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辣椒疫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疫病是辣椒的毁灭性病害,现将其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症状据观察,本病从苗期至成株结实期都有发生。各时期发病的特点是:1、苗期:苗期从出苗至5片叶期病菌开始侵害根颈,使根颈组织腐烂,幼苗倒地湿烂枯萎死亡。2、成株期:6片叶以后称为成株期,茎部已经木质化坚硬。此时期的主茎、侧枝、花、果实和叶片都有被病菌危害。主茎受害后整个植株枯死。侧枝受害时病斑以上的枝条死亡。特征是:发病初期病斑黑褐色如针头状小点,并迅速向周围扩展环境茎部约3~5cm,尔后病部变黑,植株死亡。本病一旦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辣椒疫病的农药防治试验张超冲陈盛强(广西农业大学植保系南宁530005)(河池民族农校)辣椒疫病(Phytophthoracapsici)是辣椒、甜椒上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区南宁、宾阳、玉林、宜州、南丹等县、市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尤以宜州市发生更为严... 相似文献
4.
5.
新疆辣椒疫病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1981-1990年,采集乌鲁木齐、吐鲁番、阜康、伊宁等10余个县市的辣椒根颈腐烂死亡标本,经过病原分离与回接试验,证实新疆辣椒在6-8月份突然大面积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疫菌Phy tophthora sp.侵染所致的真菌性病害,通过病原鉴定,确认为辣椒疫霉菌(P.cap-sici Leon.)。人工接种,除为害茄科作物外,还侵染部分葫芦科、豆科、锦葵科和蔷薇科作物。病害发生与水源和温度有关,菌丝发育温度为12°-35℃(最适24°-30℃),孢子囊形成温度为14°-33℃(最适26°-28℃);对症状与病原孢子囊的发育过程及萌发也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在系统探究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1989年在伊宁塔什库勒克乡开展承包防治示范,采用农业措施配合喷洒甲霜灵,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8月15日由政府组织验收调查,承包示范区疫病率为2-7%,非承包区的辣椒疫病死亡率普遍为30-100%。 相似文献
6.
辣椒是一种大宗蔬 ,也是一种调味品菜 ,在全国种植甚多 ,在合川市也不例外。这种蔬菜只要种植管理得当 ,一般 6 6 7m2 产鲜椒可达 30 0 0kg左右 ,高的可产鲜椒 5 0 0 0kg以上 ;相反如管理不科学 ,特别是不及时则收成甚微。根据笔者近几年在重庆合川市南津街办事处牌坊村 1,2 ,4 ,6社和重庆合川市张桥镇点灯村 8社 85 .4hm2 辣椒种植的探索实践 ,对辣椒发生疫病的症状、原因、防治措施谈点看法供参考。1 发病症状辣椒疫病的病菌主要危害辣椒、西红柿、茄子等作物近地面的茎秆。被害植株近地面的茎秆产生黑褐色病斑 ,并迅速向上扩展 ,使皮层…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防控辣椒疫病,本文测定了几种生产中常见或文献中报道有用的化学药剂与生物农药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药剂对辣椒疫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防效最高的为氟菌·霜霉威SC,对辣椒疫病平均防效达88.39%;其次为烯酰·吡唑醚菌酯WG和双炔酰菌胺SC,平均防效分别为84.29%及81.25%;寡雄腐霉菌WP与枯草芽孢杆菌WP两种生物农药对辣椒疫病的防效相对较低,但平均防效也达到了70%以上,可以考虑与化学农药轮换使用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44%精甲霜灵·百菌清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了44%精甲霜灵·百菌清悬浮剂500~666倍稀释液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发病初期时喷施2次,间隔7d,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防效接近或优于对照药剂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且对辣椒生长安全,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了研究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生物活性,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观察了处理后供试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变化;测定了对菌丝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盆栽试验测定了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为111.89 mg/L;对病菌孢子囊产生的EC50为61.09 mg/L;对孢子囊萌发的EC50为95.14 mg/L;对游动孢子萌发的EC50为54.88 mg/L。肉桂精油可显著降低辣椒疫霉菌菌丝的鲜重和干重,并使菌丝分支增多、变短;亦能提高该菌的细胞膜通透性。盆栽试验表明,肉桂精油对辣椒疫病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见,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防治辣椒疫病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23种植物提取物对胡椒瘟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胡椒瘟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23种热带特有植物提取物对胡椒瘟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干样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时,圆滑番荔枝、黄皮、蔓马缨丹、益智、假蒟和酸豆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好,其中圆滑番荔枝提取物的抑菌率高达100%;当浓度为5 mg/mL时,圆滑番荔枝、黄皮和蔓马缨丹提取物的抑菌率仍超过50%,分别为82.94%、78.39%和74.19%,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647 1、2.966 22、.953 4 mg/mL。 相似文献
13.
生产实践表明,利用大蒜与辣椒轮作能有效控制辣椒疫病的危害。大蒜根系分泌物的抑菌活性与病害的控制有关。本文分析了大蒜根冠细胞脱落物的种类以及不同温湿度和根长对大蒜根冠细胞脱落物产生的影响,并测定细胞脱落物水培液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蒜根冠细胞脱落物为椭圆、长椭圆形和长形类似根缘细胞。这些类似根缘细胞的产生受根长、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根系在2%水琼脂的平板内,20℃条件下培养至25mm以上产生的类似根缘细胞最多。大蒜类似根缘细胞水培液对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游动和孢子囊释放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该研究表明,大蒜根系产生的类似根缘细胞也是化感抑菌物质释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对辣椒疫霉病菌生物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为了分析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对辣椒疫霉病原菌不同发育阶段的敏感性,分别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方法比较了供试药剂对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以及游动孢子释放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68、0.21和4.92μg/mL,其活性分别是嘧菌酯的34.7、30.4和4.6倍。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在浓度为12.5μg/mL时对菌丝体细胞膜的电导率无影响,但当烯酰吗啉和嘧菌酯的浓度分别为25μg/mL和50μg/mL时其电导率值明显上升。采用液相氧电极法,测定了三种典型抑制剂与供试药剂对菌丝体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嘧菌酯作用于三羧酸循环(TCA)途径,而烯酰吗啉对三羧酸循环(TCA)途径和磷酸戊糖(HMP)途径有一定的影响。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对辣椒疫病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两者无显著差异;在辣椒植株接菌后24h采用800μg/mL的药液喷雾处理时,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为66%,优于嘧菌酯。 相似文献
15.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属膜翅目蚁科昆虫,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危害性和威胁性,目前国家将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红火蚁源自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带,后迅速扩散,2004 年前后传入我国。梧州市最早于2005年5月在岑溪市首次发现。据调查,梧州市在新建公园、住宅小区、新厂区以及新建高速公路两旁的新定植2~3周的草坪或护坡上部分发现红火蚁,且有向周边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硬枝黄蝉Allemanda neriifolia Hook.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本研究采用减压柱层析?薄层色谱等对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 以胡椒瘟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为供试病原菌, 测定了不同馏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 石油醚萃取组分(AN-LS1)?氯仿萃取组分(AN-LS2)?乙酸乙酯萃取组分(AN-LS3)对胡椒瘟病菌均具有一定抑菌活性, 抑制率分别为69.59%?66.73%和15.10%?对3种萃取组分采用活性跟踪分离, 发现馏分AN-LS1-05?AN-LS1-06?AN-LS2-03?AN-LS2-04?AN-LS2-05?AN-LS3-02?AN-LS3-03对胡椒瘟病菌抑制率达到了100%, 馏分AN-LS2-06?AN-LS2-07和AN-LS3-04抑制率达到了80%?对各馏分进一步分离最终得到AN-LS1-05-04?AN-LS1-07-07?AN-LS2-04-04?AN-LS2-06-05-06?AN-LS3-04-06等16个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有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7.
氟啶虫胺腈对麦蚜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河南许昌、山东汶上、江苏邗江3地两种麦蚜对吡虫啉、啶虫脒和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并在3地开展了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抗性监测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种群对吡虫啉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状态(抗性倍数0.30~7.00倍),对氟啶虫胺腈处于敏感状态;麦长管蚜种群对吡虫啉、氟啶虫胺腈都处于敏感状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河南许昌、山东汶上、江苏邗江3地试验田50%氟啶虫胺腈WG对麦蚜田间防治效果药后3d为81.6%~88.0%,药后7d为79.2%~89.7%,明显优于对照药剂10%吡虫啉WP、5%啶虫脒WP的防治效果。结合室内抗药性监测和田间防治效果,说明氟啶虫胺腈作为新型杀虫剂品种,可作为轮换或替代药剂用于麦蚜的抗性治理。 相似文献
18.
19.
20.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甲霜灵、氟吗啉原药和10%氰霜唑悬浮剂作对照药剂,从20种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中筛选出N-(2,4,5-三氯苯)-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149)和N-(2-三氟甲基-4-氯苯)-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104)2种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其EC50分别为9.58μg/mL和15.96μg/mL。对辣椒疫霉生育阶段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49和104对孢子囊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3μg/mL和4.62μg/mL,其中化合物149的抑制率高于对照药剂90%氟吗啉原药;化合物149和104抑制辣椒疫霉游动孢子释放和萌发,其中化合物104的EC50为0.18μg/mL,高于对照药剂90%甲霜灵原药;化合物149和104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量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