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个决明品系牧草在闽北红壤山地的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进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C.nictitans、C.serpens、C.pilosa4种决明种的40个品系,在闽北红壤山地进行引种筛选试验并测定其对山羊的适口性,概述了各品系建植、生长与生育特性、越冬性及次年种子自然萌发情况,筛选出适于刈割一搬运系统特草的羽叶决明品系ATF2217、ATF2219(C.nictitans),适于热带、亚热带红壤山地果园套种的圆叶决明  相似文献   

2.
40个决明品系牧草在闽北红壤山地的适应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引进 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C.nictitans、C.serpens、C.pilosa4种决明种的 4 0个品系 ,在闽北红壤山地进行引种筛选试验并测定其对山羊的适口性 .概述了各品系建植、生长与生育特性、越冬性及次年种子自然萌发情况 .筛选出适于刈割—搬运系统牧草的羽叶决明品系 ATF2 2 17、ATF2 2 19(C.nictitans) ,适于热带、亚热带红壤山地果园套种的圆叶决明品系 ATF2 2 30、ATF2 2 31、ATF2 2 2 4、ATF2 2 2 5、ATF2 2 2 8(C.rotundifo-lia) .  相似文献   

3.
狼尾草属牧草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牧草,研究和筛选其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对缓解今后能源紧缺具有重要作用。试验采用不同的狼尾草属牧草开展制取沼气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狼尾草属牧草可以代替稻草作为C源进行厌氧发酵制取沼气,5组沼气发酵处理对沼气总产气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总产气量最高的是‘闽牧6号’狼尾草组,达77616.6mL/10L,显著高于CK1组(141.4%)、CK2组(13.3%)、‘桂牧1号’狼尾草组(112.5%)和巨菌草组(52.6%)4个沼气发酵处理(P0.05),极显著高于CK1组、‘桂牧1号’狼尾草组和巨菌草组处理(P0.01),总产气量最低的是CK1组达32150.0 mL/10L。从沼气发酵的气体含量分析,5组沼气发酵处理产生的气体最多的都是N2气体含量,约占总气体量的55.9%~79.9%,CH4气体含量约占总气体量的10.7%~28.9%,CO2气体含量只占总气体量的0.1%~1.4%。  相似文献   

4.
狼尾草属牧草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83份狼尾草属(Pennisetum)牧草资源(其中7株为“23A”不育系中的可育株)进行遗传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共筛选200个随机引物,其中10个引物对所有供试材料都能扩增出清晰的多态性条带,且重复性好;②83份材料可分为5类,其中7株23A不育系里的可育株与23A单独聚成一类,初步确定其为不育系23A的育性逆转株;③引物S1038(TCGCGGAACC)能扩增出“杂交狼尾草”的特异指纹图谱标记,为牧草品种杂交狼尾草的保护提供了分子鉴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狼尾草属牧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牧草,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是当地养牛业的重要饲草之一。青贮是狼尾草属牧草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有利于狼尾草属牧草季节性均衡供应和提高其利用效率。本文对目前狼尾草属牧草常用的青贮技术进行综述,分析了各种狼尾草属牧草青贮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狼尾草属牧草青贮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狼尾草属牧草畜牧利用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狼尾草属牧草在南亚热带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狼尾草属牧草在珠海市斗门区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的节间数最少,分蘖数最多;热研4号王草的株高最高,节间数最多;象草新品系(MT-1)的鲜草产量最高,摩特矮象草的最低,分别为370 683.9、214 286.8 kg/(hm2·年),MT-1比摩特矮象草的鲜草产量高72.98%;在杂交狼尾草、MT-1、摩特矮象草3种牧草中,摩特矮象草的叶茎比最大,为0.79,且与其他2种牧草有显著差异,而其他2种牧草的叶茎比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RAPD技术在狼尾草属牧草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RAPD技术对来自福建、江苏、海南等17个狼尾草属(Pennisetum Richard)牧草进行分析.筛选出5个能有效体现多态性和重复性的随机引物,并利用NTSYSpc软件,用类平均法(UPMGA)建立了17份狼尾草属牧草的遗传关系聚类图.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0.68处,17份种质分Ⅰ、Ⅱ两个大簇,第Ⅰ簇11个品种,第Ⅱ簇6个品种.其中4对狼尾草品系可能存在同种异名的现象.RAPD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能很好地用于狼尾草属牧草种质资源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福建南亚热带狼尾草属牧草品比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狼尾草属的华南象草、细茎象草和杂交狼尾草3个牧草品种进行为期2a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田间管理,行株距为60cm×43cm的条件下,其鲜草平均产量分别为346.29、301.63和283.33t·hm-2;分蘖力最高的是杂交狼尾草,最低的是华南象草;其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8.75%、11.25%、10.55%.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促进狼尾草属高大牧草在贵州的推广和开发利用,介绍了狼尾草属高大牧草在贵州的引种及推广种植概况,不同品种特征特性、饲用价值,在贵州的适宜种植区域,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栽培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狼尾草属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掌握适于本地种植的牧草种质资源品种,优化牧草品种推广策略。【方法】通过 对 7 个狼尾草属牧草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试验,比较其产草量和营养成分。【结果】热研 4 号王草的产草量最 高,每小区达到 329.67 kg,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矮象草株高及产量均为最低;紫茎象草和优质象草粗蛋 白质含量较高,分别为 8.01% 和 7.83%,其他品种介于 6%~7% 之间;桂牧 1 号杂交象草粗纤维含量最高为 33.68%,其他品种介于 29%~32% 之间。【结论】结合产草量及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建议主要狼尾草属牧草 品种在本地推广利用顺序依次为热研 4 号王草、桂闽引象草、优质象草、桂牧 1 号杂交象草、华南象草、紫 茎象草、矮象草。在实际生产中,可结合不同需求,因地制宜种植相应品种。  相似文献   

11.
香根草在红壤丘陵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我省香根草试验结果,针对我国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从香根草适应能力强、生长成篱速度快、生物量大等优势及其显著水土保持、稳定水热状况、改善生态环境、培肥改土效果等方面分析,认为香根草的种植是促进红壤丘陵农业持续发展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红壤丘陵区春季黑芝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宜在江西红壤丘陵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良黑芝麻品种。[方法]以金黄麻为对照,对中芝9号、08-1、旱芝3号、赣芝5号、ZGBA、金黄麻、青麻、油墩黑、青3-3、赵公鞭10个黑芝麻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中芝9号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457.77kg/hm^2,增产42.47%,08-1、旱芝3号分别比对照增产24.32%和18.34%,赵公鞭产量最低,比对照减产14.90%;08-1单株塑果数最多,为95.6蒴,赵公鞭单株塑果数最少(36.2蒴);中芝9号每蒴粒数最多(96.2粒),赵公鞭每蒴粒数最少(44.0粒);旱芝3号千粒重最重(2.90 g);中芝9号单株产量最高(11.27 g)。[结论]中芝9号、08-1、旱芝3号、赣芝5号综合性状优良,可代替金黄麻在红壤丘陵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的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地,以恢复14年的常绿针叶林地(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地(小叶栎)、针阔混交林地(湿地松-小叶栎)和自然恢复地(受到人为干扰)为样地,并且在附近选择疏草荒地作为对照,研究不同人工林型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型对土壤的理化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改善物理性状,增加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等方面优于针叶林和自然恢复地,均优于疏草荒地。在剖面分布上,也有明显的层次差异,即随土层的增加理化性状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适合丘陵红壤旱地花生田使用的高效、安全性除草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比较了96%金都尔乳油、90%乙草胺乳油和50%乙草胺乳油3种芽前除草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前期喷施芽前除草剂金都尔和乙草胺,后期喷施相同剂量的芽后除草剂5%精喹禾灵(900 ml/hm2)和48%灭草松(3 000 ml/hm2)混和液,3种处理相比清水对照处理对花生田杂草防效显著。[结论]从田间杂草防除效果及对花生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等综合因素来看,使用96%金都尔乳油900 ml/hm2处理对杂草防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在江西丘陵红壤区引种不同熟期裸燕麦品种白燕8号(特早熟)和坝莜6号(早熟),试验结果表明:白燕8号产量1860kg/hm2,坝莜6号产量1410kg/hm2。两品种表现出气候适应好,耐酸耐旱,生育正常,能安全成熟,产量较高等特点。因此,裸燕麦在江西丘陵红壤区可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播种量和施肥对丘陵红壤区裸燕麦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丘陵红壤区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和施肥对裸燕麦品种白燕8号和坝莜6号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品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播种量和施肥对燕麦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白燕8号和坝莜6号在播种量75 kg/hm2、基肥施复合肥525 kg/hm2、追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60 kg/hm2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典型红壤丘陵双季稻区江西省余江县农民进行了农业信息需求调查,并对农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农民利用农业信息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对亚热带红壤低山区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SOC)和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典型样区密集取样(水田和旱地3~4个样/ha、果园2~3个样/ha、林地0.2~0.5个样/ha)和野外调查,对亚热带红壤低山肯福样区的水田、旱地、果园和林地表层(0~20 cm)SOC和SMBC含量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本区SOC、SMBC含量和微生物碳与有机碳比率(SMBC/SOC)分别为(17.53±5.02)g·kg-1,(278±174)mg·kg-1和(1.56±0.84)%。其中,林地SOC、SMBC含量和SMBC/SOC分别为(18.20±4.53)g·kg-1、(293±111)mg·kg-1和(1.58±0.39)%。水田SOC、SMBC含量和SMBC/SOC较林地依次提高了15.5%,84.0%和73.9%(P<0.01);与林地相比,旱地SOC含量(17.50±4.89)g·kg-1略有降低(P>0.05),SMBC含量和SMBC/SOC分别减少29.1%和24.2%(P<0.01);果园SOC、SMBC含量和SMBC/SOC比林地分别降低了26.8%,46.1% 和26.1%(P<0.01)。除水田外,其余土地利用方式的SOC与SMBC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亚热带红壤低山生态景观单元内林地开垦为水田增加了SOC的积累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林地开垦为旱地和果园不同程度地降低了SOC的积累和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红壤丘陵果园果树集流和覆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红壤丘陵沙田柚果园的试验结果表明,进行集流槽+稻草(或杂草)覆盖处理可以降低果树根际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贮水量和含水量,降低土壤温度及其日变化幅度,从而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