm(阔叶林),减少0.2%(针叶林)和1.2%(阔叶林);(2)低覆盖度草地造林后流域径流大幅下降,占流域面积10%的低覆盖度草地变为高覆盖度草地、针叶林和阔叶林后,流域年径流深分别减少8.0mm、8.2mm和6.7mm,减少了29.9%、30.4%和25.0%;(3)造林后流域径流减少量的70%发生在夏季.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处理后的工业污水能否用于荒山绿化.在张家口市桥东区水泉沟瘠薄山地的典型地段设立了一个造林试验点,采用不同的灌溉措施,对臭椿、火炬树、四季玫瑰等3个树种进行了的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措施对不同树种当年的植苗造林成活率及其株高、地径和冠幅等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经过对土壤相关指标的测定,工业污水(50%)处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平原地区造林绿化的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分析了平原地区3种常见的造林模式,阐述了平原地区造林绿化产生的经济效益,为华北平原地区的造林绿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侯明  冯兴龙  王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393-1394,1407
为验证数字近景图像在造林成活率监测中的使用价值,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造林坡面近景图像,结合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在延安市吴旗县薛岔乡德援造林项目的作业区进行了造林监测,将数字图像处理的结果用于造林坡地幼树数量的识别,统计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及评价造林质量。与传统的样方调查方法比较,可以大为简化外业工作,其监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4.
造林新材料在岱山海岛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种造林新材料在岱山海岛造林中的应用,观测它们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造林新材料对提高夹竹桃Nerium indicum造林成活率基本没有影响,科瀚98对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银杏Ginkgo biloba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小.植树宝、科瀚98和GGR可显著提高女贞Ligustrum lucidum,重阳木Bischofia javanic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木荷Schima superba的造林成活率.图1表1参6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菌根土拌种、容器袋育苗、小苗带土移栽和控水袋缓释供水造林(以下简称小苗移栽造林),待蒙古栎幼苗定植成活2~3年后再嫁接,结果表明:这种技术路线成功解决了蒙古栎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缓苗时间长、生长速度慢和成林周期长的难题,使蒙古栎的造林成活率达到96.87%,嫁接成活率达到86.46%,年均生长量提高20.54%,造林节水灌溉成本下降37.50%,成林周期缩短2~3年。该研究的技术成果将为保护我国珍贵的柞林资源、利用荒山荒地大规模植树造林、提高和恢复森林植被、建设北方生态屏障和发展柞蚕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抗旱造林及水分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的特点,开展了以保水节水为中心的抗旱造林及水分管理技术研究.通过6种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筛选出优化造林技术模式,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确定了野生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嫁接大枣Z. jujuba var. inermis的最佳嫁接方式、嫁接时间和管理技术;提出有灌溉条件和无灌溉条件下复合农林业系统水分优化管理技术;提出的果农复合系统开沟断根结合肥料深施技术,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30%,苹果Malus pumila产量提高28%;筛选出细长纺锤形为果农复合系统苹果树最佳树形.表12参8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春季降水量对青海云杉苗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连续3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春季降水量对苗木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量有直接影响。为了保证造林成功,应选择降水后,土壤含水量高于10%时造林,如果天气确实干旱,应于栽植后浇足第1水,或推迟造林时间。  相似文献   

18.
日前,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400公顷新造林的确权登记工作已经全面结束,2000多个造林户从上级林业主管部门领到了林权证,造林户吃上了定心丸.该镇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提高,造林面积是2002年的3倍还多.  相似文献   

19.
造林再造林项目碳汇能力有效性判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应对因大气中CO2含量大幅增加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通过造林再造林增加森林CO2吸收汇,已成为减少CO2排放之外的一项重要措施.造林再造林项目的碳汇能力会受制于与其相关的碳基线、碳泄漏和碳汇非持久性3个主要因素,因而引出项目碳汇能力的有效性问题.以此3个主要因素作为判别指标,构建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碳汇能力有效性判别体系,并详细分析各指标的识别与计量技术.最后提出判别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碳汇能力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2种优良乡土冬青的繁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自然"林业的发展和城市"近自然森林"建设对乡土树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具有优良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乡土树种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和毛枝冬青I.buergeri为例,在对其分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育苗及栽培试验,并提出了2种冬青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观赏价值以及采种、育苗和造林等技术措施.2种冬青当年采集的果实贮藏至翌年3月,经处理后,小果冬青可直接播种,发芽率为12.0%.而毛枝冬青种子具有较长休眠期,处理后贮藏至10月播种,发芽率为9.8%.基于2种冬青在自然分布群落中的地位,造林以混交林为宜,采用1年生小果冬青幼苗造林后第3年,平均树高2.5 m,胸径1.2 cm,而采用1年生毛枝冬青幼苗造林后第6年,平均树高4.1 m,树干基部直径12.0 cm.除山地造林外,这2种冬青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中.图2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