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年稻田中设置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以及混合杂草自然发生区,研究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本科杂草区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为主,密度为102.8茎/m2,产量损失为65.09%;莎草科杂草区以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为主,杂草密度为240.2茎/m2,产量损失为56.82%;阔叶类杂草区以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杂草密度为183.6茎/m2,产量损失为31.84%;混合杂草区杂草群落主要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总密度为253.2茎/m2,产量损失达70.51%。禾本科杂草区、莎草科杂草区、阔叶类杂草区水稻产量差异显著;以杂草单茎危害率衡量不同类型杂草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依次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稻田杂草发生危害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8-1999年连续二年用五点取样法及五级目测法对上海市稻田杂草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危害程度作了第二次农田杂草普查,并用相对密度、相对均度、相对频率、相对多度对普查资料进行汇总。与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第一次农田杂草普查资料相比较,稻田杂草种类有所大幅度下降,共有28种,分属13科;经相对频率参量指标分析显示,稻田杂草的优势种发生了相应变化,依次为矮慈菇(Sagittaria pygmaea Mig.)、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f.)Presl ex.Kunth]、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 (Krock.) Philcox]、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鲤肠(Eclipta prostrata L.)、水苋菜(Ammannia baccifera L.)、节节菜[Rotala imdica (willd.) Koehne.]、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空心莲子草[Alterm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 (L.) Nees.];稻田杂草的群落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的草相演变为以“阔叶类杂草+莎草科毁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格局;通过化学和后,稻田杂草的危害处于低水平状态下,危害程度在2级以下。  相似文献   

3.
明确不同用量的480克/升灭草松水剂对移栽水稻田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条件1.1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水稻:垦稻12(9934)1.2试验对象杂草的选择一年生阔叶杂草: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a L.)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1.3栽培条件地势平坦,土壤为黑土,肥力均匀,PH值6.5,有机质2.983%,水稻品种为垦稻12(9934)。亩施五洲丰复合肥35  相似文献   

4.
1稻田杂草群落演变概况 1.1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我市耕作制度以双三熟制为主.1975年前季稻田牛毛草覆盖度达12.5~30%,每m2杂草密度: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15.3株,节节菜4.6株,稗草0.81株.农民称这种草相为"上面撑阳伞,下面铺地毯".以牛毛草、异型莎草与稗草为主组成杂草群落.  相似文献   

5.
稻田杂草防除方案稻田杂草分为三类:稗草、千金子、杂草稻等禾本科杂草,野慈姑、雨久花、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扁秆藨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每年发生面积3亿亩左右。  相似文献   

6.
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旱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6,(5):14-16
研究了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不同用量对信阳地区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使用推荐剂量743~990 g a.i./hm2,能有效防除稗草、马唐、异型莎草、醴肠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高剂量下会产生一定的药害,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直播稻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南方红壤区紫花苜蓿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及除草剂防控的效果。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苗期及早期生长主要受到宝盖草危害,生长期主要杂草有猪殃殃、牛筋草、拌根草等,休眠期主要杂草为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除草剂阔除虽然对阔叶杂草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紫花苜蓿存在显著的危害。精禾草克乳剂和高效盖草能乳剂能显著抑制或灭杀禾本科杂草,但对阔叶杂草无作用。  相似文献   

8.
富顺县自1996年推广5%精禾草克防除花生地禾本科杂草以来,禾本科杂草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该药对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无效,导致近年来花生地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发生量迅速上升,已成为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幅圆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玉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差异较大,杂草种类繁多。大约有70种以上,为害较普遍的约有30种。其中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狗牙根、稗草、千金子、大画眉草等,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苋藜、蓼、鲤肠、马齿苋、铁齿茶、龙葵、苍耳、萎蒿、扁蓄、车前等。多年生杂草有问刺、刺儿菜、打碗花、芦苇、小根蒜等,莎草科杂草主要有香附子、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牛毛草等。  相似文献   

10.
玉米草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幅圆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玉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差异较大,杂草种类繁多。大约有70种以上,为害较普遍的约有30种。其中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狗牙根、稗草、千金子、大画眉草等,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苋藜、蓼、鲤肠、马齿苋、铁齿茶、龙葵、苍耳、萎蒿、扁蓄、车前等。多年生杂草有问刺、刺儿菜、打碗花、芦苇、小根蒜等,莎草科杂草主要有香附子、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牛毛草等。  相似文献   

11.
初步研究了安徽省沿江棉区直播棉田和移栽棉田杂草发生和危害。运用杂草群落的重要值(MDK)和相对多度(RA),结合K类中心聚类法分析两种模式棉田杂草发生和危害程度。在直播棉田和移栽棉田中,杂草发生种类和杂草演替规律差异不大。一般是以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马唐为重要杂草,由铁苋菜、狗尾草、马齿苋、通泉草、反枝苋和异型莎草等主要杂草组成的杂草群落;直播棉田杂草在棉花蕾期发生密度较大,对棉花的危害程度也较大。两种栽培方式下,不除草棉田的棉花前期株高、叶片数、果枝数和果节数显著低于常规除草棉田;后期的株高、单株铃数、单铃重显著低于常规除草棉田,皮棉产量减少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人工接草的方法 ,研究了鳢肠 (EcliptaprostrataL .)和马唐 (DigitaiaSan guinalisL .Scop .)的竞争作用。结果表明 :在数量上 ,当鳢肠、马唐的接草密度分别为 4 0株·m- 2 和 30 0 0茎蘖·m- 2 ,草龄为 64d ,马唐的密度达 2 0 0 0株·m- 2 时 ,鳢肠灭绝 ;而当鳢肠、马唐的接草密度分别为 1 40 0株·m- 2 、 8 4株·m- 2 、草龄为 5 4d ,鳢肠的密度达 1 2 0 0株·m- 2时 ,马唐灭绝。从单位面积生物量上看 :当鳢肠、马唐接草密度、草龄及马唐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 1 0株·m- 2 、 2 1 0 0株·m- 2 、 72d和 70 95 7g·m- 2 时 ,鳢肠灭绝 ;而当它们的接草密度、草龄及鳢肠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 1 40 0株·m- 2 、 1 0株·m- 2 、 72d和 1 2 65 3g·m- 2 时 ,马唐灭绝。并组建了马唐、鳢肠单位面积生物量、数量、单株生物量竞争模型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1986~2000年由科研、推广及管理8家单位组成的浙江省农田杂草研究协作组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4个农区,对水稻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涉及早稻、晚稻、单季稻、秧田等各种耕作稻制和直播、抛秧、旱育秧等不能轻型栽培方式。调查结果,浙江省水稻田共有杂草41科77属131种和2变种,其中主要杂草21科35属41种和1变种,如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异型莎草、空心莲子草、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牛毛毡、丁香蓼等。杂草危害以单季稻田最重,晚稻田次之,早稻田最轻;早稻田杂草群落简单,以稗草占绝对优势,而晚稻田群落较为复杂,由稗草和阔叶草及莎草共同构成群落。一些杂草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直播田和抛秧田杂草危害地常规移栽田,旱育秧田杂草种类多于常规水育秧田。长期使用除草剂,使常规栽培稻田一年生  相似文献   

14.
对油菜收获后的水稻免耕直播田使用不同除草剂控制杂草的发生,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对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节节菜、千金子等杂草的总体株防效和总体鲜重防效分别达到85.05%以上和95.17%以上.每hm2节约成本1500元以上,每hm2产量两优培九除草处理较不除草处理高51.2%.该技术省工省时、节约成本,是一项可行的、值得推广的轻简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草害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有 1 2 4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37科、 93属 ,其中恶性杂草有马唐、铁苋菜、稗、鳢肠、狗尾草、马齿苋、牛筋草、千金子和刺儿菜等 9种 ,区域性恶性杂草 1 3种 ,常见杂草 2 0种 ,一般杂草 82种。发生优势度最大的为马唐、铁苋菜、稗、鳢肠 ,是江苏各棉区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由于棉花耕作栽培方式的不同 ,导致杂草的发生有差异 ,在水旱轮作棉田 ,稗、千金子、牛繁缕等喜湿性杂草的发生优势度较大 ;而在旱连作棉田 ,狗尾草、牛筋草、刺儿菜、波斯婆婆纳、香附子、苣荬菜等旱生性杂草种群发生较多。江苏棉田的杂草危害基本上以 1~ 2级为主 ,3~ 5级出现的田块相对较少。各棉区发生的杂草种类亦有差异 ,沿江棉区的杂草危害最严重 ,沿海棉区和淮北棉区次之 ,里下河棉区又次之。就江苏各棉区棉田总体情况来看 ,旱 旱连作棉田杂草的危害程度比水 旱轮作棉田略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 226.8~525.0 g(a.i)/hm2对水稻移栽田的稗草、鸭舌草、节节草、异型莎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重防效优于对照药剂60%丁草胺EC和10%吡嘧磺隆WP;并能有效降低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以上海、南京等为代表的江浙地区城市对高羊茅、马尼拉、狗牙根等草坪的杂草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杂草种类最高达34科、112种,禾本科和菊科种类最多,香附子、狗牙根、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空心莲子草、天胡荽等杂草分布最普遍。不同养护水平、草坪类型、季节、建植年限等方面的草坪杂草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有关草坪草种和环境因素对杂草分布影响的研究还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烯草酮EC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以洋葱品种红一号为试材,研究了240g·L~(-1)烯草酮EC加入3种专用助剂不同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240g·L~(-1)烯草酮EC180、240、300、600mL·hm-2+0.125%Amigo专用助剂各处理,对洋葱田禾本科杂草防效达89.7%~100%,240g·L~(-1)烯草酮EC16mL·hm-2+0.2%TM-4专用助剂处理,对洋葱田禾本科杂草防效达87.0%~99.5%,240g·L~(-1)烯草酮EC240mL·hm-2+0.05%力透专用助剂对禾本科杂草的株数没有防效,鲜重防效只有72.5%和78.7%。各处理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推荐使用的最佳应用剂量范围为240g·L~(-1)烯草酮EC240~300mL·hm-2+0.125%Amigo专用助剂和240g·L~(-1)烯草酮EC240mL·hm-2+0.2%TM-4专用助剂。施药适期为移栽后洋葱苗4~5叶;稗草、野黍等禾本科杂草3~5叶期,施药方法为洋葱苗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19.
以杂交棉鲁棉研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于2008年在山东临清、嘉祥和金乡三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杂交棉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熟相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低密度(3.00株/m2)和高密度(7.50株/m2)处理的产量低,中高密度(4.50-6.0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枝条件下,低密度(3.00株/m2)产量最高,中高密度(4.50-6.00株/m2)的产量居中,而高密度(7.50株/m2)处理的产量还是最低;整枝条件下4.50株/m2密度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比3.00株/m2分别增产4.93%和5.51%,而留叶枝条件下3.00株/m2的籽棉产量比4.50株/m2高4.03%。低密度(3.00株/m2)下留叶枝的铃数多于去叶枝的铃数,但随密度增加(4.50株/m2及以上),留叶枝的铃数显著少于去叶枝的铃数;留叶枝和增加密度都会降低铃重。密度与整枝对棉柴比没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但都可显著影响生物产量。密度与整枝对棉花早熟性也有互作效应,去叶枝的早熟性好于留叶枝的处理,随密度增加,早熟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