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揭示天目山区针阔混交林树种测树因子的基本特征,调查了15个30m×30m针阔混交林样地,进行了林分树种测树因子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天目山区针阔混交林中乔木层共有49个树种,物种丰富度较高;针叶类树种株数比例占34.71%,阔叶类占65.29%;林木平均密度为1260株/hm2,树种间密度差异明显;林木胸径范围为5.0cm-74.0cm,树高范围为3.4m-18.8m,东西冠幅范围为0.6m-10.6m,南北冠幅范围为0.7m-10.7m,同一树种不同个体间及不同树种间在测树因子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表明针阔混交林能较好地利用生长空间,为营造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杉阔混交林杉木与其混交树种种间竞争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思祖  黄世国  洪伟 《林业科学》2004,40(2):160-164
分析了杉阔混交林中杉木与 1 2个主要混交树种分别在不同资源空间 (土壤物理与化学营养 )中的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 :在同一资源空间中 ,杉木与混交树种的竞争结局依树种不同而异。杉木与同一混交树种在不同资源空间中具有不同的竞争结局。建议在不同立地条件或采用不同混交树种时杉木与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应不同。  相似文献   

3.
研究杉木人工林分中杉木与伴生阔叶树种的种间生态关系,探索适宜杉木伴生的阔叶树种,从生态位角度为杉阔混交林改造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方式对邛崃、洪雅、叙永等地的杉木人工林开展群落学调查,以不同的典型样地为资源位,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测定并分析杉木与伴生阔叶树种的种间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以树种重要值大于1为标准,从45个伴生树种中筛选出主要伴生阔叶树种18种;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反映情况一致;木姜子、野梧桐、异叶榕、盐肤木、檫木、灯台树、亮叶桦、山茶、细齿叶柃等9个树种是杉木最重要的伴生阔叶树种,其B(sw)0.6且B(L)0.3,它们具有生态位宽度值和重要值都很大,生态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杉木主要伴生阔叶树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杉木与主要伴生阔叶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Lih0.05);杉木与木姜子、亮叶桦、野梧桐、异叶榕、盐肤木、檫木等伴生阔叶树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较高(Cih0.4),说明杉木与这些树种在生境需求上有一定相似性,对资源有共享关系;主要伴生阔叶树种中,落叶树种较常绿树种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说明培育杉阔混交林应多选择落叶树种作为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陕西省华州区秦岭南麓下岔工区和栗子沟工区天然次生林4个样方平均胸径、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等调查统计,划分相应林分类型。结果表明:1号样方共有69株树木,12个乔木树种,优势树种组为锐齿栎、华山松、油松,林分类型为栎类纯林;2号样方有90株树木,18个树种,优势树种为锐齿栎,林分类型为阔叶混交林;3号样方有12个树种,69株树木,优势树种为锐齿栎、华山松、油松,林分类型为阔叶混交林;4号样方有9个树种,91株树木,优势树种组为华山松、油松、锐齿栎,林分类型为针阔混交林。这3种不同的林分类型以千金榆、椴树、青皮椴、漆树、青麸杨等为伴生树种,与优势树种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庆元林场阔叶林主要类型生物量测定及其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样地调查获得的数据,选择已建立的各种相关生物量预测模型进行统计,对千岗坑林区分别不同的阔叶林类型进行生物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4个主要类型由于树种组成和林龄的不同,其直径分布变异较大,在生物量上阔杉混交林生物量最高达337.3t/hm2,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的生物量最低为166.0t/hm2,在各类型的生物量组分中,树干组分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枝,再次是根,最低是叶。而生态功能的强弱序列为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阔松混交林>阔杉混交林,木材生产能力的大小序列为阔杉混交林>阔松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6.
不同资源维度对杉阔混交林中主要建群种的功能地位产生较大的影响 ,同一资源维度不同资源位对杉阔混交林中主要建群种的功能地位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树种在不同资源维度不同资源位中的功能地位 ,选择杉木适宜的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如东县海堤林业资源调查和树种、林分的蓄积与生长分析,提出了对一、二线海堤防护林采伐更新混交建议。对海堤防护林资源生态经济效益作了初步评估:(1)海堤防护林资源直接经济效益59400万元;(2)间接经济效益(按10a算)7544万元;(3)海堤防护用材林各树种纯收入高低排序为柳杉>杨树>水杉>楝树>刺槐>泡桐>杂阔,海堤防护经济林各树种纯收入高低排序为桃、梨>湖桑>无花果>竹子。为经营、保护海堤防护林林业资源及规划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综合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五种木兰科树种栽培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种的单位面积保存株数、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单位面积蓄积量作为监测因子,对福建省建瓯市小松镇上仰村引种的12年生巴东木莲、马褂木、红花木莲、金叶含笑、阔瓣含笑5种木兰科树种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树高生长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马褂木>金叶含笑>巴东木莲>阔瓣含笑>红花木莲;胸径生长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马褂木>金叶含笑>红花木莲>巴东木莲>阔瓣含笑;单位面积蓄积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马褂木>金叶含笑>巴东木莲>阔瓣含笑>红花木莲。说明马褂木和金叶含笑较适合当地生长,其余树种应进一步开展引种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9.
在对湖北省远安县苦槠天然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拟为森林培育、造林树种选择及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苦槠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苦槠处于主要竞争地位,树种优势明显;乔、灌、草(藤)层次分明,现有苦槠群落处于针阔混交林向常绿阔叶与落叶混交林过渡阶段,并有向优势种继续发展的趋势;群落稳定性较强,更新良好,处于旺盛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针阔混交林的不同林分中设置标准地,调查、研究树种的多样性及其组成。结果表明,在长白山系张广才岭支脉断块中山地貌条件下,当坡向一致、海拔高度相差不大时,不同针阔混交林林分中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差异不大,树种种类变动于19~21种之间;但不同林分的树种组成和优势树种有较大差别。这种状况预示着不同林分的演替方向会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11.
1 蓄积量的计算目前二类资源清查中,蓄积量的调查多采用角规测树法。即用角规估测小班蓄积量。小班每公顷蓄积量是分别树种计算的,各树种每公顷蓄积量为:  相似文献   

12.
在调查群落种类组成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3种典型森林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进行分析,并推断群落的演替趋势.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森林群落乔木层优势种主要为马尾松、柏木等针叶树种,短柄袍栎、栓皮栎等落叶阔叶树种及多脉青冈、石栎等常绿阔叶树种;2)针叶群落中乔木层个体高度级频度顶点位于10~15 m,针阔混交群落与阔叶群落为5~10 m;3)阔叶群落中短柄袍栎和栓皮栎等优势种的胸径频率为逆J字型,伴生树种主要为L型或逆J字型,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表明优势种种群处于稳定状态;4)针阔混交群落针叶优势种的种群属于单峰型和逆J字型的衰退类型,阔叶树种多为逐渐增长的L型或间歇性发展的多峰型;5)针叶群落优势树种胸径频率属于典型的单峰型,伴生树种为单柱型或L型;6)由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推断三峡库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为针叶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常绿阔叶林群落.研究结果为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丘陵山地针阔混交林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丘陵山地针阔混交林中杉木、马尾松、红榉、闽楠、南酸枣5个混交树种对光环境的适应及生理响应,对5个混交树种树冠上、下层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等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各树种净光合速率与树冠部位、叶绿素含量均达到显著相关性。闽楠叶绿素a/b最低,并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为耐阴树种;南酸枣与红榉的叶绿素a/b较高,表观量子效率较低,为喜光树种;杉木、马尾松叶绿素a/b和表观量子效率居中,为喜光树种,略耐阴。闽楠、红榉、杉木光适应幅度较大,且兼具不同需光特性,是适宜的针阔混交造林配置树种。  相似文献   

14.
混交林疏密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个以云杉、华山松、落叶松、桦类和阔杂为优势树种的混交林小班疏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按优势树秆与分树种合计计算混交林小班疏密度之间的平均相对差异的绝对值为:云杉(25.63%)>阔杂(11.90%)>华山松(8.90%)>桦类(7.66%)>落叶松(1.73);同一优势树种,这种相对差异随优势树种组成系数的下降而呈增大的趋势。建议用分树种合计计算的方法准确、客观地得到混交林的疏密度。  相似文献   

15.
对冀北山地落叶松四种典型林分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树种组成复杂程度上,杉落针阔混交林落阔混交林落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而且杉落针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比其他三个林分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稳定,在空间利用上也更加充分;(2)在水平结构上各个树种直径大小分布上,均匀程度比较:杉落针阔混交林落阔混交林落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除了杉落针阔混交林为均匀分布,其他都比较接近团状分布;(3)在垂直结构上,分层情况比较:杉落针阔混交林、落阔混交林落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其中杉落针阔混交林和落阔混交林分层比较明显,而落桦混交林与落叶松纯林无明显分层;(4)在林分空间结构格局上,从角尺度来说,林分D的分布是随机分布,其他为团状分布;从大小比数来说,处于优势状态林分的百分比为:DCB;从混交度来说,落桦混交林属于弱度混交,落阔混交林属于强度混交,杉落针阔混交林属于极强度混交。  相似文献   

16.
从汪清林业局大荒沟林场、大柞树林场等11个林场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中选取优势树种为蒙古栎、阔叶混交林及针阔混交林的小班。以海拔、土层厚度、坡位、坡向、腐殖质层厚度、坡度6个立地因子以及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差等19个气候因子为输入变量,以树种年平均蓄积生长量为输出变量,应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分别建立蒙古栎、阔叶混交林及针阔混交林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地进行生产潜力预测。同时,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树种生长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3种回归模型的RMSE的值分别为:0.22、0.54、0.52,R^2值分别为:0.79、0.79、0.72,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为理想。2)研究区域内,对蒙古栎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为月平均气温差、温度季节性变化、坡度、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差;对针阔混交林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为:坡度、腐殖质层厚度、月平均气温差、最湿季度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对阔叶混交林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为:坡度、坡位、坡向、温度季节性变化、最干旱季平均气温。3)通过对比同一立地3种类型的生产力,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均高于蒙古栎纯林,针阔混交林略高于阔叶混交林。4)因此,应客观考虑环境因子对于林木的影响程度,使其生长环境条件尽可能地处于最佳组合状态。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林木种质资源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道真自治县林木种质资源按物种资源、古大珍稀树木、优良林分、优良乡土树种资源等进行调查分类统计,全县林木种质资源121科352属1484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树种6种,国家Ⅱ级保护树种25种,贵州省级保护树种18种,并对道真林木种属资源保护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道真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以期为道真林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及各地主要造林树种现状为研究重点,通过省营造林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江苏近十年的造林树种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省营造的乔木树种中以用材为主的杨树造林比重逐年降低,以生态景观功能为主的杂阔树种造林比重不断增加,营造的经济树种中各造林树种呈动态变化的总体趋势。造林树种动态变化趋势与江苏林业生态建设实际相符,根据动态变化结果,并对用材树种减少与木材需求缺口矛盾、生态公益林比例和优化调整树种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木质残体碳密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常绿阔叶林恢复演替过程中木质残体(WD)碳储量的变化特征,对鹰嘴界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进行了调查取样,结果表明:鹰嘴界常绿阔叶林演替阶段各林分中木质残体的现存量较低,在1.26~8.82 Mg/hm2之间,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随演替进程呈逐渐增加趋势;演替阶段粗木质残体(CWD)碳含量因树种及其分解等级而异,随着CWD分解等级的提高,其碳含量逐渐降低;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木质残体碳密度分别为0.62,1.75,3.78 Mg/hm2,分别相当于各林分乔木层碳密度的0.73%、1.83%和2.92%。  相似文献   

20.
对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渔梁村30年生杉阔混交林进行林分蓄积结构与林分蓄积量的数据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杉阔混交林择伐强度、择伐周期及采伐木选择的方案与策略。利用蓄积结构信息指导杉阔混交林择伐经营,从而达到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提高了林分质量与优化树种配置,为杉阔混交林择伐经营提供数据储备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