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77-1990年2614次田间种群消长系统调查及对15417头长,短翅型雌成虫卵巢发育系统解剖证实,本地区单季晚稻最初虫源由南方迁入,迁入期通常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繁殖产生长、短二种翅型的成虫,从过入建立各到种群最终消失,可发生3-4个世代,田间种群数量动态与迁入基数,气温、食科及天敌等因子有关。其中,虫口基数和气温是种群大发生的主导因子,短翅型成虫大量出现是种群数量激增的预兆。 相似文献
2.
褐飞虱是安徽桐城县县单季稻、双季晚稻后期主要害虫,以70年代为害最重。近年来略次于白背飞虱。灯下初见期为6月中下旬,迁入峰在7月。常年迁入后发生4代:四(2)代一般7月下旬在迟早稻、单季稻田发生,不需要防治;五(3)、六(4)代为害单季稻和双季晚稻,为主害代;七(5)代为害双季晚稻。田间虫量呈单峰曲线消长,群体高峰出现期:双季晚稻田六(4)计在9月中旬末,10a虫量平均百丛500头;单季稻田六(4)代在9月上旬本.10a虫量平均百丛639头;七(5)代在10月上旬,10a虫量平均百丛241头。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为延缓褐飞虱、灰飞虱对25%吡蚜酮产生抗药性,笔者引进相关药剂并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证明,参试的乙虫腈、烯啶虫胺等几种药剂对水稻后期的褐飞虱、灰飞虱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但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减轻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明确黄山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和二化螟(以下简称“两虫”)偏重及以上发生条件下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方法]选择在“两虫”发生偏重的田块,通过三氟苯嘧啶+乙基多杀菌素组合(以下简称“三乙组合”)与当地农民习惯组合防治“两虫”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明确“三乙组合”对“两虫”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三乙组合对水稻“两虫”防效好,同时农药减量作用明显。[结论]强化监测,于“两虫”低龄幼(若)虫高峰期选择三氟苯嘧啶+乙基多杀菌素各防控1次,能有效控制“两虫”危害,达到水稻增产增收的目的。该方法用药量低,用药次数少,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是植保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褐飞虱(M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上海郊区尤以8月底9月初(单季晚稻孕穗至抽穗期)发生的四代若虫数量最多、危害最重,是水稻全生育期的主要危害代,也是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5年,本地因受害虫迁入数量、气候条件、作物生育期及防治措施等因素综合影响,导致褐飞虱特大发生,数量之多、危害时间之长、防治之难,为20年来所少见。为认真总结褐飞虱发生及防治技术上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害虫的防治水平,本文就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的特点与原因、存在问题及其防治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持续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初报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我国为褐飞虱迁入地带,田间褐飞虱种群是由具有不同致害性的生物型个体所组成的混合体。所以,一个田间种群的生物型属性即为该种群优势个体的致害性。根据我们自1981-1991年逐年系统监测结果,浙江省田间褐飞虱种群的致害性在年度间有波动,但自1989年开始其致害性已稳定地属生物2。浙江省褐飞虱由生物型1转变为生物型2的过程,落后于南方的海南和广西省(区),比热带虫源地更迟。 相似文献
12.
应用昆虫生命表方法及害虫种群趋势控制指数,对新惠占1号等5个水稻品种对褐稻虱的田间抗性进行了研究,并与温室苗期抗性测定结果相印证,确定新惠占1号和“7915”为抗性品种,七桂早25、玻惠占1号为中抗品种,双桂1号为感虫品种。指出害虫种群趋势控制指数是测定和评价水稻品种抗虫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几种药剂对褐稻虱种群数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昆虫生命表及种群趋势控制指数方法,探讨几种药剂对揭稻虱种群数量的控制作。同时研究这几种药剂对稻田天敌密度的作用,并通过杀虫剂的毒力测定,验证主要的两种天敌对几种杀虫剂的反应。 试验结果表明:喹硫磷由于严重杀伤稻田天敌,因而增大了下代的种群趋势,控制指数(14.36)甚低于对照区(28.43)。叶蝉散区的控制指数(29.40)仅略高于对照区,在天敌作用比较明显的环境下(对照区的种群趋势指数为1.8793),防治效果不明显。优乐得(App-laud)区的控制指数最高(65.96),种群趋势指数最低(0.7523),这种药剂属于主要对同翅目昆虫起作用的生长调节剂,不但抑制褐稻虱的种群数量,同时也相对地助长其天敌的作用,因而防治效果较好。 在昆虫生命表的基础上,通过种群趋势控制指数的分析,有助于杀虫剂和天敌协调作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白背飞虱实验种群及自然种群生命表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状态空间分析法,研究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实验种群的研究表明,白背飞虱在不同品种上的产卵过程均有差异,且其产卵量高于田间实际卵量,这是由于天敌引起白背飞虱成虫非正常死亡与其逐日产卵概率的联合作用.以田间品种为标准品种,把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存活率、发育历期、生殖力的影响转化成控制指数,进而预测不同品种上白背飞虱的种群动态,给予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比较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江淮稻区褐飞虱种群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褐飞虱实验种群的观察数据和一此地区的田间种群生命资料,结合江淮稻区水稻栽培模式和褐飞虱的发生特点,组建了江淮稻区褐飞虱种数量动态的模拟模型,经检验,效益较好,对发生高峰期和发生量的预测均符合标准,基本上能反映该地区褐飞虱的发生趋势,灵敏度分析显示,温度是影响褐飞虱种群数量动态的最关键因素,其次为初始迁入虫量,天敌和水稻生育期,提出用后验差方法评价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对褐飞虱各种发 相似文献
16.
褐飞虱田间种群空间结构分析和空间分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异函数对水稻不同季度、不同生长期中褐飞虱若虫田间种群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表明,褐飞虱若虫田间种群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型。在晚稻生长中、晚期,褐飞虱若虫的聚集程度分别为53%和31.6%,聚集斑块范围分别为27m和24m。在早稻生长的早、中和晚期,褐飞虱若虫的聚集程度分别为42.6%,48.9%和57.2%,聚集斑块范围均大于60m。空间分布模拟图能较好地反映褐飞虱若虫在田间的具体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18.
褐稻虱种群数量动态的短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雄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13(3):16-22
本文在多年同次世代平均生命表的基础上,应用种群矩阵模型讨论揭稻虱种群数量动态的预测问题,褐稻虱种群生命表划分为卵、1~2龄若虫、3~5龄若虫及成虫4个阶段。这4个阶段的历期不相等,本文把这4个阶段继续细分为等期的日龄状态,与此相适应,种群矩阵模型的转移矩阵也扩展为相应维数的方阵,结合输出方程,输入始发期1天调查的各虫期的密度,连续输出约40天内各期的密度,在水稻品种对褐稻虱的抗性级别基本不变,其他干扰因素比较稳定的条件下,预测结果对当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试验以杂交中籼稻汕优63和中粳稻盐粳2号为材料,通过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栽插密度,研究群体叶面积消长动态和株型、产量形成的关系。主要结果:1.方程(公式见影像原文)可以描述群体叶面积动态过程,根据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LAI大小及其生长动态变化,可以分为5种叶面积动态类型,Ⅳ型是最合理的叶面积动态类型。2.在合理群体叶面积动态条件下,合理株型为倒2、3叶较长且挺立,倒4、5叶较短,抽穗期单茎茎鞘重高。3.在较大的LAI基础上提高单茎茎鞘重,并协调抽穗期的LAI和单茎茎鞘重是超高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22个晚釉和14个晚粳高产品种为材料,考察测定了193个性状。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性状育种值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晚釉高产品种共有主茎倒二节间直径、灌浆中期百粒日增重、谷草比、黄熟期绿叶指数等10个理想型性状;晚粳高产品种共有成熟时剑叶实长、全生育期、抽穗期单株根千重等10个理想型性状。由此理想型性状所建立的晚籼、晚粳优化回归方程x~2测验效果极佳,且对每个参试品种产量的预测准确率均在93.25%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