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选茬整地甘肃省两当县春玉米栽培多选用夏大豆茬口地,冬季深翻耕两遍,耙耱保墒。二、施肥整地播种前每667 m~2施农家肥料3 000 kg以上,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20 kg,锌肥2 kg。或每667 m~2施沃夫特缓控释肥40 kg。施肥后旋耕将肥料深埋入土中,后进行耙耱保墒。三、适时早播全县春玉米播种多在4月上中旬进行。一般在  相似文献   

2.
1施肥整地。科学施肥,底肥要深施、多施。667m2施磷肥25kg、氮肥25kg、土杂肥1万kg。播种前15d左右进行1次沟灌,并及时耕耙松土,这样增温较快,能按时播种不误时,容易实现一播全苗。  相似文献   

3.
40%老铁WP防除十字花科蔬菜田杂草具有效果好、药效期长、杀草谱广、施药期较宽等优点。安全的用法是整地后先施药后移栽,用药量120~150 g/667m2,对水量至少45 kg/667m2。土壤干燥情况下,对水量需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西瓜是深受欢迎的一种消暑保健果品,但在生产中病虫害发生频繁,尤其是病害。重视健身栽培,可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病虫的为害。1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西瓜耐旱,怕涝,忌连作,选地应选通气良好的肥沃砂质壤土为宜,一般不选连续种植西瓜的园地。整地要深耕细作,畦沟、腰沟、围沟三沟相通,以利排灌。  2)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是西瓜高产、优质的前提。基肥约占总用量的60%~70%,施用方法以行间沟施或穴施为佳,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饼肥100kg,骨粉50kg(如缺饼肥、骨粉可用三元复合肥50~80kg)、厩肥2000kg、优质堆肥2…  相似文献   

5.
正一、整地0.2~0.3的落差比整理,翻地后起垄大水浇灌,湿度适合时再进一步整平。二、施肥每667m~2用农家肥(鸡鸭粪等)10m~3,生物有机肥500 kg,氮磷钾15-15-15含量复合肥50~60 kg,所需中微量元素20~25 kg。三、起垄两垄之间140 cm最合适。种植在沟坡下半部或下部,即种植行为沟,沟底宽35~45 cm。四、定植按种植行行距40~50 cm,株距25 cm左右挖  相似文献   

6.
黄秋葵容易种植,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在高产高效栽培中,要做好适期播种、整地作畦、中耕除草与培土、浇水施肥、植株调整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宁南霉素在人参上的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水平,于2019年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延吉市以及辽宁省桓仁县4地进行了宁南霉素在人参及其植株中的田间残留及消解动态试验。样品经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溶液提取,采用PLS+PXC固相萃取柱净化,XSelect? HSS T3色谱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 测定。结果表明:在0.1、0.2和1 mg/kg添加水平下,宁南霉素在鲜人参和人参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99%和92%~94%,相对标准偏差 (RSD) 分别为4.7%~5.6%和4.0%~5.6%;在0.2、1和2 mg/kg添加水平下,宁南霉素在干人参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9%~95%,RSD为1.4%~10%。在鲜人参与人参植株中的定量限 (LOQ) 均为 0.1 mg/kg,在干人参中的 LOQ 为 0.2 mg/kg。白山、桓仁两地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宁南霉素在人参植株上的半衰期分别为11.77和0.76 d。4地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宁南霉素在鲜人参上的最终残留量低于LOQ,在人参植株上的最终残留量为相似文献   

8.
杨永友 《植物医生》2011,24(3):43-45
用2-4-D处理水培养的棉花植株并接种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结果表明,2,4-D能诱导植株形成透明根瘤,且诱导的最佳浓度为0.05mg/kg,与豌豆根瘤菌同时处理棉苗后,可促进根瘤形成。  相似文献   

9.
正一、播前准备1、选地:萝卜前茬最好选择瓜类,豆类或茄果类的地块。萝卜是深根作物,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2、整地及施肥:每667m~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 500kg~3 000kg,普钙30kg,硫酸钾30kg,在整地时将肥料翻入土中,并细碎耙平土壤,即可作畦。3、作畦:秋萝卜宜作高畦,畦宽1m~2m,畦高20cm~25cm。  相似文献   

10.
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稻田水和土壤样品采用丙酮提取,水稻样品用乙腈溶液浸泡提取,经玻璃层析柱净化,HPLC紫外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谷壳、糙米中氯虫苯甲酰胺添加浓度为0.005~1.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5.06%~95.83%,变异系数在2.08%~5.77%之间。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稻田水0.005mg/kg,土壤0.01mg/kg,水稻植株0.02mg/kg,谷壳0.02mg/kg,糙米0.01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3.1~5.0d、6.6~9.0d、8.0~9.9d。以33.86g/hm2和50.80g/hm2间隔14d施用氯虫苯甲酰胺2次和3次,末次施药21d后氯虫苯甲酰胺的最高残留量为:土壤0.217mg/kg,水稻植株0.879mg/kg,谷壳0.389mg/kg,糙米0.018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我国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  相似文献   

11.
棉花植株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肥推荐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滴灌条件下,利用反射仪测定了棉花不同生育期植株硝酸盐含量,对棉花植株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肥推荐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初铃期的倒4叶叶柄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各生育期植株硝酸盐含量与产量之间也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由此确定了棉花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初铃期的硝酸盐临界值,分别为5710,9450,6885,7729mg/L。用一元二次模型模拟氮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得到在滴灌条件下,最佳皮棉产量为2728.8kg/hm^2,对应的最佳施氮量为229.5kg/hm^2。根据棉花各生育期植株硝酸盐浓度与施氮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生育期氮肥推荐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出了棉花各生育阶段不同硝酸盐测试值对应的氮肥追肥用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噻吩磺隆在土壤、玉米和玉米植株中的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残留检测方法,测定了在田间施药条件下噻吩磺隆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在土壤、玉米和玉米植株中的最终残留。土壤、玉米和玉米植株样品经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8)浸泡、涡旋并超声提取后,经固相萃取柱净化,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噻吩磺隆在该方 法下的最小检出量为0.2 ng,在10倍浓缩倍数条件下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 μg/kg,定量限为6 μg/kg,平均添加 回收率为77.9% ~100.4%,变异系数在1.6% ~6.5%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噻吩磺隆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92~1.23 d;按推荐剂量施药,距施药时间40 d后和玉米收获时,在土壤、玉米和玉米植株中均未检出噻吩磺隆。  相似文献   

13.
一些蜗牛常栖息在高大植株上活动为害, 为探索其有效防治方法, 分别在玉米田及美国红枫( Acer rubrum L . )园选用5种杀软体动物剂进行喷雾法(在玉米田仅对植株喷雾、在美国红枫园对树体和地面喷雾)和撒粒法的防效对比试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1.125 L/hm2、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1.125 kg/hm2、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0.75 kg/hm2、40%四聚乙醛悬浮剂1.125 L/hm2喷雾防治灰巴蜗牛( Bradybaena ravida )的效果均显著高于6%四聚乙醛颗粒剂7.5 kg/hm2地面撒粒的防效。不同药剂不同施用方法的防治效果随用药后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用药后第3天, 4种喷雾处理在美国红枫上的防效均在90%左右, 在玉米上的防效在80%左右。当蜗牛在高大的植株上栖息为害时, 可用上述药剂按750 L/hm2的药液用量对植株均匀喷雾, 必要时同时进行地面喷雾防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氟环唑在小麦生产上使用的残留安全性,建立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氟环唑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及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氟环唑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及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为0.01、0.1和2 mg/kg(小麦籽粒和土壤)和0.01、0.1和10 mg/kg(小麦植株)下,氟环唑的回收率为82%~93%,相对标准偏差为3.0%~9.7%。氟环唑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氟环唑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5~8.4和10~30 d。当以有效成分112.5 g/hm2的剂量施药2次、采收间隔期为21 d时,小麦籽粒中氟环唑的残留量为<0.05 mg/kg,低于中国制定的小麦中氟环唑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05 mg/kg)。建议氟环唑在小麦上使用时最大剂量为有效成分112.5 g/hm2,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21 d。  相似文献   

15.
土壤含水量对温室樱桃番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樱桃番茄红宝石为研究材料,以5个梯度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40%~50%、50%~60%、60%~70%、70%~80%和80%~90%)进行处理后,测定并分析植株生长状况、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时,同化物在樱桃番茄上积累的最多,产量最高,为6.25 kg/m2;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Vc、可溶性糖和干物质的含量分别为652.2 mg/kg,72.8 g/kg,71.8 g/kg,可溶性固形物占总质量的9.8%,水分利用率也最大,为13.9 kg/m3。综合分析水分对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认为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可以作为樱桃番茄生长期间理想的土壤水分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6.
聊城市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土地要求耕作层深厚肥沃,活土层25 cm以上。高产田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全氮(N)含量≥0.09%,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90 mg/kg。2品种选择选用经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聊城市试种一年以上的品种。主要品种可选择济麦22、泰农18、山农15、山农17、良星99、良星66、济南17(强筋)、聊麦18、聊麦19等。3整地播种3.1种子处理和施肥整地  相似文献   

17.
笔者随同中国农垦化学除草剂考查团赴美国考查。现仅就美国农户主要作物的化学除草剂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一、麦田: 美国中北部为大小麦和玉米轮作区,主要害草是野燕麦和多种阔叶杂草。防除野燕麦主要用燕麦畏,整地时施入土壤。然后播种,用药量为1.0~1.5kg/公顷(有效成分量),或秋天整地施肥同时,施多用颗粒剂,用量为1.5kg/公顷,控制野燕麦草达95%,干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氟环唑在小麦生产上使用的残留安全性,建立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氟环唑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及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氟环唑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及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为0.01、0.1和2 mg/kg(小麦籽粒和土壤)和0.01、0.1和10 mg/kg(小麦植株)下,氟环唑的回收率为82%~93%,相对标准偏差为3.0%~9.7%。氟环唑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氟环唑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5~8.4和10~30 d。当以有效成分112.5 g/hm~2的剂量施药2次、采收间隔期为21 d时,小麦籽粒中氟环唑的残留量为0.05 mg/kg,低于中国制定的小麦中氟环唑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05 mg/kg)。建议氟环唑在小麦上使用时最大剂量为有效成分112.5 g/hm~2,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21 d。  相似文献   

19.
O3对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与大田试验,明确O3对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病害发生初期,用O3发生器隔天施放O3,每天施放3次,每次40min,间隔20min,O3浓度维持约1mg/kg,施放后7天,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及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3.4%、53.6%、68.7%和65.0%。室内施放O3 60s,间隔20min,持续12h,对温室白粉虱、南美斑潜蝇成虫杀伤力为100%。O3对黄瓜植株安全,但随着黄瓜生育期的推进,对O3的忍受能力依次减弱。苗期忍耐O3最大浓度为1~2mg/kg,结果期0.4~1mg/kg,后期0.2~0.4mg/kg。O3防治黄瓜病虫害新技术具有安全、有效、方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尤其在黄瓜定植前对棚室进行大剂量消毒,可不留死角,且有效地解决了硫磺等药物消毒所造成棚内一些设施的破坏及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难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林业除草剂咪唑烟酸在土壤、水及杂草植株中的残留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HPLC建立了一种林业常用除草剂咪唑烟酸在土壤、水及杂草植株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土壤及杂草植株样品用甲醇+0.1mol/L的NH4HCO3水溶液(体积比70∶30)提取,水溶液样品直接用二氯甲烷萃取。 添加法测定结果表明:当添加水平为0.1~5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6.9%~103.5% 。在土壤及杂草植株中的最小检知浓度分别为0.05、0.1 mg/kg;水中最小检知浓度为0.01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