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北地区中晚熟中大穗型玉米高产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播期、收获期、密度和氮肥运筹试验,采取回归和通径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淮北地区中晚熟、中大穗型玉米高产栽培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收后争时抢播,从6月10日以后,每推迟1d减产66.2lkg/hm2;适当降低种植密度,由8.25万株/hm2降至5.25万株/hm2,产量将从6909kg/hm增至9219.0kg/hm2,5.256.00万株/hm2均可获得9000kg/m2的产量;氮肥应超前施用,基肥和穗肥各占50%有利高产;苞叶变黄后推迟1015d待乳线消失后收获,可增产16.0%左右,且能提高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及追肥时期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0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达极显著水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密度与追肥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追肥时期、密度、钾肥。同时得到,在川西麦区绵阳30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156.6~183.0万/hm^2基本苗,纯氮量159.3~166.95kg/hm^2,P2O5用量137.625~144.375kg/hm^2,K2O用量216.75~244.5kg/hm^2,追肥时期以拔节期或孕穗期为宜。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0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1日。  相似文献   

3.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湘杂油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播栽期,其次是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最佳组合为9月20日播种,10月25日移栽,种植密度9.00万株/hm^2,纯氮用量240kg/hm^2,产量达到2515.5kg/hm^2。  相似文献   

4.
淮北地区中等肥力条件下,郑单958麦后板茬夏立播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性状等结果不同,6.7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9642.0kg/hm^2;3.75万株/hm^2以上,即可实现7500.0kg/hm^2以上产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杂交籼稻丰优香占单季不同栽插密度和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的分析,初步明确了获得丰优香占高产相应的栽插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即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187.50kg/hm^2,栽插24.0万丛/hm^2为最佳;其次是施氮131.25kg/hm^2,栽插密度为28.5万丛/hm^2。  相似文献   

6.
密度和施氮对转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均匀设计,对转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的密度和施氮效应进行了组合研究,通过对皮棉产量模型的分拆,筛选出皮棉产量≥1350kg/hm^2的优化农艺组合;密度9.25-10.22万株/hm^2,施氮247.6-280.3kg/hm^2,同时提出不同肥力下密度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7.
张武 《中国种业》2007,(9):37-38
研究了陇中半干旱地区垄沟栽培、垄作栽培、平作栽培以及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栽培较平作栽培增产72.0%,每hm^2纯收入增加1050元;垄作栽培较平作播种栽培增产36.0%;三元复合肥施用量以每hm^2 675kg为宜;种植密度以4.8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玉米新品种浚单22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浚单22进行了5个处理的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5个试验处理的栽培密度中,以6.00万株/hm^2产量最高,其次为6.75万株/hm^2和5.25万株/hm^2,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连续3年茎蘖动态分析表明,高沙土麦作区在10月底-11月初播种,基本苗180-270株/m^2的情况下,播后25-30d茎蘖达到预期成穗数390-450株/m^2;小麦产量由主茎及主茎叶1叶,2叶,3叶产生的分蘖成穗构成,氮肥用量试验表明,最高产量时的氮肥施用水平为213.2kg/hm^2产量为5782.5kg/hm^2。拔节肥施用试验表明,拔节期施用,NPK3元素肥料具有显著提高实粒数,增加千粒重等作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高产示范结果表明:新品种黔兴201平均单产11.664t/hm^2,较对照会单4号增产3.914t/hm^2,增产率为48.05%;最高单产16.575t/hm^2。高产栽培措施为:播种期春播4月5~15日,夏播5月10~20日;密度6.75万~9万株/hm^2;底施农家肥22.5~30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45~0.75t/hm^2;追肥(尿素)的施用量分别为:苗肥0.15~0.225t/hm^2、穗肥0.45~0.6t/hm^2、粒肥0.15~0.225t/hm^2。  相似文献   

11.
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构成因子影响的研究,探讨了通过调控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方式实现不同品种丰产高效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均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播期以10/15~10/22最为适宜,播种密度以120万/km2~240万/km2为宜,氮肥运筹方式以N210(3:5:2)最好,其次为N210(5:5)。保证供试小麦品种实现9000kg/hm2产量的高产途径为主茎和分蘖并重,适宜的产量结构为:4:4:4,即亩有效穗数39.4~44.4万,穗粒数35.3~40.0,千粒重40.2~45.8g。  相似文献   

12.
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如根  黄志仁  李忠芹 《种子》2002,(2):34-35,37
本文通过对我院刚育成的扬农啤2号大麦在不同密度、播期、施氮水平及氮肥运筹方式下的茎蘖动态、产量结构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扬农啤2号作为优质啤麦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应为:适播期按排在10月底至11月初,基本苗在270~300万/hm^2,行距在18~20cm,施纯氮的225kg/hm^2左右,氮肥运筹方式为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7:2:1,产量一般在6750kg/hm^2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可控制在11.5%左右,千粒重在42.0g以上。  相似文献   

13.
稻田套播油菜优化农艺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套播期3个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二次回归近似最优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套播期对套播油菜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通过运用计算机模拟和频数分析,明确套播油菜的优化农艺方案.即种植密度25.65~36.30万株/hm^2,纯氮用量231.75—263.70kg/hm^2,套播期5—6d。  相似文献   

14.
优质小麦山农12号播期播量及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优质小麦山农12号的不同播期、播量和收获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山农12号的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晚播时加大播量可以增加群体,获得高产;适期收获是保证品质和高产的关键。山农12号的最佳播期为10月11-21日。最佳播种量为177.5kg/hm^2。山农12号播种期可推迟到11月初,每晚播1d播种量增加7.5kg/hm^2,最佳收获期为抽穗后39d。  相似文献   

15.
水稻氮肥用量及增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年试验,分析了在吉林省土壤与气候条件下,氮肥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得出了氮肥在40~240kg/hm^2用量条件下,增产20.17%~150.72%,每kg氮肥增产0.0167~0.0327t稻谷。增产率为0.45%~0.94%。高产处理中(9.35~9.68t/hm^2),有6.95%~8.47%的产量来自于磷、钾肥贡献,纯氮肥贡献率53.82%~55.94%,土壤基础肥力贡献率37.11%~37.71%。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氮肥用室160-200kg/hm^2,增产率较高,每kg氮肥可以增产0.0318~0.0327t稻谷。氮肥施用水平低于80kg/hm^2或高于200kg/hm^2,氮肥增产率下降。在磷、钾肥固定的条件下,最高产量的氮肥施肥量为205.54~210.95kg/hm^2,产量可以达到8.99~9.12t/hm^2。  相似文献   

16.
直播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直播玉米密植通透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直播玉米超高产产量结构 产量目标:产量为1.2万~1.5万kg/hm^2; 产量结构:保苗7.0万~7、5万株/hm^2,最高不超过8.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新疆曾在2002年审定通过了一个早熟杂交棉品种,在这之后,每年安排的自治区棉花区域试验中都有杂交棉品种,但是自治区所安排的棉花常规品种全部是按照“矮、密、早”的栽培方式进行的,北疆种植密度19.2万~22.5万株/hm^2,南疆种植密度18.5万~19.5万株/hm^2,所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法将杂交品种的个体优势发挥出来,在年终进行区试汇总时,杂交棉的产量均不能达到比对照品种增产10%的幅度,有的品种产量甚至比对照减产,往往是区试一二年后被淘汰。  相似文献   

18.
朱丽 《种子世界》2009,(7):50-50
该品种属短日照类型,中熟品种,在9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旬定植,全生育期178d。田间自然株高79.9cm,叶色绿,假茎粗细中等。鳞茎高球型,横径9.9cm,竖径8.9cm,皮色黄色,光亮,单球重485—530g,商品率85%-95%,田间折茎率81.3%,分权率1.3%,抽摹率〈5%。栽培密度植13.5万~18.0万株/hm^2,商品产量6.75万kg/hm^2。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冈优527高产栽培需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重穗型品种冈优527产量与有机肥,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子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定了冈优527高产栽培在密度24万/hm^2条件下,有机肥,N,P,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有机肥为13890~16110kg/hm^2,N施用量206.25~220.35kg/hm^2。P2O5施用量125.55~144.47kg/hm^2,K2O施用量139.72~160.28kg/hm^2。  相似文献   

20.
于广军 《中国种业》2018,(12):62-63
研究太行山区初生核桃林下间作套种谷子密度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选用张杂谷5号、张杂谷8号、张杂谷16号3个品种;设45万/hm2、60万/hm2、75万/hm2、90万/hm2、105万/hm2 5个密度,设5月25号、6月20号、7月15号3个播期。实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产量均随密度的加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90万/hm2、90万/hm2、75万/hm2下达到最高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6166.8kg/hm2、5808.02kg/hm2、6010.2kg/hm2。3个品种均为播期6月20号时产量最高,最高产量分别为5631.5 kg/hm2、5309.5 kg/hm2、6557.0kg/hm2。播期7月15号时产量最低最低产量分别为1726.5 kg/hm2、1802.5 kg/hm2、1734.5 kg/hm2。随着播期推迟,参试谷子品种的产量变化趋势相同,过早过晚产量均受到影响。不同播期处理的产量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提出了在当地条件下每个品种适宜的密度和播期,为初生核桃林间作种植谷子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