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传奖 《安徽农学通报》2012,(17):174-175,186
对5a生马尾松优良种源/家系试验的调查分析表明:家系间生长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间生长量差异较有规律性,但重复间和单株间的生长差异极为显著,其较好改良途径是选择优良单株进行采种扩繁。马尾松具有速生,主干明显通直,适应性、抗逆性极强的特点,是一个优良商品用材树种,但对立地条件较为敏感,造林时应注重林地选择,营林措施适当即可。  相似文献   

2.
樟树苗期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樟树苗期种源/家系两水平试验研究,目的是为樟树遗传改良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樟树苗高,分枝高,冻害性状的种源层次的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地径则相瓜。方差分析表明,樟树功期种源间有苗高,地径,分枝高,冻害上有差异,家系之间在地径性状上有显差异,其它性状上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收集云南、湖北5个产地17个家系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试验,经过23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所有秃杉种源树高和胸径在不同立地质量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吉山工区2~3小班(Ⅱ类地)秃杉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大于其他3个小班(Ⅲ、Ⅳ类地)。因此,立地质量等级高的林地更适合秃杉种植。针对不同立地秃杉生长情况,初步确定L2、L4、云龙、C2、C8等5个种源为秃杉优良种源,可以作为今后引种秃杉种源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秃杉优良种源的层次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福建省德化葛坑林场收集的云南、湖北秃杉11个种源17个家系种源试验林的调查基础上,应用层次选择决策方法,进行秃杉优良种源选择,综合筛选出了适合福建中高海拔山区生长的10个优良种源,这些优良种源不仅在原区域生长表现优良,而且在福建也有很强的生长潜力和增产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火炬松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湿地松和马尾松为对照,对5年生火炬松的种源/家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的生长量远高于马尾松,较高于湿地松;火炬松的种源/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较高。遗传变异系数也多在10%以上,且种源的各参数较高于家系;综合评定值位于前3位的种源依次为SC、ZJ和FJ;对家系的遗传距离进行了聚类分析,确定了5个极速生家系、8个较速生家系,其材积增益与湿地松相比分别为44%和14%。与马尾松相比分别为197%和136%。  相似文献   

6.
史密斯桉种源试验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种源间变异相对较小,而种源内个体间的变异较为丰富,史密斯桉生长量比直干桉和蓝桉更大,树高种源间、地点间、地点和种源间交互作用都达到显著水平,进行种源、地点选择是有效的,在史密斯桉的推广中种源和地点间交互作用值得注意,史密斯桉树高、胸径、材积3个性状受一定的遗传控制。  相似文献   

7.
樟树苗期萌芽特性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樟树苗期种源/家系二水平试验研究,目的是为樟树遗传改良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樟树的苗期萌芽率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和家系二个层次;樟树早期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晚期萌芽百分率种源层次的变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方差分析表明,樟树苗期种源间在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上有极显差异,晚期萌芽百分率性状有显差异,家系之间在早期萌芽百分率性状上有极显差异。种源内大多数家系间在苗期萌芽率上达不到显水平,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晚期萌芽百分率各性状,高于遂川种源的家系分别有84,83,104个,低于遂川种源的分别有107,108,87个,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晚期萌芽百分率与地理纬度均呈负相关,其中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与地理纬度呈负极显相关,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与年均温,1月均温和绝对低温极显相关,早期萌芽百分率与干季数显相关,早期萌芽百分率,中期萌芽百分率,晚期萌芽百分率之间呈极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沈秋水 《农技服务》2016,(4):234-235
以福建省安溪白濑林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选择收集保存的6种不同地理种源的家系福建柏种子实生育苗取得的多项性状调查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分析研究不同种源家系的福建柏生长性状和生物量性状遗传变异差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福建柏实生苗之间的苗高、地径、总根长、总根体积存在显著差异,变异值最大的为地上干重达117.58%,最小的为地径只有15.38%。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总根体积与总根长遗传相关系数达到0.866,地下鲜重与地上鲜重遗传相关系数达0.773。  相似文献   

9.
秃杉苗期生长分析及不同种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种源育苗试验,共收集贵州剑河,云南龙陵、昌宁、腾冲以及湖北利川5个种源,在东至县播种育苗.对各种源苗高、地径、冠幅以及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秃杉各种源的生长物候与生态适应性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2)苗期生长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8月中旬和10月中旬;(3)秃杉种源内各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苗高、地径、冠幅、鲜重、干重变幅分别为11.0~13.8 cm、0.23~0.28 cm、4.8~12.3 cm、1.39~3.22 g、0.63~1.47 g.经综合评定,表现较好的种源依次为:贵州剑河、云南龙陵、云南昌宁.  相似文献   

10.
柳桉家系适应性试验与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柳桉Eucalyptus saligna试验林42个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抗逆性及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桉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上差异分别达0.10~0.01、0.05~0.01、0.01显著水平,材积是选择优良家系和个体的主要指标;家系间通直度、分枝度、自然整枝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为6.95%~9.18%,说明形质性状也是优良家系的选择依据;参试家系可耐-5℃低温,但家系间没有差异;以材积为基础,兼顾树高、胸径、通直度、风雪害及其遗传增益,综合选出GB000014等10个优良家系,4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2.4m、12.3cm和0.071 37m3,遗传增益平均值分别为2.81%、3.35%和21.03%.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秃杉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章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2):230-231,233
秃杉 (TaiwainiaflousianaGaussen)是我国南方山地营造用材林、风景林、水源涵养林的优良树种。从 80年代开始 ,安徽省开展了引种、驯化、栽培 ,并对其地理分布、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秃杉是喜温暖湿润的浅根性树种 ,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在安徽省的生态环境和营林水平条件下 ,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显示出较高的引种潜力。 13a生林分平均高变幅 7.5~ 10 .7m ,平均胸径变幅 11.2~ 17.5cm。在安徽省造林使用秃杉应提倡采用秃、阔混交林的形式 ;栽培应注重其种质资源的搜集  相似文献   

12.
云南西部秃杉生长与土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秃杉林区的调查分析,着重探讨母岩,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湿度,质地,土壤容重和腐殖质,石砾含量等因素对秃杉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秃杉原生种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秃杉生境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并提出了保护秃杉母树和恢复其自然生境采取的各种对策。  相似文献   

14.
舟山海岛秃杉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70年代末,舟山海岛引入秃杉。15a来,秃杉生长迅速,其生长量超过杉木。迄今尚未发现病虫危害,抗风,抗病虫害,抗盐碱等性均比杉木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秃杉在舟山海岛引种是成功的,它具有较经济价值,是适宜在舟山海岛推广的优良造林及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分形特征。[方法]采用相邻格子法的取样数据,以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的格局研究方法和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雷公山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雷公山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种群具有分形特征,不同的种群计盒维数的大小不一致,表明该地区秃杉种群的空间占据能力不同。雷公山秃山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种群的分布格局不一样,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总的趋势是聚集分布趋向随机分布,并且每个种群聚集程度不同,这主要与种群的数量和大小有明显的关系。雷公山秃杉种群同样遵循计盒维数随聚集度的下降而下降的现象,但在秃杉数量少,幼树幼苗多,并且以斑块状出现的情况下,随机分布类型的计盒维数大于聚集分布类型的计盒维数。[结论]反映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的占据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秃杉不同种源苗期及幼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 9个秃杉 (TaiwaniaflousianaGaussen)种源进行种源选择试验。分析表明 ,秃杉种源间苗期生长性状无明显差异 ;3年生幼林树高、冠幅则存在极显著差异 ,种源间树高和冠幅变幅分别为 0 .79~ 1.18m、0 .76~ 1.15m ,其变异分别由各种源自身的遗传特性引起。可利用树高生长指标进行种源的初步选择。经综合评定 ,贵州剑河种源、贵州桥水种源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贵州雷公山秃衫林林窗及边界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雷公山秃衫林的林窗特征。结果表明,雷公山秃衫林林窗以中、小型林窗为主,且林窗主要以折干(干基折断、中干折断)的形式形成,边界木对形成林窗的面积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秃杉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湖北省秃杉人工林调查的样地资料.找出了影响秃杉生长的主导因子,确定了各因子的划分等级.对秃杉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建立了秃杉优势木树高生长模型,编制了湖北省秃杉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并划分了生产力级;建立了秃杉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秃杉的生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层厚度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并受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综合运用地位指数表、生产力级标准和地位指数模型,为给秃杉选择理想的造林地提供了依据.对于促进秃杉的栽培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信息维数探讨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秃杉种群的格局具有分形特征。5个样地的秃杉种群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Q5(1.428 0)>Q4(1.002 7)>Q3(0.828 3)>Q2(0.772 5)>Q1(0.715 9),这种差异反映了秃杉种群在各群落中更新状况的差异。信息维数揭示了秃杉种群格局强度的尺度变化程度和种群个体分布的非均匀性,适用于秃杉种群分布格局分形特征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