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芽形名优绿茶滚筒杀青工艺研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针芽形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工艺对其感官品质及品质成分的影响,并优化提出最佳滚筒杀青工艺参数,以针芽形名优绿茶的外形、香气、滋味的感官审评结果为依据,多指标评价优化滚筒杀青工艺参数,并考察滚筒杀青时间、温度、投叶量对针芽形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多指标评价优化的针芽形名优绿茶最佳滚筒杀青工艺参数,即温度270℃、时间90 s、投叶量125 kg/h;杀青温度对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对茶多酚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杀青时间对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具有显著影响;投叶量对咖啡碱含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老鹰茶由于多酚类含量较少,特别是儿茶素含量更是较茶叶相差甚远,如果用以制造红茶,则发酵进度与质量是一道新的课题。为了探索老鹰茶经过加入少量的湄潭苔茶和辅以对经过揉捻的揉捻叶喷洒清水后,对发酵工序和成品茶有何影响,设置5个处理(A、B、C、D、E)测试对其发酵工序的影响,然后将成品茶通过感官审评,分析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个处理喷水后揉捻叶的含水量分别为处理A:62.3%、处理B:66.7%、处理C:70.6%、处理D:74.3%、处理E:78.8%,它们发酵时间分别为处理A:8.5h、处理B:8.0h、处理C:7.0h、处理D:6.0h、处理E:7.5h。综合品质以处理D为最好,适合本试验金汤红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74%。  相似文献   

3.
以夏秋茶为原料,结合乌龙茶和蒸青绿茶加工工艺,研究不同蒸汽杀青时间对花香型蒸青茶内质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分别测定成品茶的茶多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蒸青时间越长,内质成分转化越多,7 min较5 min的茶叶茶多酚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分别减少0.23%和0.20%;游离氨基酸显著降低,降幅达到6.10%;茶叶色泽、滋味、外形、香气均受到不良影响。花香型蒸青茶工艺可以提升夏秋绿茶的品质,杀青时间以杀透为标准,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4.
黄友谊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222-226
为促进金花菌茶产品的开发,通过人工接种金花菌发酵,分析比较不同茶类、不同绿茶原料对金花菌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茶类原料中以红茶发酵的金花菌茶感官品质最佳,菌香浓郁,绵滑感强,但内含物质含量以晒青发酵的最高;不同绿茶原料中以杀青揉捻叶发酵的金花菌茶品质最佳,汤色橙黄尚明,滋味浓醇绵滑,内含成分丰富。这说明在不同茶类中以红茶为原料更有利于金花菌茶感官品质的形成,晒青原料更有利于金花菌茶理化品质的形成,而以杀青揉捻叶为原料发酵金花菌茶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提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6CTH-3型柜式茶叶提香机,进行茶坯含水量和提香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影响试验,茶坯含水量分别处理为高(29.47%)、中(15.11%)、低(8.69%)3水平;提香温度设为低(65℃)、中(80℃)、高(95℃) 3个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结果表明:提香温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大于茶坯水分含量;不同提香温度与不同茶坯水分含量组合处理,对名优祁红感官品质的外形和内质(香气、滋味)及综合评分影响显著(P<0.05),而对汤色和叶底影响不显著;对茶叶生化成分(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茶褐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但对(咖啡碱、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含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茶坯含水量高(29.47%)采用低温(65℃)提香,茶叶甜香欠爽,稍有发酵味,滋味欠醇爽;茶坯含水量低(8.69%)采用高温(95℃)提香,茶叶香气呈现火功过足,滋味略有高火味。因此,名优祁红提香工序,将茶坯水分含量控制在15%上下,温度控制在80℃左右,有利于其综合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三种海棠优系以及对照平邑甜茶所制四种茶的品质进行研究,明确海棠茶的开发价值。[方法]于2015年4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实验站苹果中心采集四种海棠的芽尖,制作过程仿照绿茶工序,通过晾晒、杀青、揉捻、烘干几个步骤将海棠叶制作成茶,通过国家标准方法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以及茶多酚、黄酮、可溶性糖、氨基酸、水浸出物、干物质含量等几种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海棠茶各项内含物含量丰富,感官评审较优,且海棠茶叶外形独特,呈现深紫色的卷曲状,用沸水冲开后,茶汤也呈现出淡紫色。[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应对海棠茶进行更深程度的开发以及研究,从而加大海棠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温度控制是提高扁形绿茶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明确贵州扁形绿茶加工工艺中关键温度的适用范围,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通过调控扁形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做形温度、脱毫温度及提香温度,分析了其对扁形茶感官品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的温度范围内,做形温度50℃-70℃,脱毫温度50℃-70℃,提香温度80℃-100℃,九个处理的扁形茶感官品质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本实验设计的温度范围内可以保证贵州扁形绿茶的高品质。  相似文献   

8.
鲜叶摊放程度对绿茶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芽2、3叶的茶鲜叶为原料,进行摊放处理,取不同减重程度(分别减重4%、8%、12%、16%、20%、24%)摊放叶经微波杀青后烘干,制成绿茶,测定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以及儿茶素组分的含量,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研究不同摊放程度对绿茶感官品质以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问的延长,摊放叶含水...  相似文献   

9.
传统绿茶初制工艺生产的银杏叶茶,在香味上存在一种青腥味,严重地影响了这种保健茶消费市场的拓展。通过多年的试验探索,认为在杀青之前增加萎凋工序,正确地选择杀青机械及适宜的杀青温度、投叶量和杀青时间等技术指标,并且采用烘→摊晾→炒→趁热装袋→烘的干燥工艺,可以生产出优质银杏叶茶。  相似文献   

10.
鲜叶在炒制的各个工序中,由于受到湿热作用,内含物质就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其中化学变化是主要的。在各工序中湿热条件不同,变化的方向、速度也就不同。有的向好的方面发展,对成茶品质有利;也有的向坏的方面发展,导致茶叶品质的劣变。这就要研究在炒制青绿茶的过程中,如何掌握湿热作用的规律,并采取有效措施,让它向着对成茶品质有利的方面发展,而提高制茶品质。  相似文献   

11.
芦笋叶袋泡茶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高效利用芦笋加工的副产物芦笋叶,首次研究了芦笋叶加工袋泡茶的杀青和微粉碎工艺,并研究了芦笋叶与绿茶、甘草复配的配方。结果表明,在烘炒、汽蒸和微波3种常用杀青方式中,微波杀青对芦笋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影响较小。微波杀青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功率800W,杀青时间60s。在粒度为60~80目时,杀青后的芦笋叶袋泡茶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总糖的含量达到最高,黄酮和多酚含量的增幅也达到最高。经对多酚、黄酮和水浸出物的含量测定和感官评定表明,芦笋叶与绿茶的最佳复配比例为7:3,在此比例基础上,甘草的较佳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12.
微波二次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微波二次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确定绿茶加工较理想的杀青工艺,提高绿茶香气,直接设定滚筒杀青为对照,再设定微波二次杀青为处理,同时将微波杀青辐射强度设定为4KW、6KW两种,分别设定辐射传输速度100r/min~550r/min。对两种杀青方式进行杀青叶感官测定,并对成品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微波补杀后不仅能消除滚筒杀青所产生轻微烟气,杀青叶和成品茶香气均高于滚筒杀青。说明微波二次杀青优于滚筒杀青。  相似文献   

13.
将信阳毛尖绿茶研磨成粉添加到主食面包中制备信阳绿茶主食面包,研究不同绿茶粉添加量对主食面包比容、感官品质、水分含量及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粉最佳添加量为面包粉质量的3%,此时得到的绿茶主食面包比容为5.75 m L/g,感官品质评分98分,水分含量32.7%,茶多酚含量0.386 g/100 g,酸度2.98°T;绿茶面包表皮完整且丰满,无焦斑,色泽均匀,稍有茶叶的黄绿色,组织紧密有弹性、耐咀嚼,有茶叶的清香,无茶苦味,且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功能,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李楚华 《茶业通报》1998,20(2):26-27
蒸青绿茶是我国古老的茶叶品种,近代生产很少,全国只有少数地方生产蒸青绿茶。蒸青绿茶除"干茶色绿、汤色清绿、叶底匀绿"三绿特点外,口感甘醇,苦涩味低,颇受消费者青睐。在国内茶叶市场上蒸青绿茶已崭露头角,但产量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11临沧蒸青绿茶的开发临沧兼青绿茶的开发时间很晚。七十年代前只是作为一种技艺偶尔展露过。直到1980年临沧地区茶科所成立后,在上永泉茶试站进行研究开发,制出了样品,由于蒸青绿茶杀青工艺要求严格,传统杀青工具是蒸笼、蒸箱。当时全靠人工掌握。因加工技术不稳,难以推广。直到1985年为发展临…  相似文献   

15.
枸杞叶茶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枸杞叶茶的制作工艺,探讨了烫青、炒青、微波火力杀青,以及不同烘炒方式对叶茶感官质量、茶汤色泽、茶香和叶茶复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生长期为6~15 d色泽较好,水分适中,厚实饱满的枸杞叶最为适宜,炒青则更容易彰显出茶汤的香气;烫青时采用质量分数0.04%乙酸锌和0.02%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进行烫青,4%的蔗糖溶液和0.3%氯化钙硬化液浸漂可改善叶茶的组织状态;烘制能较好地保留叶绿素的含量,能保证茶汤的悦人色泽,但香气和口感欠佳;枸杞叶茶采用处理烫青和炒制为最佳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6.
茶树花的生产效能和保色增香的措施是由加工工艺而定的,为了探索茶树花较先进加工工艺对品质和加工效能的影响,用现行微波工艺、烘焙机工艺和蒸杀工艺,设置A、B、C、D4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设计,通过对比并分析4种处理的生产效能和对品质的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B、C、D的杀青台时产量为7.2kg、13.3kg、144kg和300kg。成品花完整度分别为98%、76%、90和%97%。处理D的生产效能是处理A的50倍、处理B的7倍、处理C的51倍,综合品质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7.
杀青是炒制绿茶的重要工序,也是决定绿茶品质优劣的关键性工序。杀青技术方法依其导热介质不同,可方为干热和湿热杀青。干热杀青包括金属导热和空气导热,湿热杀青包括蒸气导热和热水导热。目前,我国的杀青机械种类繁多,型号复杂,但普遍采用的是以金属为导热介质的锅式、槽式和筒式杀青机。我场十多年来绿茶杀青技术就是沿着一条锅杀到槽杀再到筒杀的曲折道路走过来的。回顾我场杀青机械的更替过程,探讨杀青机械与制茶质量的相互关系,对于摸索机械杀青技术的客观规律,选用比较理想的杀青机械,提高制茶质量,不是没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8.
增湿晒青对清香型夏暑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夏暑乌龙茶的品质,试验研究增湿晒青新工艺对清香型夏暑乌龙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的影响。将清水喷施于‘本山’和‘铁观音’2个茶树品种的夏暑季鲜叶,增湿量分别为鲜叶重的6%、9%、12%、15%、18%,以不喷清水做对照。增湿晒青后,其他工序同清香型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成干茶后进行感官审评、分析测定干茶的品质生化成分。结果表明:采用增湿晒青新工艺,可提高晒青叶表面的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叶温,延长茶青日光萎凋时间;增湿量为鲜叶重的9%、12%和15%的‘本山’和‘铁观音’干茶,与对照相比,提高了品质,苦涩味降低2~3级,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硒是茶叶中微量元素之一,对茶叶的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实验以安徽省富硒地区石台县茶鲜叶为原料加工成绿茶,分别设置了不同的鲜叶摊放时间、杀青程度、杀青方式、投叶量和揉捻时间等参数,研究加工工艺对绿茶主要理化成分特别是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杀青程度加重、揉捻压力加重,绿茶酚氨比降低,但同时会造成硒含量、水浸出物含量降低;随着摊放时间延长,绿茶酚氨比降低、水浸出物含量上升,但硒含量降低;采用滚筒杀青的绿茶比微波杀青的酚氨比低、硒含量高,但水浸出物含量低;揉捻中度投叶量(8kg)的绿茶酚氨比低、硒含量较高、水浸出物含量高,揉捻较长时间(30min)的绿茶酚氨比较低、硒含量高、水浸出物含量高。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改变摊放时间、杀青程度、揉捻投叶量、揉捻时间、揉捻压力等工艺,可以有效增加绿茶中的硒含量,  相似文献   

20.
经过5a研究,利用‘中黄一号’茶鲜叶在绿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组装嫁接杀青、烘二青工艺后分别采取1h、2h渥堆闷黄处理,干燥后使得成品茶水浸出物比对照提高8.3%,游离氨基酸比对照提高24.8%,定名为"涪陵黄茶",已获得"中茶杯"名茶特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