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以来,农发行启东市支行针对棉花购销企业改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严格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信贷政策,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创新防范信贷风险举措,大力营造优良信用环境,积极探索拓展业务的新路子。该行针对启东市改制实际,对外广为宣传农发行政策性资金的严肃性,取得当地政府和棉花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对内全行上下齐心协力,集思广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管齐下,落实了棉花贷款债权19962万元,化解了信贷风险,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业务拓展前景喜人,仅2003年4月至5月27日就发放贷款868万元,扭转了该行业务不断萎缩的局面。对此,笔者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卢榕泉 《甘蔗(福建)》2007,3(4):317-320
林权制度改革对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及提高林农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分析永定县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探讨了其改革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建国以来,一直为我国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常年棉花播种面积100khm^2,最高年份达186.7khm^2,约占全国皮棉总产的2.5%。加入WTO后,江西棉花产业同其它民族产业一样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为了江西棉花生产能在国际经济大舞台中做强、做大,充分树立起江西棉农做好传统棉业的民族自信心,笔者通过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分折出了江西棉花生产的五大优势,并对江西棉花持续发展途径进行了浅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从4道籽棉清理前后、轧花前后、3道皮棉清理前后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棉花品质指标(含杂率、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之...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粮改后种粮大户生产现状及增加效益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自2001年在全国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后 ,各地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粮食播种面积在前几年大幅下滑的基础上继续大幅下滑。2002年全省早稻播种面积仅为21.4万hm2 ,晚稻播种面积为95.7万hm2,分别比1990年减少83.1万hm2 和38.3万hm2,比2000年分别减少24.5万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初开始,新疆喀什地区纤维检验所在中国纤维检验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检验局的正确指导下,全力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负责新疆喀什实验室和莎车实验室的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2005年至2009年喀什地区纤维检验所累计开展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86万余吨,有力推动了棉花检验体制改革在喀什地区的实行,但是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测定了亚麻雄性不育系及可育系花蕾不同发育阶段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以及赤霉素(GA3)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两者间4种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结果表明:1)在花蕾的整个发育时期,不育系和可育系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差异明显,且含量高低明显不同。结果表明IAA和GA3含量的降低及ABA和ZR含量的提高可能与亚麻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2) IAA/ABA、IAA/ZR、IAA/GA3和GA3/ABA在两者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大小差异很大。表明4种内源激素之间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可能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以短季棉中棉所94A2941(V1)和春棉豫农棉31(V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外施生长素对棉花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外施生长素可显著提高棉花幼苗鲜物质质量、叶面积和株高,V1的叶面积、株高、光合速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1.9%和19.3%;与V2相比,V1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较高。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外施生长素可提高棉花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但不显著;短季棉V1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春棉V2大,丙二醛含量较V2低。此外,茎尖细胞显微结构表明,外施生长素后棉花幼苗茎尖生长点变大,细胞密度增大,V1叶原基和幼叶发育较V2早。由此推论,外施生长素可以促进短季棉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We report a simple and effective route to fabricate branched hierarchical flower-like nanostructures of ZnO on natural cotton cellulose fiber by combining electrospinning and the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growth technique. First, natural cotton cellulose nanofiber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cotton cellulose /LiCl/DMAc solution. The electrospun cotton cellulose nanofibers served as flexible substrate, on which the branched, highly uniform, and dense flower-like ZnO were hydrothermally grown. The as-prepared cotton cellulose/ZnO nanocomposite 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M, HRTEM, EDS, TG, and UV-vis spectrophotometry. The modified cotton cellulose nanocomposite fibers were not only exhibiting dispersed uniformly, but also rendered excellent protection against UV radiation because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flower-like ZnO nanostructures. Therefore, the as-prepared nanocomposite fibers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in ultraviolet protection and provide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ultraviolet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0.
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生产中存在的播种过早或过迟,种植密度过稀等问题开展的麦后移栽棉的播种期和密度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20旨-4月30日,适宜密度为27000~31500株/hm^2。在适宜的播种期和密度下,麦后移栽棉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