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云南省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带领下,由云南农业大学冬季马铃薯研究团队推广的冬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示范和应用再传捷报:在新技术助力下,建水县甸尾乡冬季马铃薯示范田创下了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5.5吨的最高产.据了解,这不仅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冬马铃薯的最高产,在全国也颇为少见.  相似文献   

2.
正4月12日,由云南农业大学主持、多家单位参与的冬季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集成示范项目在勐海县试验示范取得成功,为我省低纬度地区冬闲田开发提供新途径。冬季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是由省财政厅立项资助,于2012-2014年与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率先在勐海县冬闲田进行冬季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该项目针对勐海县冬季特有的气候特征和冬闲稻田特殊的土壤类型,课题组开展了品种  相似文献   

3.
闽东南冬马铃薯高产的气候生态与标准化栽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闽东南地区冬季马铃薯优势产业区的气候生态分析,探索了冬季高产马铃薯的光合生产、光温条件和光能利用率,研究了冬季高产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发展的动态。最后提出了闽东南冬马铃薯优质高产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中和营镇种植冬季马铃薯已有较长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地理优势,使中和营镇冬季马铃薯在市场中颇受青睐。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马铃薯产业发展较快。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制定中和营镇冬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中和营镇种植冬马铃薯地区海拔1 400~1 500 m,属于中海拔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种植冬马铃薯  相似文献   

5.
<正>中和营镇种植冬季马铃薯已有较长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地理优势,使中和营镇冬季马铃薯在市场中颇受青睐。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马铃薯产业发展较快。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制定中和营镇冬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中和营镇种植冬马铃薯地区海拔1 400~1 500 m,属于中海拔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种植冬马铃薯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冬季闲置田地种植马铃薯,即不影响翌年大春种植,又具有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作用,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关县近年来冬早马铃薯种植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出冬早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炸片型马铃薯大西洋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西洋是目前国内推广种植的最优秀的炸片型马铃薯品种。我省低海拔热区和中海拔温热区有丰富的光热资源.能在冬季和早春季种植马铃薯。此时国内许多地方不能生产马铃薯.所以冬早马铃薯上市时,是市场供应的淡季,马铃薯的销售价格高.特别是炸片型马铃薯“大西洋”更是供不应求,价格较一般品种高10%-20%。所以在冬春季节种植马铃薯“大西洋”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好路子。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冬季闲置田地种植马铃薯,即不影响翌年大春种植,又具有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作用,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关县近年来冬早马铃薯种植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出冬早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冬马铃薯已成为镇沅县恩乐镇冬季农业开发项目之一,它能提高田地复种指数,又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好途径。结合恩乐镇冬马铃薯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科学施肥、种植密度、中耕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阐述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从选地整地、种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方面阐述冬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强化冬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的宣传和普及,推动冬季农业开发提质增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德宏州马铃薯从2000年开始推广种植到现今,经过多年的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培育,推广的技术已经成熟,生产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冬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州冬马铃薯生产经过马铃薯产业体系德宏试验站建设、高产创建、全省冬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实施,推广实用增产技术、加强技术培训,使产区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加上商品薯市场价格逐年走高,全州冬马铃薯生产产量和效益都有较大提高,冬马铃薯已经成为德宏冬季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已发展成为西畴县发展冬季农业、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作物之一:结合西畴生产实际,总结介绍当地冬马铃薯无公害栽培的关键技术,旨在为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冬早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粮菜兼用、高产高效、生育期短的特点。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在师宗县高良、五龙、龙庆3个乡(镇)种植冬早马铃薯已成为农民冬季农业开发中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冬早马铃薯种植能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扩宽农民增收渠道。根据多年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从地膜覆盖、选地整地、种薯准备及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栽培技术,为师宗县冬早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钦州市种植户多年水稻和马铃薯种植实践的经验,总结了早稻—晚稻—冬马铃薯一年三作三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践表明,该模式实现了早稻、晚稻、冬季马铃薯的接茬种植,经济效益好,年亩产值超过9 286元。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业》2012,(1):65
近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以冬早蔬菜、冬马铃薯、冬玉米、啤饲大麦和冬油菜等为主,加大资金投入和对各项措施的扶持力度,全省冬季农业开发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粮食增产的任务越来越重,且水稻、小麦、玉米的增产潜力受技术成熟程度及自然条件影响而难以挖潜,为此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升马铃薯主粮化地位。因此研究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在分析云南省文山州冬马铃薯生产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冬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为文山州大力发展冬马铃薯产业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该州冬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集经、粮、饲兼蔬菜作用于一体,营养丰富、适应性广,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普洱市位于西南边陲,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垂直气候,冬季闲置土地较多,热、温度及降水充沛,适合冬马铃薯生长发育。近年来,冬季马铃薯种植作为普洱市冬农开发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复种指数的方式而获得高产、增产,不断为农业增产、农户增收服务。据统计,2013年普洱市共种植冬马铃薯5 526.6 hm2,鲜薯总产量119 000 t,总产值达2.48亿元,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冬马铃薯是指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翌年2月下旬至4月上旬收获的马铃薯。与春马铃薯比较。冬马铃薯具有种植潜力大,特别在小春预留行种植前景十分广阔,收获期提早1-2个月,不影响大春作物播栽,产品在淡季上市,种植效益高于其它大宗粮油作物等明显优势。近年来。我省光热资源丰富的川东南、攀西安宁河谷等区域以发展冬马铃薯为突破口,大力开发冬季资源,提高粮食作物综合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全省冬马铃薯呈蓬勃发展的态势。去冬今春,各地狠抓面积扩大和技术落实,冬马铃薯生产取得了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景东县冬马铃薯高产栽培集成配套技术的探索,总结分析冬马铃薯高产配套技术及其效益,以期提高冬马铃薯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澜沧县自然条件较适合发展冬季马铃薯。在糯扎渡片区实施冬季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是脱贫增效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根据糯扎渡片区自然条件、气候特点,探索冬季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对策,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以促进冬季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