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施氮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黄秋葵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黄秋葵株高、茎粗和叶数先增加后下降。施氮量低于150 kg/hm~2时,黄秋葵产量和单株结果数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增加氮肥,产量和结果数均有所下降。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黄秋葵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Vc等含量。黄秋葵植株全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植株全磷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断降低,在施氮量150 kg/hm~2时氮肥农学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干旱条件下,小麦植株内的氮素分布出现异常,根的氮素含量增加,茎部氮素减少,小麦叶片中的蛋白氮量,淀数量,内源基质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单穗粒数均下降,非蛋白氮量则上升。当施用适量氮肥时,不论是集中一次还是分两次施用均可缓解水分胁迫造成的不利影响,使上述指标接近灌水处理,从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通过控制施氮量来实现高肥力条件下小麦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依据,以冬小麦品种‘藁8901’为材料,研究了高肥力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和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肥力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植株吸氮量均是先增加后降低,籽粒产量和植株吸氮量均以N150最高,氮素生产力则以N0最高。在冬小麦的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NO3-N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氮肥施入量能降低冬小麦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0-100 cm土层中的硝态氮含量。施用氮肥能提高小麦拔节期和成熟期植株全氮积累量和土壤NO3-N积累量,但两者并非同步增加,土壤NO3-N积累量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植株全氮积累量的增长幅度。在施氮量0-180 kg/hm2范围内时,植株全氮积累量有所增加,且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量增加较为缓和;而在施氮量180 kg/hm2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氮素用量,植株全氮积累量下降,而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却开始大幅度增加。据此综合考虑,冬小麦‘藁8901’的适宜施氮量应控制在1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叶片硝态氮、氨基态氮、全氮、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微酸性土(S3)>酸性土(S2)>强酸性土(S1),且产量间比值YS3/YS1>YS2/YS1>YS3/Y相似文献   

5.
宜君塬区烤烟膜下移栽期与施氮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随播栽期提前加施氮量增加,大田生育期延长,株高,叶数,茎围,最大叶长宽和产量随播栽期提前和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产值和上等烟比率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最适播期和移栽期分别为3月2日和4月16日,以每公顷施氮52.5kg为宜。  相似文献   

6.
钼营养对冬小麦无机氮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钼营养对冬小麦无机氮组分的影响,越冬期冬小麦总氮、非蛋白氮及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壤有效钼含量提高而下降,且分别在土壤有效有效钼含量0.096、0.136、0.216mg/kg以后趋于稳定。施钼能提高冬小麦幼苗硝态氮含量,随后体内硝态氮含量均因施钼而下降,缺钼时,冬小麦硝态氮含量在拨节期前不同断提高,而在适宜供钼水平下则相反,;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及产量成显著的相关,正相关关系,缺钼导致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可能是硝态氮的积累降低铁的活性,进而阻碍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和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叶片硝态氮、氨基态氮、全氮、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微酸性土(S3)〉酸性土(S2)〉强酸性土(S1),且产量间比值YS3/YS1〉YS2/YS1〉YS3/YS2.莴笋产量强酸性土壤以HNP处理最高,BNPX最低,酸性土壤上则相反;微酸性土壤BNPK处理莴笋产量最高,HNK+C2处理最低.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使强酸性和酸性土壤莴笋显著增产6.2%~16.7%.莴笋叶片硝态氮含量以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强酸性和酸性土壤莴笋硝态氮含量均以HNK处理最高,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处理降低这2种土壤莴笋叶硝态氮含量3.1%~27.7%,以HNK+C2处理效果最好,微酸性土壤上则使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10.9%~38.1%.莴笋氨基态氮含量以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处理显著提高酸性和微酸性土壤莴笋氨基态氮含量31.9%~33.1%和25.6%~38.4%,以HNK+C8处理增幅最大.莴笋叶片的全氮、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以强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酸性土壤,氮素形态以PN为主.莴笋叶片的硝态含量与氨基态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全氮、蛋白氮、非蛋白氮含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硝态氮、氨基态氮含量与全氮、蛋白氮、非蛋白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菠菜硝态氮硝态氮累积与氮、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菠菜各器官的生物量增加,但分配到根中的比例逐渐降低,而茎叶比例逐渐增加。菠菜各器官的硝态氮累积量随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茎叶的硝态氮累积量大于根。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菠菜茎叶中全N累积量显著提高,而在N2、N3、N4处理下根的全氮累积量无显著变化。菠菜茎叶全钾累积量在增加,根中全钾累积量降低。随氮水平的提高硝态氮与全氮、全钾比值均在增加,而硝态氮与全氮呈正相关,与全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Bt棉常规品种泗抗1号、杂交品种泗抗3号为材料,在常规施氮量(CK, 300 kg·hm-2)水平上,设计增施氮素25%、50%、75%、100%4个处理,探讨土壤增氮对棉花当日花中Bt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蛋白质代谢机制。结果表明:两类型品种当日花中Bt杀虫蛋白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施氮量增加75%时当日花中Bt蛋白含量达最大值,较CK增加37.8%~85.2%。氮代谢生理机制表明,施氮量增加75%时当日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合成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谷氨酸合成酶(glutamate synthase, GOGAT)]活性显著提高;蛋白质分解关键酶(蛋白酶、肽酶)活性则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常规施氮水平上适量增氮有利于促进Bt杀虫蛋白合成,从而提高棉花Bt抗虫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覆盖对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及施氮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深施有机肥后,起垄覆盖可提高越冬期0~60 cm土壤蓄水量,可显著增加高氮(HN)条件下越冬期株高、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量,可增加HN条件下越冬期幼苗根系活力和植株含氮率,且与不起垄覆盖、不覆盖处理间差异显著;起垄覆盖和全膜覆盖可显著降低越冬期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还表明,增加施氮量,可提高起垄覆盖、全膜覆盖条件下0~60 cm土壤蓄水量、分蘖数和主茎叶龄,可显著提高这2种覆盖处理下的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量;增加施氮量还可提高起垄覆盖、全膜覆盖条件下根系活力和氮素积累量、可溶性糖含量。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深施有机肥条件下,采用起垄覆盖或全膜覆盖的栽培措施可增加土壤蓄水量;同时,适当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旱地小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因型玉米受HT-毒素胁迫后细胞内CaM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亲和组合与非亲和组合玉米叶片内钙调素(Calmodulin,CaM)浓度的变化,旨在明确不同组合中CaM的变化趋势以及CaM是否参与玉米体内由大斑病菌HT-毒素所引发的信号转导途径。通过观察CaM特异性抑制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TFP)对玉米叶片上HT-毒素诱导的R型病斑的影响,明确TFP是否可抑制玉米的抗病反应。结果发现,玉米受到HT-毒素胁迫后,叶片内CaM浓度迅速上升,总的趋势是亲和组合中的CaM曲线多呈平台状或单峰状,而非亲和组合中的CaM曲线多呈双峰状,在不同组合中CaM的变化差异显著;TFP可使叶片病斑由抗病的R型病斑转变为感病的S型病斑,说明TFP可抑制玉米的抗病反应。推测,由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激发的防卫反应信号转导途径与CaM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受栅锈菌侵染后的杨树体内代谢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杨树受不同致病性的落叶松-杨栅锈菌侵染前后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结果表明,受锈菌侵染后,寄主可溶性总糖含量先降低再升高,而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病/健比一直小于1;与之相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病/健比则一直大于1。CAT的活性在接种后的48~96 h中达到最大,POD、SOD的活性在接种后的24 h后就高于对照,且逐渐升高,并在显症前达到峰值。在不同亲和性的组合中的生理变化以感病组合中最显著,这些生理变化与抗病性有一定的关系,可作为检测杨树抗锈性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叔丁氯喘通对猪肥育期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β2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叔丁氯喘通处理肥育猪并对猪的肉质品质,肉中生化物质组成及血液诸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叔丁氯喘通使猪瘦肉率提高10.69%,眼肌面积提高21.97%(P<0.05),后腿比提高10.18%(P<0.05),肉中脂肪含量降低12.30%,蛋白质含量增加8.60%,血糖升高,血中蛋白氮增加7.00%,非蛋白氮降低,血脂升高16.02%(P<0.05),脂肪酶活性升高22.00%(P<0.05)。血脂的升高与脂肪酶活性的升高呈强正相关,同时还发现血中cAMP升高近1.5倍。  相似文献   

14.
用严重缺硼的石灰性紫色土为供试土壤,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了硼、钾营养对棉株含氮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缺钾及硼过量均使棉株叶片中非蛋白态氮及游离氨基态氮含量显著增加,而对棉株叶片蛋白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单株叶片蛋白氮总量及蛋白氮与非蛋白氮的比例显著下降。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与游离氨基态氮含量的变化一致,但各种氨基酸含量变化的幅度相差甚大。  相似文献   

15.
外源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获前叶面喷施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的生长及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基本不受氨基酸的影响;而生菜对氨基酸反应敏感,混合氨基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明显促进生菜的生长。叶面喷施氨基酸明显增加2种蔬菜叶片及叶柄硝酸盐含量;外源氨基酸降低2种蔬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叶片全氮含量。不结球白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达65.82%-84.8l%,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减少;生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外源和内源性cAMP对猪肥育期脂质和蛋白质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猪皮下注射cAMP或氨茶硷,并对肥育猪的胴体组成、肉中生化物质及血液中诸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MP和氨茶硷分别使瘦肉率提高8.73%和16.13%,眼肌面积提高29.58%和21.53%,后腿比提高6.84%和10.18%;cAMP还使背膘厚降低24.67%(p<0.05);肉中脂肪降低25.80%和7.70%,血糖分别增加12.27%和32.20%(p<0.01),血蛋白质增加12.43%和18.31%;且非蛋白氮下降,血脂分别增加12.44%和4.55%,脂肪酶活性增加34.74%(p<0.05)和16.28%;血脂升高与脂肪酶活性升高呈正相关,同时血中cAMP均增加1倍以上,cGMP也有相应的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棉花盆栽施肥试验,研究施肥对棉花营养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根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棉茎全氮和全磷、棉叶全磷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下降;棉叶全氮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棉茎全磷含量在生育初期至中期下降较快,下降幅度达36.34%;而棉叶全氮含量在中期至后期的下降幅度达50%。棉叶全磷含量初期至中期以及中期至后期的降幅基本相等(40%-45%)。在施用90kg/hm。硫酸钾底肥基础上,施N540kg/hm。P205405kg/hm。处理、施N720kg/hm。、施P205540kg/hm。处理、施N1080kg/hm。、施PzO。810kg/hm。处理棉花各营养器官氮磷含量相对较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磷氮配施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和面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试图阐明磷氮配施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蛋白质品质差异较大的小麦强筋型品种藁城8901和弱筋型品种山农1391为材料,进行磷氮配施田间试验,测定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和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藁城8901在施225 kg•ha-1氮肥水平下,与不施磷肥相比,增施磷肥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及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提高,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增加,公差指数降低。施P2O5 240 kg•ha-1处理较施P2O5 120 kg•ha-1处理的相应效果降低。藁城8901在不施氮肥、山农1391在不施氮肥及施225 kg•ha-1氮肥水平下,随磷肥用量增加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提高,醇溶蛋白、谷蛋白、总蛋白和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降低;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下降,公差指数升高。【结论】不同品种在不同供氮水平条件下,增施磷肥时,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面团流变学特性等变化的趋势不同。对强筋型品种藁城8901,在保证氮肥供应的基础上适量增施磷肥可提高其加工品质;对弱筋型品种山农1391,增加磷肥用量有利于其加工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遮阴对盆栽茶梅叶片内营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不同程度遮阴处理(25%,50%)对温室盆栽茶梅叶片内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遮阴处理对茶梅叶片中各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同,随着遮阴程度的加大,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逐渐下降,而含氮量有所提高,碳氮比下降。由此可见,遮阴不利于茶梅叶片内营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以26个籼型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设施氮量、齐穗期疏花、剪叶处理,研究了施氮水平对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施氮水平下整精米率的差值(低氮-高氮)分别与低氮和高氮下各组合相应的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中小穗型组合在低氮条件下的叶粒比已经较高,籽粒灌浆速率较快,导致籽粒充实度差而整精米率不高;当施氮水平提高后,叶粒比和灌浆速率进一步提高,籽粒容重进一步下降,因而整精米率下降。大穗型组合在低氮条件下,不足以维持籽粒正常灌浆,籽粒容重和整精米率下降;当提高施氮水平后,叶粒比有一定程度提高,库源矛盾有所缓解,籽粒容重也相应提高以致整精米率增加。预测出在4.5叶左右按26.64 cm×19.98 cm规格、每穴栽双株和本田施纯氮150 kg/hm2的栽培条件下,当群体平均着粒数≥194粒的杂交组合,整精米率比低氮水平有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