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2.
3.
含蜡原油析蜡特性是含蜡原油管道输送经济安全运行和流动安全保障技术的基础参数,传统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实验方法测量结果受测试条件影响,且测量结果可重复性差。为此,采用DSC和调制差示扫描量热(Modelate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MDSC)两种方法开展实验测试,分析含蜡原油的析蜡特性,结果表明:降温速率对传统DSC法测量含蜡原油的析蜡特性影响较大,相同条件下,MDSC实验测得的析蜡点温度、累计析蜡量明显高于DSC实验测得的数值;MDSC实验蜡晶析出终了温度明显高于传统DSC实验结果,但两种实验方式蜡晶析出终了温度的累计析蜡量相差不大,且MDSC实验受降温速率的影响较小;从获取含蜡原油析蜡特性效果看,MDSC实验测试结果优于传统DSC实验。研究成果可为含蜡原油析蜡特性测试实验方法及条件的选取提供依据。(图14,表3,参25) 相似文献
4.
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猪、牛、羊肉加热终点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猪肉、牛肉和羊肉样进行扫描,寻找其热处理温度与热相图之间的关系,探究一种灵敏、高效的EPT检测方法,为肉制品在实际生产流通中的EPT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一定体积(2.0 cm×1.0 cm×1.0 cm)的猪肉、牛肉、羊肉块分别进行不同温度(猪肉、羊肉:50℃、60℃、70℃和75℃;牛肉50℃、55℃、65℃、70℃和75℃)的热处理,当达到相应的中心温度时停止加热,冷却至中心温度为4℃,从中心取约100.0 mg肉样(以生肉样为对照)于热分析铝坩埚中,将肉样在坩埚底部压实,并加盖密封,以空坩埚作为参比,4℃条件下隔夜平衡。从40℃加热到80℃,升温速率为1℃/min,样品室氮气流量20 mL·min-1,保护气流量60 mL·min-1,进行DSC扫描,由此获得不同温度热处理肉样的DSC热相图。【结果】未经热处理的生猪肉、羊肉、牛肉样经扫描分别得到3个峰,对应不同的起始温度(猪肉:50.83℃、60.54℃、71.02℃;羊肉:50.76℃、59.82℃、70.46℃;牛肉:50.25℃、56.29℃、71.92℃)和变性焓(猪肉:0.4656 J·g-1、0.1394 J·g-1、0.2053 J·g-1; 羊肉:0.0899 J·g-1、0.3116 J·g-1、0.3842 J·g-1;牛肉:0.1078 J·g-1、0.4151 J·g-1、0.3662 J·g-1)。当热处理温度为50℃时,3种肉样的热相图与未经热处理生肉样相比,未出现显著变化;当热处理为60℃(牛肉为55℃)时,3种肉热相图中第1个峰消失,第1个峰和第2个峰的起始温度变化不显著(P>0.05),但变性焓显著降低(P<0.05);当热处理为70℃(牛肉为65℃和70℃)时,3种肉热相图中第2个峰也消失,第3个峰起始温度变化不显著(P>0.05),变性焓显著降低(P<0.05);当热处理温度达到75℃时,猪、牛、羊肉样的3个峰完全消失。可以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肉样峰对应的变性焓值逐渐降低,不同温度热处理肉样的热相图差异明显,本研究对不同温度热处理肉样检测成功。【结论】通过不同温度处理后肉样的DSC变性峰和变性焓,可知3种肉的热变性程度对温度有特异性。因此,可采用DSC法判定畜肉的热变性程度,从而应用于肉制品加工过程中EPT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热分析曲线中一些点的读取方法,解释了热分析曲线中出现的一些虚假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玻璃化转变及其在干燥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高聚物玻璃化转变理论 ;食品是含有多种高分子物质的混合体系 ,因此存在着玻璃化转变现象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影响到干燥食品的加工工艺及干制品贮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为了得到金属配合物的热性质,对化学反应法研究制备的氨基酸镁、钙、锌金属配合物(C_(10)H_20NCO_3-)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差热(TGA-DTA)联用分析,得到了3种金属配合物的TGA-DTA和DSC曲线,并获取其金属配合物的非晶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态的融解焓、吸热以及失重质量等。另外,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金相显微镜分析等表征。研究表明,氨基酸钙配合物容易形成非晶态(玻璃态);氨基酸镁配合物容易形成晶态与非晶态的混合态,经过加热冷却处理后可以形成玻璃态;氨基酸锌配合物容易形成结晶态。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采用胶乳共混法制备了TiO2/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DMA分析结果表明,TiO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活化能高于纯天然橡胶。根据热分解动力学模型,求得硫化橡胶空白样,掺入TiO2 0.1%、0.5%、10%、20%的样品的分解活化能分别为229.699、231.085、201.727、219.107、208.249 kJ/mol,动力学模型指前因子分别为5.07×10^17、8.46×10^17、2.94×10^15、8.03×10^16、1.04×10^16/s。 相似文献
13.
烟草中硝酸还原酶激活与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烟草硝酸还原酶 (简称NR)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pH值、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NADH、KNO3等对其的激活或抑制作用 ,并对烟叶不同生长周期及硝酸钾诱导NR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VP有激活NR作用 ,NADH对酶活性有抑制 ,KNO3可加快酶促反应速度 ;NR催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 7.0 ;烟叶经KNO3诱导后 ,NR活力约增加 1倍 ,并使酶活性的滞后期有所提前 ;烟叶在不同生长时期 ,其NR活力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高压脉冲电场对微生物的致死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微生物存活率与脉冲电场强度的数学模型,电场强度从2.5 kV/cm到20 kV/cm,获得青霉的临界电场强度Ec=2.02kV/cm>大肠杆菌Ec=1.80kV/cm>酵母菌Ec=0.339 kV/cm;而且比较模型的回归系数k,青霉的k值是最小的,酵母菌的k值是最大的,说明酵母菌对电场最敏感,而青霉菌对电场耐受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植物种子衰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各种理化反应和生理生化反应的综合结果。国外几个研究小组近10年的研究证实,种子细胞质以玻璃态存在,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种子衰老密切相关,而玻璃化温度又与种子中的糖、蛋白等物质有关。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种子中存在被称为美拉德反应和阿马多瑞反应的非酶促反应,这些反应可以在种子水分含量极低的条件下发生,其产物在种胚内的积累成为种子衰老的原因,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修饰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种子中糖代谢等途径进而引起种子衰老。 相似文献
16.
17.
仔猪大肠埃希氏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灭活及脱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质量及产品的安全性。[方法]对大肠埃希氏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浓缩菌液,用不同浓度甲醛溶液经不同灭活时间、灭活温度进行了灭活和脱毒试验。[结果]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在37~38℃条件下用0.4%的甲醛溶液灭活48h,可以使细菌全部灭活;C型产气荚膜梭菌培养物在37~38℃,采用0.5%~0.8%的甲醛溶液进行灭活和脱毒7~14d,或者采用2次灭活和脱毒方法,7d可以达到完全灭活和脱毒。[结论]在37~38℃条件下,用0.4%的甲醛溶液对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灭活和采用0.5%~0.8%的甲醛溶液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灭活和脱毒,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防鸡IBD的区域性流行,以当地典型发病鸡群的法氏囊为组织源,以蜂胶为佐剂,研制鸡IBD蜂胶囊毒组织灭活苗。室内试验表明,对10日龄AA肉鸡接种后,20、50d血清AGP抗体阳性率和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达100%;田间试验表明,对6批7~15日龄,3万多只不同品种的雏鸡免疫,未发生一起IBD;常规检验表明,该苗安全、无毒副作用,保存期内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强度和脉冲处理时间的延长,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下降,但效果不太显著。当脉冲电场和加热联合使用时,可以明显地钝化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尤其是先脉冲处理后加热钝化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利用DSC对大豆蛋白质热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对豆浆中的 2种主要大豆蛋白质β伴大豆球蛋白 (7S球蛋白 )和大豆豆球蛋白 (11S球蛋白 )的变性温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豆浆中 7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70± 2 )℃ ,11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90± 2 )℃ ;豆浆中固形物的质量分数 (5 .76~ 10 .37 )与 7S球蛋白和 11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加热到 70℃时 ,7S球蛋白变性 ;当加热到 95℃时 ,7S球蛋白和 11S球蛋白都发生了完全变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