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山药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义  李红霞  陈星  冯坚  陈文典 《饲料工业》2005,26(16):45-47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山药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较佳的提取工艺为:山药捣碎后按1∶15的料水比在100℃沸水浴中浸提3h,然后离心分离上清液与沉淀,沉淀在相同条件下再浸提一次,离心后合并两次上清液,上清液浓缩后用95%乙醇醇析、Sevage法去蛋白、30%H2O2脱色,即得山药粗多糖。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325%。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出简便、合理,可行的米糠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本试验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米糠多糖,对影响提取米糠多糖的因素如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等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提取米糠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且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米糠多糖的水提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方差分析综合讨论了米糠多糖提取的产率和...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黄芪中黄芪多糖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黄芪多糖为指标,对发酵浓度、发酵时间、发酵pH、发酵温度、醇沉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6%的接种浓度、pH为7、温度控制在36℃、培养24 h、醇沉提取时间60 min,为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经验证,该工艺方法简单,较传统提取法能耗小、成本低、安全环保、重复性好,能够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猪苓多糖超声提取工艺,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比较不同产地猪苓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200 W,猪苓粒度为300目、提取时间为40 min、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为60℃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稳定可行;用此工艺条件提取,陕西省产的猪苓中多糖含量最高,吉林省产的最低;与传统提取法比较,超声提取法能显著提高猪苓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5.
甘肃沙枣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浸提、醇沉法提取沙枣多糖,对沙枣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实验,确定其提取备件范围,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沙枣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沙枣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为85℃、固液比为1:60、浸提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提取得甘肃沙枣多糖含量为4.98%。  相似文献   

6.
苜蓿多糖提取工艺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固液比以及浸提次数为参数提取苜蓿多糖,并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时间1h、浸提温度100℃、浸提次数为2次、固液比为1∶30时,浸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地锦草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超声波结合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对地锦草多糖提取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限定的范围内,对浸出率影响顺序为超声时间(B)〉超声温度(C)〉料水比(A)〉提取次数(D)。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30),超声时间20min,提取温度40℃,提取1次。  相似文献   

8.
9.
为探究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桑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桑叶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进行桑叶粗多糖含量测定,比较得出桑叶水提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乙醇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煎煮次数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当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为2 h,煎煮2次时桑叶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4.94%。但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最终确定桑叶水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5倍水,煎煮2 h,煎煮3次。乙醇浓度对桑叶粗多糖的含量及得率影响很大,70%乙醇醇沉所得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质量最大,40%乙醇醇沉所得桑叶粗多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41.5%,显著高于其他乙醇浓度(P < 0.05),提示乙醇浓度越高,桑叶粗多糖含量越低,但得率越高。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2 h,煎煮3次,采用70%乙醇醇沉。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高得率的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试验以山豆根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山豆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山豆根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浓度2%、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 h、酶解pH值5,山豆根粗多糖含量为88.48%,多糖的提取率为5.11%,明显高于水提醇沉法提取的粗多糖得率(3.54%)。该方法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适用于山豆根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以黄芩为试验样品,研究超声波法提取黄芩中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挥发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黄芩挥发油超声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其次是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0 min,料液比1∶20,提取功率70 W。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提高由金钱草、海金沙、黄芪为主药的中药复方"肾病宁"的临床疗效,为中药复方剂型改良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单因素考察,对复方水提工艺进行优化,以水提后的总提取物干膏重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对浸泡时间、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4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复方水提最佳工艺为浸泡时间0.5 h,加水量10倍,煎煮时间1.5 h,煎煮4次。结论:工艺组合稳定可靠,水提干膏平均收率为24.55%(24.68%、24.98%、24.0%),均接近正交方案中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复方沙棘和胃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紫丁香苷含量和正丁醇浸出物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提取总时间4h(2,2),浸泡时间40min。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适合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研究抗球虫中药复方TF-103的有效组分,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该中药复方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干浸膏提取量、指纹图谱相对总峰面积和抗球虫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不同工艺参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提取的干浸膏平均提取率为1.24%,1.0g/kg添加量的抗球虫指数多达180以上,指纹图谱显示提取物多为极性较低的脂溶性组分,宜选择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5MPa,夹带剂乙酸乙酯,流速1.0mL/min,CO2流量1L/min,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3h。  相似文献   

15.
荼多糖是黑茶功能活性物质之一.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六堡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多糖进行纯化与组分测定.结果 表明,六堡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120 min、液料比15 mL/g、提取温度70℃,得率为10.81%.六堡茶多糖的组分为33.61%的总糖和35.09%的糖醛酸以及16.37%的蛋白质和2....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提取苜蓿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超声波提取方法,对不同浓度乙醇、不同料液比及不同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筛选出苜蓿黄酮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水平差异极显著,固液体积比和乙醇浓度是影响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提取时间和其他影响较小;最佳提取条件为40%的乙醇,苜蓿草粉50倍量,超声波提取3次,每次40 min,对单因素实验的各因素的最佳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7.
探讨芪苓制剂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小鼠血清SOD和MDA的影响。将75只体重18-22 g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CY)组和芪苓制剂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芪苓制剂多糖3个剂量组小鼠分别灌服低(200 mg/kg)、中(400 mg/kg)、高(600 mg/kg)剂量芪苓制剂多糖,空白对照组和CY组分别灌服等量的蒸馏水,1次/d,连续19 d。试验第20天,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100 mg/kg CY,24 h后,各组小鼠摘除眼球采血,检测小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与CY组相比,芪苓制剂多糖3个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芪苓制剂多糖能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滁菊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滁菊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以药材粉碎度、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滁菊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滁菊挥发油提取的最主要因素为粉碎度,其次为蒸馏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滁菊中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菊花粉碎度80-100目,14倍加水量,浸泡10 h,提取13 h。结论:此提取工艺合理可行,试验重复性较好,可用于滁菊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