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了20%敌畏·氰戊乳油在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桃生长的不同时期,应用20%敌畏·氰戊乳油以施药剂量200mg/L进行消解动态试验,敌敌畏的消解半衰期为1.0~1.3d,氰戊菊酯的消解半衰期为4.1~4.6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按推荐剂量(100mg/L)和高剂量(200mg/L)使用2次和3次,在桃收获前7d或14d,敌敌畏残留量为未检出(<0.01mg/kg)~0.023mg/kg,氰戊菊酯残留量为0.010~0.066mg/kg。综合多方面因素,建议20%敌畏·氰戊乳油在桃上按推荐剂量(100mg/L)喷雾使用,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不小于7d,MRL推荐值为敌敌畏0.2mg/kg,氰戊菊酯为0.2mg/kg。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氰戊菊酯和敌敌畏在豇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氰戊菊酯的半衰期为2.5天,敌敌畏1天后消解90%以上。高浓度施药2次,3天后残留量均低于FAO/WHO关于这两种农药的最高允许残留量(MPL)(1mg/kg和0.5mg/kg),据此提出了安全使用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在芥蓝中的消解动态。【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GCECD)检测。【结果】甲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在芥蓝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甲氰菊酯在芥蓝中的半衰期为0.72~1.6 d,在土壤中为7.2~8.2 d;氰戊菊酯在芥蓝中的半衰期为1.2~4.6 d,在土壤中为6.1~23.4 d,均属于易消解农药。甲氰菊酯乳油和氰戊菊酯乳油分别按最高推荐使用剂量和1.5倍最高推荐使用剂量施药3~4次,距末次施药后5 d,收获的芥蓝中甲氰菊酯的残留量低于1.54 mg/kg,膳食风险评估风险商值(RQ)为0.407;距末次施药后7 d,收获的芥蓝中氰戊菊酯的残留量低于1.14 mg/kg,风险商值为0.452,都处于安全水平。【结论】建议在使用20%甲氰菊酯乳油和20%氰戊菊酯乳油防治芥蓝虫害时,甲氰菊酯用药量为90 g a.i/hm~2,氰戊菊酯为120 g a.i/hm~2,最多施用3次,安全间隔期分别为5 d和7 d。  相似文献   

4.
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菜用大豆中甲氰菊酯残留量定量检测的气相色谱法。同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菜用大豆中甲氰菊酯残留量的消解动态,以及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示范试验。对分析方法的适合性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为94.2%-10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6%-3.15%,最小检出量0.001ng,最低检测浓度为0.001mg/kg,该分析方法简便、准确、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对菜用大豆中甲氰菊酯残留消解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甲氰菊酯的不同施用剂量在菜用大豆中原始沉积量有较大的差别,在菜用大豆同一生长季节不同施用剂量的消解速率基本一致;4g在不同生长季节的消解速率却略有差异,早季的消解速率〉晚季的消解速率,早季的半衰期(DT50)为4.1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99)为27.1d,而晚季的DT50为4.3-4.5d,T99为29.0-30.0d。施用甲氰菊酯有效成分90.00g/hm^2,按常规施药方法施用1次,施药后15d的残留量均〈0.5mg/kg,25d的残留量均〈0.1mg/kg,而间隔期7d连续施用2次,在第二次施药后18d的残留量均〈0.5mg/kg,28d的残留量均〈0.1mg/kg,对照GB2763-2005及日本的MRL,其产品符合于中国或日本规定的质量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哒螨酮在柑桔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哒螨酮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哒螨酮在柑桔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3.53~13.50d和3.13~10.53d;10%苯丁&#183;哒乳油兑水稀释1500倍(哒螨酮浓度为33.3mg&#183;L^-1),使用3次,末次施药20d后,哒螨酮在柑桔肉残留量为未检出,在柑桔皮中为未检出~0.0823mg&#183;kg^-1,在土壤中为未检出~0.0783mg&#183;kg^-1。该药属易分解农药(T1/2〈30d),按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质联机(GC-MS)分析技术测定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喷施40%甲基毒死蜱乳油(有效成分720g/hm^2),甘蓝和土壤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50~5.82mg/kg和1.10~2.21mg/kg,半衰期为0.4~1.2d和3d,对甘蓝施药3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7d,采收时测得甘蓝上残留量为0.02~0.03mg/kg,说明甲基毒死蜱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7.
连续2a的消解动态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香料烟叶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消解模式,其半衰期分别为5.28~5.73d和7.05~8.98d,施药后30d残留量分别在0.012 8mg/kg和0.358 2mg/kg以下,降解率达95%以上。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按其推荐剂量分别作2次和3次2种施药处理,采收间隔期15d后,香料烟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0.307 8 mg/kg和0.762 1 mg/kg,均低于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烟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  相似文献   

8.
哒螨酮在豌豆和豇豆上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哒螨酮在豌豆、豇豆上使用后的残留及环境安全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豌豆、豇豆中哒螨酮残留量定量检测的气相色谱法,以及哒螨酮在豌豆、豇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豌豆、豇豆中哒螨酮残留量定量检测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6%~95.1%、84.7%~92.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39%~8.71%、3.43%~5.27%,最小检测量为0.01ng,最小检出质量浓度为O.005mg&#183;kg^-1。哒螨酮在豌豆、豇豆中原始残留沉积量较低,并与施用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豌豆上消解系数(|k|)为0.1927&#177;0.0023,半衰期(T1/2)为3.6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23.6~24.2d;在豇豆上|k|为0.28985&#177;0.00065,T1/2为2.4d,T0.99为15.9d。哒螨酮按常规施药量(有效成分56.25g&#183;hm^-2)及施药方法,甜豌豆在施药后14d施药1次的平均残留量为0.057mg&#183;kg^-1,施药2次的平均残留量为0.061mg&#183;kg^-1;豇豆在施药后10d施药1次的乎均残留量为0.038mg&#183;kg^-1,施药2次的平均残留量为0.045mg&#183;kg^-1,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符合日本规定的MRL(0.1mg&#183;kg^-1)要求。  相似文献   

9.
二甲戊乐灵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和浙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除草剂二甲戊乐灵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二甲戊乐灵在甘蓝中的平均半衰期为6.8d,而在土壤中的消解有较大差异,福建黄红壤中的消解较在浙江灰潮土中缓慢。按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施用30%二甲戊乐灵乳油,施药1次或2次,采样距最后1次施药间隔期30d时,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1mg·kg-1。建议30%二甲戊乐灵乳油的使用剂量为990gai·hm-2时,施药1次,距甘蓝采收时的安全间隔期为30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花生上的残留特性和安全风险。[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及室内检测研究50%异甲·特丁净乳油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50%异甲·特丁净乳油按施药剂量为2 250、3 750 g a.i./hm~2,于花生播后苗前土壤喷施1次,收获期的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花生植株、花生壳、花生仁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异丙甲草胺残留量0.05 mg/kg,特丁净残留量0.01 mg/kg)。异丙甲草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6~14.8 d,药后30 d消解90%以上;特丁净在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1~14.7 d,药后30 d消解87%以上。总的来说,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土壤中半衰期较短,消解速度较快。[结论]试验结果为异丙甲草胺·特丁净在花生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30%毒死蜱&#183;丙溴磷乳油1.2L/hm2、1.5L/hm2、1.8L/h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甘蓝斜纹夜蛾,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6%~100%,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危害。生产上推荐30%毒死蜱&#183;丙溴磷乳油防治甘蓝斜纹夜蛾的使用剂量为1.5~1.8L/hm2。  相似文献   

12.
25 %施保克乳油在芒果防腐保鲜贮藏后残留消解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相色谱分析25%施保克乳油在芒果防腐保鲜贮藏后的残留消解动态,方法回收率为90.6%~95.3%。施保克处理芒果后果皮中的原始沉积量:广西为4.1126-4.8267mg/kg,广东为3.8218-4.4563mg/kg;半衰期:广西13.0~13.5d,广东为14d,经30d后两地的分解率均大于92.68%。最终残留量,以最高浓度2000mg/kg浸果。贮藏期10~30d,果肉中的残留:广西小于0.0563mg/kg,广东小于0.0623mg/kg;全果中残留,广西0.0699-0.6414mg/kg,广东0.0607-0.5847mg/kg。经10d后广西、广东两地的全果残留分别为0.5752-0.6414mg/k和0.5847-0.5858mg/kg。按FAO/WHO规定,施保克在芒果中MRL值为2mg/kg,经两年两地试验其残留量均低于此值。施保克25%乳油浸芒果贮藏保鲜,其安全间隔期在10d以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中Hg、Cu、Zn、Cd、Pb、Cr、As、Se等重金属(类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为(0.35&#177;0.17)mg/kg,Cu为(65.86&#177;11.33)mg/kg,Zn为(190.9&#177;28.9)mg/kg,Cd为(0.3585&#177;0.0611)mg/kg,Pb为(32.50&#177;11.04)mg/kg,Cr为(180.7&#177;68.5)mg/kg,As为(10.8&#177;5.5)mg/kg,Se〈0.02mg/kg。运用地累积指数I。。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r和Zn有轻度污染。同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进行评价,结果为中等生态风险,其中Hg为强生态风险。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受到Hg、cr、zn等重金属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联苯菊酯在茶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联苯菊酯在茶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情况,确定其施用的安全间隔期和次数。[方法]在田间试验中,以安徽省舒城县916茶场采集的茶叶为试材,用2.5%联苯菊酯乳油推荐量的2倍对其进行施药,药后1h以及1、2、3、5、7、14、21、30、45d分别取样,采用丙酮和石油醚提取,气相色谱检测,样品添加回收率为77.0%。[结果]联苯菊酯在茶叶中降解速率很快,施药量是推荐浓度的2倍时,1d后取样检测消解率为44.7%,半衰期为T1/2=3.83d。在推荐剂量为90ga.i/hm^2和施药4次的条件下,在最后1次施药3、7、14d后取样联苯菊酯残留量均小于5mg/kg,尤其14d后取样联苯菊酯残留量为0.08mg/kg。[结论]若以5mg/kg作为残留量参考指标,建议施用联苯菊酯的安全间隔期可定为3d,施药次数不超过4次。  相似文献   

15.
由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提取液(体积比1∶1)提取样品,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测定抑霉唑在苹果、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当样品中添加水平为0.005~2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0.1%~98.8%,相对标准差(RSD)为2.51%~8.52%;抑霉唑的最小检出量为0.002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 mg/kg。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抑霉唑在苹果、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10.2~14.8、8.0~14.2 d,施药后35 d的消解率均在90%以上,属于易降解农药;10%抑霉唑水乳剂按推荐剂量500倍稀释液和1.5倍推荐剂量333倍稀释液兑水喷雾施药3~4次,在距最后1次施药7、14、21 d时,抑霉唑在苹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效气相色谱法研究了40%毒死蜱乳油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75 mL/hm2下,其降解半衰期为2.49 d;在加倍剂量150 mL/hm2下,降解半衰期为2.55 d,药后7 d的残留量为0.200 0 mg/kg,符合我国对毒死蜱在番茄上残留≤0.5 mg/kg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25%异丙威·毒死蜱乳油中毒死蜱在水稻及稻田中的残留消解动态,采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法对水稻及稻田中的毒死蜱残留量进行测定,旨在为该药在水稻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毒死蜱在稻田水、土壤和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45~3.48 d、3.16~6.36 d和2.05~2.98 d。毒死蜱在稻田土壤、糙米、谷壳和植株中的最终残留量随施药剂量、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随采样时间延长而降低。按推荐剂量1 800 g/hm~2和1.5倍推荐剂量2 700 g/hm~2各施25%异丙威·毒死蜱乳油3~4次,距末次施药33 d,土壤中毒死蜱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044 7 mg/kg和0.081 2 mg/kg,植株中毒死蜱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047 9 mg/kg和0.063 2 mg/kg,收获的糙米中毒死蜱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045 4 mg/kg和0.076 5 mg/kg,谷壳中毒死蜱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084 3 mg/kg和0.093 6 mg/kg,均低于我国规定的毒死蜱在稻谷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此时收获的稻谷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甜安宁在甜菜上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2年在宁夏银川市郊对甜安宁在甜菜和土壤中的消解与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安宁在甜菜中的消解速度较快,半衰期为1.4d,而在土壤中消解速度较慢,半衰期为14.8d。最终残留测定表明:16%甜安宁乳油,按有效成分计,每公顷用量820~980g,在甜菜定苗后施药一次,至甜菜收获时其植株,根中均未检出甜安宁。(植株<0.05mg·kg(-1),根<0.01mg·kg(-1))。  相似文献   

19.
25%噻嗪酮&#183;杀扑磷水乳剂防治柑橘矢尖蚧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250mg/kg时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药后14d防效为88.84%,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小白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1.03%~94.39%;土壤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为88.72%~91.70%。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5.53~7.37d和3.09~7.15d。在小白菜上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按照推荐使用剂量最多施药3次,最后一次施药7d后,采收的小白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小于0.2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