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义  汪以 《植物检疫》1999,13(3):28-29
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graminis引起的病害,是我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受侵小麦常因种子根、地下茎及次生根受侵害腐解而导致植株矮小、粒小、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枯白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  相似文献   

2.
李善奎 《植物医生》2010,23(6):48-49
针对小麦全蚀病的危险性,分析其发生为害加重的原因,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提出了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我省发现小麦全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4月,潜江市境内130多hm2地里发生了小麦苗严重死亡现象。笔者被邀到现场,见病株茎基部1~2节处变黑,根为黑色腐烂状,轻的死苗率约10%~30%,重的死亡70%~80%,甚至一小片一小片苗全部死亡。经过病害症状观察、病原形态鉴定和致病性测...  相似文献   

5.
工程菌荧光93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应用丙环唑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丙环唑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盛秀兰,胥昕,金秀琳赵继龙杨天军(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兰州730070)(甘肃省永昌县农技中心)(甘肃省景泰县植保站)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tritici)是甘肃小麦产区主要病害之...  相似文献   

7.
丙环唑防治小麦全蚀病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通过对11种杀菌剂室内外研究,从中筛选出丙环唑(Propiconazole)防治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效果显著;不同剂量试验结果,用25%丙环唑乳油按种重0.1%—0.2%拌种比较经济有效;不同施药方法中,丙环唑按种重0.1%—0.2%拌种或0.1%拌闷种防病效果优于浸种、茎叶喷雾;通过持效期、作用方式和药害试验证明,丙环唑用量低,持效期较长,以保护作用为主,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上述用量范围内对小麦安全。大田防治示范结果,用25%丙环唑按种重0.2%拌种,控制白穗效果达90.70%以上,每ha平均增产1194.45kg,保产效果达32.35%,为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提供了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吴利民 《植物医生》2010,23(1):35-35
<正>小麦全蚀病,又名根腐病、黑脚。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有报道,为河南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目前我国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已有发生,尤以山东省发生重,为害大。河南省豫北、豫西麦区均已发生该  相似文献   

9.
报道2014年在四川阆中发现小麦全蚀病,此为该病害在四川省首次发生.对其防控提出农业防治、药剂防治及加强引种监管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当前我国玉米大、小斑病已得到控制,但玉米茎腐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及病毒病等病害仍发生普遍,且日趋严重,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对上述病害生产上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和提高栽培管理水平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庆臣 《植物医生》1999,12(4):9-10
近年小麦根病在我县日趋严重。据调查全县病株率约40%~60%左右,高的达90%以上。每年产量损失10%~30%。我县小麦根病主要是指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这几种病害发生在茎基部和根部,植株花杆、烂茎、形成白穗,造成减产。阳谷县根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1.土壤菌源丰富:小麦、玉米等作物收获后,根茬多留在土壤中,致使菌量逐年增多。另外,农民习惯于用根茬、麦糠沤制土粪,其上的病菌潜存于土粪中带入土壤。又因我县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连作田杂草多、寄主广泛,土壤中病菌量大面广。如遇适宜环境条件,即可…  相似文献   

12.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 ,近年来 ,小麦白粉病逐年加重 ,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因素 ,现将其发生为害情况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1 白粉病发生为害特点1.1 发病始期提早2 0 0 2年 ,顺庆区小麦白粉病发病始期为 1月 7日 ,比 1998年提早 15d ,比 1999年提早 2 7d ,比 2 0 0 0年提早 4 5d ,与 2 0 0 1年相当。1.2 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加重以前 ,小麦白粉病一般年份仅在局部地方轻度或中度偏轻发生。 1981年至 1990年 10年间 ,顺庆区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平均每年为 110 0hm2 ,因白粉病损失最高年份不足 30 0t,从顺庆…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杀菌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防治小麦全蚀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硅噻菌胺和苯醚甲环唑在推荐浓度下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小麦出苗、苗高没有显著影响;咯菌腈的防效与苯醚甲环唑相似,但对小麦出苗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其他几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性以及抗药性治理方面综合考虑,将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等交替或混合使用是防治小麦全蚀病比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小麦内生细菌对全蚀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各大小麦产区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对其防治还没有好的抗病品种和特别有效的化学农药。自从成功地用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ens防治小麦全蚀病以来,生物防治逐渐成为防治该病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措施[1]。近几年,内生菌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成为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但对其防病机制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作者对健康小麦上获得的5株内生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及其培养:小麦全蚀病菌9826Gaeu-mannomyces graminisvar.tritici(简称Ggt)与小…  相似文献   

15.
襄州区小麦全蚀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用30 mL 12.5%硅噻菌胺FS拌10 kg小麦种子,能有效预防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白穗率防效94.9%,单产499.8 kg/667m2,效果显著优于苯醚甲环唑、咯菌腈、五氯硝基苯、腈菌唑、戊唑醇、萎锈灵等药剂和生石灰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小麦全蚀病的分布和发生情况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各地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已有46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为害.我国自1931年前后在浙江发现此病,目前已蔓延至我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山东、山西、内蒙、宁夏、甘肃、青海、陕西、黑龙江、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浙江、江苏、河北、河南、安徽、福建、辽宁、上海、湖北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7.
立克秀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6~1997年分别在自然病地和土壤混合接菌条件下,应用立克秀6%悬浮种衣剂和2%湿拌剂拌种进行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全蚀病试验,结果表明:立克秀悬浮种衣剂以100kg麦种拌50mL、67mL,湿拌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和对照药剂10%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4%拌种4个处理防效显著;尤以立克秀悬浮种衣剂67mL/100kg种子拌种防效最高,对纹枯病平均防效50.76%~64.03%,对全蚀病平均防效45.20%,增产幅度为16.13%~22.13%。而立克秀悬浮种衣剂较湿拌剂防病保产效果更为突出。立克秀拌种比三唑醇拌种安全性高,对小麦生长和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建湖县小麦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和发病特点。根据灰飞虱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轻小麦条纹叶枯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19.
小麦不同品种、不同耕作方式以及肥力增补等非药剂处理技术防控小麦全蚀病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全蚀病发生程度及产量因素均受不同农艺措施的影响。同一病区,小麦品种间病害发生时间早晚差异不大,发生程度有较大差异。众麦1号和淮麦22表现出明显抗(耐)性;采取不同农艺措施,均有推迟发生时间、减轻发生程度的效果,尤以深耕加增施有机肥和采取综合处理措施之防效较为显著,植株抗病性较强,长势健壮,产量表现较高。单一深耕效果次之,增磷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引言在澳大利亚西部,钱伯斯(1962)评价了杀菌荊田间防治全蚀病的效果,他所试验的全部药剂没有一个有效。近来,用内吸性的苯并咪唑类和三唑类杀菌剂作种子处理,或土壤浸施处理,均达到防治效果。本研究在于评价苯菌灵和三唑二甲酮(分别是苯并咪唑类和三唑类化合物)防治全蚀病的效果,以及开发一种可商品化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