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棘腹蛙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环境监测的指示动物,棘腹蛙对水质、地质、气候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保护棘腹蛙这个中国珍稀两栖物种,本文从生态学、遗传学、繁殖学、营养价值等方面对棘腹蛙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棘腹蛙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棘腹蛙TNFα基因的相关信息,对棘腹蛙的TNFα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克隆了全长为936 bp、ORF长度为675 bp的TNFα-Pb基因;对该基因的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TNFα-Pb的信号肽由44个氨基酸组成,随后由2个α螺旋,和10个β折叠形成小分子蛋白;系统进化分析发现,TNFα-Pb与两栖类聚为一枝,与高等哺乳动物存在功能分化的可能。本研究为了解棘腹蛙的生物反应调节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木聚糖酶是一类内切糖苷酶酶系,同自然界中五碳糖的循环相联系,在能量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试验通过采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法,在540nm处用紫外分光仪测OD值,对某生物木聚糖酶进行研究,得出该木聚糖酶的最适pH值为4.2;分别在30~85℃测定木聚糖酶酶活,得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同时发现,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好、耐酸碱性好,木聚糖酶对pH值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重庆地区部分棘腹蛙养殖场水肿病病因,并对该病的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采集了10只具有水肿病典型症状的2岁龄棘腹蛙成蛙,剖检后从其主要病变组织分离细菌;对分离的优势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和回归致病性试验,同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DNA序列测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病蛙腹腔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并命名为CQWU201501,该菌为革兰阴性无芽胞短杆菌,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符合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指标,16SrDNA序列与弗氏柠檬酸杆菌同源性高达99.5%;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药物敏感。综上所述,棘腹蛙水肿病是由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该菌对供试的16种药物敏感,仅对头孢唑啉和复方新诺明2种药物耐药,生产上可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克隆棘腹蛙来源Japonicin-pb,了解该抗菌肽在不同生长温度及组织下的表达规律,为Japonicin-pb的开发提供线索。基于本实验室构建的棘腹蛙皮肤转录组数据库,利用反转录PCR从棘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Japonicin-pb前体序列,通过结构域比对的方法分析其结构。利用Real-time PCR检测3种Japonicin-pb在不同生长温度(15、18、21、24、27和30℃)及组织(血液、肌肉、肝脏和皮肤)的表达图谱。结果表明,本试验克隆到3种Japonicin-pb前体序列,结构域比对表明,三者拥有相同的N端信号肽和中间间隔区,长度分别为19、20和12个氨基酸残基的肽序列,命名为Japonicin-1apb、Japonicin-1bpb和Japonicin-3pb。Japonicin-1apb主要在皮肤组织中表达,且表达量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Japonicin-1bpb在不同组织或生长温度下的表达量差异均不明显;Japonicin-3pb主要在肝脏中表达,且生长温度对其影响不大。这些结果为棘腹蛙源3种Japonicin-pb后续功能研究以及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序列及表达谱信息。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IFN)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了解棘腹蛙干扰素的基因信息,本试验明确了棘腹蛙Ⅰ型IFN基因ORF编码长度为561 bp,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个信号肽和103aa的保守功能结构域。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棘腹蛙Ⅰ型IFN进化相对保守;其蛋白质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能力相对保守。将目的片段装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化BL21(DE3)进行蛋白表达与纯化,获得了预期蛋白。本研究证实了棘腹蛙Ⅰ型IFN属于相对保守的典型Ⅰ型干扰素;为后期深入挖掘棘腹蛙IFN的生物学功能、促进广谱抗病毒生物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患白内障棘腹蛙眼部、口腔和胃部分离到一株圆形或椭圆形、葡萄状堆积的革兰氏阳性菌,经培养特性观察和致病性实验,确定候选菌株CQWU201401为白内障的病原;通过针对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测序鉴定结果判定该候选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在10种药物中的仅对四环素有耐药现象;针对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冯焱  白永胜  黄增辉 《饲料工业》2007,28(18):17-19
木聚糖酶是一类内切糖苷酶酶系,同自然界中五碳糖的循环相联系,在能量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试验通过采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法,在540nm处用紫外分光仪测OD值,对某生物木聚糖酶进行研究,得出该木聚糖酶的最适pH值为4.2;分别在30~85 ℃测定木聚糖酶酶活,得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同时发现,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好、耐酸碱性好,木聚糖酶对pH值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对月鳢(Channa asiatica)消化系统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5.8~7.8范围内,月鳢成鱼胃粘膜组织、前肠粘膜组织和肝胰脏淀粉酶的适宜pH值分别为7.4~7.8、7.8和7.8,对于脂肪酶则分别为7.4、6.6和7.0。不同消化部位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时间对蜂蜜中淀粉酶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同一蜂蜜样品为实验材料,在35℃、45℃、55℃温度下分别培养8h、16h、24h,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测量蜂蜜中淀粉酶值,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蜂蜜中的淀粉酶值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家蚕5龄幼虫蛋白水解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屠洁  王国基 《蚕业科学》2005,31(1):100-102
调查了家蚕(华峰×雪松)5龄幼虫的血液、消化液以及脂肪体蛋白水解酶的反应条件,发现其最适反应温度均在37℃左右,最适反应pH分别为80、98和68左右。血液蛋白水解酶在pH68~98之间其活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两种野桂花蜂蜜样品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处理,通过试管法测定蜂蜜中淀粉酶值。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蜂蜜中的淀粉酶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用红外成像仪对60头肉牛屠宰前的体表温度进行测量,并对新鲜牛肉样品的肌糖元含量进行分析,将测试结果与排酸后的pH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产生高pH肉的肉牛在屠宰前体温明显偏高(χ2χ20.05),而肌糖元含量偏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4.
复合酸化剂对肉仔鸡消化道pH值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酸化剂对肉仔鸡消化道pH值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42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4种试验日粮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0.2%、0.3%的复合酸化剂配制而成。试验期21和42 d,每个重复随机取2只,测定不同消化段pH值、腺胃和肌胃内容物的蛋白酶活性以及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容物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结果表明:试验期21 d,日粮中添加0.2%复合酸化剂组显著降低了嗉囊、腺胃、肌胃和十二指肠的pH值(P<0.05),添加0.3%复合酸化剂组显著降低了嗉囊和腺胃的pH值(P<0.05),添加0.2%和0.3%复合酸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P<0.05);试验期42 d,日粮添加0.3%复合酸化剂显著降低了空肠pH值(P<0.05),添加0.2%复合酸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P<0.05),添加0.3%复合酸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蛋白酶活性(P<0.05)。研究表明,添加复合酸化剂组对消化道前段pH值影响显著,日粮中添加0.2%复合酸化剂能够有效降低消化道的pH值,并能提高十二指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机体的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轴由GH系统和IGFs系统构成,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生长发育、调控生理代谢,在机体生长发育调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明确棘腹蛙GH/IGFs轴的功能结构和进化特征,为棘腹蛙生长发育调控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对棘腹蛙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进行克隆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与两栖类模式动物的多重序列比对发现,棘腹蛙GH、IGF-Ⅰ和IGF-Ⅱ的功能结构域严格保守,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态性;IGF-Ⅱ的N端呈简缩进化趋势。2)遗传进化聚类分析发现,棘腹蛙IGFs与两栖动物聚为一支,并与硬骨鱼相对近缘,说明IGF-Ⅰ和IGF-Ⅱ进化地位相对原始;棘腹蛙GH则与蛙类、鱼类等水生动物相对近缘,暗示该基因具有趋同进化趋势。3)为进一步明确上述基因的特异性功能位点,利用Swiss-model server软件解析其蛋白质结构,最终确定IGF-Ⅰ的THR52、LEU53、PHE72、PHE73、SER74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IGF-Ⅱ的TYR81、LYS82、LYS83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GH的PHE208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由此可知,棘腹蛙GH/IGFs轴的主要基因相对保守,但与已知模式物种相比,存在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可作为后期棘腹蛙GH/IGF轴功能研究和遗传进化特征分析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6.
本报道了在LRH-250E型培养箱中对平均尾重0.2g和1.2g的虎鲨进行温度耐受性试验,并对均重1.2g的虎鲨做了pH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尾重0.2g的虎鲨在驯化温度为20℃时,水温突变引起的致死高温为41℃,致死低温为14℃;尾重1.2g虎鲨在驯化温度为24℃时,水温突变引起的致死高温是42℃,致死低温为14.5℃。尾重1.2g虎鲨能够耐受的pH值其上限是11.51,下限是2.52。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DNS法,分别在温度为20~100℃,pH值2.4~7.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0~50℃时,木聚糖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强,40~60℃表现较高的水平,70~100℃活性逐渐稳定,并维持在20℃时的活性水平。说明动物体温为40℃左右时,木聚糖酶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在制粒温度范围内,80℃热处理与未处理组木聚糖酶的活性比较损失不大,说明其在制粒工艺过程有一定的优势;在pH值3.6以前,随着pH值的增大,木聚糖酶的活性逐渐升高;pH值为3.6时,木聚糖酶的活性最高;且在3.2~4.4范围内木聚糖酶的活性维持较高浓度,说明消化道中食糜从胃的酸性环境转化成十二指肠后段碱性环境的过渡时期,木聚糖酶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有利于促进其对底物的降解,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本研究得出: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在40~60℃表现较高的水平,实验室条件下的100℃以内的加热不会导致酶活性的严重损失。维持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的适宜的pH值范围为3.2~4.4。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pH值对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DNS法,分别在温度为20.100℃,pH值2.4—7.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0—50℃时,木聚糖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强,40-60℃表现较高的水平,70—100℃活性逐渐稳定,并维持在20℃时的活性水平。说明动物体温为40℃左右时,木聚糖酶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在制粒温度范围内,80℃热处理与未处理组木聚糖酶的活性比较损失不大,说明其在制粒工艺过程有一定的优势;在pH值3.6以前,随着pH值的增大,木聚糖酶的活性逐渐升高;pH值为3.6时,木聚糖酶的活性最高;且在3.2-4.4范围内木聚糖酶的活性维持较高浓度,说明消化道中食麇从胃的酸性环境转化成十二指肠后段碱性环境的过渡时期,木聚糖酶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有利于促进其对底物的降解,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本研究得出: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在40-60℃表现较高的水平,实验室条件下的100℃以内的加热不会导致酶活性的严重损失。维持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的适宜的pH值范围为3.2—4.4。  相似文献   

19.
20.
淀粉酶值和羟甲基糠醛是判断蜂蜜质量的重要指标,淀粉酶值和羟甲基糠醛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会发生一些较大的变化。淀粉酶值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而羟甲基糠醛则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而且温度越高,上升速率越大。国家标准GB18796—2005规定淀粉酶值小于4和羟甲基糠醛含量大于40mg/kg的蜂蜜属于不合格产品,因此在生产加工和储存的过程中都应控制好温度及时间,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温度应控制在8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