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转换农用聚乙烯大棚膜,简称光膜,是一种添加稀土化合物作为光转换剂的新型农用棚膜。本试验由上海师大提供光膜,于1990年11月~1991年5月在严桥乡新民种子场进行。结果表明,用光膜覆盖  相似文献   

2.
杜瑞民 《蔬菜》1992,(3):6-6
一、品种选择采用抗病、丰产、优质、果形周正、单果重较大的早、中熟品种,如853、河南3号、早丰、佳粉10号。二、适期播种育壮苗 1.播期豫北地区7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此时正值高温高湿强光照季节,对幼苗生长不利,应注意防止徒长、倒伏和发病. 2.苗床的选择选择前茬未种过茄果类蔬菜、地势高燥、通风排水好的地方作苗床.每亩温室需播种床5平方米,分苗床60平方米. 3.床土的配制床土中肥沃的大田土与腐熟的马粪或鸡粪的比例为3:2,充分混合后过筛,每立方米床土中加过磷酸钙1~2公斤.做好的苗床床面应高出地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早春番茄栽培,风险小,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如何就本地气候特点,使温室性能与番茄生长发育所需生态条件相适应,是日光温室番茄早熟、丰产的关键。1995—1996年我们运用大棚番茄高产栽培经验,在本所日光温室进行了示范试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选用适宜品种 早春番茄生长前期,处于低温、弱光照及较短日照的环境下,易引起植株徒长,营养积累偏少,生长发育不良,坐果率低,出现畸形果等,应选择在低温弱光,适应性强,有一定抗病性,较大果型的早熟、中熟品种。我所选育的“并番2号”(日光红)是适宜日光温室种植的理想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果形圆整,基本上没有畸形果,不使用激素的坐果率达80%,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前期产量高,效益好。 二、确定播种适期  相似文献   

4.
张福兴 《蔬菜》1995,(1):19-20
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021400满洲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张福兴番茄在满洲里市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但保护地栽培面积一直很小,其原因就是技术措施跟不上,管理措施差影响产量、产值,为了探索保护地栽培番茄高产途径,为丰富全市的菜篮子增加花色品种,1993年市推...  相似文献   

5.
许振文  刘世峰 《蔬菜》1990,(2):10-11
新金县太平乡唐坊村蔬菜科技示范户翟文国,在0.53亩冬季不加温温室里栽植2208株番茄,从4月17日采收到7月5日结束,收获7244公斤,折亩产13 667.3公斤。其中最大果重1.25公斤,平均果重0.38公斤,每株结果6.5个,平均单株产量3.25公斤,共创产值18 172.40元,拆亩产值为34 287.50元。其主要作法措施是: 1.温室结构合理,保温性能良好温室方位座北偏西18°,后墙高2.30米,培土1.50米厚,后坡长2.00米,中柱高3.10米,跨度7.50米,前坡长6.25米,覆盖  相似文献   

6.
张显伟  旷祥 《蔬菜》1990,(6):19-20
近几年我市郊南乡菜农注意总结经验,高产高效地块不断出现,1989年全乡共栽早春番茄105亩,平均单产在6 750公斤,平均亩产值为11 200元,创全区早春温室番茄的最佳水平。其主要栽培措施是: 一、选择良种通过对比试验筛选最佳品种“营早一号”(暂用名)。该品种是一代杂交种子,早熟、高产、长势旺,3~5花序出现后自然封顶,果实圆型,整齐,粉红色,品质好,果肉厚,耐运输,抗烟草花叶病毒较强。二、培育壮苗 11月15日开始播种,播种于温室的架床上,亩播种量为35~50克,播种后在架床上支起小拱棚覆盖塑料膜,让温  相似文献   

7.
刘春艳  李庆满 《蔬菜》1995,(1):12-13
早春温室番茄高产高值栽培新技术116100大连市金州区光明街道办事处农办刘春艳116100大连市金州区政府蔬菜办李庆满,吴垠寰1993年我区光明街道南山村菜农赵喜风,采用新技术,于塑料薄膜日光温室栽培早春番茄1亩地,获得亩产8325公斤、亩产值161...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引进"优香"、"白扇"、"神马"和"黄金"4个日本切花菊品种在莒县果庄、城阳试验地试验栽培,我们从品种的适应性、商品性和茬口安排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确定了"优香"、"神马"为主栽品种。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实用的一年生产两茬出口切花菊温室栽培技术规程,其中关键技术包括肥水管理、光周期调控、GA3和B9处理及病虫害防控,到2013年底累计在莒县示范推广温室栽培示范园9.3km2,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1996年,马桥园艺场种植12亩管棚秋番茄获得了亩产3400kg,亩值3850元的好收成,总结秋番茄的种植经验,主要是采用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选用良种上海过去秋番茄以大红番茄为主,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口味变化,开始喜食粉红番茄,因此马桥园艺场种植的品种也改为906粉红番茄,特点是自封顶,熟性早,长势稳,易坐果,果实高圆球形,中等偏大,抗病,产量高。 二、培育壮苗秋番茄于7月12日播种,11月12日采收结束。全生育期110-120天,选择无盐渍化的管棚育苗。管棚顶部覆盖薄膜,两边脱空,苗床畦宽2m左右,床土整平削细后烧足底水,再覆盖1-2cm厚的营养土,浇水,种子用55℃温水烫种15分钟,再浸4小时左右,捞起沥干后播种,一只管棚播籽0 .4kg左右。播后烧水覆盖籽泥,畦面盖草帘,出苗时傍晚揭掉草帘,出苗后要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子叶平展,1片真叶刚展开时搭秧,苗距10-12cm,搭秧要浅,随浇搭根水。搭秧管棚顶上和四周用遮阳网覆盖,活棵后先揭除棚边遮阳网,以后根据  相似文献   

11.
陈早艳 《蔬菜》1996,(5):25-26
温室番茄──韭菜一年两茬高产高效益栽培101105北京通县永乐店农场永乐蔬菜总公司陈早艳近年来随着温室结构和性能的改进及栽培技术的进步,温室蔬菜栽培种类不断增加,广大菜农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多种不同的栽培方式,如何合理安排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茬口,提高保...  相似文献   

12.
温室番茄基质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番茄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也是东宁县出口俄罗斯创汇的重要蔬菜。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东宁县做为我国蔬菜出口基地县之一,番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2002年保护地面积达500(亩),总产260万公斤,效益286万元。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番茄的品质、质量要求也  相似文献   

14.
高玉林 《蔬菜》1990,(6):14-15
我种植蔬菜已经多年,但由于栽培技术低、管理水平差,经济效益不高。自从1986年订到《蔬菜》以来,把刊中介绍的先进早熟高产措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连年获得高产增收。特别是1989年,由于采用了各项先进的早熟高产措施,春茬大棚番茄虽连续四年没换茬,仍然获得亩产7740多公斤,产值10000多元,亩纯收入9500多元。比传统的栽培方法提高产量产值一倍以上,如果加上秋茬的收入,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此文谈谈我在生产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秋番茄生产过程所遇到的气候条件与春番茄不同,即前期高温、干旱、多暴雨,后期寒冷有冰冻,特别是大棚栽培,要做到高产优质,确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只要栽培形式、管理措施运用得当,还是能取得成功的。现就其栽培技术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窦志芬两茬棚柿子产量高高颖赜(长春市奋进乡农科站)奋进乡四社农民窦志芬,1994年在自家的1500平方米大棚内,种植春、秋两茬柿子,收入19,000元。总产量13,875公斤,其中春茬产柿子6,675公斤,秋茬7,200公斤。具体栽培方法:春茬柿子:...  相似文献   

17.
自引进塑料大棚栽培技术以来,本市蔬菜从露地生产走向了保护地生产,茄果瓜类提前上市半月左右。但随着塑料大棚的不断兴建,茄果瓜类上市时间再次集中,早熟的优越性也相对丧失。菜坝村研究了番茄高效益大棚栽培技术,亩产量达万斤,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收到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  相似文献   

18.
一、土壤准备大部分的土壤都适宜种植番茄,但以松质砂壤土最适宜.如果土壤排水条件差,则底层要多放松散的有机质.耕翻深度40—50cm.粘土或壤土每年深翻1次(60—70cm).耕翻之后,施入基肥,并用喷灌灌足水,5—8天之后进行土壤消毒(灭菌).二、基肥用量在植物不同生长季节,对土壤进行抽样检测(化验),以确定磷、钾含量.表层土中P_2O_5的含量应达到35ppm,否则需要补磷.100kg的优质过磷酸钙(含P_2O_525%)可以使每公顷(15市亩)上壤中磷含量(P_2O_5)提高1ppm.合适的钾含量应该是12ppm.如果没有进行土壤的抽样检测,则应施基肥.磷肥(过磷酸钙)每公顷用量1000—1500kg,钾肥(氯化钾)每公顷500kg.在温室里种植番茄,不提倡使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19.
奚秀珍  蔺善仁 《蔬菜》1990,(6):21-23
我市太和区过去大棚蔬菜生产以黄瓜种。植为主。由于多年重茬,使产量逐年下降。春茬拉秧后由于高温多雨,病害重蔬菜产量低,所以秋茬只能作为露地生产,这就降低了大棚的利用率。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四年来我们在太和区新民乡十里台村进行塑料大棚番茄春秋两茬栽培试验,获得成功。该村莱田面积670亩,1986年大棚面积仅6亩,1989年发展到140亩。春番茄面积占139亩,占大棚总面积的99%;秋番茄面积135亩,占大棚总面积的97.4%。两茬番茄最高单产15850.3公斤,产值19503.38元。全村平均两茬番茄共单产9784.36公斤,产值12651.69元。  相似文献   

20.
位于桦甸市区中心的永吉街大城子村二社孙广吉的温室内,春天栽培番茄4000株,平均每株产果1.2千克,每千克收入1.2元,春茬收入5760元;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在7月20日距新枝3厘米处剪掉老株,每株产果1千克,每千克收入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