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部决定2005年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本刊2005年第6期行业动态栏目“农资打假全面展开——饲料、兽药列为重点”一文宣传了农业部这次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精神,现将农业部“2005年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2005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公布,希望对各地的生产经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8日,农业部以“农市发(2005)16号文件”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垦、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化)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要求各地贯彻执行《农业部定点农资市场管理办法(试行)》。该试行办法经第24次部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目的是为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农资市场规范化管理,维护农资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该试行办法已经第24次农业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物保健》2005,(3):10-10
农业部2005年2月25日在京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新闻通气会,据悉,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将全面展开,重点整顿饲料、兽药等5个农资品种,通过专项治理使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到75%以上,兽药标签符合率达到95%以上,基本消除假劣农资导致重大、恶性农业生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牧业通讯》2006,(1):34-35
2005年12月8日,农业部以“农市发(2005)16号文件”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垦、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化)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要求各地贯彻执行《农业部定点农资市场管理办法(试行)》。该试行办法经第24次部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目的是为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农资市场规范化管理.维护农资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该试行办法已经第24次农业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全文刊发,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2月25日 ,农业部在京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新闻通气会。据悉 ,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将全面展开 ,饲料、兽药5种等农资品种被列为重点整顿对象。农业部要通过专项治理使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 %以上 ,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到75 %以上 ,兽药标签符合率达到95 %以上 ,基本消除假劣农资导致重大、恶性农业生产事故发生。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从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入手 ,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 ,上下联动 ,打假扶优 ,努…  相似文献   

6.
农业部2月2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新闻通气会。据悉,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将全面展开,重点整顿包括兽药、饲料、农药、种子、肥料在内的5个农资品种,通过专项治理使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到75%以上,兽药标签符合率达到95%以上,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基本消除假劣农资导致重大、恶性农业生产事故发生。现将兽药、饲料整治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禽世界》2008,(2):2-2
农业部3月23日在湖南长沙启动全国兽药行业“优质兽药出厂、放心兽药人户”行动,这标志着今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启动。这一整治行动是按照2008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有关部署而开展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药杂志》2005,39(3):22-22
农业部于2005年2月25日在京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新闻通气会,据悉,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将全面展开,重点整顿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5个农资品种,通过专项治理使种子抽检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农药产品的标签和质量合格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到75%以上,兽药标签符合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认真贯彻农业部、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全国供销总社六部门《关于做好2004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意见》及农业部2004年全国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动员会精神,推动新修订《兽药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强兽药监管,进一步落实国务院领导近期关于强化兽药管理,确保兽药质量安全的指示精神,特制定《2004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方案》(以下简称《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23日,农业部在湖南长沙启动全国兽药行业"优质兽药出厂、放心兽药入户"行动,拉开今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序幕。这一整治行动是按照2008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有关部署而开展的。国家首席兽医师贾幼陵指出,在奥运会举办年正式启动"优质兽药出厂、放心兽药入户"行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牧业通讯》2006,(5):32-32
按照2006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总体工作安排,日前,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开展2006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有关农业主管部门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在2月20~26日组织各种力量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营造春季农资打假声势,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
时讯     
正农业部等八部委部署2017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2月27日,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召开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发布会,动员部署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发布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燕赵大地,一派春光。在春耕播种即将全面展开之际,为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营造打假护农保春耕良好社会氛围,保障抗旱促春管和春耕备耕生产顺利进行,农业部继续组织开展了以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为主题的2011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3月16日,农业部第七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目前春耕在即 ,农资使用高峰即将来临 ,规范农资市场迫在眉睫。2月18日 ,农业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 ,部署2004年全国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指出 ,要在全国迅速掀起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高潮 ,努力实现“打假、护农、保粮、增收”。至此 ,由农业  相似文献   

15.
目前春耕在即.农资使用高峰即将来临,规范农资市场迫在眉睫。2月18日,农业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04年全国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指出.要在全国迅速掀起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高潮,努力实现“打假、护农、保粮、增收”。至此,由农业部牵头与公安、工商等16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部等九部门与2013年2月25日联合召开2013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各地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2012年,各地各有关部门共查获各类假劣农资3.3万吨,伪劣农机具10.6万台件,捣毁制假窝点240个,共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9亿元。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各地各部门要不断深化对农资打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净化农资市场为主线,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根本,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1360件.其中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7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4461个.为农民挽回损失16.2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维护农民权益.净化农资市场.扶持合法经营.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农业部向社会公布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20起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望农资经营企业以此为戒.增强依法经营意识.推动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深入开展。现将与畜牧兽医相关的案例予以选登:  相似文献   

18.
《安徽畜牧兽医》2005,(5):11-11
农业部2月25日在京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新闻通气会,据悉,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将全面展开,重点整顿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5个农资品种,通过专项治理使种子抽检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农药产品的标签和质量合格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燕赵大地,春意盎然。3月15日,根据《2009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部署,由农业部主办,河北省农业厅、唐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农业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咨询活动暨第三届唐山农业生产资料展示交流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0.
农业部等九部门2013年2月25日联合召开2013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各地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2012年,各地各有关部门共查获各类假劣农资3.3万吨,伪劣农机具10.6万台件,捣毁制假窝点240个,共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9亿元。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各地各部门要不断深化对农资打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净化农资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