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八年四轮国家甘薯区域试验的回顾与分析,了解我国甘薯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国家甘薯育种目标为导向,探寻我国甘薯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为甘薯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是中国甘薯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的高淀粉甘薯育种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六五",此后,各育种单位育成了一系列优良的淀粉型甘薯品种。为了使中国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更上一个台阶,本文通过对中国淀粉甘薯品种选育历程的回顾,阐述了不同时期淀粉型甘薯品种的选育目标及品种审定(鉴定)标准,论述了中国淀粉型甘薯品种的育种方法,总结了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成就,着重分析了2003-2016年淀粉型甘薯育种进展,探讨了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日本甘薯生产和利用现状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甘薯生产和利用现状及其育种研究进展浙江农业大学特种植物资源研究中心陆国权近10年来,日本甘薯生产有所下降,产后利用方式有所变化,育种目标有所调整,育种技术有所进步。一、生产和利用现状甘薯引入日本已有400多年历史,1949年其种植面积最大,达44...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甘薯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福建省重要的旱作物,“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甘薯育种单位在育种目标确定,育种技术利用及育种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选育出甘薯新品种有6个通过国家鉴定,22个通过福建省审定.综述了这一期间福建省甘薯育种的主要成效,并提出了今后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及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甘薯育种目标、育种手段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我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甘薯育种研究中广泛存在的杂交不亲和、遗传基础狭窄、突变体嵌合体现象严重、育种手段单一等问题,并论述了甘薯育种工作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用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1世纪前中国食用甘薯品种主要以黄心为主,进入21世纪后保健功能强的红心和紫心甘薯成为中国甘薯育种的主要目标,各育种单位育成了一系列优良的红心或紫心食用甘薯品种。本文通过对中国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历程的回顾,阐述了传统食用甘薯品种和特色食用甘薯品种的育种成就,分析了中国不同阶段对食用甘薯品种的品质要求,提出了不同用途食用甘薯品种选育的育种思路,并对中国食用甘薯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甘薯生产和科研现状及“九五”育种目标戴起伟,邱瑞镰,朱崇文,马代夫(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南京210014)(江苏徐州甘薯中心)一、国外甘薯生产、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甘薯生产的地位和利用价值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8年的统计资料,全世界甘薯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8.
“九五”以来 ,江苏的甘薯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不仅在甘薯骨干亲本的研究和利用上成果显著 ,还先后育成了苏薯 7号、苏薯 8号、苏渝 3 0 3等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 ,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 ,甘薯育种工作必须把“高产”转向“优质”,“兼用型”转向“专用型”、“多元化”,并以此为主攻目标 ,改善育种手段 ,尽快育成市场需求的甘薯新品种 ,促使甘薯育种尽快走向市场 ,逐步实行甘薯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商品化。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甘薯育种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九五”以来,江苏的甘薯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在甘薯骨干亲本的研究和利用上成果显著,还先后育成了苏薯7号、苏薯8号、苏渝303等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甘薯育种工作必须把“高产”转向“优质”,“兼用型”转向“专用型”、“多元化”,并以此为主攻目标,改善育种手段,尽快育成市场需求的甘薯新品种,促使甘薯育种尽快走向市场,逐步实行甘薯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商品化。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业学报》2007,23(2):F0003-F0003
甘薯遗传育种研究室继承了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作物研究所和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薯育种优势,成绩卓越.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国家外专局引智推广基地.国家甘薯区试组织协调单位和徐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