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宝山  覃勇荣 《食用菌》2009,31(4):38-39
利用板栗苞壳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料,用稻草、棉子壳等作对照进行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性能、生物转化率和平菇的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具有菌丝生长旺盛,出菇性能良好,生物转化率较高,商品性状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外栽培平菇多采用熟料,我国有些棉区用棉子壳生料栽培平菇也获得成功。我们用各种秸杆以生料和发酵料栽培平菇试验,取得了每公斤秸杆干料产鲜菇0.5~1.0公斤的效果,并在省内进行推广。 (一)生料栽培法 1.原料配制:用玉米芯、小麦杆、麦壳、甘蔗渣、高梁杆,以及山茅草、知风草等碾成糠粉备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棉子壳,玉米芯等生料栽培平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菇农乐于接受.但在发菌期易为杂菌污染导致失败.为了确保栽培成功,近年来我们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对生料栽培平菇的技术进行探讨.从实践中发现,生料栽培平菇成功与否在于发菌期,只要发菌期平菇菌丝能迅速地占领培养料,形成优势,杂菌即表现不出来,就算成功了.反之,发菌期平菇菌丝在培养  相似文献   

4.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粟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  相似文献   

5.
小集锦     
《食用菌》1992,(6)
板栗壳栽培平菇试验为了寻求新的代用料,笔者于1990年9~12月用经粉碎的板栗壳(总苞)栽培平菇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用纯棉子壳制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菌龄28天.设三个处理:A.棉子壳95%,麦麸4%,石膏1%(对照);B.板栗壳50%,棉子壳45%,麦麸4%,石膏1%;C.板栗壳95%,麦麸4%,石膏1%.各处理均用0.2%多菌灵作消毒剂,料水比1∶1.35.每处理用干料20kg,每块科重5kg,4次重复,采用层播,每处理用菌种1.5瓶.  相似文献   

6.
小集锦     
《食用菌》1993,(4)
栽培平菇如何防止杂菌污染生料栽培平菇,成败的关键在发菌,而发菌的成功在于防止杂菌污染。目前对杂菌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一)选择新鲜培养料棉子壳是栽培平菇的优良原料,但一定要选新鲜、短绒多的棉子壳。淋雨受潮、变质的棉子壳不能用。因这种棉子壳带有大量杂菌。棉绒多的棉子壳栽培菇类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木屑麦秸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庆国 《食用菌》1995,17(2):27-28
栽培平菇普遍采用棉子壳培养料,因此造成棉子壳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木屑、麦秸等一些普通的原料却未得到合理的利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这些原料中的碳氮比过大,孔隙度大,不适合平菇生长,致使生料栽培成功率极低。为了解决这问题,笔者连续三年通过调整培养料的碳氮比和孔隙度,结合发酵等措施栽培平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平菇生料栽培,成本低,但往往由于霉菌污染而影响产量,甚至绝收。因而防霉是平菇生料栽培成败的关键。近年来,用于生料栽培平菇的防霉药物较多,但是有的防霉效果不理想,有的对平菇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多菌灵作为对照,利用新型防霉剂 MTD 进行了生料栽培平菇的防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塑料大棚生料立体栽培平菇,是我地区目前普遍采用的一项新技术.与阳畦栽培相比,它具有占地少、栽培条件易控制、产量高而稳等优点,可使菇农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有许多菇农在栽培中由于不能预防杂菌污染,往往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通过二年大棚生料立体栽培平菇试验,尤其是选用单个巨型塑料棚(长×宽×高为60×11×3m)栽培2.5万公斤棉子壳生料平菇,摸索出一套有效预防杂菌污染的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和菌种在石家庄地  相似文献   

10.
本地是产棉区,每年秋季有数十万吨棉子壳,一般被用来饲养牛羊,若用于栽培平菇,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过去用生料栽培,因污染严重,产量不理想,且极易失败。笔者通过多年的栽培,总结出一套无污染、产量高、省时省力的平菇生料栽培法。现把它献给同行。 (一)选好菌种畦栽受自然温度影响大,因此要  相似文献   

11.
桑枝熟料与生料栽培平菇的对比试验,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污染、出菇及产量等.结果表明生料栽培在产量上与熟料栽培差别甚小,而成本相对熟料栽培大大降低,所以生料桑枝栽培平菇更适合.  相似文献   

12.
粉碎的玉米芯袋栽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培生  蔡德华 《食用菌》1996,18(4):20-21
用玉米芯代棉子壳栽平菇,已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以往多以发酵玉米芯和阳畦不覆土或压块栽培为主,产量不很理想。本文报道的是以粉碎的玉米芯生料袋栽平菇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棉子壳价格的不断上涨,平菇价格的连续下滑,菇农栽培平菇效益不高。笔者在小批量生料袋栽平菇试验的基础上,近几年每年投料50000kg以上,生物学效率稳定在180%-200%,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钟德山  朱娄 《食用菌》1994,(3):33-34
陈旧棉子壳生料栽平菇,在发菌期会出现污染,老菇房或栽培多年几经污染的环境,更令人担忧。一般生料栽培常在播种后10天左右,因大量霉菌污染而造成种菇失败。对菇房进行消毒,往往因条件不具备,难以做到彻底。改用熟料栽培,不但费工费燃料,增加成本,而且无法大量投料,生产规模受到限制。为此,笔者试用石灰水浸泡棉子壳、袋栽、室外地面掩埋发菌,避开发菌污染关,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环境及条件 (一)菇房 三间门朝南的菇房及40m~2庭院一间。菇房有8年种菇史,头两年春秋季用棉子壳生料压块室内栽平菇,均获好收成。第三年继续栽培,出现污染,以后逐趋严重。每次污染,都将污染块清除至室外;室内清扫,用石灰水冲洗消毒,再用常规法进行生料栽培,结果仍大量污染,以绿霉居多也有黑霉。说明菇房及环境已严重污染,难以进行生料栽培。  相似文献   

15.
朱忠 《食用菌》2005,27(4):33-33
目前人工栽培平菇采用棉子壳、木屑、稻草等熟料栽培为主,而本地一些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麦草、玉米芯等资源丰富,多作为燃料利用或采用熟料栽培,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既能扩大平菇栽培的原料来源途径,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也对发展平菇生产和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当地丰富的麦草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辅料进行生料袋栽,种植平菇的可行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促进当地平菇生产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日益发展,平菇由熟料栽培发展为生料栽培——原料经过处理后播种发菌。生料栽培平菇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菌丝生长阶段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使平菇菌丝得以迅速生长,并占领整个菌床的培养料。常与平菇菌丝争夺养料的竞争性杂菌如绿霉、青霉、毛霉、根霉、曲霉、链孢霉等,其一旦发生,短时间内便大量繁殖,占领料面并向内部蔓延,与平菇菌丝争夺营养,分泌毒素,抑制其生长,导致局部甚至整个菌床污染而造成栽培失败。因此,生料栽培平菇防杂菌污染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在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平菇生料栽培的迅速发展,各种霉菌的发生和消长也日趋严重。人们虽然用采了多种防污措施,但仍免不了霉菌污染,给平菇栽培造成损失。如何控制霉菌的猖獗发生?这是栽培者所关注的问题。根据多年制种和栽培实践,发现使用新引进的平菇新菌株进行生料栽培,即使在环境杂  相似文献   

18.
<正>平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多,产量最高的食用菌之一。随着生产区域的扩大,平菇生产量逐年上升。平菇主要栽培方式依据培养料的处理方式分为熟料栽培、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三种。平菇发酵料栽培具有生料栽培的工艺简单、投资少和熟料栽培的安全可靠的双向优势,只要掌握了发酵技术,就可以在不消耗能源,不增加灭菌设备的前提下,以任意规模建堆发酵,现已发展成为平菇最主要的栽培方式。建堆发酵是平菇发酵料栽培最关键的环节。发酵时堆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屑栽培食用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瓶栽、袋栽和生料地床栽培等三方面试验.分析比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小白菇、姬菇、平菇、秀珍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与配方要求。试验照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经粉碎后可以替代杂木屑栽培4种食用菌,但受基质特性影响,采用全一枝黄花配方栽培时,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出菇期短,产量、生物效率和予实体体积均略低于对照。采用一枝黄花+棉子壳配方,平菇等发菌、生长、出菇性状和予实体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栽培效果更接近棉予壳对照,其中平菇、姬菇的产量分别比全一枝黄花配方增加19.05%、44.68%.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小白菇、秀珍菇增产20.00%和30.00%,比对照减产14.29%和31.58%。此外,一枝黄花+棉子壳配方还可进行生料地床栽培,小白菇、姬菇的生物效率达67.33%~73.07%,平菇高达117.04%,秀珍菇较低。  相似文献   

20.
棉子壳生料栽平菇,在菌丝培养阶段,易烧菌和染杂,如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减产或绝收,实践证明,如将料堆制发酵,情况就大可改观.1989年秋,菏泽市生物所采用被雨淋又重新晒干的棉子壳料约7万公斤,全部经发酵后用于做平菇栽培种1万多公斤(常压灭菌的时间比不发酵料缩短1/4~1/3),用于袋栽5万多公斤.无论是制种或袋栽,与不发酵料相比菌丝生长健壮,长速快,生长周期缩短2/3左右,两者产量无多大区别.另一例是市食用菌推广站采用受潮结块的棉子壳约2万公斤,经发酵后,袋裁平菇结果产量比生料栽培高10%左右.按他们的经验说:平菇不论种多、种少、料孬、料好,经发酵后用,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