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冀北高原2006年的集雨补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小南瓜补灌不同水量,对产量和耗水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补水10.0 mm+果实膨大期补水15.0 mm处理的小南瓜经济产量比未补水对照增产28.0%。开花期一次补水15.0 mm处理比对照增产26.8%,两处理产量无明显差异;开花期补水15.0 mm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16.2%。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开花期补水15.0 mm,补水纯收益最高可达57.4元/ m~3。本研究条件下,开花期补水的增产效果优于果实膨大期补水。通过集雨进行补灌,可以为半干旱区农田稳产提供一定的水分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旱作雨养区全膜覆盖条件下种植玉米,研究了不同生育期补灌对玉米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对其株高、籽粒产量等有显著的影响。各处理增产效果顺序为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拔节期补水>吐丝期补水>苗期补水>不补灌对照,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单产达到11 051.1 kg/hm2,比拔节期补水增产3.18%、比苗期补水增产5.99%、比吐丝期补水增产4.57%、比不补灌对照增产11.78%。纯收益比不补灌对照增加1 443.00元/hm2,增幅为12.7%,因此,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对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抵御辽宁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频发的旱灾,解决干旱迫使花生严重减产的问题。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条件下,对辽宁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春播花生膜下滴灌补灌灌溉制度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补灌定额和补灌次数对花生田间水分、耗水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土壤含水量和花生耗水量受补灌量的影响差异较为显著。其中10cm深土壤含水量在10%~25%之间较大幅度变化,而50cm以上深度土壤含水量维持在19%~20%,变化幅度较小。补灌量较少的耗水量较小,即CK处理最小,为247.35mm;补灌量和补灌次数适当的增加对花生增产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处理T3I3表现最为显著,较CK处理增产40.5%,且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28kg·m-3)。因此在降雨300mm的枯水年,最佳的补灌时期和补灌量为(参考T3I3处理):播前补灌4.5mm,苗期补灌2次,每次4.5mm,花针期补灌2次,每次9.75mm,结荚期补灌1次,灌水量为12.0mm。即说明制定适宜的补灌灌溉制度对花生增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全膜覆盖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一次性补灌量试验,补灌量为每株4kg,结果表明:全膜覆盖玉米大喇叭口期补灌较不补灌667m2增产117.9kg,增幅28.5%,全膜覆盖玉米大喇叭口期补灌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实现补偿供水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宁夏南部山区旱地马铃薯人工补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户用型移动式滴灌装置”对宁南山区旱地马铃薯进行的人工补灌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后、出苗后、初花期、盛花期,只要每次补灌30m^3/hm^2,就能明显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一次补灌能保证马铃薯正常生长10d以上。每次补灌30~90m^3/hm^2,较不补灌增产42.9%-80.5%,增加纯收入4860~9732元/hm^2,其中以每次补灌60m^3/hm^2的效果最好,折合产量达32890kg/hm^2;较不补灌增产80.5%,增加纯收入9732元/hm^2。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严重干旱少雨的气候年份,两年机修水平梯田种植地膜玉米(垄上种植),以补灌标准15m 3/667m 2、30m 3/667m 2、45m 3/667m 2对耕作层土壤肥力瘠薄的水平梯田进行补灌,玉米产量为346.3~389.1kg/667m 2,较不补灌产量326.9kg/667m 2增产5.94%~19.03%,平均增产12.38%。其中以补灌标准45m 3/667m 2的增产效益较好,作物生育期W U E为2.08kg/m 3,较处理区增加0.45kg/m 3,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7.61%。  相似文献   

7.
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补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补灌试验表明,不同生育期补灌后的增产幅度为9.90%~14.52%,欠水年较平水年增产率提高0.86~2.17百分点,补灌最佳时期为大喇叭口期。  相似文献   

8.
覆膜玉米的最佳补灌时期和适宜补灌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覆膜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进行补灌,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补灌不同给水量,结果表明:覆膜玉米的最佳补灌时期为抽雄期和大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适宜的补灌给水量为60~90 mm,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实现补偿供水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生育期有限补灌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旱作雨养区全膜覆盖条件下种植玉米,设置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生育期补灌对玉米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对其株高、籽粒产量等有显著的影响。各处理增产效果顺序为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拔节期补水>吐丝期补水>苗期补水>不补水,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产量达到11 051.19 kg/hm2,比拔节期补水增产3.18%、比苗期补水增产5.99%、比吐丝期补水增产4.57%、比不补水增产11.78%;纯收入比不补水增加1 431.582元/hm2,增幅为12.59%,因此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对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限量补灌对全膜垄播旱作马铃薯田的蒸散量、灌水利用率、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产业雨水高效利用、进一步实现节水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限量补灌对全膜垄播马铃薯田蒸散量、灌水利用率(IWUE)、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全膜垄播条件下,对马铃薯有效的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80 cm以上土层,限量补灌可提高旱作马铃薯产量、大中薯率,降低小薯率;补灌量为35 mm时,产量显著提高,增产率达60.5%,且WUE和IWUE最高;超过35 mm后,随补灌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不显著且WUE降低.【结论】补灌量为35 mm即苗期补灌15 mm,薯块膨大期补灌20 mm为半干旱区全膜垄播马铃薯最佳限量补灌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最优测墒补灌模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均分别设0~40 cm土层控制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75%补灌模式2个,以常规灌溉模式(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100%)为对照,研究不同模式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养分、玉米长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规灌溉和70%补灌模式相比,75%补灌模式显著提高了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玉米株高、生物量鲜重、含水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最大增幅分别为8.38%、29.82%、26.74%和12.71%、16.73%、37.76%、18.38%、9.98%、2.56%、12.80%;2)75%补灌模式比常规灌溉模式显著降低了玉米植株耗水总量,节水10.32%,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5.78%和灌溉水利用率69.71%,75%补灌模式比70%补灌模式水分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5.81%和14.22%。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75%补灌模式是黄淮海区域夏玉米节水保肥、增产高效的最优测墒补灌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谷子生长发育的最佳补灌时期,以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全程不补灌(T1),拔节期补灌(T2),灌浆期补灌(T3)和拔节+灌浆期补灌(T4)等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析了不同补灌时期对谷子根系、地上部分形态、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成熟期T2根总长为5 182.64 cm,较T1、T3、T4处理增加了70.78%、57.52%、45.41%;根表面积为487.60 cm2,较T1、T3、T4处理增加了58.81%、46.61%、15.09%;根直径为6.10 mm,较T1和T3处理增加了31.31%、27.62%;根体积为3.84 cm,较T1和T3处理增加了41.70%、16.01%,具有显著性,而T2和T4不具有显著性;②T2成熟期株高为161.48 cm,较T1和T3处理增加了 7.42%、2.54%;T2成熟期茎粗为10.55 mm,较T1和T3处理增加了11.29%、5.82%,具有显著性,而T2和T4不具有显著性;③T2处理的水分利用率为11.17 (kg/hm2)/mm,T2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较T3、T4处理分别增加了2.3%、3.8%;④T2处理较T1和T3处理的穗长增长了9.81%、8.89%,单穗重增长了41.22%、21.74%,T2处理较T1、T3和T4处理的穗粗增加了9.20%、5.05%、11.31%,差异显著,而T2和T4处理下的穗长和单穗重不具有显著性;T4处理谷子产量最大为5 130.70 kg/hm2,虽然对谷子增产效果最好,然而由于陕北高原旱地干旱缺水,试验旨在选出谷子的最佳补灌时期,考量谷子全程种植的经济效益,与其它处理相比拔节期补灌最高更适合谷子生长。综上所述,由此得拔节期补灌与其它处理相比更适合谷子生长,在灌水有限的条件下拔节期灌水能有效提高谷子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玉米播种期水分胁迫及补水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我国玉米主产区在播种期经常遭遇季节性干旱,严重限制玉米播种、萌发和苗期生长,与之相适应的灌溉措施有待于完善。本研究以郑单958为材料,在控制条件下布置盆栽试验,研究玉米播种期水分胁迫以及播后补水对玉米出苗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明确补充灌溉的缓解作用,并确定在不同土壤墒情下播种后的适宜补灌量。本研究设定7个处理:正常供水,轻度水分胁迫下设定湿土点种、播后补灌15.0 mm和22.5mm蒙头水,中度水分胁迫下设定湿土点种、播后补灌15.0mm和22.5mm蒙头水。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墒情变差,玉米出苗率下降,叶面积和生物量显著减小,根冠比增大,根系的生长受到阻碍。2)播种后浇灌蒙头水是有效缓解土壤干旱带来不利影响的农艺措施之一,显著提高玉米出苗率,缩短出苗时间,促进根系生长,根条数、根层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增加,与不补水相比,补灌蒙头水处理的根长增加13.5%~146.6%,根表面积提高22.9%~166.8%,根体积增加32.9%~117.6%。3)补灌蒙头水对水分胁迫越重的处理效果越显著,且补灌量越大,缓解程度越高。其中,播种时土壤墒情为田间持水量的50%~65%时,适宜在播种后补灌22.5mm的蒙头水缓解旱情,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发挥杂交谷子耐旱节水丰产性能,对张杂谷6号进行了不同水分梯度和不同留苗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补水与不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不同补水量之间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谷子杂交种在拔节期补灌30 mm即可达到显著的增产作用,但补水量增加不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留苗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留苗密度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在自然降水和补灌水量30 mm情况下,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和30万株/hm2为宜。杂交谷子拔节期补水增产但不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适宜的留苗密度是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旱作条件下对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在拔节孕穗期补充灌水 4 0 mm和 1 2 0 m m,研究了不同品种的光合速率、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 ,分析了不同品种的水分敏感性。结果表明 ,水地品种高原 6 0 2、甘麦 6 30、7931对水分敏感 ,水旱兼用品种 8347、80 - 1 4 2 1中等敏感 ,旱地品种 98SN1 4 6对水分不敏感 ;敏感性品种补灌 4 0 mm后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籽粒水分利用效率都明显高于补灌 1 2 0 mm和不补灌的处理 ;中等敏感品种不补灌处理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籽粒水分利用效率高于补灌处理 ;不敏感品种补灌与不补灌处理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大 ,而籽粒水分利用效率不补灌处理高于补灌处理  相似文献   

16.
富平县旱地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补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陕西省富平县建设标准化旱地小麦水肥一体节水补灌技术示范区133.33 hm~2。通过试验示范,推广节水、节肥、补灌技术,总结形成一整套抗旱保墒增产小麦技术规程等模式,改善耕作制度,实现旱作区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结果表明示范区小麦较大田节水40%、节肥20%、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半干旱地区坡面集雨不同补灌条件下,玉米一生干物质积累与其在各器官中分配的动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集雨补灌可加速玉米的生育进程,增加生育前中期营养器官和中后期雌穗的干物质积累量,并从灌浆期开始各器官中的干物质迅速向雌穗转移,使雌穗占单株总干重的比重不断增加;不补灌的处理前期干物质积累比补灌的要慢,根冠比大,在当地后期雨水充足的情况下,干物质积累快,但成熟推后,产量降低;不同补灌方式中以覆膜坐水和前中期补灌2次的效果最佳,特别是拔节期补灌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全膜覆盖条件下玉米抽雄开花期集水补灌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全膜覆盖玉米抽雄开花期的集水补灌量进行研究。[方法]试验设抽雄开花期补灌和抽雄开花期不补灌2个处理,对这2个处理玉米生育期内的土壤含水量、玉米成熟后的农艺性状及水分利用率和降水利用率进行了统计分析。I结果]2次补灌后的土壤含水量明显比对照高;补灌后的玉米生育期明显短于对照;补灌增加了玉米植株的生长量;补灌提高了玉米植株的水分利用率和降水利用率;补灌提高了玉米的经济效益。【结论】全膜覆盖玉米抽雄开花期2次补灌可达到节水和增产的目的,实现补偿供水的高效利用,可为大面积推广集水补灌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干旱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最佳注水补灌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区,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进行适期补灌,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开花期注水为最适宜注水时期,其产量为8 125 kg/hm2,比对照增产2 100 kg/hm2,增幅34.85%,比对照净增加收益2 200元/hm2,增收效益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区全膜玉米集雨补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宁县属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水资源严重缺乏,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正值玉米需水关键期的短期干旱,是玉米生产的主要不利气候因素,集雨补灌是应对短期干旱,保证玉米稳产高产的必要条件。玉米拔节与大喇叭口2个关键期补水与补水量试验表明:集雨补灌后较对照增产1791.36~4086.33kg/hm2,增产率34.3%~78.3%;补水时期以大喇叭口期最佳,产量可达8201.44~9316.55kg/hm2,较拔节期同水量增产19.6%~22.7%;增产率、水分生产效率随着补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补水生产效率随着补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补水量以225m3/hm2为好,大喇叭口期补水225m3/hm2较补灌112.5m3/hm2增产率提高21.4个百分点、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31kg/m3、补水生产效率下降8.27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