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山区河道生态防洪堤关键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区河道的特点,探讨修筑生态防洪堤时的堤线布置、堤型选择、渗流及渗透稳定、河岸边坡整体稳定安全如何与堤防护岸的生态性有机结合等关键问题,结合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修筑的生态防洪堤典型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茅洲河河口在2011年发生一次大型堤岸滑坡,河堤向河道内滑移最大40m,塌陷深度最大4m,滑坡范围内出现多处宽大裂缝,河道内淤泥隆起。本文针对该软土堤岸滑塌的特征,分析荷载及水位变化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阐明了岸坡失稳破坏的机理,最后对滑塌后的土体强度进行现场原位测试,分析其强度变化及边坡滑动面的位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本文的研究分析对于软土地区类似堤岸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刚性护岸如模袋砼、浆砌石等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抗冲刷能力强,不透水,不变形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效的护岸技术[1][2],但在护岸岸脚处却容易产生淘刷,从而导致岸坡失稳[3]。以试验为基础,对刚性护岸岸脚水流的流态、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刚性护岸岸脚淘刷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河道堤岸建设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堤岸设计是否合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河道整治工程尤其是山区性河道整治工程的设计中,河流冲刷深度的确定,对堤岸设计起关键的指导作用。通常,河流的冲刷深度与流速、水深、泥沙粒径等多种因素有关,并主要受水流流速控制。为了确定冲刷深度的计算方法,自19世纪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及理论推导,提出了很多用于计算河道冲刷深度的公式,但这些公式大多为经验公式,且各有侧重,计算值差别较大。因此在具体的河道整治工程中,对各种冲刷深度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十分必要。以西苕溪上游的山区性河道护岸设计为例,研究探讨如何结合工程实际和相关设计规范,合理计算冲刷深度,指导堤岸设计,保障防汛安全。  相似文献   

5.
(一)防止路堤边坡的水土流失在新修公路时,必须按设计的边坡修好,并及时在路堤边坡上、护道上或坡脚上进行造林、种草,植树位置如图1、图2。对原有路堤边坡过陡的,必先进行培修,使达到设计边坡,然后进行造林、种草。路基边缘和边坡上的草皮,要坚决禁止刨铲,防止雨水冲刷。  相似文献   

6.
结合洪水期堤岸渗透与崩塌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崩滩与渗透险情的关系及水位升降等对崩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粘土岸滩,洪水迅速上涨期间,水压力对河岸的稳定是有利的,而洪水骤降时,河岸崩塌的几率增大;对于非粘土岸滩,洪水缓慢上涨期间,河岸稳定性变化不大,而洪水缓慢下降后,岸滩稳定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常州城市河道淤积的机制,采用了量纲分析和水槽实验的方法,研究支流河道汇入主流河道过程中,主河道岸坡角、支流与主流的流量比、密度弗劳德数对汇流区冲刷的影响.研究将支流水槽与主流水槽的汇流角定为90°,采用不同的流量比和密度弗劳德数对四种不同岸坡角(45°、60°、75°、90°)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支流河道中...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大坝下游消能区泄洪冲刷坑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开挖的方式模拟泄洪冲刷坑,分析冲刷坑对两岸边坡应力状态、变形状态及稳定性的影响;模拟了两组优势节理,分别研究了岩块和两组节理的点安全度及屈服区分布;采用遗传算法搜索了可能最危险滑动面;阐述了评价大坝下游消能区泄洪冲刷坑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大坝下游消能区泄洪冲刷坑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开挖的方式模拟泄洪冲刷坑,分析冲刷坑对两岸边坡应力状态、变形状态及稳定性的影响;模拟了两组优势节理,分别研究了岩块和两组节理的点安全度及屈服区分布;采用遗传算法搜索了可能最危险滑动面;阐述了评价大坝下游消能区泄洪冲刷坑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现场调查发现全风化花岗岩塔基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为坡面冲刷,而目前全风化花岗岩坡面冲刷实验还没有相关报道.本文通过径流冲刷试验,研究了输电线路塔基全风化花岗岩边坡坡面冲刷的变化规律,并应用侵蚀模数的概念来评价坡面的抗侵蚀能力.同一种土体不同干密度冲刷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干密度的全风化花岗岩边坡干密度越大冲刷量越小;对于一定干密度的全风化花岗岩冲刷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坡面形成冲沟时冲刷量明显变大并最后趋于稳定;通过不同土体冲刷实验发现了两种极容易冲刷土体.  相似文献   

11.
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回声测深仪等测量仪器,对黄河沙坡头段连续弯道中10个典型断面的流速、水深、河床高程等进行了实测.通过分析各断面流速等值线、平面流场和近几年河床高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弯道断面流场的主流分布与河床底部泥沙冲淤分布基本相一致,满足弯道水流的一般规律:凹岸冲刷,凸岸淤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对贺江都平河段修建电站前后的水流流态、流速分布和坝下游水面波动进行比较;以及土工试验成果,对岸坡的稳定性和电站蓄泄调度对下游岸坡的影响进行分析,从水力学及土力学方面对都平电站下游河岸崩塌原因进行较为客观的剖析,提出了山区河流上中小型水电站设计与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海拔高、地形陡峻,松散层边坡发育,边坡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区松散层形成的地质成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地质力学方法分析了该类边坡的控制因素及边坡稳定性的内因和外因。根据地层的空间组合形式和破坏模式,将边坡分为楔形破坏、圆弧滑动和组合破坏模式三类。利用数值计算对上述不同松散层厚度的边坡破坏模式进行检验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尽量避免切坡、最好直切、少切外帮等针对性防治措施,其中松散层不厚的地段,建议采用直切固脚、护面措施;厚度大的地段,建议采用多排小尺寸抗滑桩加固。这些结论有助于同类地区边坡问题的防治,避免不合理切坡造成的环境扰动。  相似文献   

14.
EN—1对砒砂岩固化土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砒砂岩地区工程边坡径流的侵蚀规律,通过室内模拟冲刷试验,对添加EN-1固化剂后不同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和压实度的边坡径流水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和压实度处理条件下,砒砂岩固化土坡面径流流速随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和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径流流速随冲刷的进行呈现出波动减小的趋势.径流雷诺数Re随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和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且Re有随冲刷的进行而逐渐增大的波动变化趋势,而弗劳德数Fr的变化趋势正好与Re相反.除压实度在较小处理冲刷后期时径流流态为紊流和缓流外,其他处理都是层流和急流.径流Darcy - Weisbach阻力系数f随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和压实度增大而减小,且f与输沙率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道水土流失情况,将三维网应用于河道边坡的建设中。阐述三维网的特性及作用,介绍其施工方法。结合三维网植草的作用,通过设计模拟冲刷试验测试三维网在河道生态边坡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维网与植物的结合可大大减缓雨水自然下落时对土壤冲刷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防止一脚成祸□明言所谓“一脚成祸”是指拖拉机或汽车由于刹车过猛,车轮被抱死。车辆出现严重滑移而酿成重大事故的现象。因为车轮一旦被抱死,便失去了克服侧滑的能力,这时驾驶员无法控制车辆的方向,这是十分危险的。刹车正确的使用方法是,遇到紧急情况时,迅速踩下...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机厂防洪堤水文、地质等实际情况,通过多方案比选,提出防渗加固处理的最佳办法,实际验证效果显著。该技术对类似防洪工程防渗加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利工程中的拦渣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弃土、弃渣量多,堆放困难,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是建设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因此,对弃土、弃渣的处理是水利工程建设期防止水土流失的重点所在。主要拦渣防护措施有拦渣坝、拦渣墙、拦渣堤、拦渣围堰等。通过这些主要措施的实施,便能控制水土流失以及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相似文献   

19.
在堰堤上挖渠过水,主要是解决渗漏问题。介绍了土工薄膜在秦家浜大堰堤上的应用,证明土工薄膜防渗。艺及技术处理土染防渗经济效益显著,施工简捷,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河流崩岸是我国堤防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汛期前后崩岸诱发大量的滑体进入河道,影响航运,给沿岸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针对水流作用下临水岸坡失稳问题,综合考虑坡表静水压力、内部孔隙水压力、边坡几何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构建了楔形岸坡稳定计算模型,并结合长江干流芙蓉大堤段崩岸实例,分析了各因素对岸坡稳定的作用。结果表明,坡表与地下水位升降及二者之差,对岸坡稳定影响较大,且水流的淘刷深度也直接影响着岸坡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