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历史上的元代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全国的专制王朝。元代存在的时间并不长,有说从元世祖忽必烈即位至元顺帝末年(公元1260年-公元1368年),前后也只有一百零八年;还有说元代应从南宋被灭亡的公元1279年算起至元顺帝末年(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那么就更短了,仅有八十九年。由于时间相对较短,元代茶叶诗词的作品也就相对较少。我们常见的茶诗词多半是一些元代不是僧人的诗人如刘秉忠、谢宗可、林锡瓮、虞集、洪希文、赵孟頫、谢应芳、倪瓒、蔡廷秀、马臻、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宋代在历史上存在了三百一十九年,茶在唐代的基础上到了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饮茶也更普及了。单就宋代产生的诗僧以及他们所写的茶诗词来看,也远比唐代多,正如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所说:"在比例上,唐代诗歌中,茶只偶尔出现。到了宋代,每一诗家都有茶诗,也可看到茶已真正进入生活了。"在宋代众多的诗僧中,最突出最著名的诗僧应是北宋后期的江西筠州僧释惠洪。释惠洪(公元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因此明代佛教也就是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毅宗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前后276年期间朱明一代的佛教。明代的咏茶诗比元代要多,主要是由一些不是僧人的文人所写,比较著名的有文徽明、陈继儒、黄宗羲、于若瀛、吴宽、陆容、唐寅、祝枝山、沈周、徐祯卿、徐渭、田艺蘅、钱子正、  相似文献   

4.
正释慧海(公元1626年-?):清代天王寺临济宗僧。法名慧海,号水鉴,俗姓谢,又称沙翁、寓叟、寓人,湖北蒲圻人。世称天王水监海和尚。《归富川祭埽先茔》:当年何事出乡关,今日思惟实汗颜。杯茗不堪为大供,风光赢得衲衣还。《文殊》:浩浩渊渊心未灰,青狮骑着上高台。酬机信有遮天手,倾出玻璃茗一杯。释德玉(公元1628年-公元1701年):清代重庆府巴县华岩禅院僧。名德玉,号圣可,俗姓王,四  相似文献   

5.
<正>《吴门清上人游天台》:石桥那畔有一路,只在转身下床处。虚空踏得脚跟牢,桥流水流谁暇顾。华顶峰前有一关,只在推门落臼间。门里门外总莫问,但见满目皆青山。衲僧能舍亦能取,大地撮来无寸土。有时百亿阎浮提,放开只在秋毫许。此话虽灵信者难,今人不受古人瞒。山高水深路长短,亲到一回心始安。瀑龙吼空山欲动,万雷急鼓奔相送。浪花飞上蒸饼峰,六月阴崖雪霜冻。云锁通玄路不通,国师去后无遗踪。头陀坐石画难就,明月在泉烟在  相似文献   

6.
正明雪(公元1584年-公元1641年):明代后期曹洞宗僧,历主云门、弁山、百丈等寺。字瑞白,号人寿,别号入就,俗姓杨,安徽桐城人。世称瑞白明雪禅师或入就瑞白禅师。《过云龙山》:竹舆度山坡,岩深锁薜萝。拨开荒草迳,点出古崖阿。旧屋添新象,老僧益壮多。相看供蕨茗,谈妙喜闲过。《赵州茶》:遥想当年赵州茶,逢人祗献一瓯茶。如能当下亲承得,明月清风意自赊。《双茶点翠》:双茶耸翠立庭前,占断春光年复  相似文献   

7.
<正>释智圆《谢仁上人惠茶》:寄我山茶号雨前,齐馀闲试仆夫泉。睡魔遣得虽相感,翻引诗魔来眼前。释智圆《湖西杂感诗》:凿得新泉古砌头,煮茶滋味异常流。夜来闲看澄明性,天上无云月正秋。释智圆《李秀才以山斋早起诗见赠因次韵和酬》:搜李适异兴何全,鸦句分明敌惠连。丹桂平窥君有分,红尘闲去我无缘。陶情岳雪时同望,解睡山茶夜共煎。静语前涂俱有意,谢公红药远公莲。释智圆《春日湖居书事寄子王睿师》:闲居作赋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古代僧侣中出现过很多有名的诗人,他们既有较深的佛学造诣,又有较高的文学水准,既是高僧,又是诗人,因此被称为诗僧。唐代及唐末五代时期就产生过很多诗僧,其中有些诗僧的诗词作品数量还位居那个时代的诗作前列,如齐己诗词全集763首,在唐代二千五百多名诗人中仅排在白居易、杜甫、李白之后,位于第四位;而贯休诗词全集531首,排列第十位;皎然诗词全集494首,排列第十四位。本文将按诗僧的生活年代先后把他们诗作中涉  相似文献   

9.
吃茶是从春秋时期开始,延续至今不息,喝茶是从晋朝开始,也流传至今,那么饮茶是从何时起呢?据东汉班固(公元32年至约97)年,《广阳杂记》引《赵飞燕别传》,讲到成帝刘骜死后(公元前7年),皇后梦见帝,帝赐茶饮。可知西汉时,茶叶只在皇宫中作特殊的饮料,皇帝、皇后才享受饮用。  相似文献   

10.
在元代之前,有一个统治北方的大国——金朝,它是原居于黑龙江大兴安岭,松辽平原的女真人建立的。公元1125年灭辽,1126年灭北宋虏获宋徽宗父子,入主中原,建都开封,以秦岭淮河为界与南宋对峙。公元1234年在蒙古人与南宋联合进攻下灭  相似文献   

11.
4榷茶税茶贡茶(清代公元1644~1911年)清朝二百六十七年,是女真人后裔满人统一中原的时代,也是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的最后一个王朝。满人臣服朱明王朝二百多年,公元1596年(明万历十三年),努尔哈赤被授予"正二品龙虎将军"的职衔,权势很大。羽翼已丰的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终于向老主子明王朝宣战,1644年大举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宣告明亡清起。满人在臣服明王朝二百多年中,吸纳了包括茶  相似文献   

12.
红梅皑皑冰雪饰南咳,凄凄草树冻尘埃。独有寒梅喜腊月,朱唇笑惜助咏怀。 万年青四季面貌常葆新,少胭缺红不孤零。盆花盆草逾千数,素质莫过万年青。 昙花悄声绽放月夜香,玉洁冰清素扮妆。可怜生来命最短,羞过世间笑群芳。 白莲悄悄碧池水生花,面如敷粉洁无瑕。出身污泥竟不染,里表清白均属她。题花诗词小咏(一组)@范承祚!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  相似文献   

13.
张正竹 《茶业通报》2005,27(4):190-190
茶多糖TPS(Tea Polysaccharides)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迄今为止,主要集中在茶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理作用方面,且生理作用研究主要停留在动物活体实验上,有关茶多糖对于人体的保健功能和药理的临床试验报道较少,有待深入研究。作为一类新型的保健食品、药品原料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提供不同纯度的茶多糖制品,茶多糖功能食品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前景广阔。茶多糖的组成与物理性状以单糖为基本组成单位的茶叶复合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糖蛋白,其组成和含量因茶树品种、茶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正竹 《茶业通报》2006,28(2):94-94
■茶多糖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活性多糖的化学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多糖的结构分类沿用了对蛋白质和核酸的分析方法,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多糖的一级结构包括糖基的组成、糖基排列顺序、相邻糖基的连接方式、糖链有无分支、分支位置及长短等。多糖的构效关系即是指多糖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与其生物活性和关系,是当前糖化学和糖生物学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多糖的结构过于复杂,目前对于茶多糖的结构研究还处在研究其一级结构中糖的组成阶段。就多糖一级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而言,一方面多糖的组成和糖苷键类型对其生物…  相似文献   

15.
制茶生产过程自动化,是精制茶厂革新的方向,本文经验尚欠完善,但可供参考。我厂制茶工艺过程,是由过去手工方式逐渐蟀变过来的,释过历年的改进与商化,狄得一定成植,部分作业  相似文献   

16.
17.
茶叶深加工(四)茶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茶业通报》2005,27(3):142-143
茶氨酸学名为N-乙基-γ-谷酰胺(N-ethyl-γ-glutam ine)或γ-谷酰基乙酰胺(γ-glutam y lethy-lam ide),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化学结构如图1,为茶树中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主要存在于茶树(Cam ellia sinensis)中,茶氨酸最早由Sakato(1949)从日本绿茶中发现,随后Cartwright、Roberts等分别报道了茶氨酸也是其它茶类中一种非常鲜爽的物质。1960年Casim ir分离鉴定了一种蕈(Xerocom us badius)内的茶氨酸,1984年Tsushida发现茶梅中也含有茶氨酸。茶氨酸在茶树中含量最高,在新梢中的含量为干物质的1%~2%。占茶叶中游离氨基…  相似文献   

18.
制茶工业的发展,大约概括分为四个时期:一、制茶起源时期;二、制茶技术改革时期;三、制茶发展时期;四、制茶机械化时期。一、制茶起源时期从“神农”时期,公元前二千多年到公元九六○年;自首先发现野生茶树一直至唐宋作为普遍饮料,其间经过很复杂的变革,开始生煮羹饮,继而晒干收藏。由于光和热的作用,内质起了很大变化,可说为制茶的起源。到了魏朝(公元二二○年至二六四年)才制造饼茶烘干,饮用时候碾研冲泡。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唐代著名的茶业科学家、举世公认的茶博士、“茶神”陆羽逝世一千二百五十周年。为纪念陆羽而新复修的陆羽亭,在这初春季节更显得金碧辉煌。陆羽亭座落在湖北省天门城西北隅的官池之滨,是一座双层木结构的桃角亭,建筑面积十平方米,四周是朱檐圆柱,显得十分古朴壮观。走上亭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涵碧堂”遗址,旧时的涵碧堂,是整个文学泉园内的主建筑之一,所谓“堂前涵碧水,四座品香茗”,是文人学士凭吊陆羽遗迹的必到之处。现在遗址周围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菜畦。再  相似文献   

20.
四、揉捻作用没有呼吸作用分折揉捻的概念与实质,就可知与呼吸作用的概念与实质毫无共同之处。前者是“死”的静态,后者是“活”的动态,一死一活,何能说是“揉捻、发酵也有呼吸作用,就是同是呼吸到发酵的转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