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韦丽媛 《国土绿化》2005,(11):44-44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对日本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佛教众多派别中,其中影响日本造园最深远。的是中国佛教宗派禅宗思想: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而是浑然如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世界竹藤通讯》2012,(2):26-26
日本竹产业发展同中国一样历史悠久。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后,日本吸收了中国竹文化,并有着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与日本固有的竹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竹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日竹文化比较研究起步晚、成果少,存在不少客观与主观问题。文章概述了中日文化比较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前景以及重点研究的内容,为开展中日文化比较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依托地缘优势和文化的共融性,借助中国开放的呐喊声势,市场嗅觉灵敏的日本电器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登陆了中国市场。然而,日系核心企业文化,不仅让虔诚的中国消费者大受伤害,也使自己蒙羞汗颜。  相似文献   

5.
林业是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要兼顾公益效能的一种特殊产业。国家如何通过立法有效地保障和促进林业的发展是应当深入探索的课题。本文认为,日本的一些做法,如(1)为了弥补林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差距,国家对林业采取经济扶持的政策,并相应地提高林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2)建立森林计划体系,对全国森林经营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3)各级政府官员的林业职责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供我国的森林立法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1983年以来自然教育高质量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自然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年度发文量整体可分为起步、发展和增长三个阶段,反映了自然教育的发展历程;文献期刊来源广泛且分散,文献数量自2012年后快速增长;研究机构合作较少、研究学者相对分散,教育和师范类机构是研究的核心;研究热点集中于自然教育思想理论、儿童教育和学前教育等主题,自然教育的实践运用开始受到关注。为此,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机构、学者及实践者的多方合作,强化在实践运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是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机构和场所,直接承担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的任务。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改革,是为了完善管理体制、强化高等院校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功能,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能否正确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分析当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发展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归根到底,只有认真坚持教育发展规律,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才能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从狭义上讲,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成果。在社会发展中,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对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吴宏伟 《林产工业》2020,57(2):101-103
日本竹木家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值得深入研究和发展。通过分析传统日式竹木家具的风格特征,深入研究日本竹木家具的演变,并分析其材料和工艺以及实用性,为促进日本传统家具风格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日本软件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软件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业是创造巨大市场价值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对于中国,发展软件产业同样有着战略性的重要意义.日本软件业作为日本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迅速增长,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考察日本软件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对于发展中的我国软件业来说不无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壮美"与"悲哀"是日本竹文化的两重性内涵特征,"悲哀"是其基色,是日本"哀"特征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我国"十五"期间旅游业的重点建设工程.为正确反映其建设效果,构建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即3个准则层、11个指标层、56个要素层,对各指标要素设立了评价标准,并用AHP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立法模式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作为现代法制的三个环节之一, 既是其起点, 也是其基础。目前, 如果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有一些薄弱环节或薄弱领域的话, 那么自然保护区立法即是其中之一。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珍稀物种、典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目前,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势头迅猛, 但出现的新问题层出不穷, 改变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明显滞后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局面是当务之急。推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立法模式, 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的一个新课题, 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又一重要工作。在推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的立法模式中, "一法"应采取何种形式, 以及"一区一法"与现行自然保护区立法如何协调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四川官地水电站工程扰动区植被恢复初期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雅砻江官地水电站人工开挖边坡植被恢复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普通生态学研究方法,从群落组成、物种重要值、群落生长型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对扰动区4个典型样地进行植被恢复初期的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 a的恢复重建,样地内物种总数迅速增加、本地物种大量侵入、物种多样性大幅提高,群落处于演替的初始阶段;同时,初始配置的部分植物如白三叶、爬山虎和油麻藤等过早退出群落,在生境改善和景观价值上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建议摈弃或在种植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湖北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区柑橘低温冻害规律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2月,对三峡库区宜昌退耕还林区柑橘低温冻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柑橘属中不同种类柑橘抗冻性强弱依次为温州蜜柑类>槛柑类>脐橙类>柚类;秭归县脐橙的冻害程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加深,海拔600 m以上3级以上冻害达到80%以上;前一年挂果量影响柑橘冻害,挂果量过大会加剧冻害;不同坡向的果园,阴坡比阳坡冻害严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果园,坡顶和坡谷冻害均较重,而坡中部果园冻害较轻;水库能减轻其周边柑橘的冻害,距离越近效果越好;果园防护林能够在大约10倍防护林高度的范围内有效地降低果园冻害;冻害前采取包干、覆盖等措施能够明显地减轻冻害;基于上述冻害规律,本文提出柑橘预防冻害和冻后应急处置恢复生长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初步研究了秦岭北坡水灾迹地岭南核桃种群数量特征、生长和存活动态。水灾造成很多生长在泥石流迹地中的核桃树损毁,改变了核桃种群的数量特征和存活动态。调查结果表明,水灾迹地核桃种群为增长型,地径0—15cm的个体占到79.3%。存活曲线为Ⅲ型。人为耕地开垦、水灾和人工栽培是促进核桃种群更新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干扰是塑造核桃种群发展型和存活动态的主要因素。结合种群自疏过程,强调了核桃个体发育对空间和资源的不断占据是种群存活动态的根源。最后,依照核桃生长的生物学特征,提出了核桃种群栽培和丰产的一曲瘴议.  相似文献   

16.
水是干旱区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水量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荒漠化过程.本文在荒漠化公约所作的荒漠化气候分区的基础上,对干旱区因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如土壤盐渍化、植被退化和现有耕地的废弃加以综合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缓解这些影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亚热带常绿阔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对氮、硫沉降的响应。 方法 采用氮、硫双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方法,设置对照(CK)、低氮(LN,50 kg·hm-2·a-1)、高氮(HN,150 kg·hm-2·a-1)、低硫(LS,200 kg·hm-2·a-1)、高硫(HS,400 kg·hm-2·a-1)、低氮低硫(LNLS)、高氮低硫(HNLS)、低氮高硫(LNHS)和高氮高硫(HNHS)9个处理,分析氮、硫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的影响。 结果 模拟氮、硫沉降1年时间,LN、LNLS和HNLS对木质素残留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LS显著降低了木质素残留率,显著增加了凋落叶C/N、纤维素损失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HN、HS、LNHS和HNHS显著增加了木质素残留率,显著降低了凋落叶C/N、纤维素损失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氮沉降和硫沉降对木质素降解的交互作用显著。 结论 不同氮、硫沉降水平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及相关酶的影响不同,在氮、硫沉降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氮、硫沉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的降解,进而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大兴安岭呼中林区为研究区,综合考虑影响林火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应用证据权重法,从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选取能反映地形(坡向、坡位指数)、气象(年均温、年降水量)、可燃物(1h,10h时滞地表死可燃物的载量、1h时滞地表死可燃物含水量)和人类活动(距道路的距离)等因素,分析林火发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呼中林区林火的发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研究结果对该地区森林的管理仍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为森林火险区划、森林可燃物优先处理区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应加强森林可燃物的基础研究,尤其是森林可燃物载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的探讨,提高空间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对林火的发生作出科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潮州市森林资源、生态概况以及2004—2014年森林火灾发生数据为基础,分析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不足.针对森林火险高风险区,提出从监测系统、指挥系统、队伍建设和储备力量等4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