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水稻亚种间杂种的分类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程氏指数法分析和划分13个亲本和48个亚种间组合(F1)的籼粳属性表明: 原认为是爪哇型的CPSLO17应归属偏粳型;亚种间F1可以划分为4类.即粳、偏粳、籼和偏籼,但主要以偏粳和偏籼为主,完全为粳型或籼型的极少;亲本细胞质对F1分类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育种实践中,欲选育籼型杂交稻组合时,以籼稻为母本容易成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
水稻亚种间优质米组合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籼粳交组合及其亲本的稻米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选育水稻亚种间优质米组合时,亲本中必须有1个优质米亲本,另一个为高产中等米质亲本;配制偏粳组合时,最好选用粳型不育系作母本;反之,配制偏籼组合时,应选用籼型不育系作母本;双亲垩白度都高的亲本不宜选用;另外,在选配偏粳组合时,不宜选用直链淀粉含量高(24%以上)的籼稻作父本,最好直链淀粉含量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省三明各县(市)1961—2008年汛期(5、6月份)的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汛期雨量特多、特涝和异常偏涝年份的时间、地域分布特征和周期演变规律;用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分析了2005年汛期异常偏涝的环流特征,并就2005年汛期异常偏涝与历史上特涝年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6月份由于东亚大槽明显偏东,副高面积大、强度强,脊线明显偏南,印缅槽强度偏强,导致西风槽非常活跃,不断东移、南压,这是造成2005年三明各县(市)汛期异常偏涝的主要原因;5、6月份由于逐日副高脊线位置适中、稳定,导致三明各县(市)汛期开始早、结束迟、持续时间长,这是造成2005年汛期异常偏涝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用相关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探讨了高粱恢复系各性状对杂交种产量的影响,经分析恢复系穗粒重对杂产种穗粒重影响最大,偏回归系数b1=0.3036;其次是恢复系株高,偏回归系数b2=0.0614,恢复系千粒重呈负作用,偏回归系数b4=-0.3417。通过分析给我们启示是,提高恢复系穗粒重是提高杂交种产量的主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杂交中粳新组合六优8号高纯度高产量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杂交中粳新组合六优8号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提高亲本纯度,严格隔离条件;合理安排播差期;偏攻父本,创建高产群体和合理的穗粒结构;巧用“九二○”,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防病去杂等高产高纯度的制种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北疆地区春播大豆高产优质灌水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大豆品种黑农33为材料,以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为决策变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对产量的综合影响显著,而对百粒重、硬实率和脂肪含量的综合影响虽显著,但却受年份的影响。灌水次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灌水量;偏早年份灌水量对硬实率的影响大于灌水次数;偏润年份对百粒重的影响亦如此,但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则反之。在北疆地区黑农33达到3000kg/hm2以上产量指标的最佳灌水模式为:从开花期开始,到8月20日截止,每隔11~13天灌一水,每次灌水量1020~1110m3/hm2;偏旱年份每隔13天灌一水,每次灌水量1023~1260m3/hm2,以保持硬实率在1%以下;偏润年份每隔13~16天灌一水,每次灌水量825~1026m3/hm2,以保证百粒重达21g以上和脂肪含量达21%以上。  相似文献   

7.
潘根生 《茶叶》2000,26(2):70-73
大力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动力的效益茶业应注意防范,不顾条件,盲目上马有机茶,忽视茶叶生产环境卫生与农药污染;热衷扩展名茶只数与名优茶乱评比;偏面追求寒冬腊月采新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水稻渐渗系群体构建时产生的偏分离现象,可以发现更多与偏分离相关的基因,有助于解析偏分离在水稻中的主要作用及其产生机制。【方法】应用籼粳组合华占/Koliya构建的一套渐渗系群体,以其后代基因型的分离比作为表型对偏分离位点进行定位。【结果】在第8染色体上发现一个染色体区段在其后代中的基因型分离比偏离孟德尔分离定律。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偏分离现象受第8染色体上两个位点控制,分别命名为SegD8A和SegD8B,其中SegD8A为偏分离位点,但其偏分离属性受SegD8B调控。当SegD8A和SegD8B位点都为杂合型时,子代中SegD8AHH和SegD8AKK的比例接近1∶4;当SegD8B为纯合华占基因型时,子代中SegD8AHH和SegD8AKK的比例接近1∶1;当SegD8B为纯合Koliya基因型时,子代中SegD8AHH几乎不出现。我们将SegD8A基因定位在一个大小为46.5 kb的区间内,SegD8B基因定位在一个大小为1160.2 kb的区间内。【结论】本...  相似文献   

9.
偏凸-柱穗山羊草多倍双二倍体SDAU18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偏凸山羊草和拄穗山羊草杂交人工合成了多倍多倍双二倍体SDAU18,并对SDAU18及其双亲的细胞学及主要性状特点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1)的染色体构型均为14Ⅱ;SDAU18的根尖细胞(RTC)染色体数目为2n=56,PMC M1的染色体构型基本上为28Ⅱ.是一个偏凸山羊草和拄穗山羊草的完全多倍多倍双二倍体;SDAU18在株高、穗长、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方面都优于其双亲,且对白粉病、条锈病表现免疫。  相似文献   

10.
几个新育成广亲和系的亲和性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新育成的广亲和系进行分类定位和亲和性测定表明,它们都属于偏籼或偏粳中间类型,755、855、1330具有相当于02428的广亲和性,247、275、297对粳稻的亲和性较差;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育种,广亲和系的亲和性好是基础,配合力高是关键,亲和性好且配合力高才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甜菜中耕管理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甜菜中耕、施肥、除草、灌溉机械化技术,对促进甜菜生产机械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豆应用“山大沃丰”生物有机肥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豆应用"山大沃丰"生物有机肥试验效果.该肥料具有营养全施用方便、肥效强、能提高大豆抗病、抗逆能力等优点.在海伦2008年试验,增产效果较好,山大沃丰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加生物高钙乳酸叶面肥、有机肥加光合细菌叶面肥增产分别为6.0%、8.4%、 7.5%.  相似文献   

13.
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对水稻分蘖影响不明显,侧深施肥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三大肥测深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96kg/hm^2,奥宝肥侧深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126kg/hm^2。  相似文献   

14.
甜菜种株徒长原因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甜菜种株徒长的形成原因有种植密度过大,施肥过多或追肥过早和田间管理不及时等。防止甜菜种株徒长的主要调控措施是合理密植;基肥适量,追肥延后;合理控水;打薹干净彻底;喷施生长延缓剂,使结实部位下移,达到种球大,薹坚挺,能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崔路平 《杂粮作物》2001,21(4):30-31
研究了夏谷高矮秆品种茎叶和根的发育及物质积累变化,矮秆品种前期发育较早,开花后体内的营养输出和积累变化不明显,矮秆品种在拔节期追肥或拔节期和抽穗期分作2次追肥的效果最好,高秆品种则以抽穗期追肥的效果最佳。另外,直品种的行距密植具有较好的效果,高秆品种则适于宽行距适宜密度种植。  相似文献   

16.
使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春阳村的黑土土壤进行土壤养分分类的研究,建立分类模型,从而确定土壤肥力水平高低,从宏观上把握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玉米施肥原则,实现玉米增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莲雾产期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雾产期调控技术关键是花芽分化的控制,主要包括控梢和催花2个阶段。控梢措施有修剪、环剥、遮光、断根、灌水及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催花措施是药物催花。催花后要注意做好保湿、修剪和施肥工作,以提高莲雾产期调控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以连作晚稻为研究对象,选取规模种植大户典型的高产田和低产田为试验点,通过土壤理化性质化验,制定肥料运筹方案,开展了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探讨配方施肥技术在机插连作晚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连作晚稻机插田,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调整氮肥总量,利用尿素等速效肥代替复合肥作追肥,增施穗肥,可以达到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在生产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氮、磷、钾三因素旋转回归设计,以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为目标,对强筋冬小麦品种藁8901的优化施肥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因素对藁8901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产量和品质指标的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氮〉磷〉钾,氮肥是影响该品种产量和品质指标的首要因素。通过藁8901产量和品质指标与氮、磷、钾三因素关系的回归方程进行多目标综合决策,模拟筛选出多个优化施肥量厦配合方案。入选方案的施肥量范围为N239.25~300kg/hm^2,P2O5 150~300kg/hm^2,K2O 112.5~225kg/hm^2。  相似文献   

20.
When the rate of dry-matter production of a grass crop is determined only by the incoming light energy, it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until a closed green surface is reached. Thereafter the production is linear for some time, but soon it decreases and finally drops to zero. This decrease is partly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respiration relative to photosynthesi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unknow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te of production, especial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season. When a sward receives an optimal supply of water and nutrients the organic plant constituents at a given growth stage remain fairly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season. It would be advantageous, however, to harvest grass with a higher sugar and a lower protein content. This seems to give better rumen digestion and, besides, would improve the regrowth of the sward. Since plants with a high rate of dry-matter production usually have a fairly low reserve level, it is unlikely that selection could provide a strain with both a high reserve level and a high rate of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