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土壤重金属与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率的相关性。根据含重金属土壤动物多样性的生态毒性特性,将土壤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效应进行了分级,按照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重金属质量的要求对土壤重金属质量进行分级。利用土壤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率建立土壤重金属的评价标准并与现有评价标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土壤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率建立土壤重金属的评价标准更能真实地反映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贵州林业土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贵州林业土壤的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成土过程,土壤分类,土壤地理分布规律,主要林业土壤的剖在形态,理化性质和宜林性状,林业土壤资源和主要造林树种及经济林的适生土壤。  相似文献   

3.
杉木连作障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连作障碍主要是由杉林生态环境恶化所致,包括土壤养分含量下降,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变化,土壤毒素积累等。其中又以土壤养分和土壤毒素两方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阔叶树种马占相思、木荷、红锥和针叶树种杉木、加勒比松5种纯林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木荷林的土壤容重较小,土壤保水性特别好,但通气性较差。加勒比松林的土壤容重大,土壤毛管孔隙少,但非毛管孔隙多,因而土壤保水性差而通气性好。马占相思、红锥和杉木林的土壤容重较小,土壤的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比例协调,故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都比较好。各林分土壤呈强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全P和有效养分缺乏。  相似文献   

5.
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为了了解油茶林土壤肥力状况,我们对株洲地区油茶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明显大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新造幼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较萌芽更新林地多,土壤酶的活性也以新造幼林地较萌雅量更新林地土壤高;低改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较未低改林地多,土壤酶的活性也以低改林地高。  相似文献   

6.
北京西山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土壤水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与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林地土壤密度为1.20~1.45Mg·m^-3,总孔隙度为45%~58%,非毛管孔隙度为6%~10%,通气性略差。应用压力膜仪测定和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符合Gardner提出的经验方程θv=AS^-B。林地土层厚80cm,土壤总持水量为418.77mm,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348.53mm,土壤在凋萎湿度时的持水量为34.01mm。土壤有效水范围为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与土壤的凋萎湿度持水量之差,为314.52mm。土壤贮水量变化在60~180mm,远远低于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从4月下旬到6月上旬土壤的平均容积含水量为最小,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接近10%,为土壤的旱季;土壤在7月至9月上旬为最高含水量时期,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为15%~20%。其他时段的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在10%~15%。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低山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脲酶、过氧化氢酶以及多酚氧化酶的分析,探讨了供试土壤中3种酶活性状况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种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性;3种土壤酶活性间具有良好相关性,显示了3种酶在土壤生物化学过程中的共性关系;土壤酶活性同多种土壤性质呈现良好相关性,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量对酶活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李冰 《绿色科技》2014,(4):31-33
指出了土壤质量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土壤肥力一直是农业关注的热点。对闵行南部试验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来判断其土壤肥力,包括以下指标的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经分析表明:闵行试验田土壤水分含量都在95%以上,pH值微碱,EC值较低,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3.73g·kg-1,在10g·kg-1以上,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有效磷含量丰富。同时采集拟种植目标植物样品为风信子的鳞茎进行植物全氮、全磷、全钾的测定分析,发现氮素含量最高,其次为钾和磷。由于闵行试验田刚刚开垦,土壤比较黏重,通气性差,养分含量低,根据以上土壤分析和风信子营养元素测定结果,闵行试验田土壤改造空间很大,因此提出了一些改良措施,为以后的植物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森林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及土壤氮供应能力,为森林生态系统合理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寒温带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培养试验,采用15N同位素成对标记技术和FLUAZ数值优化模型,研究不同深度的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特征。[结果]林地土壤的氮初级转化速率受林型、土壤深度及二者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人工红松针叶林土壤氮初级矿化速率和无机氮固定速率显著低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而初级硝化速率显著高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2个林型土壤的氮初级转化速率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土壤氮初级矿化速率和固定速率与土壤pH、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与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初级硝化速率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人工红松针叶林土壤初级硝化速率与铵态氮固定速率比值显著高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而对硝态氮的固定速率显著低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结论]2种林型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差异明显,人工红松针叶林土壤的硝态氮产生能力较强而无机氮固持能力较弱,容易发生硝态氮的淋溶风险,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氮矿化-固定过程耦合较好且硝化作...  相似文献   

10.
选择引黄灌渠清淤形成的沙丘作为研究对对象,采用标尺法分别观测了有林地及裸露地的土壤风蚀情况,同时分析了土壤机械组成、土壤物理性状及水文状况,结果证明,植树造林能显著地改良土壤,减弱土壤风蚀,有林地比裸露地土壤贮水量增加9.98-31.85t/km^2,土壤风蚀深度降低4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江西大岗山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系统研究了江西大岗山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2代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相比,不论幼龄林还是中龄林,1代林均明显好于2代林;比较土壤酶活性,各林分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即1代林土壤酶活性较高;而比较两代林土壤化学性质则发现,在幼龄林发育阶段各土壤因于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土壤氮素等指标反而为2代林较高;但各林分发育至中龄林阶段后则有了较强的规律性,除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铜外,其它所有指标均为2代林较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孔洞根系生长法,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铝含量的变化及对杉木、马尾松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铝离子后,土壤pH下降,活性铝含量明显增加,孔洞中林木根系表现为明显的铝中毒症状;加入钙离子后,土壤pH升高,土壤中活性铝含量显著下降,根系生长得到改善,1a后,与原孔洞中土壤相比,土壤中总铝含量降低,交换态铝含量有所降低,腐殖质铝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3.
植物之本     
黎东 《湖南林业》2012,(3):31-31
植物生长大多离不开土壤,特别是高等植物。植物吸收的一水和无机盐,都是土壤供给的,而植物的杆茎也靠土壤来支撑,土壤是植物之本。  相似文献   

14.
对胶南沿海防护林灌草带和混交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类型林地的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出单峰式的变化规律;地表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最关键因子,与两个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是0.958、0.980;气温也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重要因素,与灌草带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857;大气温度、土壤湿度和风速对土壤呼吸速率都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其中风速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得出海防林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与土壤呼吸速率之间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5.
北京低山凝灰岩上发育的土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剖面设置在北京妙峰山低山凝灰岩母质上。在本项研究工作中,对土壤剖面的形成条件,剖面形态,理化性状,微形态特征和粘土矿物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北京低山凝灰岩上的土壤,根据我国现代土壤分类属于淋溶褐土,不过此类土壤在我国五十年代中期以前,均称为棕壤,本项研究根据现代土壤分类中棕壤的特征,对北京妙峰山凝灰岩上发育的土壤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证明它具有棕壤的性状和特征。  相似文献   

16.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设于菜阳河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的8块监测样地的土壤剖面调查结果得出:3种森林土壤有较明显的差异。季节雨林土壤为粗骨性赤红壤,水热条件好,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丰富,阳离子交换量较高。山地雨林土壤为紫色赤红壤,总孔隙度达50%,通透性尚好,土壤氮磷钾全量较其他两类土壤低,有机质含量及有效氮磷钾含量与季风常绿阔叶林接近,交换性能较好。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主要为黄色赤红壤,总孔隙度达56%,非毛管孔隙度11.51%,土壤通透性及保肥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宁县黄甘桃园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提出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对照方案分析土壤营养的丰缺状况,为该桃的科学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调查桃园的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影响宁县黄甘桃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建立并求解基于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线性方程组,获得生产优质果品所对应的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结果】调查桃园的土壤均呈碱性,除有机质处于缺乏水平外,其余指标均处于中等或丰富的水平。宁县黄甘桃果实品质是土壤养分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主要受土壤硝态氮、有效Mn和有效B的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Fe的影响,硬度主要受土壤硝态氮、速效钾、有效Zn和有效B的影响,“L”值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的影响,“a”值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交换性Ca和有效B的影响,“b”值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磷和交换性Ca的影响,可滴定酸含量主要受土壤pH值、硝态氮和有效Mn的影响,固酸比主要受土壤pH值、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和有效B的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清西陵地区土壤养分和酸碱状况,对不同地形及不同母质母岩上发育的典型土壤剖面分层采集土样,进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中山、低山石灰性母质土壤呈微酸性,有机、无机养分丰富。丘陵区石灰性母质土壤呈微碱性,非石灰性母质土壤呈中性偏酸,土壤养分总体水平偏低,但不同剖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盆栽石榴     
石榴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阳,耐旱,较耐寒,适于在富含石灰质、略带黏性、湿润、肥沃的山坡地生长。它对土壤的选择不严,要求土壤酸碱度在4.5~8.2。最适宜在沙质土壤中生长,栽植在粘重的土壤中,会使果皮色泽不鲜,易出现裂果现象。土壤过干,会出现干果、落果现象,土壤过湿或雨水过大会出现裂果现象。  相似文献   

20.
大豆根系土壤中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豆根系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其群体数量受土壤pH值影响较大。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大豆根外土壤微生物总数,土壤湿度对微生物习性及繁殖有决定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