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龙章 《农业考古》2004,(2):147-148
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的始源也在我国。我国饮茶风尚却始于巴蜀。从王褒《僮约》中家僮要求家中煮茶,又要去武阳买茶到成都出卖营利的记载。由此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四川一带的饮茶之风已相当普及。西晋付成《司隶教》记及:“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之,廉事欧其器具,使无为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老婊,独何哉”。这是我国有关出卖煮好的茶的最早记载。如今蜀茶馆林立、比比皆是。这位“蜀妪”应为我国茶馆业的鼻祖。明代时,以人顾云农说:“除烦去腻,川人因不可一日无茶”。可见四川人自古以来对饮茶的爱好。  相似文献   

2.
早在商朝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扫帚作扫”的铭文了。晋代《拾遗记》记载: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尧禹时代,各家各户都要在春节前夕“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民谣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尘,南方叫掸尘,就象现今的“卫生突击周”一样,  相似文献   

3.
风土论是传统农学思想之一,其源于作物的异地引种.随着大规模异地引进与推广蚕桑技术,晚清成为蚕桑风土论最为重要的发展与实践阶段.各地官绅撰写的劝课蚕书皆对蚕桑风土论细致论述,形成了系统与成熟的观点,传统蚕桑风土论逐渐发展与完善.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大范围蚕桑风土论的实践也遇到了诸多困境.清末,随着西方近代蚕桑技术传入,蚕桑领域更少依赖风土因素,近代科学思想逐渐取代了传统蚕桑风土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茶文化视角对《水摆夷风土记》这一部详细记述西双版纳、普洱等地20世纪30年代风土人情的游记体著作进行研究,分析了书中记述的滇南茶马古道交通状况、沿途主要城镇及滇南部分茶区当时的茶叶发展状况,认为此书对滇南普洱茶区茶叶历史文化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明  马珂琦 《古今农业》2022,(4):29-36+58
风土论是古代农学思想体系的内容之一,是在“三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因缺乏核心要义和理论观照,先秦至宋代它一直停留在朴素形态。元代以后,知识精英尝试对风土论进行新的系统化论述,实践结果使风土论知识体系建构的更具完备,而运用概念工具对风土学说进行的理论性阐释尚不成熟。风土论的发展与演变是政治、技术和思想互动交融的结果。古人对新作物的引种推广有一系列经验,现代的农业生产应该借鉴这些经验,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6.
唐代食粽考     
何宏 《农业考古》2007,(4):254-256
唐代是帝制社会鼎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民生富裕,其饮食文化高度发展,在中国饮食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人谈起中华文明,往往以唐代为首选亮点。中国的食粽习俗在此时已经基本定型。一、粽子的名称有关粽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汉。“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有:“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其后,西晋周处《风土记》一书又有下列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又云:“五月五日,以菰叶裹黏米煮熟,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也。”又,《齐民要术》引《风土记》注云:“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  相似文献   

7.
陈宏 《农业考古》2002,(2):28-29
据《余杭县志》记载 :“陆羽泉 ,在县西北三十里吴山界 ,双溪路侧 ,广三尺许 ,深不盈尺 ,大旱不竭 ,味极清洌”。据《新唐书》“陆羽传”载 :“陆羽字鸿渐 ,复州竟陵人 (今湖北天门县 )。不知所生……上元初 ,更隐苕溪 ,自称桑苎翁 ,闭门著书 ,贞元末卒 (公元 80 4年 )。羽嗜茶  相似文献   

8.
忘忧草     
<正>忧愁,是因遭遇困难或不顺心的事而苦闷的情绪。如果忧愁来临时,可以释怀忘却,或者瞬间化解,那会是一个充满快乐的人生。世间没有后悔药、忘情水,但却真真切切地生长着忘忧草。《博物志》记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风土记》有云:妊妇佩其草则生男。故萱草还有"宜男草"之称。早在西方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就有一种母亲之花,她就是萱草花。《诗经疏义》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为古时母亲的居室所在,也是古代文人对母亲的尊称。传说古代孝子考取功名出门赴任时,  相似文献   

9.
基于民俗是一种民间文化,涵盖内容广,且极具地域性,本文对东北民风民俗中形成的酱文化做了系统考察和研究。文献和田野调研结果表明,酱文化主要表现在岁时、饮食、语言、服饰、宗教等民俗要素中。结论认为,东北酱文化作为文化使者,将我国酱文化传播至东北亚地区,系我国酱文化传播线路之一。在近代农业商品经济和"移民潮"的影响下,酱文化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由"产生,传播,发展"三个要素相互联结、共同构成的东北酱文化,属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其加以深入具体研究,兼具史学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区共有十一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其中壮族和瑶族是广西地区人数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选取壮族和瑶族这两个代表性民族从农业、林业发展方面的生产民俗和民族服饰、日常饮食方面的生活民俗对其传统生态民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1985年5月30~31日,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北京农业大学、甘肃省畜牧研究所和江苏农学院等单位的二十多位著名畜牧专家、教授,在海门县种羊场对引自英国的林肯羊风土驯化和纯繁技术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它不仅为我国今后绵羊的引种工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而且直接为我国发展半细毛羊生产提供了优良种羊来源。  相似文献   

12.
贵州地区处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其地貌特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传统生态生活民俗,本文从服饰、饮食、居住等几个方面对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活民俗进行研究,并挖掘其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汉水流域的古老文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独特的地理和历史环境,让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呈现出多地域文化交融、多民族文化交汇、多时空文化交叠的文化特征。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在文化记忆与传承、健身与休闲娱乐、经济资源开发和利用、社会控制与凝聚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功能。加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科技》2007,(2):55-57
寒冷的冬天挡不到人们期待春节的热情,从进入腊月二十三,年味就越来越重了。二十三祭灶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相似文献   

15.
吴玉华  黄亮 《农业考古》2012,(1):145-148
南安"罗汉舞"俗称"罗汉送喜",始于清初,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大余县南安镇客家人一项祈神求子,集音乐、舞蹈、技巧表演艺术为一体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南安"罗汉舞"表演场面壮观,形式独特,富有儿童游戏性和娱乐情趣性。不仅风趣幽默,而且宗教神话色彩浓厚,具有和平安定、热闹兴旺气氛,深得客家民众喜爱。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南安"罗汉舞"形成原因、内容与活动程序以及文化传承价值等进行调查研究,为赣南客家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整理挖掘、保护传承、推广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81年我国从英国引进林肯羊140只,选定在江苏海门种羊场饲养,现将林肯羊两年来风土驯化(acclimatization)情况报告如下。一、海门种羊场的生态环境林肯羊的原产地林肯郡与海门种羊场皆属海洋性气候,其生态环境条件如表1。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虽不太一样,但过年的活动却是大同小异的。就北方而言,气候比较冷,以往各地都有不同的猫冬习俗,不过每当时序进入腊月,广大农村便活跃起来,家家户户就开始忙过年了。  相似文献   

18.
"花儿"又名"少年",产生于河湟,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高原特点。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派别,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花儿"作为一种传唱度十分高的民俗文化,虽然起源于男女青年的情歌,但是其中的很多内容都与河湟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从中反映了河湟当地农作物、生产过程、农具与农业民俗变迁等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徐编 《农村百事通》2006,(15):12-12
在山东滨州地区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风俗,青年男女在结婚前夕都要互送“喜”鸡,即男方送给女方一只母鸡,女方送给男方一只公鸡。送的“喜”鸡是有一定标准的,并不是随便逮一只自家养的鸡就行,必须是浑身不带任何杂色羽毛的黑鸡。当地有一个叫李传庆的村民,从这一风俗中发现饲养黑鸡潜在着巨大的商机。他认为饲养黑鸡销路一定不错,肯定会大有赚头,于是就专门养殖全身黑羽的本地黑鸡。李传庆养殖“喜”鸡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即将结婚的人都纷纷慕名前来选购“喜”鸡。正如李传庆所预料的那样,黑鸡销售十分火爆。每养殖、出售一对“喜”鸡,…  相似文献   

20.
桃文化是中国树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无论是它的花、果,还是枝干,都包含着或单一、或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桃树身上,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植物崇拜的渊源与历史及其与之相关的民间俗信形成的原因,而且还能真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