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 Spodocephala pallas)。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繁殖,是长白山区极为常见的夏候鸟,和森林关系比较密切。关于同种鸟类种群生态的研究,国外开展工作比较早,如Bond(1957)MacArthur,Karr及Wilson等学者用数字模型探讨了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我国钱国桢(1980)张晓爱(1982)等也都有过报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白鹡鸰雏鸟4~12日龄亲鸟每日5:00~19:00时育雏的次数和对雏鸟拴颈所得的食物,据126小时统计,共育雏1050次,主要为昆虫。记载了雏鸟的形态变化、体重、体长和外部器官等的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5种分布型指数法的测定,赤松毛虫蛹种群空间格局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松毛虫发生和防治状况,对燕山东部浅山区中常灾化学农药喷雾防治区,常灾毒环防治区和偶灾区内的赤松毛虫种群世代间数量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分别建立了人为干预情况下赤松毛虫种群世代间数量动态模型。对于进行赤松毛虫种群世代间数量动态预测和分析人为干预效果(防治效果)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燕山东部浅山区赤松毛虫世代内种群数量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各虫期死亡原因及死亡率的变异程度,并对影响种群世代内总死亡率高低的关键虫期和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赤松毛虫世代内种群数量动态模拟模型。对于进行世代内赤松毛虫种群数量动态预测,油松受害程度估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3年的定位观测研究,确定出赤松毛虫上树盛期为4月2日至4月5日,日均气温11.2℃,地下5cm深温度为15℃.幼虫暴食期为103d.从蛹至5龄幼虫生存系数为0.0047.产卵量与蛹重的回归方程为(?)=-155.456+193.918x.不同食叶水平油松材积生长量之间有显著差异,受害允许水平为50%以下,其单株载虫量最多不得超过18头,超过此指标应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赤皮青冈是现存壳斗科植物的原始类群,是受国家II级保护的珍贵树种。采用样方法,对湖南靖州赤皮青冈的种类组成、群落外貌、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200 m2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67种,隶属于35科51属,其中优势科主要有豆科、蔷薇科、大戟科、冬青科、樟科、山茶科、禾本科、金缕梅科等;该群落是以赤皮青冈为主的单优种群落,群落季相明显;群落结构依次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植物种类相对较丰富,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具有较大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8.
连续四年调查了浙北龙山林场大山雀的生育力及第一批雏鸟阶段食物中松毛虫食块的比率。根据雏鸟形态发育并结合外侧尾羽量度,利用关系式Y=2.42X-14(X≥6日龄,r=0.99)准确判断雏鸟日龄。对10窝424只次雏鸟连续30d扎颈取食分析,估计每只雏鸟日平均消费13.8个食块,重量为209mg(X_D=65.7),且从2—3日龄至离巢前,食物中都有松毛虫,平均为食块总数的24.9%(X_D=14.8)。随着龙山林场松毛虫种群密度的周期变化,大山雀的窝卵数、窝雏数、生殖季节开始时间及雏鸟食物中松毛虫的此率也发生变化。初步分析表明大山雀对松毛虫种群密度变化有明显的功能反应,但由繁殖而引起的数量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棘胸蛙野生种群分布与景观生态稳定性的关系,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采用样带、样方法对炎陵县境内不同生境中的棘胸蛙野生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合湖南省十三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应用稳定性评价模型对炎陵县景观生态格局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与棘胸蛙野生种群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棘胸蛙野生种群数量较少,为82811只±26279只,主要分布于炎陵县东部景观生态稳定性较好的天然阔叶林生境中;景观生态稳定性较差且生境破碎化严重的区域分布较少甚至没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5个试点的赤桉种源试验进行了研究,4年生树高、胸径分析表明,种源间在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的差异.赤桉地理种源的变异是与种源地的经、纬度的变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至-0.88,而与海拔高度无关,优良种源一般来自澳大利亚低纬度地区。同时还揭示出赤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明显的早晚相关性以及较高的遗传力.所筛选出的优良种源13923和12346平均增益树高为16.0%,胸径为17.1%.  相似文献   

11.
赤桉种源在广西生长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海子坪天然毛竹种群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Harper的构件生物结构和种群生态学理论,对海子坪天然毛竹种群生长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毛竹竹笋出土的持续时间约为50 d左右,以4月5日前后5 d的为出笋高峰;高生长持续51 d左右,遵循"慢—快—慢"的规律,呈Logistic增长,且有明显的昼夜生长节律;地径生长期在竹笋出笋后的21 d基本停止;温度是影响竹笋—幼竹高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对料慈竹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竹笋出土时间持续45天左右,以7月下旬至8月初为出笋高峰;竹笋—幼竹高生长时期为100天左右,遵循"慢—快—慢"的规律,且高生长的昼夜节律明显;地径生长期为32天左右。  相似文献   

14.
赤桉种源苗期生长及适应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桉(E·Camaldulensis)在原产地澳洲自然分布最广,能适应多种土壤和地形,既抗涝,又耐旱,且病虫害少,是湖南早期引入的桉属树种之一。但是,由于当时缺乏经验,未进行种源选择,简单地从两广引种栽培,加上地理及气候诸因子的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只少数保留至今。目前,湖南正在部分地区进行赤桉引种推广,为了减少盲目性,除了从残留的赤桉中选优繁殖外,开展赤桉种源试验,筛选出较抗寒,速生、丰产的种源,对今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花岗岩母质红壤严重水土流失区,植树造林成效与养分因子的关系。用赤桉(Elcalyptus camaldulensis)裸根幼苗造林,基肥用N、P、K和垃圾肥按正交表L_(16)(2~(15))和L_(27)(3~(13))等表设计,多年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当年肥料对赤桉的高生长效应比对照增高165.8%,其中施垃圾肥和氮肥优于磷肥,肥效都极显著,施钾肥不显著;肥料单施效应不显著,氮肥与垃圾肥或氮肥与磷肥配合具有正的显著相互作用效应。赤桉每株施尿素25g+垃圾肥2.5kg或施N11.5g+P_2O_515g经济效益较佳;氮肥、磷肥和垃圾肥的配比效应方程式,可供花岗岩水土流失区赤桉造林选择较佳的施肥方案作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1981—1983年一些国家公布的材料说明:在七十年代,木材加工工业产品生产量的增长速度比六十年代低。1970—1981年,这些产品的世界总生产量只增长了3%,其中锯材2%,胶合板11%,刨花板21%,纤维板8%。1975—1981年,世界刨花板由占木材加工工业  相似文献   

18.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在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为分析湖南八面山银杉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长规律,给银杉种群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全面系统调查和分析保护区银杉种群现状及其数量特征,利用标准主轴回归(SMA)方法研究了银杉树高和胸径之间的相对生长规律。结果为,八面山保护区银杉主要分布在苁光漏、脚盆寮、下黄、正江里、坳背里、大山里和田坳里等地段,存活个体共计406株,其中胸径6cm以下的幼苗、幼树有271株,占比为2/3;胸径6cm以上的银杉中,健康个体、枝干受损伤的个体、倾倒多年或死亡的个体分别为116株、8株和17株,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造成保护区内7株银杉倾倒死亡;径级较大的银杉主要分布在脚盆寮和下黄,最大胸径分别为63.9cm和53.0cm,最大株高分别为21.0m和23.0m;苁光漏、脚盆寮和下黄的立地条件较好,银杉株高和胸径之间为等速生长,正江里的立地条件较差,株高和胸径之间的相对生长关系不显著。八面山保护区银杉种群数量较为稳定,但损伤、倾倒和死亡个体所占比例较大;银杉株高和胸径之间为等速生长,符合几何自相似理论;保护区较差的立地条件限制了银杉株高生长,但增强树体抵抗大风和冰雪积压的能力,有利于提高银杉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白桦分布区4个点的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全距测验等方法。对白桦产地间、产地内林分间、林分内个体间的生长特性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生长特性在产地间、林分间、个体间三个层次上均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水平,个体间的差异最大,在最使产地的最佳林分中选择最佳个体遗传增益这107.24%。  相似文献   

20.
在小叶榕花芽分化前,以处理浓度为16000 mg/L、20000 mg/L、25000 mg/L、28000 mg/L、32000 mg/L的外源赤霉酸对小叶榕进行了树干注射试验,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浓度赤霉酸处理对小叶榕结果和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样地落果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同浓度赤霉酸处理对小叶榕结果的抑制作用呈正相关关系。在抑制小叶榕结果的同时,其生长也同步受到抑制,但随着蒸腾作用加剧,外源赤霉酸的抑制效果逐渐减弱,小叶榕结果和生长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