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AFLP标记对超细型细毛羊品系纯度进行检测,旨在为评价该品系细毛羊的遗传特性,采用TaqⅠ和EcoRⅠ双酶切,利用6对引物对24只细毛羊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共获得226个AFLP标记,1对引物获得的标记数在29~50之间,新吉超细型细毛羊相似系数AFLP研究结果为0.914~0.982,本研究为评价新吉超细型细毛羊遗传稳定系数提供了相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作者主要介绍由800只中国美利奴超细型细毛羊组成的大型细毛羊群体在冬季舍饲期间,发生的一起由于针茅草饲喂方法不当而造成大批羊只死亡的病例,并介绍了采取的治疗措施与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绵羊近亲繁育技术培育超细型细毛羊.其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是采用群体继代选育育种方法,超细型公羊大胆采用近亲繁殖的方法,获得优良个体,同时进行个体鉴定,淘汰不良个体,再进行整群,级进2~3代,使之稳定遗传,建立细度为74~80支的超细型羊育种群.  相似文献   

4.
建立适合的AFLP反应体系研究桑树主要害虫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分析桑天牛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开辟害虫防治新途径。对提取的桑天牛成虫基因组DNA预扩增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选择性扩增中的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dNTP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和Taq酶的用量等进行单因素试验,优化反应体系。确定预扩增反应体系中的Mg2+终浓度为1.50mmol/L,dNTP终浓度为0.15mmol/L,引物浓度为10.0×10-7mol/L,Taq酶用量为1.00U;确定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中的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为40倍,dNTP终浓度为0.15mmol/L,引物浓度为5.00×10-7mol/L,Mg2+终浓度为1.50mmol/L,Taq酶用量为1.00U。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扩增得到了条带清晰的桑天牛AFLP图谱。  相似文献   

5.
6.
高原超细型细毛羊经济性状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对微卫星引物对70只中国美利奴高原型超细类群个体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微卫星座位具有高度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739 1,有效等位基因数4.441 9.3个微卫星标记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微卫星MCM218的160 bp等位基因和BMC1009的288 bp等位基因与中国美利奴高原型超细群体绵羊羊毛细度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 1和-0.849 1.微卫星BMS1248的145 bp的等位基因与中国美利奴高原型超细型绵羊周岁体重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2 3.这一结论初步说明,微卫星MCM218的160 bp等位基因和BMC1009的288 bp的等位基因与中国美利奴高原型超细群体周岁绵羊羊毛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连锁,微卫星BMS1248的145 bp的等位基因与中国美利奴高山型超细型绵羊周岁体重也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为进一步分析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连锁标记以及克隆相关基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国家对细毛羊育种的总体规划有了新的要求,在国家863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支撑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所的科技人员用10年的时间培育出了中国美利奴——超细毛羊品系.目前超细品系群达到5.3万只,其中核心群基础母羊6500只,超细毛羊核心群体平均细度16.77μm,最细羊只12.6μm.  相似文献   

8.
《新疆畜牧业》2006,(6):F0003-F0003
新疆畜牧科学家超细型细毛羊科学研究及种羊生产基地。是我国新选育成功的细毛羊新品种——“新吉细毛羊”原种场。  相似文献   

9.
超细型细毛羊生化遗传标记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垂直板高pH不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系统,对中国美利奴高山型超细型细毛羊群体的4个血液蛋白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发现: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血清酯酶(Es)存在多态性,血浆白蛋白(Alb)呈单态性。对存在多态性的位点与细毛羊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中国美利奴高山型超细型细毛羊群体血红蛋白、血浆酯酶位点的不同表现型与体侧毛长、羊毛伸度、羊毛细度及剪毛量等存在显著相关。部分位点可为中国美利奴高山型超细品系培育的早期选种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0.
AFLP是一种新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它结合了RFLP和PCR技术的优点,具有RFLP的稳定性和PCR的高效性,被称为"最有威力的分子遗传标记"或"下一代分子标记".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综述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这种遗传标记的原理、技术特点、技术发展及其在动物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ntestinal microbial community changes after transfering the IGF-1 gene into the superfine wool sheep, which would lead to potential problems in the biosafety of transgenic sheep. Forty one individuals in IGF-1 transgene positive group (GP group, female(GPF) 24 and male(GPM) 17), 43 individuals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negative group (GN group, female(GNF) 25 and male(GNM) 18) and 29 individuals in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group(NG group, female(NGF) 18 and male(NGM) 11) from clinical healthy sheep in the same field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rectal fe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Ⅱlumina HiSeq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determine bacterial 16S rRNA V3-V4 area sequence, and the bacteria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fecal samples of transgenic superfine wool sheep and non-transgenic sheep was analyzed. There were 17 phyla, 32 classes, 56 orders, 94 families, 228 genera and 185 species. LEfS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0 biomarkers in the GPF group, there were 5 biomarkers in GPM group, all of which were common colonization bacteria of ruminant intestinal flora. The biomarkers in NGF group was Bacteroides BS11 family, the biomarkers in NGM group was Firmicutes. They were the main dominant bacteria of ruminant intestinal flora. Analysis of shared bacteria of intestinal flora in 3 group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shared bacteria was as high as 91%-94% in 6 taxa of genus and family.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IGF-1 gene did not change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in superfine wool sheep, and the transgenic sheep were bio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究超细毛羊转入IGF-1基因后是否会引起超细毛羊肠道微生物菌群群落改变而导致转基因羊生物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本研究在同一羊场随机选取临床健康羊3组,其中转IGF-1基因阳性组(GP组)41只(24母(GDF),17公(GPM)),转基因阴性羊(GN组)43只(25母(GNF),18公(GNM)),非转基因超细毛羊(NG组)29只(18母(NGF),11公(NGM))。取直肠粪样,应用Ⅱ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粪便样本中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序列,分析转基因超细毛羊与非转基因羊间肠道粪样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共计得到17个门,32个纲,56个目,94个科,228个属及185个种;LEfSe分析显示,GPF组有10个生物标记物;GPM组有5个,均是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常见定植菌;NGF组的生物标记物为拟杆菌BS11科;NGM组为厚壁菌门。均为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主要优势菌。3组肠道菌群的共享菌分析显示,在门纲目科属种6个分类水平拥有共享菌比例高达91%~94%。本研究证实,转入IGF-1基因并未改变超细毛羊肠道菌群的整体结构分布,转基因羊具有生物安全及环境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不同生产期对澳美后代(即用澳美公羊授精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所产羔羊)初生重的影响,该试验选取400只基础母羊,随机分为4组(全部试验羊的日粮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均相同),分别在不同月份授精,待妊娠母羊产羔后,记录其初生重。结果发现,2009年1、2、3、4月妊娠母羊所产单羔的平均初生重依次为(4.81±0.51)、(4.30±0.68)、(3.95±0.70)、(3.98±0.47)kg,双羔的平均初生重依次为(4.03±0.85)、(3.08±0.24)、(3.08±0.53)、(2.87±0.40)kg;2010年1、2、3、4月妊娠母羊所产的羔羊单羔平均初生重分别为(5.43±0.63)、(4.63±0.55)、(4.60±0.73)、(4.54±0.63)kg,双羔的平均初生重分别为(4.10±0.48)、(3.30±0.94)、(3.28±0.68)、(3.10±0.18)kg。由此可见,澳美后代羔羊的初生重与生产期有密切关系,1—4月出生的澳美后代羔羊的初生重呈下降趋势,其中,1月出生的羔羊其初生重均高于2、3、4月出生的羔羊,且每年1月与4月出生羔羊的初生重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利用11对AFLP引物组合,检测了哈萨克羊、阿勒泰羊、巴什拜羊池DNA遗传变异,构建了各品种的AFLP DNA 指纹图谱,根据AFLP分析结果,统计了每个引物组合在各品种中检测到的多态性条带,计算了3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并据此构建了UPGMA聚类关系图,分析了它们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1对AFLP引物组合在3个地方绵羊品种中共检测到310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8.18条带,变化范围在25~3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2条,占扩增总带教的10.32%,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多态性带2.909条.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以哈萨克绵羊与阿勒泰绵羊的最高(O.699),哈萨克绵羊与巴什拜绵羊最小(0.592),聚类结果与这些羊的育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15.
青海加什科羊和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以下简称半细毛羊)毛纤维细度周岁:公羊50支分别占18.00%、31.17%,母羊分别占20.40%、26.25%;56~58支公羊分别占53.57%、68.82%,母羊分别占53.47%、36.50%,差异极显著(P0.01);成年:公羊50支分别占20.00%、42.26%,母羊分别占20.22%、43.56%;56~58支公羊分别占51.25%、57.76%,母羊分别占51.44%、56.44%,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用MTDFREML方法估计优质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遗传参数估计是家畜育种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因为育种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准确、可靠的遗传参数估计为前提条件。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REML(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法是目前动物育种中遗传参数估计比较理想的方法。由于REML方法计算比较复杂,Graser在1987年提出了REML的非求导(derivative-free)算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观察值向量线性函数K’Y的似然函数,用非求导方法使自变量在参数空间内变化取值而得到似然函数的极值,从而估计方差组分。这一相对简单的算法使得REML方法在动物育种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国内外细毛羊育种现状及趋势,指出高山美利奴羊品种培育背景及意义,对品种特性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品种选育概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育种目标和方向、工作组织和保障措施,旨在科学选种,发挥其品种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鄂尔多斯细毛羊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接羔保育技术和羔羊的断奶技术。通过上述各项技术措施的应用和实施,不但提高了羔羊的日增重,又大大降低了羔羊的死亡率和鄂尔多斯细毛羊的不合格率,同时也提高了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的繁殖率,既保证了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的生产水平和鄂尔多斯细毛羊的繁育,又使鄂尔多斯细毛羊的生长繁殖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出遗传基因的表型性状,以便于选育提高,为做大做强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