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桑蚕二化性品种“桂夏二号(932×7532)由广西蚕业指导所育成后,1978年我市小榄蚕区首次引进试养数十张,1981年中山市蚕种场引进2468张,作秋季饲养,1983年又引进22108张,1984年引进21956张,普遍增产增收,受到广大蚕桑干部和蚕农的欢迎。“桂夏二号”具有较稳定的滞育卵,蚕期耐高温和抗病力较强的特点。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其耐湿性优于我市推广饲养的“广农五号”(新九×8301)和“两广一号”  相似文献   

2.
黄山×平湖是安徽省蚕桑服务站引进国外种质资源选配成的新四元杂交蚕品种,已于2002年底经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2年春季岳西县引进试验,两个试验点张产蚕茧分别为57kg和43.2kg,比对照品种春早×九华和872×871分别高0.5kg和5.75kg,各品种间均以万蚕产茧量相比较,正交种比春早×九华高16.5%,反交比872×871高14.6%。在春季试验基础上,晚秋蚕期又引进该蚕种138张,在本县不同类型蚕区进一步示范比较。现将2002年晚秋农村饲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蚕品种镇珠×春蕾对比试养效益总结建德市农业局聂雪风,吴生泉,应斯芳镇珠×春蕾是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的一对春用蚕品种,90年我市引进少量蚕种试养,发现该品种的抗病、抗逆力较强,好养,为进一步探索该品种的饲养特性及其生产性能,gB年春期再次引进试养,并对...  相似文献   

4.
开发高新技术推广雄蚕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的繁育与推广是提高蚕茧出丝率,增加茧丝绸生产经济效益的重大突破口,是二十一世纪蚕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为在蚕业高科技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迅速提升我县茧丝绸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新世纪我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站于1999年开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引进繁育、试养与推广了雄蚕品种,到2000年晚秋蚕止,共计繁育了雄蚕品种1800余张。其中饲养了第一代雄蚕种夏5×平2、夏4×平1。第二代雄蚕种夏华×平8共三对品种计323张。1 推广雄蚕品种的主要实绩2.1 雄蚕品种(尤其是第二代)具有强健好养、食…  相似文献   

5.
林葵芬 《蚕桑通报》2003,34(3):40-41
苏菊×明虎(正反交)是中国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新育成的一代杂交种,为了解该品种在农村中的饲养情况,摸索该品种的性状,我县根据省蚕品种中间试验的要求,在2002年春期与丰1×54A(正反交)品比试验的基础上,于中秋期再次进行试验。现将中秋期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材料:供试蚕品种苏菊×明虎(正反交)各2张,由江苏省武进蚕种场提供,对照蚕品种丰1×54A2张,54A×丰11张,均由海盐蚕种场生产提供。方法:试验地点设在我县通远镇新浦村中心组3个蚕户中。每试验户分设试验、对照2个区。即朱金妹、胡吴观试验户,各设试验区苏菊×明虎1张,对照区丰1…  相似文献   

6.
蒋敏求 《蚕桑通报》1989,20(4):32-34
1988年我市桑蚕春用蚕品种的良种复盖率已达88.2%,这对增加蚕茧产量,提高茧丝质量和蚕农增收都起了重要作用。但占饲养比例70%的夏秋蚕品种的良种复盖率仅占53.2%。近年我省虽有薪杭×科明、兰天×白云等新品种推广,但由于我市东部水网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气候变化无常,灾害性天气对蚕桑生产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夏、秋季长期高温、干旱天气时常与蚕期相遇。因此,对饲养蚕品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即要求蚕品种既要抗性强。好饲养,又要产量高,茧质优,以适应当前气候特点。为此,我们于2000年中秋蚕期从省农科院蚕研所引进了一对抗性强、产量高。茧质好的夏秋用新品种中 933× 416,与我县当家品种白云×薪杭作品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供试蚕品种为中 933 × 416,由省农科院蚕研所提供,共10张,对照种…  相似文献   

8.
培育和推广优良蚕品种是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一环。经过蚕桑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以苏镇×春光、苏菊×明虎、春蕾×锡芳、871× 872等为代表的第五代家蚕新品种相继繁育成功 ,经试验、示范 ,已逐步投入生产 ,为实现蚕品种的更新换代 ,增加蚕农收益带来福音。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品种的性状 ,掌握技术要点 ,指导生产。我市自 1996年春开始对有关家蚕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四年来累计推广新品种 2 5 5 76张 ,推广数量逐年递增。其中 1999年推广达 15 5 0 1张 ,占全年饲养总量的 10 66%。从催青胚…  相似文献   

9.
茆迎春 《四川蚕业》2010,38(1):28-29,34
<正>我县现有新老桑园面积3800公倾,年饲养蚕种15万张左右,生产蚕茧11.5万担。2009年春被国家蚕业体系列为苏北站射阳试验点,为加快我省蚕品种的升级换代,进一步筛选适宜我县条件的优良蚕品种,于2009年春我们组织了新莹×玉泉100张家蚕新蚕品种,与我县主推品种春蕾×锡方在盘湾镇玉丰村进行了对照试验鉴定,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第五代新蚕品种的性状及种性保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江苏省第五代新蚕品种是我省自己育成的四元杂交种,分别是苏镇×春光、黄海×苏春、春蕾×锡方、871×872、苏菊×明虎,其综合成绩优异,深受种场、蚕农、丝厂的欢迎。据对1998年生产和推广的40 万张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的统计,克蚁单产、公斤  相似文献   

11.
“广蚕三号”是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育成的二化性中国系统蚕品种,“7532”是广西蚕业指导所育成的现行的二化性日本系统蚕品种。蚕品种广蚕三号×7532于1988年5月4日通过技术鉴定。广蚕三号×7532一代杂交种1984年参加广东省家蚕新品种评比鉴定,结果比现行生产对照种新九×7532优良:全年平均担桑产值比对照种增产16.6%,平均单张产值比对照种增产17.7%。并经省家蚕品比小组决定,可以扩大农村生产饲养。1986~1987年在全省扩大生产饲养,两年发种量达二万三千多张。扩大饲养结果成绩较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果,得到蚕农和蚕种场的欢迎。广蚕三号×7532主要适于广东3~6  相似文献   

12.
优良的蚕品种是提供优质原料茧的基础,近年来,大量推行了多丝量蚕品种,其杂种优势强,产茧量高、茧层厚、丝长长、解舒好、出丝率高。一般茧丝质优良的蚕品种,原蚕体弱,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繁育系数低。我省引进的菁松×皓月公斤茧制种2.14—3张;青蕾×镇珠公斤茧制种3张;八字号种公斤茧制种2张;苏花×春晖公斤茧制种1.5—2张。日_3×中_(5.6)制种也较困难,公斤茧制种2.66—3.47张.无论春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蚕种场都要求具有较满意的制种性能,制种能力薄弱即使一代杂交种表现再好也难于推广,特别是在大量蚕种依赖农村原蚕区繁殖的地区,制种性能的高低,已成了审定合格种能否快速扩大的一决定因素,从而影响到育成品种的推广。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对蚕品种的制种性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掌握品种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是可以提高和稳定繁育系数的。如菁松×皓月,浙江省有的种场公斤茧制种春5.26张,克蚁制种20.18张;秋5张/公斤茧,15张/克蚁。同样的品种,山东省有的种场克蚁制种21—22张。四川西昌黑沙河种场菁松×皓月,八字号品种也能制4—4.5株/公斤茧。为此,我们1991年秋季就日_3、中_(5.6)原蚕的制种性能再一次进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公斤茧制种4.10张,克蚁制种12.8张,现将繁育试验材料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3.
以常规品种雌为母本,平衡致死系S8,S14雄为欠本,按中×日的形式选配蚕杂交组合,通过对部共28个雄蚕组合的雄蚕率及主要茧丝质性状的配合力测定,选拔出2对优良雄蚕杂交组合夏5×S14,夏S4×S8,它们的雄蚕率达到99%以上,目前已有少量进入农村中试。  相似文献   

14.
张秀芳 《蚕学通讯》2000,20(3):16-21
蚕品种优与劣直接影响到茧丝的质量,出口创汇以及品种推广使用寿命的长短。我省素来对品种的选育工作都非常重视,曾先后选育出川一×华十、川蚕三号、川蚕二号、781× 782.734。凌 3.4 ×锦 5.6、7532 × 781、夏芳×秋白等品种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我省茧丝绸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781× 782.734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仍为我省的春用当家品种,使用20余年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其奥妙何在?1 四川现行主要蚕品种品质成绩纵向比较分析1.1 春用品种 781A·B × 782·734 781× …  相似文献   

15.
新蚕品种引进与推广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良蚕品种是蚕茧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基础,为适应市场要求,近年来,启东市积极引进试养了十多对蚕品种,本着对春用品种产质量优于原当家品种,秋用品种抗性强于原当家品种、产量稳定、茧丝质优于原当家品种的目标,对各对引进新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筛选。通过引进、试验、示范,筛选推广了“菁松×皓月”、“锡芳×春蕾”、“苏菊×明虎”、“黄海×苏春”等适宜品种,共推广新品种蚕种246089张,增产蚕茧901·39吨,2004年已全面推广饲养新蚕品种,促进了全市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1品种引进筛选1·1筛选方法引进的新蚕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  相似文献   

16.
<正> 我所新育成品种陕蚕二号(即122.731×732.226)其特点是:茧形比较大(斤茧粒数比华·苏×日·东少10粒左右),产茧量可增加10%左右,茧层率一般高2%,张产值提高15%以上。克蚁制种量春季在15张以上。解舒率在75%以上,解舒丝长达1000米以上。1981年11月18日经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作为本省家蚕毒用品种推广应用。为使各饲养单位掌握其特点,现将其性状及饲育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据生产单位反映,蚕品种净度有所下降.为了探明影响净度的主要因素,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蚕桑科与本校合作于1988年春、秋两期进行了部分蚕品种的净度与蔟中温湿度关系的试验,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材料 春用蛋品种:杭7×杭8、苔松×皓月、浙蕾×春晓、华合×东肥;秋用蚕品种:浙农1号×苏12、新杭×科明、诸花×朝霞、芳山×星·明.方法 春期和秋期分别将4对春用蚕品种的熟蚕和4对秋用蚕品种的熟蚕放在高温、多湿、  相似文献   

18.
<正> “871×87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洞庭×碧波”是湖南省蚕科所育成的夏秋蚕双限性斑纹四元杂交种,这两对品种经过省站多年统一比较试验,适合我省推广,今年秋季全省蚕种工作会议提出,加速这两对新品种的繁殖推广,提高全省蚕茧单产质量。“871×872”和“洞庭×碧波”的品种性状,一些蚕种  相似文献   

19.
姜堰市于1997年引进试养了871×872家蚕新品种,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1999年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推广。1 1997年~1999年引进与推广的实绩1997年晚秋蚕期,我市从镇江蚕种场引进871×872新品种计200张,试养一举成功,蚕农反映良好。结果见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该新品种的张产、张值成绩均较为显著。就张种产茧量而言,871×872比苏5×苏6高1.6kg;就张种产值而言,871×872比苏5×苏6高51.14元。产茧、产值最高的是蒋垛镇许均德饲养的2张871×872,张…  相似文献   

20.
雄蚕品种试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雄蚕蚕品种春日×-平一与普通春蕾×镇珠各10盒蚕种进行了农村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雄蚕品种在抗病性,干壳量,茧层率,出丝率,茧丝长,经济效益等方面优于普通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