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郁金香白绢病 1.1 症状 全株枯萎,茎基缠绕白色菌素或菜籽状茶褐色小菌核.患部变褐腐败烂.土表可见大量白色菌素和茶褐色菌类.  相似文献   

2.
白绢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属白绢霉属,罗氏白绢病种.本病是苏州茉莉的主要病害之一,俗称“霉树”.在发病严重地区,一般发病率可达30~50%,造成茉莉成批死亡.病原和生活史 苏州茉莉一般10月底进厢,翌年4月上旬出厢.白绢病的危害主要在进厢时期.此时白绢病的菌丝体在茉莉内部组织中吸取营养,当环境条件适合其生长,特别是水分充分满足时,菌丝就大量发育,由植株茎基部向上蔓延,高达七、八寸,甚至布满全株,造成植株死亡.若营养不足或条件不适合其生长,菌丝就紧密交织形成菌核.菌核一般出现在出厢后的5月上旬,初生时表面白色,成熟时褐色,形如一粒粒菜籽,所以花农称作“菜籽  相似文献   

3.
薛薇 《农技服务》2003,(7):20-22
<正> 4、白绢病 主要危害茎基部。 症状:染病初期病茎基部呈暗褐色,若湿度大,几天后病部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缠绕根茎,并在根茎四周的地表呈辐射状扩展;后期在病部菌丝上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白菜籽状的小菌核。菌核混杂于种子中或在土壤中2.5厘米处越冬,在土中菌核一般可存活5~6年。白绢病菌在土温20~40℃均可危害,最适宜的温度为  相似文献   

4.
辣椒白绢病俗称霉蔸、瘟蔸、菜籽病,常引起植株整株枯死,甚至成片死亡。现将其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害症状辣椒白绢病是真菌危害引起的,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温度23—30℃,土壤PH值5.8左右,菜地潮湿的情况下,菌核极易萌发,  相似文献   

5.
正1韭菜菌核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部。被害的叶片、叶鞘或茎基部初变褐色或灰褐色,后腐烂干枯。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丝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菜籽状菌核。2韭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积水处开始侵染,初形成白色近椭圆形小点,以后发展成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坏死斑,其上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初期也形成近椭圆形白色凹陷小点,以后发展成坏死枯斑,其  相似文献   

6.
正一、韭菜菌核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部。被害的叶片、叶鞘或茎基部初变褐色或灰褐色,后腐烂干枯。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丝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菜籽状菌核。二、韭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积水处开始侵染,初形成白色近椭圆形小点,以后发展成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坏死斑,其上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初期也形成近椭圆形白色凹陷小点,以后发展成坏死枯斑,其上产生黑色霉层,易从病部折断。有时也在病部  相似文献   

7.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茎秆。7月下旬开始发病,最初茎秆上生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成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状的菌核。病株常枯死呈白色,故又叫死秧子病、白绢病。向日葵等作物的菌核病与大豆菌核病是由同一种病菌侵染引起的。该病以混杂在种子里的菌核和茎秆内的菌核越冬,第二年萌发菌丝侵染,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两年。向日葵茬、重茬,低洼地、密度大长势繁茂的大豆发病重;7月底至8月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相似文献   

8.
注意防治韭菜白绢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韭菜白绢病是由种子带菌传播的一种真菌病害。韭菜根部及假茎受菌丝侵染后软腐,失去吸收功能,导致地上部叶片从外向内萎蔫变黄逐渐枯死。病株及周围土表(表土下5-8cm深)可见白色绢丝状菌丝。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后再借助灌溉水、雨水等向四周传播蔓延,后期菌丝集结成白菜籽大小的茶褐色小菌核。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湘、鄂两省都先后发现辣椒白绢病的危害。据调查,受害较严重田块的发病率达35%,甚至有整个栽培田块被毁的个别现象出现。1981年起,本院植保系与攸县辣椒研究所等单位协作进行了防治技术的研究。在对白绢病菌丝的生长发育和菌核萌发与温度、水分等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杀菌剂对白绢病药效的筛选。在供试的7种菌剂中以五氯硝茎  相似文献   

10.
1"一病"指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宣城市油菜花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其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病斑略凹陷,有同心轮纹,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部交界明显.病害严重时,病茎上长满絮状菌丝,故称为"白秆"、"霉秆"等.在成熟期油菜茎内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鼠粪状菌核.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防治辣椒土传病害的优良生防菌种资源,从多年连作重茬的辣椒健康植株根系内分离到一株内生拮抗放线菌PES-A23。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抗菌谱较广,对辣椒疫霉菌、辣椒炭疽病菌、辣椒镰刀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香梨腐烂病菌、水稻稻瘟菌、白色假丝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显著抑制效果,通过16s rDNA测序、进化树分析初步鉴定为鲤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paticus)。  相似文献   

12.
在南方酸性较强、较粘的土壤,茄科蔬菜易发生白绢病. 一、症状识别 本病主要为害茄科蔬菜的茎基部和根部,病部初呈褐色水浸状病斑,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部呈辐射状延伸,顶端整齐,有时菌丝自病茎基部向四周地面扩展.待病斑扩大环绕茎1周后,地上部叶片发亮迅速萎蔫,叶片变淡,最后整株死亡.根部被害,皮层腐烂,在病根上产生稀疏的白色菌丝.与地面接触的果实也可发病,使果实软腐,表面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番茄病株常在烂部上方长出不定根,最后整株萎蔫而死亡.发病后期白色菌丝形成褐色或深褐色菌核.  相似文献   

13.
辣椒白绢病主要危害辣椒植株的茎基部和根部。发病初期,接近地面的茎基部表皮腐烂,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随后病部凹陷,表皮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并呈辐射状向四周扩展。初期病健部分界明显,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叶色变黄、干枯脱落,最后茎基部腐烂,全株枯死。辣椒植株根部受害时皮层腐烂,病部产生稀疏白色菌丝,接近地面的辣椒果实也可被侵染发病,病果呈软腐状,果面出现白色绢丝状菌丝体。  相似文献   

14.
<正>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白腐病、烂盘病。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里每年发病率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发病症状1.立枯型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  相似文献   

15.
大豆菌核病是真菌病害。危害的真菌核盘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最初茎秆上生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大豆菌核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豆成株期。最早出现在主茎下部的分枝处,形成水渍状病斑,形状不规则,病斑向上、下扩展,呈浅褐色或近白色,后期病斑环绕茎部,使病部以上茎叶干枯,病株容易倒伏。发病部位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类似鼠粪,为病菌的菌核,很容易脱落。纵剖病秆,中空,可见黑色圆柱形菌核。干燥条件下病株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称苗枯。叶片、豆荚染病形成叶腐和荚腐。病菌依靠菌核过冬,它散落在土壤中、病残体上或混在种子间。春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源。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雨量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重迎茬或前茬向日葵,地势低洼,密度过大或长势过盛使田间郁闭的大豆田发病严重,7、8月份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相似文献   

16.
<正>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白腐病、烂盘病。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里每年发病率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发病症状1.立枯型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  相似文献   

17.
一、菌核病1.发病症状主要侵染植株茎部。田间多见植株上部叶片萎蔫变褐枯死,茎部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状菌丝体和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而成为菌核。切开病株茎部可见有黑色鼠粪状或圆柱状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辣椒种植品种单一,造成辣椒病虫害有逐年增多且加重的趋势,已越来越威胁着无公害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现将其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一、辣椒的病害1辣椒疫病(1)症状:幼苗期多从茎基部侵染造成水渍状软腐和倒伏。成株染病时,叶片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和白色霉状物并腐烂脱落。茎部发病出现暗褐色条状病斑且枝叶枯萎呈褐色软腐和白色霉层。果实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潮湿时迅速扩展至全果软腐且密生白色霉状物干燥后变淡褐色。(2)防治方法:发病初期选用可72.2%普力克800倍液,  相似文献   

19.
大豆菌核病属于子囊菌亚门。最初茎秆上生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一样的菌核,病株常枯死呈白色。该种病害可以通过轮作或喷洒农药等方式防治。  相似文献   

20.
对秦巴山区魔芋白绢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M3具有致病性,菌落正面白色,菌丝发达呈放射状,背面呈淡浅黄色,后期形成茶褐色菜籽状菌核,直径为1.2~2.3 mm,具有蘑菇气味;经16 S rDNA-ITS序列相似性分析,该病原菌与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KY640625.1)相似性达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将其鉴定为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属于半知菌亚门,其无性态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菌株M3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值为7,碳源利用以麦芽糖最好,乳糖最差;氮源利用以酵母粉最好,硝酸铵最差。该研究结果为秦巴山区魔芋白绢病的绿色防控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