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元代劝农文对农民的劝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力 《农业考古》2006,(4):131-136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都是以农为本。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社会,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农民生存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兴衰,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将农业及农民作为立国的根本。元代是由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原本以游牧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但为了对中原汉地等传统的农耕地区实现更为有效的统治,统治者继承并延袭了历代王朝重农的传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牛是宋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不但是“农耕之本”,亦是军工原料的重要来源,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在宋代,人口与土地数量都有较大发展,对耕牛需求量巨大,由于战乱、瘟疫等天灾人祸不断,耕牛多数时期供应比较紧张。为发展农业,安抚民众,稳定统治,因而宋代统治者非常重视耕牛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扶持农户养牛和保护耕牛,努力促使耕牛在农户中普及,做到“耕者有其牛”,并取得一定成效,基本保证了农业对耕牛的需求,使耕牛在农户中普及,为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伊始,国家领导人就提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2007年中央1号文件又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也提出"现代农业可以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发动机。"河南作为传统的粮食大省,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也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复兴。河南将围绕国家农  相似文献   

4.
中原农耕文化作为华夏农业之根、中华文化之根,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开放性。传承中原农耕文化有利于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河南应做好粮食生产及深加工、农耕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战略等文章,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从而引领推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5.
从粟类作物在中国历代社会中的作用看粟类科研工作者当前的庄严使命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高国仁蒋宏伟一、粟在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地位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农业经济是人类文明的更大保障,使人类第一次从依靠环境转为开发环境、改造环境,是人类使用火之后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进...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农业科技发展和农耕文化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农耕文化演变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耕文化革新的主要驱动力,农耕文化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果,也反作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在阐明当前农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科学农耕文化的精神实质,综合现代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确立了科学弘扬农耕文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明与农耕经济密不可分,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加工技术也不断提高。隋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措施发展农业,使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文章主要以河南博物院收藏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陶质模型明器磨、碓、碾和执铲、执箕劳作女俑组成的粮食加工场景为例,结合同时期其他墓葬粮食加工工具,探讨当时的粮食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农本思想在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在"农本""重农贵粟"的思想观念影响和主导下,历代统治者也非常重视农耕在治国、安邦、富民中的作用。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的农耕谣谚,这些谣谚不仅是农副生产关于天、地、人之间的哲理性辩证关系思考,也是中国农耕文明与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时至今日,这些农耕谣谚仍具有科学实践应用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徐义强 《农业考古》2012,(3):242-244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也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世居于云南省的红河、澜沧江流域以及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广大山区和半山区。从经济形态上来看,哈尼社会以梯田陆地农耕经济为主,是极为典型的农业社会。哈尼人一般聚族而居,哈尼族村寨中延续千年的"莫批——咪谷"组织是哈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在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农业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增",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农业发展相比较,我国农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  相似文献   

11.
正开封具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当地农村农民所传承的文化资源优势,是助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条件。开封农业要用好国家和省相关发展政策,充分发挥本地文化特色,促进"文化+农业"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厘清开封农业文化资源禀赋开展系统性摸底式排查。政府可委托第三方对  相似文献   

12.
当下社会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水稻产量的不断增加,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现阶段我国大力推广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优质稻的保优生产。实现优质稻的保优生产,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加工、栽培措施,从而为产出高质量的水稻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主要从栽培优质稻的技术出发,并结合农耕经验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6,(23)
活态存留的传统农耕文明具有天然的旅游开发价值。在国家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通过深度挖掘传统农耕文明的现代旅游价值大力推进旅农融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全面分析案例地传统农耕文明存留现状的前提下,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该地活态存留的传统山地农耕文明的现代旅游价值,并进一步通过纯农业运作与旅农融合运作的对比分析,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说明现代旅游价值实现如何提升传统山地农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天下以农桑为本".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有炎帝教耕的佳话;唐代有"三秦之人待此而饱,三军之众待此而强"的美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国务院批准湖南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为全国探索经验和示范引路.在"两型"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文期望通过实地调研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耕文化传承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耕文化是中国农业社会智慧的结晶,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农耕文化的传承意义,凸显传承农耕文化的必要性。尝试基于农耕文化的经济学属性,借鉴"公地悲剧"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九种农耕文化传承模式与实践案例,即罚款与补贴模式、名录保护模式、文物保护模式、农民退出模式、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公司主导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博物馆模式、文化礼堂模式,为各地农耕文化传承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坚持农耕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创造性,加强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保障,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当代乡村治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新疆农业垦区,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并存。自西汉至清末,历代王朝出于戍边和维护地方治安的考虑,均非常重视在西域屯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驻新疆后,大力发展屯垦经济,进一步增强了汉民族农耕文化在新疆地区的吸纳力和包容力。  相似文献   

17.
正"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立命之根本,从千年之前的农耕文明,到如今的国家第一产业,农业在历史发展及国家进步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的农业技术历经千年的传承与演变,在广阔的华夏土地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农耕文明历久而弥新。然而,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开展,新形势下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要求,与传统小农经济发展模式的矛盾日益凸显,农机补贴与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耦合发展,需注重特色农业产业、地方农耕文化、"科技、管理、资金"投入的有机结合,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以江西会昌岚山园规划为例,对江西休闲观光农业和江西农耕文化结合方式进行了阐述,提出传承农耕文化、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是继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又一篇文章。农业高校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要肩负起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使命。农业高校在建设思政课堂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引导学生关注"三农"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山东农业大学"初心课堂"坚持立足真实历史素材,从实践角度将农耕文化和思政课建设融合为一体,打造校园文化新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贵州留存有一定规模的山地传统农耕文明。文章在全面分析案例地传统农耕文明存留现状的前提下,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该地活态存留的传统山地农耕文明的现代旅游价值,并进一步通过纯农业运作与旅农融合运作的对比分析,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说明旅农融合如何有效提升传统山地农业效益,而后借助传统农耕文明主客共享理念,构想了一个山地传统农耕文明存留区的旅游脱贫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