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净作和"玉/豆"套作条件下,研究钼肥拌种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净作条件下大豆叶片的叶绿素Chl(a+b)含量、单株有效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及产量均显著低于套作,而Chla/b值、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则高于套作;钼肥拌种提高了大豆叶片Chl(a+b)含量、Chla/b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有效荚数和产量。在净作条件下,上述指标均以2.0g·kg-1处理最高,其次为1.0g·kg-1,其中2.0g·kg-1处理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单株有效荚数及产量分别较对照高36.14%、27.32%和37.25%。套作条件下,上述光合指标均以1.0g·kg-1处理最高,其次为2.0g·kg-1,其中1.0g·kg-1处理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单株有效荚数及产量分别较对照高34.46%、68.00%和84.85%。可见,钼肥拌种可提高大豆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套作模式中钼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大于净作,且套作模式中钼肥的最适拌种浓度低于净作。  相似文献   

2.
研究几种拌种杀菌剂在芝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12.5%特普唑按种子量0.1%拌种造成芝麻不出苗;70%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量0.1%拌种,NEB根施微肥1袋/667m2和25g/L适乐时每100kg种子用150ml兑适量水稀释拌种后,均使芝麻田间出苗率降低,但能提高保苗率并对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有一定的防效,其中以适乐时效果最佳,保苗效果达87%,还能提高芝麻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单株蒴数、蒴粒数及千粒重,产量水平为906.3kg/hm2,较对照增产4.05%,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区域青稞产量低、施肥技术落后及手段单一等问题,通过田间裂区试验,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青稞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青稞缓释肥料的施用效果及其在青稞种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水平下,条施(A1)各处理下A1B5居第1位,折合产量4 165.5 kg/hm~2,较对照增产23.2%;处理A1B3居第2位,折合产量4 123.5 kg/hm~2,较对照增产22.0%。撒施(A2)各处理下A2B4居第1位,折合产量3 717.0 kg/hm~2,较对照增产24.2%;处理A2B3居第2位,折合产量3 211.5 kg/hm~2,较对照增产7.3%。条施各处理下的小区产量高于撒施各处理,且施用缓释肥料B、缓释肥料C产量较高,施用缓释肥料A产量较稳定。故建议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域,施肥方式逐步改撒施为条施,并建立甘南地区青稞种植高效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螯合多元微肥拌种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采用氨基酸螯合多元微肥拌种可显著地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拌种后可使玉米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重分别提高22.5%和16.8%,根系活力提高72%,叶片光合强度提高56%,氨基酸螯合多元微肥对玉米的适宜拌种浓度为100倍。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拌种剂"苗说好"进行拌种试验,结果表明:"苗说好"拌种剂拌种,较常规拌种剂,大豆出苗率提高1.3%~2.8%,幼苗长势强,叶面积指数、根瘤数及干鲜重也有所增加,产量较空白对照提高5.8%~8.8%,较常用拌种剂提高4.7%。  相似文献   

6.
定西市是全国马铃薯种植大市,属典型旱作农业区,由于多年来忽视微肥的配合施用,导致马铃薯种植中施肥不平衡,产量低且不稳现象愈加严重。为探讨氨基酸水溶肥在旱作马铃薯种植中的使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氨基酸水溶肥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配施处理全株鲜重最大值较单施氨基酸水溶肥处理最大值增加35.00%~60.23%,较单施复合肥处理最大值增加11.70%~42.87%。以配合施用处理A5+H(水溶肥拌种+水溶肥喷施2次+混合肥1 471 kg/hm~2)的地上、地下及全株干物质积累量为最高,地上茎叶、地下块茎和全株干物质最大值分别达99.50,252.00和321.78 g/株。配合施用处理较单施水溶肥和单施复合肥处理增产幅度分别在25.80%~79.45%和10.72%~57.98%,最高产量亦表现在A5+H处理中,产量达到52 960 kg/hm~2,分别较单施水溶肥处理和单施复合肥处理增产23 453和19 437 kg/hm~2,且与单施处理均呈现极显著差异。综合来看,氨基酸水溶肥和氮磷钾肥配施,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地上茎叶和块茎的鲜重、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块茎产量。  相似文献   

7.
花生施用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施用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对花生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花9号为花生试材,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稀土微肥与土壤调理剂能明显增加花生分枝数、荚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提高苗期至饱果期的光合速率,最终提高花生产量。产量较对照增产18.9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甜菜施用稀土微肥 ,经过几年试验、示范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已被确认是龙镇农场甜菜生产上一项必不可少的常规技术措施 ,现就其增产增糖效益作一浅析。1稀土微肥的增产作用从黑龙江省龙镇农场甜菜施用稀土微肥3种方法调查结果分析看 ,以稀土拌种450g加叶喷600g(公顷用量 ,下同)增产效果最好 ,处理较对照增产19.6%,其次是以600g稀土拌种 ,处理较对照增产11.3%,再次是稀土40g 叶喷 ,处理较对照增产8.9 %,而以往甜菜生育期追尿素仅增产3.9%。说明甜菜施用稀土微肥增产效果比尿素好。2稀土微肥对甜菜的增糖…  相似文献   

9.
磷糖类制剂对冬小麦抗干热风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有效成分的磷糖类制剂对冬小麦抗干热风能力的调控作用,并筛选出高效实用的干热风化学防控技术,采用田间试验,以自来水(CK)和磷酸二氢钾(CKP)为对照,通过拌种、叶面喷施及拌种和叶面喷施组合方式,比较自主研发的磷糖类制剂[激发元素制剂(JB)、微量元素制剂(WB)和磷胺制剂(BP)]对干热风胁迫下冬小麦抗氧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胁迫下,与CK相比,各处理下小麦灌浆中后期旗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7.43%~167.87%和8.88%~ 77.59%),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10.42%~62.99%和6.94%~76.29%,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降幅 6.58%~22.29%)。各制剂均能显著提高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幅分别为4.22%~10.36%和 1.05%~ 5.16%;只有拌种和叶面喷施(BP)组合处理显著增加小麦成穗数,增幅分别为4.54%和4.79%。各制剂处理较CK增产6.95%~14.68%。BP叶面喷施处理较JB 和WB拌种处理更有利于干热风胁迫下小麦抗氧特性保持稳定,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促进效应表现突出。拌种和叶面喷施组合处理具有协同作用,对小麦抗干热风能力调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试验证明,甜菜施用稀土微肥拌种、浸种、喷洒、拌种加喷洒4种方法及不同用量,均表现出增产、增糖的效果。其中:处理④750g/hm^2稀土微肥,375g/hm^2溶于3k9水中用于播前拌种,375g/hm^2稀土微肥加水600kg在叶丛繁茂期喷洒效果最好,单产较对照增产29.5%;增糖2.0度,达到板显著水平。总体看:稀土微肥不论用于甜菜拌种或浸种都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拌种加喷洒既增产又增糖,是最佳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