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会计文书中含有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料,不仅为会计研究,而且为经济、社会关系、契约制度、户籍制度、佛寺关系等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参考和文献依据.敦煌会计文书重要的史料价值形成与唐五代时期发达的商业经济、繁荣的东西文化交流、寺院特殊的社会地位和高度发达的单式记账方法是分不开的,体现了科学与原始、历史与现实的融舍统一.  相似文献   

2.
正敦煌属于干旱的沙漠性气候,但由于紧靠祁连山,以祁连山雪水为源的党河、宕泉河、疏勒河等流经敦煌,给敦煌带来了丰富的地下水,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从敦煌文献看,当时敦煌人的食物原料以农业、牧业产品为主,以一定的采集、狩猎食品为补充,是较为完善的食物结构体系。考古证实,敦煌的农业开发相当早。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敦煌就有了加工原粮的石磨器。根据敦煌文书记载,唐五代至宋,敦煌种植的粮食作物中,麦类有小麦、大麦、青稞、罗麦、荞麦  相似文献   

3.
在敦煌曲子词中,有不少词作涉及当地女性服饰的描写。本文主要通过对唐代女性服饰进行研究,探索敦煌曲子词中袒胸装的特点、穿着习俗以及文化意义,从而达到对唐代女性穿着袒胸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袁涓文 《农业考古》2012,(6):225-229
锦屏文书主要是指在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侗人民的林契,是在明清代当地非常盛行的林业管理方式,锦屏文书涉及山林土地权属买卖、转让、村规民约、环境保护等民间契约,它记载了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明清以来数百年的林业经济史。它同"敦煌文书"、"徽州文书"并称为我国迄今发现的"三大文书"。目前发现在当地的许多农户  相似文献   

5.
张中奎 《农业考古》2012,(1):299-300,310
近年来,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台江、三穗、剑河、锦屏、黎平、天柱等县,陆续发现了大批山林土地买卖契约及其它相关碑刻族谱文献,总数达20万件以上,涵盖地域之广,归户性特征之突出,史料价值之珍贵,甚至可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媲美。2010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阿风研究员等人专门就清水江文书的价值和意义作了专门的研讨和评估。(1)随着民间文书搜考范围的扩大与数量累积的增多尤其是凝聚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农业生产理论与生产技术均有显著进步。但唐代传世文献中有关农业的资料却非常匮乏,特别是对肥料生产与施用等方面的记载更是凤毛麟角,这严重影响了对唐代农业生产的深入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传世文献结合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相关内容,对唐代施肥理论与实践、肥料种类、积肥方法以及施肥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2013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上报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确立了围绕“一带三区”的工作布局,其中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生态文化区成为其中的“三区”之一。,国家首批“丝绸之路”申遗名单上,敦煌玉门关、河仓城遗址,悬泉置遗址赫然在列。这是敦煌文化旅游发展的大机遇。那么如何找出敦煌文化旅游的不足和缺陷,更好的发展,成为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赵盾 《新农村》2012,(3):47
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位于我国古代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荒  相似文献   

9.
清代敦煌渠道修建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卫 《古今农业》2010,(1):106-114
敦煌位于西北干旱地区,是沙漠边缘的一片绿洲,降雨稀少,其农业生产对境内唯一一条河流党河依赖较大。有清一代是敦煌地区主要发展时期,从边防重镇发展成农业聚居区,灌溉渠道的修建与管理是促进敦煌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渠道的修建之初为巩固边防与移民屯垦的需要,随着人口的增长,渠道的分布向城外拓展并形成今日敦煌地区渠道分布的大致格局。探讨清代敦煌农业渠道的修建与管理,对今天敦煌地区农业水利科学开发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小麦品种"罗麦10号"在上海市宝山区种植的高产群体特征,通过收集整理2012—2016年"罗麦10号"的高产示范资料,分析了其群体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罗麦10号"在上海市宝山区种植,高产(产量≥350 kg/hm~2)群体的适宜基本苗数和高峰苗数分别为有效穗数的0.57~0.62倍和1.38~1.49倍,成穗率在67%以上,个体主茎总叶片数在(10.36±0.39)张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程度为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小。故"罗麦10号"种植应以确保足够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为主攻目标,同时注重穗粒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敦煌红地球葡萄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生产占敦煌农业经济的主要地位,本文通过气象资料数据对红地球葡萄种植气候条件进行客观分析,得出敦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种植红地区葡萄,且能获取高产优质,但要注意防范低温冻害、霜冻及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12.
徽州文书是20世纪继甲骨文、秦汉简帛、敦煌文书、明清大内档案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的第五大发现,促成了徽学这一新学科的形成。在数量众多的徽州文书中,土地买卖契约文书所占比例最大,内容最为丰富,产生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该文回顾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相关的梳理、比较,以进一步了解徽州土地关系问题,关注徽州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慧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95-5397
阐述了敦煌绿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敦煌绿洲农业发展的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敦煌市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发展西甜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西甜瓜种植已成为敦煌助农增收的农业重点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多年生产实际的基础上,作者详细描述了敦煌西甜瓜栽培中几种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符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的防治方法,可为生产中进行病害识别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清水江文书是继敦煌吐鲁番文书和徽州文书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三大文书,其民间蕴藏量至少在30万件以上,目前已收藏进档案馆馆藏达10万多件。清水江文书的主要内容是清代和民国时期苗族侗族人民买卖山林和田地的契约。由于这些契约具有完整的归户性特点和清晰的历史脉络,因而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土地制度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  相似文献   

16.
杨发鹏 《甘肃农业》2005,(12):189-189
敦煌地处中国西北内陆深处,气候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古代当地的官吏和百姓,一方面与敦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人们落后观念意识的影响,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与频繁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又不得不寄希望于上天和佛祖神灵的保佑,祈求佛祖和神灵使他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17.
风沙天气是敦煌李广杏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天气之一,敦煌地区大风多发时期正是李广杏开花坐果和果实膨大成熟期,严重时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甚至绝收。该文提出了敦煌李广杏的风沙天气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风沙防治宣传,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大风沙尘天气预报预警,加强李广杏主要生长季气象为农服务等。  相似文献   

18.
敦煌占卜文书与传世典籍中所反映出的五代十国占卜与农业的关系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敦煌占卜文书中,五代十国占卜的记载多是以下层劳动人民的视角为主,关注的是民间下层民众生活中占卜与农业的关系。而传世典籍中所载的,则是以封建王朝即统治者的视角为主,体现的往往是一种国家行为,关注的是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尽管在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混战等因素,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但这并非是说五代十国的统治者们不关心生产的发展,这从传世典籍中所载之占卜与农业的关系也可窥见。  相似文献   

19.
甘肃敦煌棉蚜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4-1995年,采用浸渍法建立了22种杀虫剂对甘肃敦煌棉蚜的毒力回归线,可作为今后用浸渍法监测棉蚜抗药性的相对敏感毒力基线,与国内敏感棉蚜种群的毒力基线比较,1994年敦煌棉蚜对氰戊菊酯和灭多威处于敏感性水平,对氰化乐果和久效磷达到中抗水平(31.42和27.45倍),对溴氰菊酯达极高抗水平(274.39倍);对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显示出早期抗性的迹象。1995年棉蚜对  相似文献   

20.
正《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也有人说,"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交汇。敦煌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王维的诗中不难看出敦煌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