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尹世洪 《农业考古》2012,(6):171-177
家庭关系是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而形成的一定范围亲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是家庭制度的重要方面。家庭关系具有以下特点:一、多样性。由于家庭成员的多少、血缘关系的远近和代际关系的不同,他们在日常活动和交往中,构成了多种类型的家庭关系。二、家庭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不是独立于社会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研究者也正是通过家庭去观察、触摸、乃至解剖一个社会,并通过这个细胞日常、微观而又隐秘的脉动,来揭示、把握整个社会的动向。家庭结构、代际之间的关系及变化,对于宏观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它与社会整体变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它同宏观社会变迁之间是怎么样进行调适或者互动的?它自身的变化是怎么样影响了、或者是受到了影响宏观社会结构的?近些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在全国20多个省份地区的农村进行着长期深入调查。本刊特邀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就"农村家庭代际关系"问题撰文讨论。这5篇简短凝练的小文章,均是研究者在深入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当下农村社会状况的描画和剖析。他们主要围绕家庭内部代际之间关系的变化、出现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探讨,剖析当今家庭代际关系及其模式的变化与整个社会结构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侧重地分析了为何农村家庭内部结构与关系正在发生着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研究者也正是通过家庭去观察、触摸、乃至解剖一个社会,并通过这个细胞日常、微观而又隐秘的脉动,来揭示、把握整个社会的动向。家庭结构、代际之间的关系及变化,对于宏观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它与社会整体变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它同宏观社会变迁之间是怎么样进行调适或者互动的?它自身的变化是怎么样影响了、或者是受到了影响宏观社会结构的?近些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在全国20多个省份地区的农村进行着长期深入调查。本刊特邀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就"农村家庭代际关系"问题撰文讨论。这5篇简短凝练的小文章,均是研究者在深入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当下农村社会状况的描画和剖析。他们主要围绕家庭内部代际之间关系的变化、出现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探讨,剖析当今家庭代际关系及其模式的变化与整个社会结构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侧重地分析了为何农村家庭内部结构与关系正在发生着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以下简称“农村承包合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与承包经营者签订的明确双方在生产、经营和分配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属经济合同范畴,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它伴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应运而生,又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首先,农村承包合同是家庭承包经营内容的具体体现。农村承包合同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研究者也正是通过家庭去观察、触摸、乃至解剖一个社会,并通过这个细胞日常、微观而又隐秘的脉动,来揭示、把握整个社会的动向。家庭结构、代际之间的关系及变化,对于宏观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它与社会整体变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它同宏观社会变迁之间是怎么样进行调适或者互动的?它自身的变化是怎么样影响了、或者是受到了影响宏观社会结构的?近些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在全国20多个省份地区的农村进行着长期深入调查。本刊特邀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就“农村家庭代际关系”问题撰文讨论。这5篇简短凝练的小文章,均是研究者在深入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当下农村社会状况的描画和剖析。他们主要围绕家庭内部代际之间关系的变化、出现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探讨,剖析当今家庭代际关系及其模式的变化与整个社会结构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侧重地分析了为何农村家庭内部结构与关系正在发生着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汪超  郭聪 《农业展望》2013,(8):32-37
在综述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梳理出留守妇女非正常生存问题,提出非正常生存问题的诱发性因素——家庭离散。为验证这一假设,使用湖北省留守妇女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2012)的数据,以家庭离散作为切入点,并将其作为自变量逐一与5类非正常生存问题进行回归分析,以此考察家庭离散与留守妇女问题之间的显著性程度与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家庭离散对留守妇女的身体健康、婚姻安全、代际关系、劳动生产以及自身发展产生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都必须解决好农产品的流通问题,也就是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那么,谁能够在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搭建起桥梁,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呢?实践表明,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 是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39-2539,2541
家庭规模作为人均年纯收入的重要计算因子,与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贫困变动之间具有显著关系。以国家统计局湖北省农调队的家庭调查数据为依托,分别测算不同规模家庭的贫困发生率以及1997~2003年的贫困变动状况,实证分析家庭规模与农村家庭贫困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社区中,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消费单位,在进行生产劳动和一系列消费活动过程中,必然对社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这一过程也是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同社区生态环境发生关系的过程。但是,不同类型的家庭所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及结果都不一样,对社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本文试图以丽江地区永宁乡八珠村为例探讨不同的婚姻家庭类型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当前养老现状及其对农村家庭生活的影响出发,阐述家庭养老与家庭和谐之间的一种消极关系,并从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途径,即在经济和文化道德水平保证下,建立家庭、社区、国家"三位一体"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全部经济关系。因此,土地关系的协调和优化过程,就是农村经济关系的变化和优化过程。即便目前的非农收入已经超过了农业收入,但是土地作为农民生存保障资料的功能将在很长时期内不可能改变,农村部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会改变。因此,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话题。由于农村职教的特性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等原因,在农村职校中实施创业教育就很有必要。为了顺利实施创业教育,农村职校必须处理好就业和创业的关系,文化、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的关系,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是在农村区域内,构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行业的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关系.质的联系就是农业(村)产业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方向和内容;量的比例就是这种联系的数量关系,即各种产业在社会总资源分配和社会总产品供给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78年来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我国农民工数量与我国农村家庭主要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民工与我国农村家庭生活水平存在紧密的正向关系,农民工的增多促进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的增多并不会导致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减少;农民工数量增多的原因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之间的差额存在显著关系;农村边际劳动力要素机会成本是影响农民工数量增多的比较重要原因;家庭经营收入和进城务工收入的总和是影响农民工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许连君  李曼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6):1227-1230
劳动力和土地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要素,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文章以推拉理论对农用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OLS回归模型对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用地流转及农户的家庭特征(家庭抚养比例、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相关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抚养比例和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正向影响,而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不太显著。根据以上研究发现,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推动浙江农村土地的流转,对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推行促进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逐渐受到重视,其中农村家庭的信用卡消费也逐渐成为消费领域新的增长点.以家庭金融调查的农村家庭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研究农村家庭的金融素养、家庭收入与信用卡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素养不仅会提高农村家庭持有信用卡的概率而且会提高农村家...  相似文献   

17.
景宁县沼气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发展沼气的意义和作用 抓好农村沼气建设是落实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巩固生态县建设成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改善农村食宿条件,扎实推进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抓沼气建设就是根据实际需要。使土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形成农民家庭基本生活、生产单元的能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环,达到家庭经济高效化。农家房屋温暖清洁化的目的。因此,抓好沼气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推进宅基地有序退出是优化城乡建设用地格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河南省12个区县21个村庄的农户调查,发现:农户年龄越大,其退出宅基地的意愿越弱;文化程度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越强;农户家庭人口规模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明显强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农户。  相似文献   

19.
王金星  刘艳 《吉林农业》2004,(11):10-10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承包者的权利。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的生产,存在生产具有盲目性,农业比较效益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薄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农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实行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进行土地流转就是为此做好了前提准备。  相似文献   

20.
从解放前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社会中分家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子分家频率增加,并成一种趋势,这涉及意愿、家庭矛盾和习俗等方面的原因.不过,不管在什么时期,分家之后兄弟之间的关系仍然密切,血缘关系依旧是农村社会关系网中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