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山西省组织的5次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总结了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和2014年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监测范围、内容和方法,以期为全省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2005-2009年)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km262.37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林业》2011,(5):4-5
内蒙古地域辽阔,全区大部分地区处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最为广泛的省(区)之一,也是国家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的重点省(区)。自治区林业厅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历时15个月,圆满完成了自治区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本次监测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数据判读相结合、以地面调查为主的技术路线,全  相似文献   

4.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简要回顾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及其特点,分析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动态变化情况及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荒漠化和沙化防治的对策与建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 115.93万hm~2,沙化土地面积17 211.75万hm~2,与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121.20万hm~2,年均减少24.24万hm~2;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99.02万hm~2,年均减少19.80万hm~2。  相似文献   

5.
正事件:12月2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0年保持"双缩减"。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212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902平方公里。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于2013年启动,历时两年多,共有50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综合运用了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和地面调查技术,获得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的最  相似文献   

6.
根据海南省第五次(2014年)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分析了海南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最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荒漠化和沙化防治的对策及建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海南省荒漠化土地面积28015.77hm~2、沙化土地面积55038.83hm~2,与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6975.33hm~2,平均每年减少1395.07hm~2;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845.57hm~2,平均每年减少969.11hm~2。  相似文献   

7.
文章应用陕西省第五次(2014年)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分析了当前陕西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最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荒漠化和沙化防治的对策及建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陕西省荒漠化土地面积2 802 932.23hm~2,沙化土地面积1 353 939.51hm~2,与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28538.47hm~2,减少了4.38%;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4 395.31hm~2,减少了3.17%。  相似文献   

8.
根据山西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分析了2014年山西省荒漠化和沙化现状以及2009年至2014年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山西省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缩减",程度"双减轻"。最后探讨了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好转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防治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卫星遥感TM成像技术近几年在资源监测、灾害预报、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多领域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利用。为了全面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家林业局组织全国各省区完成了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监测工作。监测中广泛运用‘3S’技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全球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受荒漠化的危害,定期开展荒漠化土地监测工作,对于科学改良土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林业局部署和省林业局的统一安排,2004年德州市全面开展了第3次沙化荒漠化土地监测工作。本次监测工作是按照《山东省第三次沙化荒漠化监测技术实施细则》要求进行的,监测以行政村为单位逐小班进行实地监测,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5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进行概述,对其监测范围、内容和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包头市8个旗(县、区)的2811520.7公顷土地在监测范围内。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  相似文献   

13.
《林业工作参考》2005,(2):64-67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掌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有关义务,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其成果为全国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疆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及沙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新疆的土地荒漠化及沙化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新疆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已严重影响到我区各族人民的生存、生活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成为制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防治荒漠化在新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掌握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和自治区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自治区林业厅在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下,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工作,其成果为全区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至2005年5月,辽宁省林业厅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全省第三次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监测工作,由此摸清了全省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现状。此项监测结果将分上、下两篇在本刊刊登。本期刊登上篇。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云南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建立荒漠化和沙化宏观监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宏观监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对遥感调查的数据处理、图斑区划、现地调查核实、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图编制、成果提交等技术环节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定期掌握自治区东部区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2004年开展了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文章通过对荒漠化土地监测范围、类型、程度、成因等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荒漠化土地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212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902平方公里。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0年保持"双缩减"。12月2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十地监测结果。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十地监测结果再次表明,在与风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们又一次凭借着坚韧的毅力、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给国人以惊喜、世人  相似文献   

19.
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双双缩小。国家林业局2003年11月至2005年4月进行了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与1999年相比,分别减少37924平方公里和6416平方公里。目前,土地沙化面积已经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63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这表明中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已由“破坏大于治理”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阶…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2014年的5年间,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净减少198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增加0.7个百分点,沙化程度减轻,植物多样性增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认为,中国是全球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也是荒漠化防治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国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