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金寨县茶产业状况及示范区创建背景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县。森林覆盖率达74.8%,是安徽省林业大县。金寨县自古出产名茶,这里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六安瓜片"核心原产地、全国重点产茶县、农业部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茶园面积1.15万hm2,201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7360t,总产值4.68亿元,系列产值达10亿元,有省级茶叶龙头企业3  相似文献   

2.
湄潭是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县,2008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09年,又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特色产茶县”称号,成为全国十大重点茶叶生产县和特色产茶县之一。湄潭物产富饶,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绿色生态茶乡。截止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8万hm2。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湄潭建成的茶场和茶叶研究所,为湄潭成为贵州茶业第一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茶产业由简单的一产向二、三产业的成功延伸,富了种茶百姓、活了涉茶企业、强了县域经济。近年来,黔北“小江南”湄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使湄潭进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湄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茶、米、烟、畜等特色农业产业,全县走上了富有湄潭特色的富民强县道路。湄潭作为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县之一,茶叶产量从2001年的2346吨猛增至2008年7660吨,增幅达70%,建成了农业部定点茶叶市场。全县主打“中国茶海、休闲湄潭”旅游品牌,2009年,共接...  相似文献   

3.
正1背景金寨县现有茶园面积12139.4hm~2,茶叶产量7600t,综合产值13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全县第一大产业,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全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今年六安瓜片荣获全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在茶产业的支撑和推动下,全县贫困人口由2012年6.13万户、17.48万人减至2017年的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黎平县茶业局刚收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寄来的"2014年全国重点产茶县"证书,这是黎平县自2010年来连续收到的第五本同称号不同年度的证书。黎平县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是黔东南最大的产茶大县,获得过"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3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贵州产茶重点县"等荣誉称号。目前,全县茶园达1.65万hm2,分布25个乡镇,注册有茶  相似文献   

5.
舒城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城是中国绿茶出口基地、全国茶叶百强县。2010年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2011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2年被省农委、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评为“安徽茶产业十强县”。“舒城小兰花”久负盛名,早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贡品,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以来,修水县新一轮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茶园面积由不足1333hm2发展到6800 hm2,2011年茶叶一产产值突破了2亿元大关,修水县先后被评为江西省首个"中国名茶之乡"和"全国特色产茶县"、"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技示范基地""、全省茶叶生产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正>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处,现有茶园面积1.667万hm2,其中投产面积0.893万hm2,注册有茶叶企业(或茶专业合作社)155家,年产干茶10 000t以上,综合总产值7亿元以上,助农增收3亿元以上。是黔东南州最大的产茶大县,是贵州省重点产茶县之一,还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生产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湄潭茶产业逢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眉尖”茶就被列为贡品。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湄潭翠芽”品牌。目前,全县茶叶产业规模在贵州产茶县中名列第一,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和“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为这个产茶大县增添了一道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9.
霍山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也是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安徽省主要产茶县。茶叶是我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县现有茶园8000 hm2,年产干茶5000余t,生产产值1.8亿元,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了进一步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  相似文献   

10.
正1创作背景:一方好山水,一泡好茶汤。贵州省湄潭县产茶历史悠久,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记载。湄潭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县,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是贵州茶叶第一县。她风景秀丽,是人间的天堂,她美在群山之巅,美在深水之潭,美在如诗如画的茶海碧波里,美在茶农辛勤劳作的欢声笑语中,美在茶乡姑娘跳跃流动的指尖里。  相似文献   

11.
1歙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茶产业作为歙县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产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开展名优茶开发与产品结构、茶叶加工设备改造与加工体系调整、茶树品种更新与无性系良种推广、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茶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与品牌宣传以及茶叶税收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针对性工作,歙县茶产业得到了较陕发展,先后被农业部等单位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农业标准化(茶叶)示范县”、“2012年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安徽省茶产业十强县”。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茶叶行业及茶叶行业质量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发展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特别是在产茶大省或产茶集中区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适用于我国茶产业解决当下问题的需要,对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虽然是产茶大省之一,但在国内外的影响不大,特别是品牌茶几乎为零,急需对茶叶行业及茶行业的质量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应改变现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政府及地方应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探索出更合适贵州茶叶行业发展要求的发展模式,应将贵州茶叶做大做强,不应满足于现今为江、浙等经销商提供原材料的状态。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茶生产环境和重要的茶历史、文化背景,应将茶叶加工、旅游、民族文化、科研合于一体,开发出具有贵州特色的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停留在现今的小打小闹作坊式生产上。1贵州省茶叶行业发展特点1.1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综述贵州全省86个县有81个县(市、区)种茶,几乎是全省都产茶,但面积稍大的连片茶园集中在少数县域。面积0.33万hm2以上有湄潭、都匀、凤冈3县(市)共1.52万hm2,占全省面积的22.2%,台江、西秀、石阡、晴隆4县(区)共0.98万hm2,占14%,0.067-0.2...  相似文献   

13.
湄潭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又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西部茶乡”,盛产优质烤烟、大米、茶叶、中药材等,先后被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全国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基地县”及“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等一系“金字”招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为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岳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岳西翠兰是全国驰名茶叶品牌。多年来,当地政府发挥生态优势,将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产业,举全县之力倾力打造,实现了产业"造血"斩断"穷根",岳西已成为全国闻名的重点产茶县和名茶之乡。  相似文献   

15.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广西产茶大县、广西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现有茶园面积214.5万公顷,2011年干茶产量7615吨、产值5.8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茶青(即茶叶鲜叶)是茶园的主要产品,要保证茶青的质量和产量,施肥是关键(唐章亮,2007)。成龄期是茶树生长较稳定的时期,对氮素吸收量较多,长期以来,由于有些茶农偏施化学氮肥,致使茶园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之间比例失调,出现了氮肥增产效果下  相似文献   

16.
石台县是农业部《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中重点产茶县、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茶业是石台县农业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对当前石台县硒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限制石台县硒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遂昌物产丰富,自隋唐起就以产茶著称,北宋时遂昌茶坊是全国40个著名茶坊之一,高山云雾茶"三井毛峰"、"太虚妙露",自然天成,自明代起即为宫廷贡品。遂昌县1974年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84年被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2005年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近年,遂昌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  相似文献   

18.
岳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百个茶叶发展优势县、名优绿茶优势区域县。岳西茶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得天独厚。岳西县委、县政府把茶业发展作为生态立县、做特农业的重头戏,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000hm2.2011年产茶2900t,茶业综合产值4.4亿元,茶业已成为岳西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9.
安徽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是全国十大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努力,我省茶产业连续7年实现增产增收,茶叶收入已成为产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从全国茶区的发展比较看,我省茶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滞后。由于长期缺乏政策扶持,投入严重不足,茶产业在全国的位次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3位,滑落到第7位。  相似文献   

20.
浅谈石台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是《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确定的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产茶县,是安徽省重点产茶县,现有茶园面积4773hm^2,全县茶叶“三品”基地认证达100%。2012年茶叶产量可达到3500t,一产产值1.5亿元,全县涉茶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处安徽省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